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蕾做向导,赴一场春天的约会
全国二十四节气(春季)旅游美食及线路发布
春始,溪流解冻。春续,云舒风涌。立春的春卷、雨水的龙须饼、清明的青团、谷雨的香椿……一捧野菜,一双巧手,简单加工就能让味蕾雀跃,可谓“一口菜,满嘴春”。
民以食为天。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一直处于农耕社会,古人根据四季轮回以及天文气象变化,总结出一整套规律,即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农民据此确定农事活动的节点,依时而食,四序皆有所获,山野嫩蔬,江河时鲜,也在每一个节气里轮番出现。有时光为证的人间烟火,在每个时令里,绽放出令人流连的舌尖滋味,吐露着国人对于天地自然的深刻理解。
4月13日,“寻味美好中国·品游万里山河”全国二十四节气(春季)旅游美食及线路发布暨“诗旅江西”主题宣传推广活动,在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双井黄庭坚故里景区举办。
活动现场不仅有来自重庆、辽宁、浙江、湖南、西藏、江西等地的相关代表推介美食以及旅游线路,还发布了春季旅游美食350种、美食旅游线路75条。不同的应时美食,提醒着人们开启返璞归真的寻味之旅。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负责人表示,文旅融合背景下,美食已经成为大众旅游的重要吸引物。“以节气为主线、因美食而动、寻美味而游”的美食旅游,已然成为消费新趋势。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将持续围绕二十四节气推动美食旅游发展,让游客更好寻味美好中国、品游万里山河。
春天里的那一口鲜
四季之始,万物复苏,生机勃发。在这个时节,选择一条融合了美食、旅游与文化的线路,无疑是一种享受生活、感受浪漫的绝佳方式。
绿心修水,一脚踏三省;文脉修水,一脉绵千年。秀美的幕阜山层峦叠嶂,如画的修河碧波荡漾,诗书双绝黄庭坚、国学大师陈寅恪,两座文化高峰屹立在这个滨江小城,自然山水特色与历史人文内涵完美融合。
4月14日中午,修水宁州古城入口处的哨子店内,透明胶带的拉扯声一刻不停,老板娘王小红一直在忙着打包。周边居民熊先生一路小跑进店,一边和老板寒暄,一边熟练地扫码付款,然后提着两箱包装好的哨子离开。他边走边回头告诉记者,“送九江的朋友,不是茶就是哨子,他们只认这两样”。还有一位56岁的阿姨,提着两小袋哨子,边笑边说“买了50个,准备拿给闺蜜”。短短十几分钟,小店里好几拨人进进出出。
在修水,哨子不仅是过年必备的美食,更是款待贵宾的首选。而这里美食众多,比如金枪棍子鱼、罐煨番鸭、禾杆扣碗肉等等,为何看似平平无奇的哨子却能够“独占鳌头”?
哨子,芋泥加红薯粉做皮,或用腊肉、冬笋、香菇等食材做馅,为菜哨子;或用花生仁、芝麻、白砂糖做馅,为糖哨子。造型上尖下圆,食之外皮软糯Q弹,内馅鲜香爽口。
春季的哨子因为鲜艾叶的加持,更有了独特的清香。
作家贾平凹说,人的胃是有记忆功能的。常言道,人在他乡,胃在故乡,这话不假,归根到底,美食是一个人最深的乡愁。
过去只有过年才能吃到的哨子,承载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浑圆的外形,油汪汪的肉馅,整齐划一的摆放,热气升腾中氤氲着对团圆的美好向往。
修水县副县长樊雪刚至今记得一位朋友返乡,一口气连吃三个大哨子。这种大哨子,对于饭量不大的人,可是一个就顶饱的量。
梦入江西美味堆,一路诗书一路游。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周建文热情地向记者介绍,除了修水哨子,在春天的江西还可以品春茶、食春味、享春趣,在藜蒿炒腊肉、修水哨子、莲花血鸭等名菜中体会赣菜独有的“鲜辣香醇”。
为什么一定要到当地去品尝美食?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负责人对记者说,这样才能尝到最纯正的本味。虽然科技的发展让不少美食在各个时节都容易获得,但标准化生产打破了自然规律,使得菜肴失去了地域特色和个性化风味。要想找到记忆中的老味道,一定要“顺时而食”。
比如吃糌粑、奶包子、藏香猪,就一定要到西藏。西藏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味道,在春天的西藏,有一种长得很像薄荷叶的植物。如果有人被它的鲜嫩模样骗了,上手一摸,皮肤过一会儿就火辣辣地疼。当地人叫它火麻,也叫荨麻。
