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是创业者在餐厅筹备开始时就要认真思考的第一等大事。
从目前的餐饮发展和投资情况来看,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极度竞争的时代,谁的餐厅能做到与众不同,获得顾客的认可,谁将能笑到最后。那么怎么让餐厅与众不同呢?
自从干上这个餐饮咨询工作后,短短的半年时间,走了15个省份,见识了很多,也学习了很多,同时更是发现了很多餐饮老板,在盲目地对自己的餐厅进行不合理的经营和管理。
之所以说盲目,那是因为,很多餐厅老板觉得别人就是这么干的,我也这么干;之所以说不合理,那是因为,这种干法对餐厅经营没有什么太大的好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个人觉得,那是因为大多数餐厅老板缺乏竞争思维。我这样说,很多老板肯定不认同,认为自己很注重竞争,别人的餐厅经营什么菜?什么价位?做什么活动?自己都很关注,都很清楚。
各位,这些东西是应该去关注,但这些都是表面的“情报”,我们要将这些“情报”转化成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必须要进行差异化竞争性思考,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这正是很多老板所缺乏的。
| 差异化竞争 |
差异化竞争是将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差异化,树立起企业在行业范围中独特性的东西。通过对细分市场的个性化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更好的获得和保持客户----------迈克尔.波特。
简单点说,就是我们这样做,能不能与对手形成差别?能不能让客户记住我们?
今天我们通过一些餐厅常见的几个现象,来说明差异化竞争思维应该怎样的。
1.传统思维:菜品一经上桌,一概不退
相信很多餐厅都是这么规定的,特别是很多火锅和汤锅餐厅,在菜单上更是打上一句话“请酌情点菜,菜品一经上桌,概不退换”,这样做对餐厅经营好吗?我们来分析分析:
顾客为什么要换菜或退菜?
顾客在上完菜后,要求换菜和退菜,无非这么几个原因:
①菜品与图片不符。很多餐厅,菜单做的很漂亮,菜品的照片更是使人食欲大开,但是端上桌的实际菜品却有很大差别。顾客当然不乐意,感觉被骗,于是要求退菜或换菜。
②菜品份量与价格有差异。很多餐厅菜单上光有价格,而没有份量标注,等菜端上桌,顾客发现,菜品的份量与价格有很大的差距,心理产生了被宰的感觉,于是要求换菜或退菜。
③菜品品质不好。端上桌的菜,顾客发现菜不太新鲜,口味不好,要求退换菜。
④菜品的切配加工方式不好。如:豆腐,很多火锅餐厅把豆腐切成四方大块,但是,做为烫火锅来说,这种四方大块不容易入味。火锅里有很多这种对切配方式有要求的菜品,如果切配方式不对,顾客可能会不喜欢,都有可能产生退菜或换菜的想法。
⑤菜点多了。因为点菜时,服务员未合理引导,顾客也不知道餐厅菜品的份量,导致点的菜过多,等菜一上来,顾客感觉菜吃不完,于是想退菜。
不退(换)菜的影响:
对于餐厅来说,不同意退(换)菜的好处就是减少员工的工作量和表面上看保证餐厅的收入,为什么是表面上?
因为如果顾客因为以上正当原因要求退换菜,餐厅不能满足,餐厅就有极大的可能失去这个客户,失去客户就失去二次消费的机会,这是餐厅最大的损失。
差异化竞争思维:无理由退换菜
一家出品优良的餐厅,就应该敢于实行无理由退换菜。当客人推出退换菜的时候,服务人员给客人的第一句回复应该是:“好的,非常抱歉,给您添麻烦了”,然后询问客人退换菜的原因,以方便出品部门改进。
很多的老板会担心,这样做是不是退菜很多,浪费很大,收入会大大的减少?我们首先要相信顾客(别钻牛角尖),一般不会无缘无故的要求退换菜,肯定是我们自己的工作有那点没有做到位。
现在顾客给我们改正的机会,你却不接受,可想而知,客户流失的概率非常高,客户给我们机会,我们适时的去弥补,必定有很大的几率能获得顾客的认同和欢心。
你的产品和服务越好,出现这种情况的机会(退换菜)就越少,我们这样做,表面是是减少了收入降低了利润,可是我们获得了顾客的认同,顾客的认同才是我们最大的财富来源。
如果老板们有这个担心,那就说明你对你的产品和服务完全没有信心。你自己都没信心的东西,你还不允许顾客有意见,那你的餐厅怎么可能干长久?
