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餐饮老板请注意,新型诈骗手段出现了,一个订餐电话,可能让你的积蓄被骗一空。
近日,江门台山两家餐饮店就遭受到“冒充顾客订餐”诈骗。
冒充“军人”订餐诈骗
4月11日,在台山市广海镇经营餐饮的谢女士接到一个订餐电话,对方声称自己是“部队军人”,需要向其订3天的工作餐。接着对方又提出,需要让谢女士帮忙购买某品牌的“压缩干粮”,并提供了“供应商”的微信,让其垫付采购款。
< class="pgc-img">>网络图片
急于求成的谢女士,以为接到“大单”兴奋不已,立即往对方提供的账户转账,谁知对方继续提出垫资要求,谢女士才发觉被骗,损失18万余元。
冒充“学校领导”订餐诈骗
4月15日,台山市台城镇某饭店负责人王女士接到“某学校领导”打来的订餐电话,对方声称需要为老师提供团体餐,双方在电话里商谈了菜品、价格等事项,同时对方还提出想在王女士店里订购110份“佛跳墙”。
< class="pgc-img">网络图片
>王女士表示自己店里并没有佛跳墙出售,对方说自己认识佛跳墙商家,但不方便直接购买,让王女士代为购买。王女士为了促成“大单”,未曾多想便加了“供应商”的微信,应要求垫资订购了110份佛跳墙。
后来,“学校领导”又提出追加100份佛跳墙的要求。这时,王女士发觉情况异常,便让对方退还垫付货款,但是对方始终没有回应。王女士这才意识到被骗,损失6.6万元。
< class="pgc-img">>警方提醒:广大餐饮老板们请注意,你们的手机号等信息,骗子可以从各种外卖平台或餐饮推荐平台轻易获取,所以当接到订餐的陌生电话时,要保持清醒,在没有当面确认的情况下,不要先行垫付相关费用。
另外,国家机关、政府部门、事业单位采购物资有专业、规范的流程和渠道,只要陌生电话要求垫付货款,基本可以判定是骗局。广大商户店家要增强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对陌生人的来电、短信,无论任何单位、任何理由都要注意多方核实信息,不要被高额利润所诱惑,决不能听信对方提出的“先行垫款采购、事后一并结算”的要求,防止上当受骗,遭受损失!
来源:江门公安
日,在四川射洪警方举行的追赃返还仪式上,文女士从办案民警手里拿到了“网上投资”被骗的12万余元。
今年2月,原本在当地做生意的文女士向射洪警方报案称,自己遭遇网络诈骗,一年损失了300多万元。接到报案后,射洪警方随即展开调查,经研判确定这是一起典型的投资理财诈骗,涉及境外诈骗团伙。
警方根据银行流水锁定数十个银行账户,并奔赴10多个城市抓获了22名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嫌疑人,其中11人主动退赔了文女士125500元。目前,22名嫌疑人已被移送审查起诉,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警方抓获出售、转借银行卡的犯罪嫌疑人
女老板“网上投资”被骗300多万元
如今外出打工还债
2月初,受害人文女士来到射洪市公安局平安派出所报案称,一年前,自己在家中上网时发现一个“投资网站”,并认识了热心的“导师”指导投资,最终深陷网络诈骗。
一开始,文女士加入了一个“投资群”,有基金、股票等投资信息,群里的“导师”很热心,经常“指导”她。一开始,文女士很谨慎,但看到群里其他人经常晒出诱人的“投资回报”,于是也在“导师”引导下注册账号并充值了网站的“投资”项目。
文女士很快看到了“投资”业绩,网页显示的数据喜人,也能随时提现。这时,“导师”又进一步推介好项目,文女士试着投了几次获得“成功”后,便不断追加充值投资,次数越来越多,金额越来越大。
后来,文女士准备把投资账户的钱提现,但“导师”却找各种借口称无法提现,并诓骗文女士继续翻倍充值“投资”。在“导师”鼓动下,文女士不仅把自己的全部积蓄投了进去,还通过网贷及找亲朋好友借钱充值到该虚假投资平台。
据办案民警介绍,文女士原本在射洪当地做餐饮等方面的生意,深陷网络诈骗后,生意也经营不下去了,如今只有选择去外地打工还债。据文女士的报案材料,她在2021年期间,总共被骗金额超过300万元。
警方奔赴全国10余个城市
抓获22名嫌疑人
射洪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岳文海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接到报案后,警方经研判确定,这是一起典型的投资理财诈骗。立案后,射洪市公安局刑警大队立即组织开展止付工作。在调查过程中,民警通过文女士的多次打款记录,确认了涉及9个省份10多个城市的22名嫌疑人。