“把火麻焯了水,就是一道妙极了的春天味道。这,就是荨麻汤。”西藏旅游专项协会秘书长张晓薇身着藏装,向众人介绍。
这种可口的时令菜蔬,既可凉拌,又可熬汤、调汁、煮粥,食之有祛风定惊、消食通便之功效。因此,农牧民们视之为宝。
开春的时候去西藏,还能吃到最新鲜的藏香猪。工布新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杀猪。这种猪散养在海拔4000多米之上,特别挑食,每天在野外溜达着寻找适口的植物。张晓薇介绍,有游客把味蕾的感受具象化了,说第一次尝藏香猪,吃出了“奔跑的味道”。
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藏式酸奶蛋糕。张晓薇告诉记者,这种蛋糕制作工艺复杂,而且上边的图案都是由专业唐卡画师绘制,很有民族特色。
除了这些时令美食,独特煸焰技艺的辽宁老边饺子、汤甜肉烂的辽宁本溪羊汤、色香味俱全的重庆合川肉片、皮薄爽口的湖南洞口雪峰脆皮鸡,无一不勾起食客肚子里的馋虫,恨不得即刻启程,去亲尝那一口独属春日的鲜香。
有惊喜的那一条路
热闹的五一小长假即将到来,不少人已经开始提前规划假期,去看日月星辰、山川湖海,去品世间万象、人生百态。
合理的规划节约了时间和成本,兼顾了安全和便利,让旅行者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丰富的体验。发布会上,多条美食旅游线路让人耳目一新。
温州的知名度很高,但温州的底气远不止于会赚钱做生意的温州老板。这是一座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向海而生的温州,城脉与文脉生生不息,饱含浙南山海交融的无限魅力。在会场,“百县千碗·瓯味百碗”推荐官胡巧斌带大家感受了温州美食的细腻与浪漫。
在春季的温州,可以漫步于青石小巷,感受历史沉淀;可以登上山巅,俯瞰云海翻腾;可以漫步海滩,聆听潮起潮落;可以深入市井,品尝地道的瓯味菜肴,领略食物的本真。
春游温州,不妨把永嘉县的陶公洞当作第一站。这里是浙南最大的天然石室,被道家誉为“天下第十二福地”。漫漫历史长河,这里不仅是修行者的圣地,更是文人墨客寻求灵感的宝地。
来到永嘉,自然要“啃啃麦饼,爬爬山岭”。永嘉麦饼用料考究,工艺独特,其制作技艺还入选了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名录。烘烤成熟的永嘉麦饼金黄酥脆、油而不腻、鲜香可口,承载了浓郁的乡土风情。
沿着蜿蜒的楠溪江,来到第二站楠溪江滩地音乐公园,这里以音乐文化休闲为主题,精彩纷呈的活动轮番上演。
游毕楠溪江,前往第三站瓯海,品尝地道的泽雅山笋火腿炖老鸭。新鲜的山笋与火腿,搭配肉质鲜美的老鸭,经过精心炖煮,汤醇味浓,鲜而不腻,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温州人对食材的尊重和烹饪技艺的精湛。
若想感受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感受古人智慧和艺术韵味,青灯石刻博物馆不失为一个好去处。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有记忆,每一盏青灯都有故事,徜徉在此,仿佛在与古人交流,与历史对话。
最后一站,抵达鹿城区的五马历史文化街区。这是温州的文化中心。古色古香的建筑,仿佛能听见石板路上的马蹄声诉说着温州的过往。
微乏之际,品一道名字优雅、形态美观的地道瓯菜——芙蓉蝤蠓,让跳动的味蕾给身体注入新的动力。蝤蠓是一种青蟹,个大肉厚的蝤蠓与蛋液同蒸,蠓壳色红油润,蠓肉洁白鲜嫩,衬以淡黄色的鸡蛋羹和绿色的青菜,整道菜肴仿佛美人闲庭信步于花径之上,色味俱佳。
不同于温州的细腻温婉,湖南邵阳的推介热辣豪迈。邵阳地处湘西南,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被称为“铁打的宝庆”。作为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邵阳人才辈出,诞生了魏源、蔡锷等众多名人。来自湖南邵阳的旅游推介官黄鹂向现场嘉宾推介“自在邵阳美好食光”湖南美食旅游线路。
在蔡锷故里,重温将军再造共和的风云岁月;品味香窖佳酿,感受三千年湘酒“敢为天下香”的豪迈;徜徉新邵白水洞,看百丈流银;走进南方抗大,给心灵一次红色洗礼;在崀山,品味脐橙宴、瑶王宴、血酱鸭、蕨粑粉等特色菜品,不负美食,不负美景。
漫步千年王城武冈,古城墙依势而建,护城河穿城而过,古街老巷纵横交错,武冈云山风姿绰约,素有“道教第六十九福地”之称。这里是中国卤菜之都,传统技艺卤制的各式卤味遍布大街小巷,顾氏米花、银记空饼、武冈铜鹅宴、南门口米粉等美味同样让人垂涎三尺。
