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红餐网
作者:周一一
火锅,无疑是这几年餐饮业最为热闹的赛道。川式火锅、北派火锅、粤系火锅、台式火锅等各派系林立,呈现百花齐放之势。
在麻辣口味火锅席卷全国的时候,以粤式火锅为代表的清汤火锅也在慢慢崛起,先是潮汕牛肉火锅,椰子鸡火锅,接着是猪肚鸡火锅。
< class="pgc-img">>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火锅餐饮市场总收入由2014年3167亿元增长至2018年约4814亿元,涨幅超52%。2019年火锅餐饮市场收入有望超过5300亿元。预计2022年,中国火锅市场规模将达7000亿,未来将突破万亿大关。
川式火锅、北派火锅、粤系火锅、台式火锅等分庭抗礼,其中最受欢迎的仍是川式火锅,在火锅行业占据份额达64.2%。
此外,在粤系火锅阵型里,各细分品类也在大放异彩,2016年,潮汕牛肉火锅开始兴起,巅峰时期全国突破了15000家门店。除了潮汕牛肉火锅外,另一个细分火锅猪肚鸡也表现亮眼。
< class="pgc-img">>天眼查数据显示,近五年内成立的猪肚鸡公司达到了1784家,而近一年内成立的也有537家。
不少数据也表明,创业者和消费者对猪肚鸡的关注度都不低,甚至超过了潮汕牛肉火锅。
大众点评上的收录数据显示,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潮汕牛肉火锅餐厅有3936家,而猪肚鸡餐厅却去到了5118。
< class="pgc-img">>此外,据百度指数显示,近8年来,消费者对猪肚鸡的关注度也并不亚于潮汕牛肉火锅,其搜索指数甚至比潮汕牛肉火锅的还要高,即便在潮汕牛肉火锅最火的三年(2016~2018年),消费者对猪肚鸡的关注度也是不降反增。
< class="pgc-img">>目前,猪肚鸡火锅除了在华南地区遍地开花,已经有了北上之势 ,在华东、华中、华北地区甚至是麻辣火锅的主场四川、重庆,也有了部分的市场份额。
< class="pgc-img">>△重点城市猪肚鸡门店数(数据来源美团点评)
譬如2009年在上海成立的猪肚鸡品牌——捞王锅物料理(下称:捞王)。自扎根魔都之后,从江浙沪一带开始扩张到北京、重庆、武汉、深圳、西安、台湾等城市,截止今年4月份,捞王已经拥有了80+家直营门店。
今年4月份的洪波高端访谈中,捞王联合创始人赵宏泽也向红餐网记者表示过,“2019年捞王的重点会往北京、深圳、重庆发展,预估总店数会达到100~105家。”延伸阅读:《“捞王”十年,不愿餐企为“捞钱”而活》
除了猪肚鸡品牌的加速圈地之外,一些餐饮品牌也推出了猪肚鸡煲的菜品,如广州快餐品牌72街推出了猪肚鸡产品。
< class="pgc-img">>△72街推出的2019年冬季新品猪肚鸡
为此,有行业人士表示,猪肚鸡火锅是继潮汕牛肉火锅之后的又一火锅“新贵”。
猪肚鸡有成为下一个爆品的可能吗?