菜品和服务不成熟、不理想,更应该让顾客无理由退换菜,从而促进我们的员工快速的提高我们产品和服务,要知道顾客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如果你的餐厅真的这样做,你就从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就与对手形成了巨大的差异化,你的生意也就会越来越好。
2.传统思维:厨房重地,谢绝参观
这句话,我相信在90%的厨房门口都能看到,这在传统的餐饮经营中,基于多方面的考量,这种做法是个很正常的事。但是,对于现代餐饮经营来说,餐饮竞争越来越激烈,顾客对健康、卫生更重视,所以,现在很多的餐厅实现了全透明化的厨房,为的就是让顾客看到食物制作的全过程,让顾客更放心,强化顾客的体验感,做到与众不同,从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现在很多的餐厅仍然是传统封闭式的厨房设计,有些地方政府相关职管部门正大力推行“明厨亮灶”工程,通过摄像头将厨房的工作场面传输到前厅的屏幕上,让顾客通过监控来监督餐厅,但这对于这些封闭式的厨房来说,这种“明厨亮灶”远远达不到竞争的效果。
差异化竞争思维:参观厨房,有礼相送
在餐厅设计之初,能够设计成明档厨房的尽可能设计成明档厨房,如果确实因客观条件不能做到的或已经开业了的餐厅,我们同样应该在这里导入差异化竞争性思维。要求厨房人员将厨房管理好、整理好,邀请顾客进入到厨房来参观。
顾客进入餐厅,坐下后,在服务的时候,邀请客人到厨房去参观,并表示,参观厨房餐厅有礼相送(送点酒水或凉菜)。不管顾客最终参观不参观,我们这样做,就表示我们的原料没有问题,顾客可以大胆放心食用,顾客也就会对我们印象深刻。
一些管理不好的小餐厅或原料不好的餐厅,根本不敢这么做,这样我们就与竞争对手形成了巨大的差异。
3.传统思维:餐后送水果
很多的餐厅,在餐后都会送水果,你家送,我家也送,于是形成了惯例,顾客基本不会因为别家送水果,你家不送水果,顾客就不来你家消费。
所以,送水果这个东西基本不会对你的经营产生多大的作用。而同时,水果的成本又是比较高的,等于是餐厅花了钱,却没有办好事。
差异化竞争思维:用最后一道赠品让顾客记住我
既然要赠送给顾客,要花成本,我们为什么不花点心思,利用这个东西加深顾客对我们的认识,干嘛去做些人云亦云,毫无意义的事呢?
这里举两个真实的例子,我曾经经营一家400平的韩国料理餐厅,当时其他的竞争对手,在客人用完餐后,都会每人送一个小布丁雪糕给客人。我们当时就想,虽然小布丁价格是便宜,如果我们也送,意义不是很大,顾客不可能会因为你送或不送小布丁而决定去那吃饭,所以我们股东就开始思考,我们要送什么东西给顾客才对我们有益。
因为我的游历经历比较丰富,于是想到了“沈阳中街糯米滋”,为什么选它?这个东西也是一种冰淇淋,外面是糯米做的,里面包的是冰淇淋,非常有特色和好吃,价格也不贵,0.3元一个,这个东西目前只有北方才有,黄河以南都没有。于是我跑到了北京,费尽各种周折将它带到了重庆,每个顾客用完餐后,送一个,顾客吃完,大大赞赏,下次顾客想吃,只能来我店消费(不单独卖)。
第二个例子是帮一个客户做的,客户在南京经营东北菜,我让客户把送普通水果改成送东北冻梨。东北冻梨号称东北一绝,非常独特和美味,成本也不高,如此一来,大大加深顾客对餐厅的感受和评价。
这两个案例,我们都用最少的成本,加深了顾客对餐厅的体验和评价,与竞争对手形成了差异化,何乐而不为。
用差异化竞争思维来做产品和服务,目的就是获得相对竞争优势,从而获得发展机会。在我们餐厅运营过程当中,有很多的环节上都有这种差异化机会给到我们,就看经营者能不能去发现和会不会去运用了。
——————
作者:何剑平,本文由红餐网专栏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
红餐网,头号餐饮新媒体,百万级订阅量。趋势、实战、菜谱,你们关注的,我们都提供。(微信公众号:ygcywzz)
>么样的餐厅才能让顾客记住?且听小编来跟你唠一唠!