“你是那夜空中最美的星星,照亮我一路前行。你是我生命中最美的相遇,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一首曲风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早安隆回》,让隆回广为人知。在隆回边界隐藏着一个神秘的部族——约有2万人左右的花瑶。因服饰色彩艳丽,故称“花瑶”。
此地常常云在半山,人在云间,妙若仙境。云上花瑶不仅风光秀丽,花瑶姑娘也很热情,来瑶乡做客,一碗金银花茶,传递着花瑶人浓浓的情意和祝福。
因一种味去一座城
美食家蔡澜先生在《随心随意去生活》中写道:“活着,大吃大喝,也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当寻味成为更多人享受生活的钥匙,大数据已精准地将最新文旅体验推送给愿意付出时间精力的人。高铁上的“文旅特种兵”从不认为自己的行为“疯狂”,更多的是“值得”。有网友留言:“除了这一生,我们又没有别的时间,能走多远,就走多远。”简单的率性,点燃了旅途。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负责人透露,最新研究显示,现在的消费者做决策的时间越来越短,即兴出发的旅行越来越多。对于美食,国人有着刻在DNA里的热爱,抓住美食这个接受度最广的逻辑起点,是文旅出圈的秘诀之一。以二十四节气为划分,各时各地的差异会充分显现,通过推介,让一些有丰富文旅资源,但缺乏营销能力的地方被大家看到,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富民产业。
从热情喊“麦”到疯狂“摇人”,文旅热潮中,年轻人纷纷以自己的方式为家乡助力。
“江山笑,风景这边好,赣鄱大地物华天宝。赣江流淌,天赐宝藏,红色精神永传扬。”发布会现场,一首气势恢宏的说唱,让修水县文化馆副馆长兼艺术总监卢盛难掩内心的激动。
这位“80后”为了吸引中老年和年轻人这两大旅游主力群体,精心设计了以黄庭坚穿越到现代江西为背景的舞蹈。激情澎湃的现代歌者配合衣袂飘飘的古装舞者,将对祖国江山的热爱深藏于青山绿水中,仿佛一幅现实版《千里江山图》。
“人活一世很短暂,我们要用有限的时间去传递江西无限的美!众人拾柴火焰高,要为家乡争口气!”卢盛说。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2023年国内旅游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出游人次48.91亿,比上年同期增加23.61亿,同比增长93.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91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87万亿元,同比增长140.3%。表现亮眼的文旅市场成为中国经济韧性强、活力足的生动体现。
中国烹饪协会文旅特色美食发展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陈强认为,随着旅游空间从风景到场景的转变,餐饮美食在旅游目的地建设和发展体系中的地位也越发凸显。美食已经纳入地方旅游发展的战略视野,成为促进旅游消费、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从淄博的“淄淄有味”、哈尔滨的“滨滨有礼”,到天水的“天天向上”,传统的旅游模式已经升级到“3.0时代”,即通过内容创意优势,实现线上平台和线下实体的融合,不仅迎合了大众的社交需要,更扩大了文旅内容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对此,陈强认为,美食打开地方旅游市场既是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中华饮食文化独特魅力的必然展现。中国地大物博,可用于烹饪的食材有上万种,它们因独特的地域、时节与烹饪理念,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和食用价值,从而形成有着巨大差异的地方特色美食,这是当代年轻人对一城一地开始认知和探索的源动力。
车站人流如织,餐馆大排长龙,期盼中的五一小长假即将到来,各地都在暗暗发力。
修水县文旅局局长胡阳期待地说:“修水一脚踏三省、一山观两湖、一山藏两教、一水流三江,有诗书双绝黄庭坚、国学大师陈寅恪,实打实的山川锦绣引人入胜、风物特产俯拾皆是。欢迎大家来修水‘坐哈当,戏哈当,恰碗茶当’(坐一下,歇一下,喝杯茶)!”