据了解,猪肚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年前,它源自广东客家,又名猪肚包鸡火锅、凤凰投胎,流行于广东的惠州、河源、梅州等一带,是当地有名的一道经典粤菜。在广东客家地区的酒席上,客家人习惯用猪肚煲鸡当做餐前用汤。之后,这道特色菜被人发掘成为餐馆里面的热卖菜,最后还开出了猪肚鸡专门店。
< class="pgc-img">>那么,作为一道地方特色菜,猪肚鸡有成为下一个爆品的可能吗?我们消费者角度和行业角度来分析一下。
01 消费者视角:猪肚鸡符合当下的健康养生趋势
不少数据表明,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之下,消费群体需求已经发生改变,健康养生的观念正在逐步增强。
Technomic的2016年健康饮食报告显示,近40%的消费者更愿意去能提供健康餐选择的餐厅。而美团点评《2018年度大众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显示,2018年养生美食搜索量同比增幅高达345%。
< class="pgc-img">>△源自2018年度大众消费趋势洞察报告
《中国餐饮报告2018》也透露,麻辣、重油重盐的餐饮品类,正在逐渐被清淡口味的品类赶超。
猪肚鸡火锅,天生自带“健康”属性,从诞生之初就是作为养生保健的滋补炖品( 相传是乾隆的妃子产后就是吃这个的 )而存在的,很好地贴合了当下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而从这些年爆火的品类来看,无论是从原料食材还是品质上看,都在走健康养生的方向。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猪肚鸡无疑是吻合当下的消费流行趋势的。
02 行业视角:食材广谱,易标准化、易复制、毛利高
通过对比前些年爆火的单品特性,我们发现猪肚鸡火锅具备了食材广谱性高,易标准化,好复制的爆品特点。另外,因为食材简单,供应链的压力更小。
▍ ① 供应链成熟稳定
猪肚和鸡都是大品类,食材更广谱,供应链也比较成熟 ,食材的稳定性要比牛肉、牛蛙等高很多,即便是企业自己去建立养殖基地,猪肚鸡企业的回报周期也相对较短。以潮汕牛肉火锅为例,一般的潮牛火锅店采用的牛要饲养三年才能上市,而不少猪肚鸡老板表示,想要鸡肉的口感更好,花4-6个月时间即可。
< class="pgc-img">>▍ ② 人工成本低
猪肚鸡的工艺并不复杂,对人工依赖不高,一般可以在后厨或者中央工厂集中处理烹制,再统一供应即可。
▍ ③ 易于标准化
猪肚鸡的关键在于“汤底”,有成熟的配方,基本上请一个阿姨就能操作。有关行业人士透露,猪肚鸡操作简单,如果新店开业只需要请一个广东师傅就能完成“调汤”环节,前后只需要大概1个月的时间。而到外地开店,要做的也就是将调汤师傅带上而已。
< class="pgc-img">>
▍ ④ 高毛利
此外,猪肚鸡的毛利也不低。据业内人士分析,猪肚和鸡的毛利一般,但是涮菜毛利相对高一些,一般能去到60%~70%,平均下来,门店的整体毛利就上去了。
符合当下消费趋势,又具有爆品特性,为什么猪肚鸡这些年却没有“爆发”出来?要成为爆品,猪肚鸡还差什么呢?
品类优势背后,猪肚鸡仍有三大问题亟待解决
不可否认,无论是从消费趋势还是经营角度,猪肚鸡自身所具备的基因和优势,都让其有成为下一个爆品的可能。
< class="pgc-img">>但是,作为一个区域品类,猪肚鸡想要走向全国市场,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前面,我们提到猪肚鸡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但是即使在发源地广东说起猪肚鸡,人们依然无法马上联想到其中的任何一个品牌,在全国,更是没有一个有代表性的品牌。
猪肚鸡要走向全国市场,成为下一个爆品,还存在哪些痛点和难点?在走访了广深两地的猪肚鸡市场,采访了近十家猪肚鸡餐厅后,我们认为猪肚鸡要实现品类大爆发还面临着以下的难题。
01 山寨问题、同质化问题严重
每一个品类的兴起,总是绕不开山寨、同质化的怪圈,在猪肚鸡火锅品牌云集的广东地区更是如此。
记者在广州各大商圈走访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的猪肚鸡品牌无论是招牌还是环境都十分相似。产品搭配也几乎都是:猪肚鸡+煲仔饭+各式蔬菜小配菜,几乎没有什么特色和个性可言。即便有的品牌试图从鸡的品种、汤底的熬制或者食材是否新鲜等来打造差异化,但细微的差异很难让人留下深刻印象。
