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奶茶就成了全民追捧的饮品。网红品牌一个接一个出现,奶茶爆品也呈现出“岁岁年年款不同”的景象。
这个夏天,奶茶热浪继续蔓延。昨天,快报记者从一份最新发布的大数据中发现,全国各主要城市的奶茶消费,杭州排在了第二,仅次于上海;前十城市中,半数在包邮区。
具体点说,7月杭州全城线下奶茶整体消费环比增长7%,许多网红奶茶单个门店的日均销量超过千杯,而部分门店的单日峰值更是超过了3000杯。其中,80后、90后的年轻女性战斗力惊人,喝掉了全市48%的奶茶。
奶茶消费80后、90后贡献超八成
年轻女性战斗力惊人
总体而言,杭州的奶茶消费呈现出各年龄层被“一网打尽”的现象。无论是男女老少,都心甘情愿掉落到这一“甜蜜陷阱”中。而年轻群体当仁不让地成为奶茶消费主力军。
根据阿里旗下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口碑的数据,7月杭州的奶茶消费中,80后、90后人群的贡献达到84%。其中,年轻女性体现出了超强的战斗力——她们喝光了全市48%的奶茶。
有意思的是,尽管在喝奶茶这件事上,男性的整体作战力要弱于女性,但前者的人均奶茶消费金额普遍多于后者。根据大数据,7月杭州奶茶消费中,80后男性和70后男性的人均消费金额是最高的。
从星座分布看,天秤座荣登奶茶消费冠军星座。杭州每10杯奶茶中就有1杯被天秤座买走。而白羊座对于奶茶类饮品最为无感,在十二星座奶茶消费排行榜上稳居末位。
气温升高口味趋淡 养生派走俏奶茶界
考虑到杯型、冷热、配料组合等因素影响,目前杭州奶茶店可选的单品总和接近百种。但总体而言,杭州消费者对奶茶口味的偏好较为统一:珍珠奶茶、红豆奶茶与椰果奶茶三者的市场份额分别达到16%、15%以及13%,是杭州消费者最常点的口味。
不过,杭州市民的奶茶口味偏好也会随着气候的变化发生细微的改变。口碑数据显示,4-7月,随着气温升高,红豆、布丁等偏甜口味的奶茶和各类岩盐奶茶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而糖类含量更低的原味、乌龙等奶茶品类份额逐渐增长,总体口味偏好随着气温攀升趋向清淡。
当然,高温也使得各类冰奶茶快速走俏。4-7月期间,杭州各式冰奶茶消费的月均增速超过40%。
值得一提的是,和豆花、粽子一样,奶茶界同样有着“甜咸之争”:岩盐搭配芝士等饮法在北京、上海、太原、西安等城市较受欢迎,而在苏州、杭州等嗜甜的城市,红豆、布丁口味的奶茶是绝对主力。
排长队成最大槽点 怎样可以少排队?
杭州人对于奶茶消费有多大的热情,就对买奶茶排队有多大的抱怨。口碑平台上网友的评价也显示,“大排长队”成为网红奶茶店的最大槽点。那么,怎样可以避免排长队?这里有几点小窍门。
首先,当然是避开奶茶门店销售高峰期。根据口碑的大数据,奶茶消费的高峰期主要在工作日的中晚饭时间以及周末。所以,消费者在上午12点之前或晚8点后购买,排队概率会明显降低。
其次是避开拥挤度最高的那些奶茶门店。数据显示,网红奶茶品牌在杭州各大商圈的门店是排队“重灾区”。因此,你在逛街前或回家路上,到交通枢纽等非商圈店内购买一杯网红奶茶,也是避免排长队的一个办法。
不过,对于随时可能想喝奶茶的杭州人来说,在去往奶茶店的路上提前通过网上的一些平台,比如口碑预点单,预约时间到店自取,应该也是避免排队的不错选择。“人在路上、茶已做好,人到店里、茶就取走”,也许用不了多久,会有更多的奶茶门店接入这种功能,减少大伙儿现场排队的时间。
(都市快报 首席记者 沈积慧)
源:咖门KamenClub
随着热浪不断袭来,茶饮摆摊又双叒“卷疯了”。泰奶、老挝冰咖啡、马黛茶等异域茶饮热度空前;“蛙仔气泡水”等高颜值产品硬控年轻人。今年奶茶摆摊有什么新形势、新顶流?一番调查下来,我发现有人“出摊2小时收入1000元”,也有人“卖出6杯就感觉爆单”……
出摊2小时收入1000元
今年“奶茶摆摊”出现新顶流!