周建文对记者说,2023年,江西全省文旅市场“高开稳走、逐季回暖、持续向好”,主要指标基本恢复至2019年水平。“风景独好”的江西,正在努力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未来,江西还将实施五大计划,即旅游业态焕新计划、旅游产业倍增计划、旅游品质提升计划、龙头企业培育计划、文旅消费扩容计划,激发消费潜力,优化市场环境,助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刘婧宇)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不离土不离乡,在家种粮也小康。”望着眼前的玉米田,安徽省阜南县苗集镇农民王辉一脸笑容,“今年夏收,50多亩优质专用小麦净赚4万多元,这季玉米长势喜人,秋粮收成也不会低。”
“有机米香、生态鱼肥,增收空间更宽了。”四川省通江县三溪镇金碑村的蒲克武靠着立体种养、品牌经营,将有机大米销往城市商超,“稻花香里说丰年,好粮卖出好价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要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牢牢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好粮食市场和流通的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全国自2017年启动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以来,统筹推进粮食产后服务体系、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和“中国好粮油”行动。截至2020年,“中国好粮油”行动增加优质粮食超过5000万吨,全国粮食产业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2万亿元。产业强、粮食安,粮食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实现稳产与增收互促共进,促进了国家粮食安全向更高层次跃升。
“五优联动”提质增效,种粮更有赚头
“好种子产好粮,看来,种优质专用小麦这条路走对了。”夏粮卖了好价,安徽省涡阳县陈大镇孙老家村种粮大户孙子富介绍,“今年我选的是优质强筋麦,亩产增加10%,品质都达到国标二等以上,一等率高达60%。”如今在涡阳县,“种优质、种专用”成为种粮农民的新选择。
“好粮食首先是种出来的。”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张务锋说,“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我们坚持以‘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为抓手,聚焦优粮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五优联动’。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撑,促进保障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同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相统一。”在好政策引导下,各地各有关部门通过良种供应、订单农业等方式,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不断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益。
——标准化种粮,提质增效促增收。
在江西省于都县段屋乡康梁村,早稻一开镰,收粮车辆就开到地头抢购一空。“种粮有标准,效益大不一样。”农民段晓荣说,今年从购买种子、肥料到销售,一条龙全托管给中化农业,“工厂化育秧、无人机植保,光这两方面,一亩地能节约200多元成本。”
“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赚。”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负责人熊志翔说,通过科技示范、育秧播种、精准施肥等,实现了节本增效,大大提高了粮食品质。
看全国,从高产到优质,目前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为粮食生产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提供了关键支撑。
——订单化收购,好粮卖上好价钱。
“拿着订单种粮,心里不慌。”江苏省东海县驼峰乡八湖村田间,农民曹元锦正察看庄稼长势。今年,他把水稻面积扩大到1300多亩,“好粮不愁卖,加工企业早早下了订单,一斤优质稻谷高出市场价10%。”