< class="pgc-img">>△煲仔饭,几乎每家猪肚鸡火锅店都有的一道主食
除了产品外,猪肚鸡品牌的山寨问题也非常严重,很多猪肚鸡的品牌名、门店风格、桌椅,甚至是菜单都如出一辙,谁是真谁是假,分也分不清。
在广州天河区珠村BRT旁边的盈江广场的200米商业街上,2016年上半年开出了2家猪肚鸡餐厅,咋一看,你会以为两家都是“淼鑫猪肚鸡”,仔细一看“淼鑫”的中间还有一个小小的“与”字。
< class="pgc-img">>△淼与鑫猪肚鸡
< class="pgc-img">>△现在,这家“淼与鑫猪肚鸡”已经更名为“淼福猪肚鸡”
“当一个品牌的门店装修风格受到消费者青睐,市面上就会出现不同品牌但风格雷同的门店。”在郑州经营猪肚鸡餐厅的祁老板很苦恼,他在西大街开的猪肚鸡餐厅不到半年时间,就被别人直接复制,对方仅仅是改了个门头和招牌就开店了。
虽然目前郑州只有一百来家猪肚鸡餐厅,但所面临的同质问题同样无法避免。 这是市场发展的一个必经趋势,也是猪肚鸡品类亟待解决的痛点。
02 消费者对品类认知不够深,仍需市场教育
“猪肚鸡作为一道传统的客家菜,只有广东人知道这个菜或者有感情。 ”邦诚品牌创始人萧大大告诉红餐网。
2018年,邦诚曾为广州本土的猪肚鸡火锅品牌——六少猪肚包鸡(“珍姐猪肚包鸡”的升级品牌)做品牌策划,当时邦诚团队在全国各地走访时就发现,对于广东省外的其它消费者而言,特别是北方消费者,他们对猪肚鸡的品类认知并不深,所以在市场的推广上难度不小。
< class="pgc-img">>△珍姐猪肚包鸡广州总店
此外,猪肚鸡还存在味型的问题。猪肚鸡在广东地区比较日常,男女老少都爱吃,但是到了外地特别是北方地区,猪肚的口味就没那么广谱。
“一般消费者吃火锅,不太会喝汤,常见的火锅汤底也不能喝,所以一开始我们会看到,菜品一来顾客就直接涮,这很可惜,汤的味道就没有那么原汁原味。”捞王联合创始人赵宏泽表示。
但是,猪肚鸡的精华全在汤底,其“先喝汤,再吃肉,最后涮菜”的吃法,直接打破消费者吃火锅直接涮菜的习惯,这要想在短期内让这部分消费者接受,并不容易。
所以,即便在华东地区深耕了10年之久,捞王也只能通过把碗收起来,让服务员为顾客亲自盛汤等方式,去让消费者感知猪肚鸡“汤”的价值。
< class="pgc-img">>“明年我们仍然选择以广、深为主的广东地区作为主要的开发市场,同时,全国的部分一线城市也会成为我们的考察和拓展的目标。”六少猪肚包鸡品牌品牌创始人兼执行董事(董事长)黄军华也表示,受到品类认知的局限,他们接下来还是会以深耕广深地区为主。
据了解,保留了珍姐猪肚包鸡10余年传统烹艺和文化底蕴的六少猪肚包鸡,无论是烹饪工艺、标准化产品、管理体系、供应链体系等,都打磨得相对成熟,但在面对品牌的对外扩张问题时,仍然十分谨慎。
< class="pgc-img">>△图源六少猪肚包鸡
而广州的另外一个猪肚鸡品牌——淼鑫猪肚鸡,目前全国门店共有280余家,但大本营还是在华南地区,主要分布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江门、惠州、河源等城市。
由此可见,猪肚鸡要想打破区域局限,走向全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03 需要打破季节性问题
作为火锅的细分品类,猪肚鸡火锅同样面临着淡旺季的问题。
“猪肚鸡存在一个季节性的问题,夏天和冬天的生意差别还是挺大的!”在广州经营了7年猪肚鸡餐厅的老板老张告诉记者。众所周知,正宗的猪肚鸡火锅,离不开胡椒这种主要配料。
< class="pgc-img">>胡椒温补脾肾,既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也具有一定的药性,可以起到食疗的作用。不少广东人在秋冬进补时,都会在炖汤里面加入胡椒这一种食材,一是进补,二是驱寒。
这就意味着食用猪肚鸡最佳时间已经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固定认知,要打破这种饮食习惯并不容易。加上广东地区,常年气温高,夏天火锅店的生意大多不旺,更不用说具有驱寒发汗功能的胡椒猪肚鸡了。
虽然,现在也有品牌针对不同的季节和食客,推出不同的汤锅底和相应的食材来应对,但是只是通过研发其他替代品而已,并不能从根源上去解决问题。
< class="pgc-img">>△图源六少猪肚包鸡
综上所述,猪肚鸡要想在短时间内实现大爆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结语 ?