最近我发现,人山人海的夜市里,出现了新顶流——
各种声称有养生滋补功效的“健康水”成为众多摊主的新选择。山东、广州、杭州、成都、郑州……多地甚至兴起“中医夜市”,进一步催热养生茶饮。
网友热评:
“冰镇凉茶来一罐,火气立刻就消散”“熬最晚的夜,逛最养生的市集”“一杯特调养生茶,满足味蕾、滋养身心”
我了解到,山东烟台95后姑娘小卓,今年5月起利用下班时间摆摊卖“养生凉茶”,“生意最好的一次,拿了200元左右的原料,卖了将近1000元”。
据小卓介绍,她的产品有3款:香茅柠檬、乌梅薄荷、洛神山楂饮,单杯10~15元。产品配方与原料源自一家专注于养生凉茶的厂家,成本并不高,每天提前在家泡煮好拿到摊位上卖。
小卓的摊位在一个地铁口附近,仅由一个移动推车和几个保温桶组成,周边有社区,人流量比较稳定,“很多年轻人只要碰到了,都会买一杯”。
同样,南昌一个刚毕业的00后小伙,趁着当地推“中医夜市”的契机,突发奇想把哥哥中药奶茶店里的特色饮品拿到夜市上卖。
加入茯苓、人参、甘草等食材的饮品,一亮相就受到夜市消费者的追捧,“这个画风看起来就很健康”。
图片来自小红书博主@中野卉子已获授权
摆摊作为夏天茶饮的常规玩法,每年都有新流行、新商机。
今年除了养生茶饮热,还有哪些新趋势?我进行了一番探查。
泰奶、DIY冰杯、珍珠奶茶今年摆摊这些饮品卖得好
1、泰奶、老挝冰咖啡等异域茶饮,拿捏爱尝鲜的年轻人
今年的奶茶夜市上,主打泰奶、老挝冰咖啡的摊位很多,广东、杭州、武汉、合肥等地都有。
这类摊位通常很有风格,大量融入泰文霓虹灯和典型东南亚配色。产品上,不仅有用塑料袋装的老挝冰咖啡和泰式奶茶,还有一些东南亚特色的柠檬茶、鸡尾酒等饮品。
图片来自小红书博主@小企鹅已获授权
高辨识度的摊位设计,异域风格的风味,吸引了大批年轻消费者尝鲜。
2、黑糖珍珠、牛乳豆沙等经典产品,流行夜摊
“在厦门街头偶遇珍珠奶茶小摊”“南京黑糖珍珠奶茶出摊”“最近晋江路边摊风很大的黑糖珍珠奶茶”……
主打黑糖奶茶的饮品小摊,热度空前。
这波流行早有前兆,美团外卖发布的上半年饮品数据报告显示:黑糖奶茶在2024年销量上升127位次,成为今年名副其实的“翻红爆款”。
不仅全国的饮品店都在上相关产品,甚至还有很多专门店涌现,如今这股热潮蔓延至夜市摆摊。
图片来自小红书博主@无敌思思已获授权
同样夏天必备的绿豆类饮品仍是夜市C位,各种主打“0”添加的绿豆沙、牛乳豆沙等高频出现,甚至成为很多大学生暑期摆摊首选。
3、 “冰杯效应”来了,DIY饮品成摆摊香饽饽
前段时间,便利店冰杯爆卖时,就有不少人抓住了第一波摆摊商机,“摆摊冰杯,每天多赚400多块”。
在“冰杯效应”下,厦门、重庆、苏州等地的摊主还对冰杯进行了升级,打造出更多“冰杯+”产品,比如制作成西瓜、车厘子、百香果等水果冻;或加入椰子水、冰雪碧、养乐多、营养快线、娃哈哈等饮料,单杯售价8.8元。
图片来自小红书博主@闪闪已获授权
通过不同元素的DIY组合,既好看又好玩,关键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主打一个稳赚不赔。
4、 “蛙仔气泡水”等高颜值产品,硬控当代年轻人
继“游泳气泡水”大流行后,又一波好看的饮品在地摊上出圈了。
在重庆,有人搭配火锅串串摆摊卖“蛙仔气泡水”,冻冻蛙仔、冰块和薄荷气泡水组合,出品借鉴泰奶的塑料袋装法,一袋售价9毛钱,价格便宜、外形可爱,深受年轻人追捧。
类似的还有草莓气泡水、青提气泡水、百香果气泡水、薄荷气泡水、蓝柑气泡水,以及夜市上一款“樱花奶豆腐”甜品也特别火。
高颜值的外观、多巴胺的配色,一整个拿捏颜值至上的年轻人。
图源来自小红书博主@Shopaholic_5v已获授权
5、 “10元咖啡”“5元伯牙绝弦”,狂刷存在感