优粮优价,农民种粮积极性更高。各地各有关部门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行“专种、专收、专储、专用”,着力解决好品种混收混储、优质难以优价的问题,让粮食既能“产得出、产得优”,也能“卖得出、卖得好”。
——品牌化经营,“中国好粮油”叫响市场。
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中国好粮油”行动扶持389个示范县和1200多家示范企业,涌现出“吉林大米”“山西小米”“广西香米”“齐鲁粮油”“天府菜油”“水韵苏米”等一大批区域品牌。
今年安徽省阜南县筛选6个优质品种,主打弱筋小麦,依托中化农业和中粮贸易等龙头企业,发展优质小麦30多万亩。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种植,阜南小麦的优势凸显出来,今年夏收全县小麦一等率达60%,不少加工企业纷纷来求购优质粮。
服务跟得上,产后储得好,粮食流通服务体系更健全
产后服务更完善,用好节粮减损这块无形良田。
“产后不犯愁,种粮有底气。”山东省嘉祥县金屯镇燕屯村,农民乔小德收完小麦又种下300亩玉米。去年,他种的鲜玉米棒还没下地,就被天成农业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直接收购变成了现钱。“每斤比市场价高两分钱,还少了运输、晾晒、储存等环节的成本。”乔小德说。
粮好也要储得好。优质粮食工程实施以来,各地建立粮食产后服务中心5400多个,农户科学储粮仓近56万套,初步形成布局合理、需求匹配、功能完善的专业化、社会化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实现产粮大县全覆盖。
绿色储粮更放心,产后损耗不断降低。
“新粮仓既通风防虫,又隔热美观,丰收后更放心。”在山东省梁山县大路口乡西张博村村民刘传征家,两个天蓝色新型科学储粮仓里,麦子金黄饱实。去年,刘传征家里储存的小麦质量稳定,错峰销售,一斤多卖了1毛多钱,“靠着新技术,一亩增收200多元。”
目前,全国已推广建设约1000万套储粮新装具,使用储粮装具的农户储粮损失率由8%降至2%以下。通过提升储粮技术水平,国有粮食储备仓库综合损失率降至1%以内。
质量检验严把关,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我们抽取了包括稻谷、玉米、油菜籽在内的粮食品质样品36个,覆盖全区15个重点产粮镇街、40余个村、200多户农户。”近日,重庆市合川区启动新收获粮食质量安全检测,合川区相关负责人说,“根据检测结果,我们进一步压实粮食收储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保障消费者吃上‘放心粮’。”
全国累计增加检验参数2.9万个,月均检验样品数量增加2.6万个……随着优质粮食工程深入实施,各地健全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提升国家、省、市、县四级1500余个粮食质检机构功能,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流通网络更高效,进一步激活市场机制。
“开拓线上市场后,销量一直在提升,好粮油卖到千家万户。”北大荒集团有限公司建三江分公司七星农场,绿色智慧厨房七星专营店内,负责人杨春燕正和工作人员将网络直播销售的农产品打包用快递发往全国,“线上开店近两年,13个系列220余款绿色农产品销售额达300余万元。”
各地积极推进“互联网 粮食”行动,发展粮食电子商务和新型零售业态,通过搭建“中国好粮油”交易平台,依托电商平台,开展线上销售;利用大型综合超市等设立“好粮油”专柜和建设直营店,加大线下销售力度,构建新型销售网络,使“好粮油”产品更加高效便捷地摆上百姓餐桌。
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粮食产业持续优化升级
粮食生产既要保数量,也要保质量,这是在更高水平上保障粮食安全的需要,也是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的出发点。各地借鉴推广典型经验,着力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推动“三链协同”。前端建立优质粮食生产基地,中端推动粮油精深加工,后端推进主食产业化,构建从原粮到成品、产区到销区、田间到餐桌的“大粮食”“大产业”“大流通”格局。
——精深加工,充分利用每一粒粮食。
走进安徽省亳州市十八里镇五得利面粉厂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在这里,小麦有多种用途。”车间负责人高国刚介绍,“麦皮用来生产杂粮饼干,麦胚经过技术提取,变成化妆品和保健品等高端原料,身价倍增。”
延伸产业链,原字号产品少了,精深加工品多了。各地增加专用米、专用粉、专用油等食品有效供给,促进居民膳食多元化。
——龙头带动,有力支撑粮食产业。
“产业链上种粮,好麦就有好出路。”河南省永城市新桥镇种粮大户刘新全介绍,3000多亩的强筋麦被河南汇丰集团购买。在生产线上,刘新全收获的麦子变成饺子粉、馄饨粉等专用面粉,销往20多个速冻食品厂家。在众多龙头企业带动下,河南不仅是粮食主产区,也是农产品加工主产地,全国1/3的方便面、7/10的水饺产自河南。
