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经济参考报
11月20日,中铁建工集团的建设者随中国南极科考队抵达南极中山站,开启了第17次南极建设征程。此次中铁建工派出的20名建设者,将承担中山站内陆车库及维修间施工、直升机停机坪施工、罗斯海新站海水淡化设备修复、临建试运行等多项重要建设任务。自1984年第一次踏上南极大陆以来,中国人已在南极科考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2002年,中国科考站开始了大规模拆旧建新,经过16次艰苦卓绝的建设,永久性的中山科考站矗立南极。它的建设者就是来自中铁建工的南极勇士。他们像厚重的基石,深埋南极大地,默默奉献。
中铁建工集团南极青年突击队
永不磨灭的“南极印记”
茫茫冰雪,极度寒冷,暴风雪更是家常便饭。“在南极盖房子,首先要克服的就是冰雪,再普通的施工都异常艰难。”时任项目经理的刘笃斌回想起了第一次踏上南极大陆的场景。
那是2002年,刘笃斌的任务是拆除长城站文体栋、发电栋基础、西湖引水桥、泵房等共计300吨的钢材板材。拆除工程,看起来容易,但只要在南极,就没有容易干的工程。和刘笃斌一起拆除旧站房的工人只有他的两个师兄弟。不远处,雪龙号正在卸载这一年的科研物资。一条2米多宽的大冰缝横亘在雪龙号和南极大陆间,如果一不小心造成冰块崩离,机械设备和人员都会掉入冰冷刺骨的海水中。因此,卸载速度极慢,工程用的机械施工设备迟迟上不了岸。三个工人站在与冰雪融为一体的建筑物前,有点傻眼。刘笃斌无计可施,但又不能坐等时间流逝,就带着弟兄,用大锤、钢钎,一点点凿,一点点拆。进度缓慢,但刘笃斌知道没有退路,再苦再难,也要在75天内完成任务。大家开始了24小时轮班作业。累了,就倒在床上和衣而眠;换班了,就揉揉眼睛冲出去。当时正值南极极昼,大风伴着冰雪,刺透他们的五脏六腑。暴风雪把头发、眉毛、胡子都冻上了厚厚的冰碴。寒冷的天气下,大家一干就是10多个小时,衣服一次次被汗浸湿、结冰。强烈的紫外线使他们皮肤变黑、灼伤、结疤、脱落,仿佛结了痂的茄子,走到哪里,碎落的皮肤就掉到哪里。更可怕的是,大家都得了黄眼症,眼睛畏光睁不开,总是流眼泪。刘笃斌有土办法:在冰冷的海水中,睁开眼睛,一下一下地刺激治疗,居然很有效。
2008年,南极勇士们遇到了施工史上最大的挑战。中山站地区降雪量大,上一年存放的物资、机械和建筑的基础早已被埋在了2米多深的积雪下。为了尽快将积雪清理干净,大家铁锹、铲车、挖掘机所有可以用的工具齐上阵。6个人在狂风暴雪中奋战了5天5夜,终于从2万余立方的积雪中清理出了所有配件和钢结构。在南极,真正适于施工的只有一月份短短的31天。进入2月份,白天正常气温已经下降到-12℃。挂在工地的中铁建工旗帜,被吹成了20厘米的小布条。白天,建设者顶着6级大风艰难吊装。大雪纷飞的夜晚,工地钻机仍在轰鸣。梁柱焊接时,他们趴在钢梁上一焊就是半个多小时,直接和钢梁接触的屁股冰凉凉的,两只脚都冻僵了,一个焊口焊完后,起身活动活动,继续下一个,一焊就是十四、五个小时。
比暴风雪更可怕的是极夜,因为它带来的是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挑战。“极夜里的暴风雪太可怕了,只要半天,雪就能堆起3米高。大风刮得人都站不稳。”参加过两次越冬施工的罗煌勋说,“极夜是越冬施工最大的考验。”极夜的52天里见不到阳光,连续缺钙和维生素是常见病。他们经常关节发软,身体乏力,原本能扛200斤的人,越冬期间只能扛80斤,其中的艰苦可想而知。长时间超负荷地劳作,体能透支十分严重,每人平均都瘦了十五六斤。“每当躺下的那一刻,大家都不知道明天还能不能爬起来。我们最大的渴望就是能踏踏实实地美美地睡上一觉,但这个愿望在南极从来没有满足过。”漫天风雪、日照冰山和极夜中那绚烂多彩的极光,这些在人们眼中难得一见的美景,在罗煌勋的记忆里,却是最为艰巨的挑战,也是他心中永远不能磨灭的“南极印记”。
中山站的科技含量
“科考站的这些房子里面有好多高科技呢。”项目经理姜秀鹏一提到南极科考站就兴奋了,“科考站所有的施工材料都是雪龙号运去的,每次去南极,项目部至少提前3个月做方案。即使这样,仍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有一次,预制板在运输中磕坏了,只能在现场浇筑。但是南极多变的天气却让他们愁眉不展。刚才还风和日丽,一转眼就是狂风暴雪,一天之内气温能下降10几度。尽管他们采用了一切可能的保暖措施,第一层岩棉被、第二层高质纤维塑料袋、第三层帆布加钢架、中间还加了两个电暖器。但南极就是南极,超低温使混凝土改变了特性,迟迟不能凝固。眼睁睁地看着四天过去了,依然没有凝固。就在大家都束手无策的时候,刘笃斌想起了灌浆料。他按照3:1的配比往相同的水泥中加入灌浆料,做了三个试块,对比混凝土、带灌浆料的混凝土和灌浆料三者在低温下的凝固效果。经过17个小时的连续试验,带灌浆料的混凝土果然早早凝固了,而且硬度丝毫不亚于其他两个试验块。回国后,项目部对从南极带回来的新混凝土做了化验,竟然比国内的混凝土强度高出两倍。这项技术也得到了权威部门的认证,获得了住建部科技评比一等奖。
