赫此前多次到贤合庄门店宣传。 来源:微博@贤合庄卤味火锅
在“贤合庄加盟商无力经营”“陈赫退出贤合庄股东”事件不断发酵后,近日,贤合庄卤味火锅品牌创始人、演员陈赫发表声明称将与加盟商共进退。不过,多位贤合庄加盟商透露,贤合庄总部和陈赫并没有进一步与他们联系,也没有提出任何解决方案。加盟商呼吁陈赫实实在在地承担责任。
贤合庄相关负责人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贤合庄总部每天都有与陈赫及其团队就贤合庄的经营进行讨论,
除了贤合庄外,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到,还有多个明星餐饮品牌陷入经营困境。
被明星光环吸引,“每天净亏三千多元”
在加盟贤合庄之前,来自河北邢台的王格原本就很喜欢陈赫。虽然王格没有做过餐饮,但是陈赫的明星光环和贤合庄门店前长长的队伍很是吸引,而且,贤合庄代理商曾口头承诺,“投资180万元就能开业,大概10-15个月就能回本。”
2020年7月,王格加盟的贤合庄店开业。刚开业前三个月,店里生意很好,每月营业额能达到约50万元,从第四个月开始,营业额直线下滑,今年则缩水至三四万元。
王格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门店收入连房租人工都挣不出来,经营成本很高,我们每月必须从贤合庄总部采购食材物料,今年每天净亏损3000多元。”
王格投资了300万元,今年6月只赚回了100万元。王格坦言,“合同中并没有对业绩做出任何承诺和规定,当时我签合同时连看都没看,我太相信陈赫,觉得一个明星不会坑老百姓。”
来自浙江金华的董燕同样被贤合庄的火爆人气吸引,她认为有陈赫背书,相当于给投资上了一层“保险”。但是她的门店同样出现营业额大幅下滑。董燕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刚开业人气火爆,但是每个月都在亏钱,贤合庄总部提供的方案如19.9元抵100元的代金券活动,虽然能拉动客流,但是却一直亏本,“我最多一个月亏了几十万元。”
加盟商称贤合庄和陈赫未提出解决方案
卤味火锅贤合庄是由演员陈赫、主持人朱桢、歌手叶一茜一手创立的品牌,首个门店于2015年5月在福建福州开业。
起步之初,在直营模式下,贤合庄扩张较慢,直到2019年,贤合庄引入善于操盘明星餐饮项目的四川至膳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至膳”),才通过加盟快速扩张。
四川至膳负责招商、运营,陈赫利用明星身份引流。根据贤合庄总部提供给南都的数据,贤合庄在全国门店数量曾达到788家。不过截至2022年6月,窄门餐眼数据显示,其门店已经缩减至526家。
2021年1月,叶一茜退出贤合庄品牌股东行列。不过陈赫、朱桢依然持有贤合庄股份,演员李晨则成为新的合伙人。
贤合庄在成立之初就曾公开发言称,陈赫开贤合庄绝对不是玩票,而是当成第二事业对待,不过今年5月12日,陈赫却选择退股贤合庄,这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在舆论不断发酵之下,陈赫发表声明称,“对于贤合庄品牌,我会始终保持创始人的身份和所有门店的加盟商携手共进,永远跟大家在一起。”
不过,贤合庄多个加盟商都反映,贤合庄总部和陈赫并没有进一步与他们联系,也没有提出解决方案。对此,四川至膳品牌合伙人李锐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陈赫既然发了声明就一定会负责任,但是你要给他时间。我们品牌总部和陈赫本人以及他的团队每天都有就品牌的问题进行讨论、联系。”
同时,李锐表示,贤合庄正在为加盟商提供更多支持,包括打造会员系统;指导全国门店抖音直播带货引流;强化、规范运营管理;研发新品,强化产品管理;展开线上培训。
贤合庄总部回应加盟商亏损原因
贤合庄为何会从昔日的“排队之王”走到今天多店亏损、倒闭的局面呢?