粮好需要加工好,好粮源吸引好企业。山东省中裕集团在安徽省阜南县新建30万吨小麦加工生产线,改变了当地买原粮、卖原粮的局面。正在建设的皖西北粮食产业园,集粮食仓储、精深加工、物流配送、检验检测、科技研发等功能于一体,为进一步发展粮食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产业融合,让农户得到更多收益。
橙黄的稻谷压弯了腰,通红的小龙虾正在上水。在江西省吉水县盘谷镇稻虾共作示范基地,运送小龙虾的车辆往来穿梭。“亩产有机稻800斤,小龙虾300斤,亩利润达5300元,是普通种粮的四五倍。”基地负责人王银笑说,不少农户跟着开起农家乐,带动1423户脱贫户稳定增收。
各地发展粮食循环经济,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稻虾共作、农田观光等成为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亮点。据统计,产业融合发展使农户经营收入增加了67%。
粮食产业兴旺,为乡村振兴添动力。张务锋表示,“十四五”时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打造优质粮食工程升级版,做好粮食绿色仓储、粮食品种品质品牌、粮食质量追溯、粮食机械装备、粮食应急保障能力、粮食节约减损健康消费“六大提升行动”,进一步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端牢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 人民日报 》( 2021年08月24日 01 版)
国质量新闻网讯 近日,重庆市江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181批次食品抽检情况的通告(2022年第98号)公布。
近期,江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抽检食用农产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餐饮食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豆制品、糕点、酒类、粮食加工品、肉制品、乳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蔬菜制品、水果制品、调味品、饮料等15类食品181批次样品。其中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174批次,不合格样品7批次。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个别项目不合格,其产品即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所在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已按《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对上述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依法启动查处工作,同时已采取风险控制措施,查清产品流向,召回、下架不合格产品,分析原因并进行整改。
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信息 (声明:以下信息仅指本次抽检标称的生产企业相关产品的生产日期/批号和所检项目) | |||||||||||
序号 | 标识生产企业名称 | 标识生产企业地址 | 被抽样单位名称 | 被抽样单位地址 | 食品名称 | 规格型号 | 商标 | 生产日期/批号 | 不合格项目║检验结果║标准值 | 检验机构 | 备注 |
1 | / | / | 江津区兴宇农贸市场:郑小凤 | 重庆市江津区兴宇农贸市场蔬菜摊位005号 | 生姜 | / | / | 2022-08-13(购进日期) | 铅(以Pb计)║0.304mg/kg║≤0.1mg/kg | 成都海关技术中心 | |
2 | / | / | 江津区兴宇农贸市场:郑小凤 | 重庆市江津区兴宇农贸市场蔬菜摊位005号 | 大青椒(辣椒) | / | / | 2022-08-15(购进日期) | 镉(以Cd计)║0.1mg/kg║≤0.05mg/kg | 成都海关技术中心 | |
3 | / | / | 江津区凡芬蔬菜店 | 重庆市江津区几江街道琅山控规12-2-1地块幸福园B幢1-8号 | 辣椒 | / | / | 2022-08-24(购进日期) | 镉(以Cd计)║0.083mg/kg║≤0.05mg/kg | 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 |