猪肚鸡具有爆发的品类基因和优势,不过,机遇的背后往往还有挑战。
一个地方品类,要想实现对外扩张,具备爆品特性只是一个基本,市场教育、消费口味才是最大的挑战。至于猪肚鸡火锅能否成为继潮汕牛肉火锅之后,再一个火爆全国市场的粤系火锅?这还有待时间和市场的检验。
面沸腾,一面焦虑,冰火交融的火锅市场,到底遭遇了什么?未来还有哪些发展机会点?
< class="pgc-img">>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杜言。
作为中式餐饮里的品类之王,火锅一直被认为是一门“好生意”。然而眼下,这门好生意却迎来了诸多变化。
< class="pgc-img">>火锅市场上演“冰与火之歌”
先来说说“火”的一面。
《中国餐饮发展报告2022》显示,受疫情影响,我国火锅市场规模于2020年减少至5268亿元,2021年随着国内疫情得到缓解,火锅市场规模迎来反弹,达到了5630亿元,2022年预计整体规模将达到6046亿元。
从数据上来看,2022年,火锅市场依然保持着扩容态势,也仍然是当之无愧的餐饮第一大赛道。
< class="pgc-img">>同时,资本的“热钱”也持续涌入市场。
红餐大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火锅赛道就发生了5起投融资事件,珮姐重庆老火锅、熊猫烫火锅、魏老香火锅、小涮哥一人锅、牛爽爽相继获得资本青睐。其中,珮姐重庆老火锅更是拿下了亿元级的融资。
< class="pgc-img">>此外,赛道也迎来了两大上市预备军。今年1月,七欣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港交所递表申请上市;3月,粤式火锅连锁餐厅捞王也再度向港交所递交招股申请。火锅市场第三股的争夺战已经悄然打响,未来或将带动整个品类的资本化进程加速。
资本看好的背后,火锅赛道的一些实力玩家也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巴奴、珮姐重庆老火锅、朱光玉火锅馆等品牌纷纷在上半年加快了扩张的脚步,新店的表现也都可圈可点。
5-7月,巴奴在北京、合肥、武汉等多个城市开出新店,合肥首店开业当天翻台率突破6.3。
7月,朱光玉火锅馆登陆上海,在试营业短短八天后,拿下了大众点评“火锅热门榜”和“美食热门榜”双榜第一的成绩,在疫情过后的上海可谓“现象级”门店。
9月,珮姐重庆老火锅北京合生汇店、三里屯店开业,在正式营业后的第一个中秋节假期,三里屯和合生汇新店翻台率高达6.7和7.76,门店最高峰时段等位排到了四五百号。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珮姐重庆老火锅
从上述种种迹象不难看出,火锅市场的A面依然火热。而与之相对的B面,则暗藏隐忧。
首先,一组数据显示,2021—2022年5月,火锅新开店数约26.9万家,关店数约26.5万家。关店速度与开店速度基本相持平的背后,说明火锅市场已经进入存量竞争时代,优胜劣汰加速。
其次,在疫情大环境下,火锅品类严重依赖堂食、供应链过长、菜品没有明显壁垒等短板进一步显现,大批火锅企业的生存因此雪上加霜。
今年以来,“火锅双雄”海底捞和呷哺呷哺就双双陷入亏损困境。海底捞发布的2022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收入167.6亿元,同比下降16.6%,净亏损2.67亿元;呷哺呷哺上半年则取得收入人民币21.56亿元,同比减少29.22%。
以贤合庄为代表的一批带着明星光环的品牌,更是频频暴雷,加盟商维权、经营异常等负面报道接连不断。
< class="pgc-img">>焦虑背后,火锅市场的症结何在?