广州一位不愿具名的加盟商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他刚加入贤合庄时,广州只有几家门店,两年之间增至19家门店,隔着两个地铁站甚至一个地铁站就有一家贤合庄,门店过于密集。
金华的加盟商董燕则认为,从开业到门店倒闭,贤合庄的菜品很少更新,对加盟商也缺乏管理,“贤合庄总部对经营根本没有方案,我们开店后基本处于放养状态。”
除了管理跟不上,邢台加盟商王格认为,从总部采购的物料价格要高于市场价,这导致他们经营成本居高不下。
李锐否认了贤合庄开店较快、总部缺乏指导以及物料贵这些说法。他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加盟商之所以会亏损主要是因为:“疫情影响,贤合庄受到疫情影响的门店有85%,门店经常临时闭店;舆情影响,反反复复的负面舆情打击了整个品牌的势能。其次,部分加盟商抱有一种投机心理,他们或是餐饮小白或没有做过火锅,没有按照总部要求做好日常经营。最后,总部在运营、督导、巡检也有一些不足。”
不过,针对目前贤合庄有多少门店实现盈利,李锐并未正面回答,他表示,加盟店能够继续开下去就是盈利的。“盈利和亏损是在动态的变化过程当中的。”
此外,还有加盟商质疑贤合庄不具备开放加盟资质。李锐则表示,贤合庄是具备特许经营备案条件的,“但是我们之前不重视。今年4月,我们已经拿到特许经营的备案了。”
明星餐饮品牌屡屡翻车,谁来担责?
经营餐饮副业翻车的明星不止陈赫一个。早前,关晓彤曾担任店长的天然呆奶茶同样遭遇了加盟商集体维权一事。
贤合庄和天然呆奶茶背后有相同的操盘手——四川至膳。四川至膳手中还握有连锁火锅品牌谭鸭血、黄晓明的烧江南烤肉、孙艺洲的灶门坎卤味烧烤等多个餐饮品牌。
在遭遇加盟商维权时,天然呆奶茶同样表示,关晓彤井非合同主体。不过,在开业之初,关晓彤曾多次以店长的身份为天然呆奶茶做宣传。而且,关晓彤父亲控股的公司是天然呆奶茶的第二大股东。
陈赫退股贤合庄,关晓彤撇清与天然呆奶茶的关系,这是否意味着他们不用担责?广东至信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董亚民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明星并没有参与到加盟合同法律关系中,也没有以自己的名义签订合同,因此从法律上来说,加盟商不能找明星承担责任。”
除了贤合庄和天然呆奶茶外,根据不完全统计,孙艺洲的灶门坎卤味烧烤、郑恺的火凤祥鲜货火锅、杨颖的斗鎏火锅等明星餐饮品牌都有多个门店关闭。
凌雁咨询管理首席分析师林岳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明星之所以选择餐饮作为副业,是因为餐饮行业门槛不高,有成熟的运营机构支持,而且明星认为自己可以为门店引流,能在营销方面取得先机。但是,明星餐饮的核心不在明星,最终还是要回归到餐饮的本质。餐饮确实需要营销和流量,但在实际的经营管理以及持续的创新迭代方面需要有专业的团队。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詹丹晴
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餐饮准加盟者个人信息售价100元一条,某品牌山寨门店数是官方数的40倍,某品牌虚假官网多达11个……日前,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孙金云的研究团队公布了一份《餐饮特许加盟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了当前餐饮特许加盟过程中的问题,并给出了改进建议。
这份报告的研究对象是门店在20家以上、相对头部的1004个餐饮品牌及其遍布全国的461311家门店。调研发现,餐饮行业“特许加盟”过程中,存在着虚报收益、占用保证金、假冒名牌、兜售信息等现象,揭示出可能损害加盟者利益的不当经营行为。
餐饮业销售规模下降,但企业注册量增加
孙金云团队将餐饮行业的发展划分为疫情前(2016~2019年)和疫情期间(2020年至今)两个阶段。
疫情前,餐饮行业经历了持续多年的稳步增长。报告指出,2016~2020年餐饮业规上企业的营收额逐年增加,到2019年达到峰值6557亿元,而同年整个市场规模达到4.7万亿元;与此同时,餐饮企业数量也在节节攀升,2019年餐饮企业注册量同比增长29.7%,门店数量约906.1万家,增速达37.9%,整个餐饮业处于市场扩张的态势。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改变了餐饮行业的发展态势,行业总体销售规模开始下降,从2019年的4.7万亿元下降到2020年的4万亿元,规上餐饮企业的销售规模也从2019年的6657亿元下降2020年的6037亿元,二者降幅分别为14.9%和7.9%。