记忆点是品牌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作为一家餐饮品牌,一家以顾客需求为准绳的企业,一家直接面对广大消费者的企业。这时候最重要的自然就是想方设法让别人知道你,认可你。而很多时候,这两个目的是相辅相成的。当别人认可你的品牌的时候自然就记住了你的品牌名字。
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中,餐饮品牌化越来越明显,大到连锁餐厅,小到街边小店,都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其实国内有很多餐厅倒闭,并不全是因为菜品不够好吃,还有一部分餐厅是因为顾客吃了记不住名字,无法形成口碑传播,导致的亏损关张。
< class="pgc-img">>▲YesRobin摄
相反,那些成功的餐饮品牌,品牌名基本上是人尽皆知。像是海底捞、西贝莜面村等,这些成功的餐饮品牌哪怕是没有去过其餐厅吃饭,都能够叫出餐厅的名字。可见,能否为顾客留下记忆,是成功品牌的必经之路。
那么如何让顾客能够记住你的餐饮品牌呢?其实有很多的具体实操方法,无非是从产品上、营销上、名字上、消费体验上等方面做文章。确实,在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越来越多的餐饮品牌出现在消费者面前。实在太多了,以至于让消费者眼花缭乱。能记住的品牌也越来越少。那么接下来就为大家从几个大的方面探讨一下,如何让消费者一下就能记住你的餐厅。
< class="pgc-img">>为餐厅取一个好名字
如果您进入餐饮的目标,只是开一个能养活自己的小餐馆,那取什么名字其实无所谓,甚至不需要有自己的名字,比如大街小巷的那些无名包子铺和面馆子,有些根本连招牌都没有。而另一些有招牌的,也大都是一些公用的名字,比如“杭州小笼包”、“山西刀削面”等等。
但是,如果你稍微有点野心,想创建一个餐饮品牌,就需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现如今已经不比以前了,很多传统老板对品牌和名字不以为然,认为只要自己的味道做好了,那么自然而然地就能吸引到顾客。
殊不知在信息爆炸的当今,这种观念已经过时了。现在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那么,在起名字方面有什么特别的讲究么?首先,取名字讲究一个简单明了,这个简单不仅仅指的是好读、易读,别取生僻字,同时还要意思简单明了。比如上世纪很火的湘鄂情尽管字好读,但是意思却不明所以,让人看不懂这究竟是做什么的。
现在的名字则都采用了简单明了的法则。比如奈雪的茶、张记肉夹馍这种名字就十分简单明了,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做什么的。同时简单明了的名字朗朗上口,多读几遍就能很容易的记住。
其次,餐馆的名字不仅要讲究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这些要点,更重要的是还要能突显餐馆的卖点,展现餐馆的经营项目、经营风格等。比如西贝莜面村,莜面就是它最大的卖点,也是它的品牌特色,直接在品牌名里面展现出来,就给人一种很强的记忆点,并且人们到了西贝后不自然地就会想要尝尝莜面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味道怎么样。
< class="pgc-img">>▲YesRobin摄
< class="pgc-img">>聚焦品类,增加顾客认知
品牌的本质是为了区分和不同,尤其是在现在餐厅茫茫多的时候,品牌之间的区分更是重中之重。而品牌之所以诞生,就是为了区分,这就要有差别。现在的餐厅经营都讲究一个聚焦品类,聚焦单品的过程。
这就是为了最大程度的将自身的品牌与其它品牌进行区分。所以品牌的本质就是要代表一个不同的分类,即品类。大而全的餐厅现在不在盛行的原因就在于它的特色不够明显,什么都能做,但是什么都做不到行业内最好。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餐厅都会有自己的特色菜产品,发展到现在,甚至很多餐饮只有自己的特色产品。