随后,射洪警方先后奔赴全国10余个城市,对韦某等22名嫌疑人进行了抓捕。经调查,该案涉及境外诈骗团伙,韦某等22名嫌疑人均因出售、转借银行卡,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岳文海介绍,22名嫌疑人到案后,其中黄某等11位嫌疑人为取得被害人文女士的谅解,主动退赔了相关款项125500元,挽回了文女士的部分损失。
据射洪警方介绍,22名嫌疑人均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目前已移送审查起诉,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红星新闻记者 杨灵
编辑 官莉 张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伙加盟知名奶茶店遭诈骗!却牵出7亿元大案
《大城无小事?城市真英雄2021》
2021-08-27 22:07
在生活节奏飞快的都市,喝一杯奶茶,已经成为许多人的放松方式,茶饮店也已经成了年轻人的社交新宠,甚至有不少网红奶茶店因为生意火爆而排起长龙,一杯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奶茶也被炒热到有价无市的地步。但小小的奶茶铺,除了给人带来片刻轻松,也会给人带来无尽烦恼。2020年12月,大量刚刚加盟的奶茶店铺发生了异常关停的现象,上海松江九亭派出所也陆续接到受害人的报案。
“我是从网上找到这家公司的,他说他们和都可茶饮还有一点点是合作关系。然后就说,一点点和都可茶饮现在因为没有名额了,他们现在就主推第三代的一个产品,叫茶语岁月。”报案人汪某称,加盟费加押金一共8万。“说好就是5月份还是6月份,就是说百家店会齐开,然后会做一个宣传,也没看到。”
报案人介绍,和他签约的公司叫做“香恋”。从意气风发地加盟投资,到最终无奈关店一败涂地,这其中不过短短三个月。表面看来,这个案件更像是没有经验的创业者投资失败,但经侦民警却从中看出了经济犯罪的端倪。循着当时的招商网页一路追查,经验老道的民警一眼就发现了这是个假网站。
为了深入了解对方的招商套路,民警特地在假网站上输入了自己的电话号码,下一步,就是守株待兔,等着犯罪分子打来电话了。“您好,我是您负责介绍一点点的招商经理。现在公司对于投资商是有要求限制的,申请咱们一点点的话,百分之百是申请通过不了的。”电话中,对方的种种话术果然和受害人所陈述的如出一辙,而民警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是个从未见过的新型套路加盟诈骗模式。
先是大牌引流,而后以资质不够为由,力推他们所谓的成长空间巨大的不知名奶茶品牌,再以小投入大回报等说辞,引诱消费者冲动投资。这一系列操作对于没有加盟经验的消费者而言非常具有诱惑力。但我国对相关的加盟经营活动作了严格的规定,这些闻所未闻的奶茶品牌,究竟是否具有加盟资质呢?按照我国《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七条规定,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应当拥有至少2个直营店,并且经营时间超过1年。
明明没有加盟资质,却大张旗鼓地骗取所谓的加盟费用,这直接将案件性质从投资失败转变成了刑事诈骗。有了这个办案锚点,民警们立即将注意力锁定在“香恋公司”的负责人王某的身上。为了全面掌握犯罪团伙的套路,民警们开始对王某名下的四家公司逐一进行摸排。一切取证工作已经就绪,专案组决定兵分多路,立即奔赴各地同时展开抓捕。
经过审讯,一个分工明确的犯罪团伙逐渐浮出水面。急于投资的受害者在虚假网站留下的信息,全都进入所谓的招商公司,并通过全程一站式服务、投资加盟,稳赚不赔等宣传话术,一步步将受害者带入这个名为招商,实则诈骗的加盟圈套。之后,另有一个刷单团伙,通过网络刷单、雇佣水军排队购买等方式,营造一杯难求的热销假象。而王某所在的品牌公司则最终引导对方签订加盟合同,获得的加盟费在三者间分成。
最终,上海市首例以虚假品牌奶茶招商网站吸引加盟商、虚构履约能力骗取加盟费的套路加盟合同诈骗案在3个月内实现告破。上海公安共前往四地,捣毁了多个虚假招商网站,查获大量虚假授权文书、合同文书、话术清单、贴牌奶茶等涉案物品,涉案金额高达7亿余元,共抓获了犯罪嫌疑人768名。
通过仔细甄别,最终王某等57人因涉嫌合同诈骗罪,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
(素材来源:《大城无小事·城市真英雄2021》 编辑: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