一面沸腾,一面焦虑的背后,也折射出火锅市场目前的一些待解的难题。
1、市场竞争一片红海,行业内卷加剧
随着大品牌们加速跑马圈地以及新入局者的持续增加,火锅市场已经迈入胶着的“红海期”,同质化严重。为了争夺存量市场,品牌们不惜贴身肉搏,行业内卷愈演愈烈。
比如,当陷入锅底、涮品同质化的困境时,很多品牌试着在菜单上“做加法”,增加茶饮、甜品、小吃等产品,餐厅菜单越做越“厚”。结果,一味地加产品让门店的产品分散,顾客认知不清晰,采购成本及库存压力增加,后厨效率低。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再比如,价格内卷。一些门店为了争夺客源,不惜打起价格战,以远低于成本的促销价打压对手、换取流量。
“别人有的,我也得有,别人没有的,我更得有,不然很容易被比下去。”一位经营火锅店多年的老板曾如是说到,而如这般没有意义的内卷还在不断上演着。
2、规模负效应初现,开店不再是万能解药
过去数年,基于广阔的市场前景,加上资本助推、消费需求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很多火锅品牌们争相走上“野蛮”扩张的发展道路:带着明星效应的贤合庄两年内新开700家店;小肥羊三天新开一家加盟店;海底捞仅2020年一年就新增门店544家……
结果谁也没想到,疫情持续了近三年。受疫情反复影响,餐饮经营承压,不少一度飞速扩张的火锅品牌泥足深陷,规模负效应开始逐渐放大。
当所有餐饮品牌门店都无差别经受疫情拷打,营收锐减的时候,火锅品牌新开门店面临的业绩增长乏力情况更严峻。入不敷出甚至可能没有收入,成为很多新开店面的真实生存现状。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这点从海底捞的发展中也可见一斑。2019年海底捞翻台率出现下滑,从2018年的5次/日下滑到4.8次/日,2020年更是下滑达3.5次/日的最低翻台率。有不少业内人士都表示,海底捞翻台率下滑与连年扩张的门店数息息相关,也因此,2021年年底海底捞开启了“啄木鸟战略”的关店计划。
与此同时,团队管理断层、门店管理混乱等问题也一一浮现。以门店管理混乱为例,店铺扩张,导致品牌管理半径增大,具体到单个门店的监督经营往往会跟不上,进而导致门店管理、菜品供应、食安、财务等众多层面失控。
3、各项成本上涨,“三高一低”问题进一步凸显
疫情以来,消费者外出就餐比例减少,高度依赖堂食的火锅门店大受打击。客流下滑,收入锐减,更雪上加霜的是,受疫情防控,运输物流受阻,原料采购与冷链物流的成本明显提高,上游端的蔬菜、肉类等生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还有火锅店常用到的一些调味料涨幅也不小。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不止是牛油,现在包括火锅店需要的起酥油、豆油等油类产品都涨价得非常厉害,同比都在20%以上的涨幅,而且这轮涨价潮也许还将持续。”大龙燚创始人柳鸷此前曾向红餐网这般说道。
火凤祥副总裁朱海峰在接受36氪采访时也曾算过一笔账,如果一家门店的单月营收达到50万元,那么锅底的营业额要占到30%。从经营成本看,锅底成本的占比大概在10%,生鲜原材料的成本在25-30%,房租成本在10%左右,人力成本大概为20%,其余则为水电煤费及相应的折旧、损耗。
各项硬性成本支出刺痛着众多火锅品牌的“神经”。利润下跌、成本上涨,不少火锅品牌陷入困境,但也只能选择硬扛,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class="pgc-img">>进入下半场,火锅市场的机会点在哪?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作为餐饮第一大赛道,火锅红海中也仍然翻滚着机遇。
在红餐网看来,火锅市场下半场的机会点主要有四个:
第一,回归食材与口味,品质与口碑是不变的王道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年中国火锅行业发展与消费行为监测报告》显示,消费者选择火锅店时首要关注的是口味(74.7%)以及卫生状况(65.3%)。
在此之下,越来越多品牌意识到这一点,纷纷在食材和口味上下功夫。眼下,一些势能表现不错的品牌,大都在口味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比如,巴奴以一片毛肚纵横市场,珮姐老火锅坚持“即使走出重庆,也坚持不减一分辣度”。还有部分品牌也凭借一些特色菜品,如鸭血、腰片、脑花、鲜鸭肠等赢得了食客的喜爱……
好的食材和口味是火锅品牌安身立命之本,无论火锅市场未来走向如何,坚持一流的口味和品质是不会出错的铁律。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第二,下沉市场潜力大,三四线城市或将成新增长点