这就是不断对品类、对产品本身进行聚焦所带来的结果。凡是成功的品牌都代表了一个品类,并将这种观念深深植入到消费者的脑子里。比如想到空调哪家做得好,自然而然就会想到格力。又比如咖啡厅哪家做得好,自然而然脑海里就会出现星巴克的名字。这就是一个品牌成功地让自身成为了品类的代名词。
< class="pgc-img">>▲YesRobin摄
< class="pgc-img">>用营销增加顾客体验感
餐饮品牌总是具有很强的营销属性的。因为餐饮是快销品类,所以它需要不断的一遍一遍的顾客耳边提及自己。这样才能在顾客外出吃饭的时候,本能地想到自己。人气是餐饮品牌的第一要务。没有人气的餐厅,往往离闭店就不远了。
所以除了做好产品,做好服务,装修好环境,这些基础的操作之外,我们还需要对自身的品牌进行营销推广。营销的方法有很多,具体来讲,通过故事营销,比如老板的发家史,创业过程的转折点等等。又或者通过对自身餐品进行营销,比如我们餐品使用的原材料多么多么地好,使用的工艺多么多么的先进成熟等等。
除了这些基本的营销方式外,很多餐饮品牌还会跟着潮流进行营销。比如曾经的餐饮品牌喜欢把自己营销成高大上的模样。这一点之前的星巴克做的很好。
而现在的餐饮品牌则喜欢进行年轻化的营销,比如引起热议的肯德基爷爷变成肯德基叔叔。
< class="pgc-img">>▲YesRobin摄
< class="pgc-img">>学会占位,占领顾客心智
品牌增加顾客记忆点,无非就是加深顾客印象,让顾客在就餐时能够快速做出选择,而学会占位,就能够帮助品牌迅速做到高维,给顾客心智留下深刻印象。
对于餐饮品牌来说,好吃固然重要,但是在好吃之余还需要给顾客留下其他的品牌符号或者品牌印象。因为好吃的标准千差万别,概念又很模糊,而且这个概念是相对的没有办法去综合考量,因此好吃无法让顾客记忆犹新。
< class="pgc-img">>▲YesRobin摄
在一些节假日,海底捞有些门店的排位人数超过1000号,让很多餐饮同行感到惊讶。为什么市面上好吃的火锅那么多,但是很多人就是选择海底捞?答案:服务好啊!
海底捞率先把服务与品牌结合,塑造出一个无所不能的服务形象,美甲、送玩具、照顾小孩等等。因为海底捞率先占了服务的位置,因此后来的很多品牌就无法在服务上与海底捞抗衡了。当海底捞把服务提升到整个行业都很难达到的标准,就成为了顾客对于海底捞的记忆点。
< class="pgc-img">>▲YesRobin摄
再举一个例子,我国的早餐种类非常丰富,而早餐摊基本上都相差无几,很难会出现让人记忆深刻的品牌。而提起桃园眷村,相信不少人都知道这是一家卖豆浆油条的餐厅。但是让人记住它的并不是豆浆油条,而是其塑造出的台式乡愁场景。
桃园眷村的场景,不仅增加了顾客的记忆点,而且还提升了顾客的购买力。桃园眷村人均35元的早餐依旧不缺乏顾客,这就可以说明除去自身的菜品之外,桃园眷村背后的品牌文化成为了顾客为品牌买单的关键因素。
在未来,餐饮品牌的形象是否能够塑造成功,是否能让顾客找到记忆点,与产品、名字、营销、场景、占位...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品牌应在建立之前就做出品牌画像,并且找到最适合品牌形象的点去发力,才能确保在餐饮红海中不被淹没。
<>2017-07-28 王瑛
第 1356 期
华与华说:如果给阿迪达斯的形象打100分,那耐克的形象只能给60分。
因为你能在50米开外识别谁穿了阿迪达斯,但是识别耐克则要走到10米以内。也就是说,耐克品牌的识别成本是阿迪达斯的5倍。
这就是视觉识别在品牌战略中的价值。
那么问题来了,做餐饮,该如何做一套出色的VI设计呢?来看一个样本。
■餐饮老板内参 王瑛 发自成都
01
VI设计,要有“可描述性”
▼
在我们通常所讲的VI——视觉识别系统里,除了要传达品牌的识别度、标签、指称外,更要能够通过里面的浓缩信息来影响人的行为和消费观。