南京“10元咖啡阿姨”走红之后,全国各地兴起一波雀巢“手冲咖啡”的复刻热潮,比如“武汉傻小子10元手冲咖啡”“益阳好姐妹10元手冲咖啡”等。
江苏一网友模仿南京阿姨走红的核心密码——真诚和透明,其咖啡小摊前拉着写有“冰块、冰美式、冰拿铁、热心肠”“原料主打咖啡和冰”的条幅,不少年轻人被种草。
此外,汕头的“5元版伯牙绝弦”,借势当红品牌招牌产品的热度,吸引了大批“猎奇”年轻人。
摆摊,也有摆摊的生存法则
地摊经济日益火爆,越来越多年轻人涌入摆摊大军。
小红书上有几十万条关于如何摆地摊的笔记;抖音上与摆地摊相关的话题,播放量超过800亿次。
其中不乏“摆摊两小时,收入近千元”“辞职摆摊后月收入过万”的案例,然而深入调查之后我发现,摆摊赚钱并不容易。
比如,武汉的小关,投入近2000元在夜市摆摊卖养生茶饮,初期销量一度徘徊在个位数。
“有时候一天能卖出去六杯,我觉得就是大单了”,小关感慨道。
据小关分析,他推出的“陈皮山药汤”“竹蔗毛桃茅根水”“山楂洛神柠檬茶”等养生产品,虽说打出了差异化,但夜市上卖茶饮的摊位太多了,“柠檬茶、酸梅汤、绿豆沙、鲜榨果汁等应有尽有,100米内就有10余个。”
“要想在一条街里脱颖而出,需要花费的心思不比开店少”,江苏新中式茶摊摊主大隐表示,从选品、选址、备料、出品、定价、宣传,每个环节都需要下功夫。
看似低门槛的摆摊,其实有不少门道,甚至还会遇到许多始料未及的困难。
诸如“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是常态”“38度的天气坚持出摊”“你会变得比父母还要关注天气预报”等真实体验,揭示了“日入千元”背后的辛酸与努力。
摆摊,有摆摊的生存法则。不是什么火,卖什么就能赚钱,而是结合流行和所在夜市的具体情况,打造出自己的核心优势。
对于摆摊奶茶,你怎么看?欢迎留言分享你的故事和观点。
统筹|艳子 编辑|少华 视觉|江飞
文章为咖门原创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商务 18339988529|18638151818
课程 13253329903|15981968225|15565053720
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新茶饮消费持续火爆。来自喜茶的数据显示,喜茶全国门店销量迎来爆发式增长,众多门店销量环比节前增长500%。随着喜茶进入更多大众市场,门店分布也更加广泛,来到了更多城市、更多场景、更多消费者身边。假期期间,喜茶在热门旅游城市和景点、交通枢纽等地门店的销量都出现了暴增,为更多消费者随时随地增添假期的喜悦。
在热销产品方面,喜茶节前刚推出的新品——茗奶茶最新单品月观和去年的“热搜爆品”喜柿多多,销量分别达270万杯和120万杯。通过这些真品质的产品,喜茶为众多消费者增添了“双节”的喜悦。
(图:喜茶重庆渝中印象城店销售火热)
众多喜茶门店销量环比增长500%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中秋和国庆假期消费火热,假期前三天,国内旅游出游合计3.95亿人次,同比增长75.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422.4亿元,同比增长125.3%。这也折射出中国消费市场的活力和潜力。喜茶门店的销量表现也证实了这一点。假期期间,喜茶众多门店销量环比节前增长500%。