纵观当前火锅市场,一二线属于厮杀严重的红海战区,很难再分得羹,而相对空白的三四五线城市仍然有不小的潜力。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三四线及以下城市人口占比高达77.55%,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人口基础,而庞大的人口基数自然对应着同样巨大的市场潜力。三四线城市生活成本低,工作和经济压力相对小,人们更愿意将闲暇的时间花在享受生活上,消费需求和潜力也有不断攀升趋势。
眼下,火锅品牌们也已经正在下沉市场开始有所动作,部分品牌将获客目标从以前的一二线用户下沉到了三四线城市用户。据红餐大数据显示,相比2020年度,2021年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火锅门店数占比均有所提升,仅三线城市火锅门店数占比从20.6%提升至21.7%。
< class="pgc-img">>未来,三四线城市或将成为火锅品类发展新的增长点。但也要注意,下沉市场的客群需求与一二线城市是完全不同的,食物本身的味道、性价比以及便利性是否符合三四线城市消费者的需求?经营模式是否需要调整?将火锅店开到下沉市场之前,品牌还需周密思考。
第三,聚焦细分小品类,有料火锅成新宠
从火锅细分品类的市场占有率来看,传统的川渝火锅仍是火锅界王者,但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相比之下,近年来,鱼蛙类、猪肚鸡、椰子鸡、虾火锅和羊肉火锅等有料火锅则焕发出新的活力。
红餐网观察发现,鱼火锅如小小河边鱼、李二鲜鱼,虾火锅如王婆大虾、虾吃虾涮,猪肚鸡如淼鑫、淼福,牛杂火锅如古乐牛香、沙胆彪,在各自所属的区域市场内都占有一席之地,而正在冲刺IPO的粤式火锅捞王和七欣天也都属于有料火锅。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和同等价位的川渝火锅相比,有料火锅显得更加实惠,符合当下的消费趋势。另外,川渝火锅类型占据火锅市场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品牌数目众多,品牌之间的同质化严重,差异化的用餐体验越来越不明显,而有料火锅作为更加细分的品类,从锅底到口味上能给消费客群带来新鲜感。
据《2022中国火锅大数据报告》显示,有料火锅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867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966亿元,在整个火锅市场中的占比则从16.7%增长至18.5%。当赛道变拥挤时,将更多精力放在更加细分的小品类上,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第四,破解同质化难题,柔性定制或成趋势
没有差异化区别,也意味着产品的议价能力弱。说白了,价格定高了,顾客不买单、不复购,定价低了,又没有利润。
如何打破同质化困局?我们看到,行业上游的一批供应链企业纷纷推出了定制服务,可复配出火锅品牌想要的专属风味以及产品。一些火锅品牌联手供应链开发的个性化产品,也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馈。
比如湊湊火锅跟玖嘉久联合,开发了一款猫爪虾丸,一上市就受到顾客热捧;重庆刘一手火锅联合澄明食品,打造“刘一手番茄底料”,实现了锅底的个性化和差异化……
可以想见,未来,“柔性定制”将成为解决火锅口味以及产品同质化的新趋势。
小 结
作为中式餐饮最大的细分品类,火锅的市场规模和发展空间无疑巨大,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赛道“内卷”也异常严重,大部分玩家深陷同质竞争、成本高企、增长乏力等困境中。
挑战与机遇共存,眼下,火锅行业以及赛道内的所有玩家们,急需打破发展桎梏,找到破局的新增长点。
年中秋、国庆双节交织相连,人流、车流、物流大幅增加,安全防范任务重、时间跨度长。为全力以赴抓好中秋、国庆双节安全防范工作,近日,东莞市安委会组织开展分片区进驻检查督导、服务指导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广大老百姓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假期。
根据安排部署,市安委会组织市应急管理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市文广旅体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市市场监管局、市林业局、市商务局等部门成立6个工作组,在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分片区进驻各镇街(园区),重点围绕道路交通、消防、危险化学品、工贸、城镇燃气、建筑施工、旅游、特种设备、森林防灭火等重点行业领域,对各镇街(园区)安全防范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服务指导。