VI有多重要?味蜀吾创始人范勤耘表示,VI和产品一样,是一家餐厅的基础和标配。开一家餐厅,味道能够做到多极致,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到了最后,拼的不再是产品的味道,而是品牌的辨识度。
“我从去年7月开始给味蜀吾沸腾三国变身,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从原来同质化的竞争中跳脱出来。”范勤耘说。
所以,范勤耘花了10个月时间,从桌椅板凳、各种餐具都重新倒模,甚至还请了香港的插画师给餐厅画壁画。最终,沸腾三国以一种“潮文化”的形象出现在了消费者的视野中。
换个形象就能吸引消费者了吗?范勤耘说,逻辑不是这样子的。VI蜕变的最终目标,是把一个形象与品牌画上等号。比如,沸腾三国就可以跟朋友讲,“那个有三国潮乐队形象的火锅店”,或者“露露的蘸水菜”也可以向人描述成“有鹿角美女的蘸水菜”。
其实,VI的目的就是增加品牌的辨识度。就像华与华所说,视觉传达也要求图形的具象或“可描述性”。也就是说,视觉符号必须方便自己转换成听觉编码,大家才能够帮助品牌传播得更远。
02
好的VI不能用钱来衡量,
可以融入消费者生活
▼
很多餐厅觉得,VI是个费钱的活。因此,开店之初,大多随便搞搞就行了,等有钱了,才会做升级。
可范勤耘说:VI的账不能用花多少钱合适来算。如果一家餐厅投了1000万,花了20万做一套VI系统,那成本确实微不足道,但品牌影响力、辨识度能保证吗?如果一家餐厅投入花了50万,VI系统就花了20万元,那餐厅经营垮了,VI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好的VI是可以走入消费者生活的,但同时也不一定会花费太多钱。比如沸腾三国就根据VI整体,设计了很多周边衍生品,像日常可以使用的胸针、纹身贴、帆布包、笔记本、签字笔等,都可以在各种活动场合中送给沸腾三国的粉丝。
有人会问:这些周边产品的意义在哪儿?
其实,这种影响一般不会立竿见影,但是你能够看见很多参加完活动的人,会在自己的朋友圈晒很潮的纹身贴,甚至有人背着帆布包长期出入健身房等场所。
这就让品牌VI从餐厅走入生活,让消费者自然而然地愿意使用这些周边衍生品。而当你的产品在生活中曝光度足够高,也就让品牌与生活产生了关联。
“所以,品牌忠诚说到底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围绕养成‘习惯品牌’去思考,才能让品牌VI走进消费者的生活,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不然,消费者怎么崇拜你、认定你是最好的呢?”范勤耘说。
03
品牌经营不是额外的广告投资
▼
现在,除了餐厅VI和周边衍生产品,味蜀吾还进入了品牌文化开拓阶段,甚至开发了以熊猫文化为代表的熊猫锅的方便火锅产品。
范勤耘说,从沸腾三国的潮文化,到蜀国文化的伴手礼,再到熊猫锅的成都代表文化,这已经不仅仅是产品、营销的传播,而且是文化与价值观的传递。
华与华就曾表示:让中文全球化是每一个中国品牌的责任,让品牌的语言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知识全球化、生活方式全球化,品牌的市场也才能够全球化。因此,餐饮做到最后,其实就是文化、价值观的竞争。
所以,卖饭卖到最后,味道也就成为了基础。就跟法式大餐一样,谁说吃法餐是在吃味道?吃的明明是一种法式餐饮文化。
“而品牌、产品,最后也都会跟着VI一起,升级为品牌的传播符号,可以让全世界人不用来成都,不用到店里去,就能吃到、感受到成都的潮文化、蜀国文化、甚至熊猫文化。”范勤耘说。
其实,品牌首先是一个战略工具,然后才是一个沟通工具。而且,品牌不是额外的广告投资,而就是经营本身。
所以,做品牌也会从高阶竞争变成企业竞争的起点。未来,千万不要给自己设限,仅定位成一个卖饭的老板。毕竟,最后的赢家是将价值观与品牌文化根植于消费者心中的那批人。
统筹丨张琳娟
编辑|师丽丹 视觉|陈晓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