从城市销量来看,“双节”期间,一些热门旅游目的城市新茶饮消费异常火爆。喜茶数据显示,假期内总销量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为上海、深圳、广州、北京、杭州、佛山、重庆、东莞、苏州、成都。其中许多城市都是热门旅游目的地。值得关注的是,由于亚运会的举办和文旅消费的带动,杭州新茶饮消费也非常火热。杭州的喜茶门店销量表现抢眼,杭州湖滨银泰in77E区店等门店假期总销量进入全国门店前十。
(图:喜茶杭州湖滨银泰in77E区店)
随着喜茶进入更多大众市场,门店选址类型更加丰富。因此不仅是热门旅游城市,喜茶在热门旅游景点以及交通枢纽附近的门店销量也出现了暴增。比如上海迪士尼小镇店·平行宇宙、景德镇陶溪川店、深圳机场国内出发厅店、郑州方特欢乐世界店等门店在假期内均出现了大幅增长,部分门店环比节前增幅超500%。
(图:假期期间喜茶门店销售火热)
此外,假期期间,众多非一线城市的茶饮消费也增幅明显。喜茶数据显示,环比节前,抚顺、通化、潮州、哈尔滨、青岛等城市喜茶门店的销量增幅排名全国前列。这些城市展现出较大的消费增长潜力,部分城市的门店开业以来单日最高销量突破了5000杯。
喜茶进入越来越多的城市,许多消费者发现在老家也能方便地喝到喜茶。“真没想到老家能喝喜茶了,带父母去感受一下”“老家楼下就是喜茶店,真方便”……许多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这份喜悦。
(图:消费者在社交媒体分享老家喝喜茶的喜悦)
茗奶茶新品月观销量突破270万杯新品类初现爆品
假期期间,消费者更偏好选择哪些种类的新茶饮产品来庆祝中秋和国庆的喜悦?喜茶数据显示,乳茶和鲜果茶都是消费者喜爱的品类。具体来看,月观、多肉葡萄冻、喜柿多多、烤黑糖波波牛乳茶、多肉桃李、水牛乳双拼波波、多肉青提、椰椰芒芒、轻芒芒甘露、超大桶多肉桃李成为热销前十的产品。
这些产品中不仅包括众多喜茶的经典产品,也包括不少全新爆品,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喜茶清爽茗奶茶的最新单品月观和去年的“热搜爆品”喜柿多多,推出和回归之后上线即火爆,为消费者带去了节日的喜悦。
月观是喜茶在中秋节前夕,推出的清爽茗奶茶系列新品,上线后迅速登上喜茶门店销量榜首位置,目前销量已突破270万杯。月观的火热源自其真品质的原料和激发节日喜悦的体验。月观首次使用产自福建安溪的月观铁观音茶底,融合广西牧场水牛乳,带来全新清爽茗茶体验。同时,喜茶延续了中式灵感风格,结合苏东坡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制打造节日主题产品包材、周边、音乐等,为消费者营造别具一格的佳节氛围。
(图: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中秋喝喜茶月观)
不仅是月观,一直以来喜茶持续使用优质茶叶和牛乳等原料为用户带去真品质的清爽茗奶茶产品。比如今年8月份推出的天青雨,优选安溪天青雨金牡丹乌龙茶底,添加自带清甜的广西牧场水牛乳,并联合华语著名词作人方文山推出了系列品牌活动。天青雨上线后获得了消费者热捧,上市5天销量突破100万杯。而从2012年诞生以来,喜茶在四川、福建、浙江、云南等地遍寻好茶,先后推出金凤茶王、绿妍、红玉、嫣红、四季春等经典茶底,并使用这些茶底研发推出多款经典茗茶系列产品。
此外,喜茶的经典果茶产品喜柿多多也在假期前正式回归,目前销量达到了120万杯。喜柿多多自诞生后就成为年度热搜王的产品。今年继续优选当季福建永定红柿鲜果,果肉香甜软糯,软籽晶莹弹韧,融入无香精绿妍茶底。通过这些真品质原料,喜柿多多在“双节”期间为消费者带去更多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