常平镇:
10月3日,市安委办主任,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董铁带队到常平镇的东莞隐贤山庄景区。
董铁一行通过查看监控视频和工作台账、现场询问等方式,详细了解景区客流监控、消防安全预案制定、人员值守、交通疏导等工作落实情况,重点检查3D玻璃桥及大型游乐项目区的设备运行及日常维护保养、应急处置等工作情况,并针对项目安全提示和安全防护设施设置提出意见和建议。
董铁强调,东莞隐贤山庄是旅游热门目的地,有关部门(单位)要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和方法,加强对景区的指导协调与监督检查,抓实抓细各项安全工作;要加强值班值守,全面强化隐患排查,切实保障广大游客生命财产安全。
东城街道:
10月2日,市安委办副主任,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黄宇罡带队到东城街道,先后前往黄旗山城市公园、东莞市伸瑞手袋厂和中石化下桥加油站开展督导检查,详细查看园区值班值守、安全防范措施、森林火灾扑救装备室物资储备的配置和打火队的日常训练等情况。
黄宇罡听取了企业负责人的相关汇报,了解了企业假期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部署,对重点区域、重点部分进行实地检查。
道滘镇:
10月2日,市安委办副主任,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陈武勇带队前往道滘镇,听取了该镇的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
随后,陈武勇一行前往东莞市道滘淼鑫猪肚鸡美食店、东莞市明益餐饮服务有限公司、东江月沙滩、永庆河道活动点、古艾实业扩建项目、粤晖园、兆佳能源运输有限公司等地开展实地督导,针对餐饮行业的燃气使用、用火用电以及水上游玩项目的安全管理等重点关注环节进行检查,并随机抽查了国油能源加油站。
检查中发现存在消防设施损坏、演练材料不完善等问题,督导组现场责令其尽快整改。
厚街镇:
10月2日,市安委办副主任,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利利带队前往厚街镇,先后前往俊杰织带厂、运通加油站、会展中心、会展路口、森林公园、湾区自然学校、“金龙·弘裕科创港”黄金科研中心在建工地等地。
张利利一行实地督导检查了工贸企业、危险化学品、大型群众性活动、交通安全、森林防灭火、旅游景区以及建筑施工等领域安全防范工作情况,并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明确整改要求。
塘厦镇:
10月2日,市应急管理局四级调研员陈炳照带队前往塘厦镇,通过现场检查、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等方式,实地检查了民营大厦在建工程、东莞文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联益实业有限公司塘厦加油站、东莞市盛泰液化石油气有限公司塘厦四村供应站、赣深高铁东莞南站、龙背岭进山检查站、万科生活广场和华润万家生活超市等地。陈炳照一行深入了解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防范及措施落实情况,并提出具体工作要求。
茶山镇、松山湖:
10月2日,市应急管理局四级调研员吴春生先后带队前往茶山、松山湖。
督导组先后前往东莞火车站的茶山地铁站点、东莞火车站茶山侧公交首末站点、南社清明古村落、松湖烟雨景区、松山湖汽车客运站及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实地检查,详细了解了地铁站与公交车的日均人流量、高峰期人流分流、值班值守和防汛防暴雨工作措施等情况。
督导组查看了景区的消防设施设备配置、餐饮场所安全用电用气、文娱活动的安全保障以及客流疏导、旅游安全、道路交通安全及工贸企业假期期间安全监管等情况,并重点对企业危险化学品仓库及储罐区等场所进行了检查。
桥头镇:
10月2日,市应急管理局四级调研员钟仲贤带队前往桥头镇的区瑞德丰公司、东桥钢结构公司、桥头七彩花田、上悦汇的永辉超市、电影院和朗厦村坳背龙等地。
钟仲贤听取了企业负责人关于“双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及值班值守等工作情况,查阅了安全生产相关台账资料,对重点部位、设备设施、重点行业领域、重点点位的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安全措施落实等进行督导检查,并详细了解了森林防火值班值守、火源管控、宣传教育等情况。
南方+记者 何建文
东莞市应急管理局供图
【作者】 何建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