然而,孙金云团队的调查却发现,餐饮企业注册量在增加,规上企业数量也从2019年的29918家增加到2020年的32901万家。“伴随着行业总体规模的下降,新增企业却大幅增加,行业竞争愈发激烈,企业面临巨大挑战。”孙金云说。
而近年来注册成为餐饮企业的,多为三四线城市的返乡创业青年人。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2021招商加盟行业人群洞察白皮书》显示,三线城市及以下城市中,40岁以下人群目前已成为特许加盟的主力军,其中从一、二线城市返回家乡的人群比例达到40%。经济压力大、想发展副业、要创收、有创业热情、不甘于为别人打工,成为这些加盟者身上明显的标签。
餐饮行业产品丰富、进入门槛低,使得通过特许加盟方式进入餐饮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孙金云介绍,根据团队此前的访谈,现在社会上已经存在针对准加盟者而出现的信息获取公司、快招品牌、假冒知名品牌等现象。
“一条加盟快捷酒店的准加盟者信息的市场价格约300元到500元,一条餐饮准加盟者的个人信息可以被卖到100元左右,而这些信息的购买者往往并不是知名的正规品牌,他们通过夸大收益率、低报投资金额、预收保证金、提升加盟费甚至山寨品牌等手段,吸引那些缺乏行业经验、没有识别能力、原本投资资金就十分有限的加盟者,进入到竞争已经十分激烈的餐饮行业。”孙金云介绍,通过以上路径加盟的品牌及其门店关店率显著高于正规品牌。
一些餐饮品牌方低报投资额、高估毛利
孙金云团队以加盟者身份对1004个样本品牌进行了桌面研究、电话访谈、展会洽谈等形式的调研,以获取各品牌方预估投资额及实际测算投资额,最终回收有效样本共214个。
调研结果显示,“低报投资额、高估毛利”是一些餐饮品牌方吸引加盟时采用的普遍手段。
项目投资额是影响加盟者进行决策考虑的因素之一。对于大众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加盟者可以通过公开报道、行业报告或企业年报等方式找到第三方资料,来作为自己的投资决策依据;然而,面对非知名品牌,其加盟成本、利润等数据则主要来自品牌方,加盟者无法通过第三方验证,甚至全凭品牌方的“忽悠”。
在团队调研的餐饮特许加盟领域的五个大类中,“外带”品类的低报投资额问题最严重,占85.0%;而比例最低的正餐品类也有68.8%的品牌低报。“说明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根据对有效样本的分析,孙金云的团队发现,在投资平均超出的百分比上,各品类偏差较大,最高的是小吃类,实际投资额比品牌预估的高出了80.4%,而最低的正餐为37.0%。团队综合分析发现,有效样本里81.8%的品牌都存在低报投资额现象。
基础毛利率,是另一个对加盟者决策起决定性影响的因素。调研显示,各特许加盟餐饮品牌的预估毛利率在35%~80%之间,而实际测算的基础毛利率在35%~75%之间,一些品牌方高报毛利率。根据孙金云团队的测算,品牌方预估毛利率均值为60.91%,实际堂食毛利约为59.28%,但含外卖实际毛利仅为49.74%,相差约10%。
孙金云介绍,外卖事实上已经成为餐饮行业重要的销售渠道,外卖收入在餐饮行业收入中占比达到19.4%至43.3%,尤其在小吃和快餐类别中占比均超过40%。而线上外卖通常涉及许多额外成本,如平台费、推广费、配送费等,线上外卖毛利率实际上要大幅低于线下营收毛利率。
“在我们调研寻访的过程中,品牌方在进行毛利率预估时,均按照线下营收进行预估,没有任何一家品牌会在我们提及线上外卖毛利率低于线下营收之前,主动告知该信息,并对毛利率进行修正。”孙金云说。
孙金云指出,这种“预估不准”会给加盟者的投资回报带来较大影响。以某奶茶品牌为例,品牌方宣传的加盟单店投资额为20万元、毛利率为70%,但经实际测算、投资额却是29.62万元,实际含外卖的综合毛利率是59.57%。假设店铺经营每月固定成本2万元,月流水为5万元,最终,该投资回报率与投资回收期都与预估值产生较大的偏差——品牌方预估投资回收期为1.11年,投资回报率为90%;但实际投资回收期为2.52年,年投资回报率为39.64%。
假官网坑人,山寨品牌泛滥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餐饮行业加盟费越高,或许意味着品牌价值越高,但可能关店率越高。加盟费一般包括品牌使用费、履约保证金、品牌管理费和首批进货费。由于加盟费往往为特许人自行定价,各品牌加盟费并无统一标准,金额区间非常宽。