4 | / | / | 江津区菜泽之家蔬菜店 | 重庆市江津区柏林镇东胜街场上 | 芹菜 | / | / | 2022-08-21(购进日期) | 铅(以Pb计)║0.12mg/kg║≤0.1mg/kg;噻虫胺║0.078mg/kg║≤0.04mg/kg | 成都海关技术中心 | |
5 | / | / | 江津区菜泽之家蔬菜店 | 重庆市江津区柏林镇东胜街场上 | 韭菜 | / | / | 2022-08-21(购进日期) | 毒死蜱║0.088mg/kg║≤0.02mg/kg | 成都海关技术中心 | |
6 | 重庆盈辉食品有限公司 | 重庆市江津区白沙工业园内 | 江津区蔡家镇晶众鑫购物中心 | 重庆市江津区蔡家镇文昌村周维均等78户联建房工程三号楼底层门市9-18号 | 原味瓜子 | 散装称重 | 恒兆牌 | 2022-07-24 | 过氧化值(以脂肪计)║1.3g/100g║≤0.8g/100g | 成都海关技术中心 | |
7 | / | / | 江津区蔡家镇原点副食店 | 重庆市江津区蔡家镇文新街104号 | 户太葡萄 | / | / | 2022-08-17(购进日期) | 苯醚甲环唑║0.62mg/kg║≤0.5mg/kg | 成都海关技术中心 |
监督抽检产品合格信息 (声明:以下信息仅指本次抽检标称的生产企业相关产品的生产日期/批号和所检项目) | ||||||||
序号 | 标称生产企业名称 | 标称生产企业地址 | 被抽样单位名称 | 被抽样单位所在省份 | 食品名称 | 规格型号 | 生产日期/批号 | 备注 |
1 | 陕西金沙河面业有限责任公司 |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农产品加工贸易园迎宾路 | 江津区虹境副食店 | 重庆 | 小麦粉(家用小麦粉) | 2.5千克/袋 | 2022-06-26 | |
2 | 成都克明面业有限公司 | 成都市青白江区弥牟镇粮食路399号 | 江津区虹境副食店 | 重庆 | 高筋玉带挂面 | 1千克/把 | 2022-05-12 | |
3 | 邢台金沙河面业有限责任公司 | 河北南和经济开发区619号 | 江津区虹境副食店 | 重庆 | 挂面(金沙河高筋龙须挂面) | 1千克/把 | 2022-03-15 | |
4 | 遵义市兴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 遵义市播州区龙泉食品工业园 | 江津区水湾副食经营部 | 重庆 | 精麦汇碱水面 | 1.8kg/袋 | 2021-12-06 | |
5 | 重庆桥头食品有限公司 | 重庆市江津区德感街道草坝支路2号 | 江津区水湾副食经营部 | 重庆 | 火锅底料 | 400克/袋 | 2022-06-08 | |
6 | 五常市健洋米业有限公司 | 黑龙江省五常市杜家镇 | 江津区虹境副食店 | 重庆 | 五常大米 | 5kg/袋 | 2022-04-22 | |
7 | 庆安绿都源米业有限公司 | 庆安县第二粮库有限公司院内 | 江津区水湾副食经营部 | 重庆 | 大米 | 5千克/袋 | 2022-06-03 | |
8 | 四川省邓仕食品有限公司 | 眉山经济开发区东区 | 江津区虹境副食店 | 重庆 | 鱼酸菜(酱腌菜) | 380克/袋 | 2022-05-22 | |
9 | 益海嘉里(重庆)粮油有限公司 | 重庆市江津区德感工业园 | 江津区水湾副食经营部 | 重庆 | 金龙鱼麦芯自发粉 | 1.5千克/袋 | 2022-07-31 | |
10 | 益海嘉里(重庆)粮油有限公司 | 重庆市江津区德感工业园 | 江津区虹境副食店 | 重庆 | 金龙鱼食用植物调和油 | 900毫升/瓶 | 2022-04-18 | |
11 | 成都友臣食品有限公司 | 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泡菜(食品)工业园区九号厂房 | 江津区水湾副食经营部 | 重庆 | 友臣肉松棒 | 散装称重 | 2022-08-04 | |
12 | 山东六六顺食品有限公司 | 山东省招远市金城路669号 | 江津区水湾副食经营部 | 重庆 | 红薯粉条 | 500克/袋 | 2021-09-01 | |
13 | 重庆益生味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 重庆市巴南区界石镇海棠村应和秋社 | 江津区水湾副食经营部 | 重庆 | 清炖香菇味手磨豆干(蒸煮大豆蛋白制品) | 计量称重 | 2022-05-25 | |
14 | 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 贵阳市龙洞堡见龙洞路138号 | 江津区水湾副食经营部 | 重庆 | 油辣椒 | 275克/瓶 | 2022-05-27 | |
15 | / | / | 江津区贝鸿早餐店 | 重庆 | 馒头 | / | 2022-08-16(加工日期) | |
16 | / | / | 江津区天天早点店 | 重庆 | 白馒头 | / | 2022-08-16(加工日期) | |
17 | / | / | 江津区腾达副食经营部 | 重庆 | 二荆条 | / | 2022-08-16(购进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