孙金云团队研究发现,越是那些将加盟费占比设置得高的品牌,越有可能在预估投资额时,进行低估。同时,团队调查还发现,加盟费占比与关店率也存在一定的关系。研究者将开店时间和门店规模作为控制变量后,模型结果显示加盟费占比越高,门店的关店率越高。“我们要特别提醒加盟者,在选择品牌时,应重点关注其加盟费占比。”孙金云说。
报告显示,高加盟费品牌比低加盟费品牌关店率要更高,关店可能性高出11.5%。且已备案品牌关店率实际上要高于未备案品牌关店率。报告显示,头部品牌备案率达到了61%,但这些已备案品牌关店率却较未备案品牌高出3.1%。
据孙金云介绍,现在出现了所谓的“快招公司”。这些公司在短时间内利用各种手段包装打造出一款品牌“爆品”,大规模快速招商,获取巨大加盟费等利益,但后期服务支持完全真空。
此外,餐饮业近年来同时还受到“山寨品牌泛滥”的困扰。根据孙金云团队的调查,以奶茶店“鹿角巷”为例,其山寨门店是正牌的40倍,疑似蜜雪冰城山寨门店数则达到了1225家。这些山寨门店的名称包括“蜜海冰雪、蜜雪冰程、雪王之城、冰雪城堡、奈雪冰城、蜜雪の茶”等,令人眼花缭乱。
孙金云说,“蜜雪冰城”对山寨品牌的防控已经做得非常好,但仍有“山寨”不断出现。而其他餐饮品牌的针对山寨的维权则更加令人唏嘘。
“鹿角巷”品牌就是一个典型,据媒体报道,该品牌曾出现过“真店114家,假店7000多家”的情况。最终花费了两年多时间维权、申请商标。
报告还显示,不开放加盟品牌却存在虚假官网的品牌比例高达83.3%,品牌乐乐茶的虚假官网多达11个,不开放加盟品牌的平均虚假官网数为1.7个。
“餐饮行业特许加盟模式中的一些乱象将会对加盟者的利益带来侵害、降低投资效率,同时也对那些守法合规经营的加盟品牌带来‘劣币驱逐良币’的负面影响,搅浑餐饮行业整体经营环境。”孙金云团队在报告最后建议,加盟者在加盟前做好功课避免“踩坑”,也希望该行业发展能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责任编辑:宁迪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北乾一律师事务所:在追求创业梦想的道路上,餐饮加盟作为一条看似捷径的道路,吸引了无数创业者的目光。然而,这光鲜亮丽的背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陷阱,让许多满怀希望的创业者跌入深渊。王先生,一个对美食充满热情并梦想开设自己餐馆的人,就经历了这样一次令人痛心的被骗经历。
< class="pgc-img">>律所案例:王先生在网络上偶然发现了“味界传奇”这一餐饮加盟品牌。其独特的品牌理念、丰富的产品线以及看似完善的支持系统让他眼前一亮,认为这就是自己实现梦想的机会。然而,当他满怀激情地投入资金,并按照总部的指导一步步筹备开业时,一切却开始偏离轨道。
食材供应问题频发,导致菜品质量无法保证;宣传承诺的市场推广活动迟迟未见踪影,店铺知名度难以提升;最让王先生难以接受的是,总部在后续的支持和服务上严重缺失,面对他的求助总是敷衍了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店铺经营状况每况愈下,王先生才恍然大悟,自己可能遭遇了餐饮加盟的骗局。
< class="pgc-img">>防骗指南:
1、深入调查:在选择餐饮加盟品牌前,要进行深入的调查和了解,包括品牌的经营历史、口碑评价、实际运营情况等。
2、理性分析:不要轻信商家的夸大宣传,要理性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环境,确保自己具备成功经营的条件。
3、实地考察:尽可能亲自到总部或已有加盟店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品牌的真实运营情况和后续支持情况。
4、细签合同:在签订加盟合同前,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特别是关于费用、支持服务、违约责任等方面的内容,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5、寻求专业意见:在决定加盟前,可以咨询餐饮行业的专业人士或律师的意见,以便更好地评估风险和规避陷阱。
在餐饮加盟这条道路上,虽然充满了机遇和可能,但也同样暗藏着风险和挑战。让我们保持警惕和理性,共同揭开餐饮加盟陷阱的真相,为自己的创业之路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