在南极“盖房子”讲究多,尤其是对房子的地基要求极为严格,一般要建在基岩上。而这千年的基岩、万年的冻土令工程进展举步维艰。2007年的度夏施工中,刘笃斌再次因为钻机的问题头疼不已。普通的钻机在超低温的情况下很难提供足够的动力,而且故障频发。南极复杂的地形,让他们每钻一个孔,都要重新调整钻机的角度,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来为钻机找平。眼看着工期越来越紧,钻机却不争气。刘笃斌和同事们商量,必须就地解决钻机的问题。他们根据这几年在南极施工的经验,决定从改进钻机的动力和平衡系统入手,进行了反复的试验,终于改良出了不受气温和地形限制的“万能钻机”,大大提高了钻孔速度。施工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也大大提高了钻孔的精度。他们在综合栋基础施工时还创造了连续钻孔22天、报废4个钻头机械却无任何故障的纪录。
没有边界的南极责任
在南极每一个螺丝钉都弥足珍贵,队员们对材料、半成品的保护,就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因为他们知道一旦材料受损,就意味着一年的工程没法干了,所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在中山站和长城站老站房的拆除过程中,他们为了保证拆卸下来的零碎物品不被风刮走,不被雪覆盖,采取先里后外的拆除顺序;把拆下的小件物品随时装袋;把拆下的大件物品,分门别类的捆在一起。他们施工完的建筑垃圾、渗入地下的铁锈等,也是一点一点地铲除,一捧一捧地装入回收袋中。每次物品运输完后,还要把雪地上的污迹铲除,还其本色。按照施工要求,清理完现场,工程就算完了,但他们又额外给自己增加了一道工序,每拆完一栋房子,都要平整地基,从远处拉来卵石,铺撒在上面,恢复自然地貌,做到看不出上面曾有建筑物。这样不但增加了作业难度,更增加了数倍的工作量。但他们都认为,不这么做就会在南极留下终生遗憾。国际环保组织曾组织14个国家的代表考察南极的施工现场,代表团对拆除过的房址上看不出任何的建筑物痕迹大为惊讶,对中国人的环保意识大加赞赏,并被作为中国环保经验推荐给国际环保组织。
中铁建工勇士们是雪龙号上最忙的人。在雪龙号上,哪里有任务,他们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成为雪龙号上名副其实的“护航使者”。雪龙号出厂时一些气罐堆放在甲板上,他们一手一个,将气罐从船尾搬到了船头货仓;食物冷库没有整理,他们二话不说把食物一一搬到了零下二十几度的冷库;甲板凌乱,他们拿起消防水龙头将其冲洗得干干净净……队员张贵军,从没坐过船的他一上雪龙号就晕乎,三天下来只吃几口饭,就是这样,在雪龙号需要他的时候却一点也不含糊,每次“义务劳动”都冲在前头,船上科考队员开玩笑说,“一天24小时,小张躺床上要晕20小时,但就是这剩下的4个小时,就是为雪龙号挥汗如雨的4小时”。每次船到达中山站后,他们又主动承担了义务卸货的任务,仅180斤重的大油桶就有一千多个,头顶上直升机螺旋桨打下的冰凌击打着他们。队员韩桂军被冰块打得鲜血直流,但由于精力太过集中和寒冷麻木了神经,他愣是没有感觉出来,缝了三针后又马上继续投入搬运工作……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后来,只要船上有事,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找“中铁”,“中铁”在船上成了一个服务品牌,成了能工巧匠的代名词。随船的韩国科考队员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只听说中国有个雷锋,现在从中铁项目队身上体验到了雷锋精神,雷锋出国了!”
“南极不分国界,谁遇到困难,大家都会赶来帮忙。”2003年,3名韩国科考队员来到站上参观,回程时风浪太大,其中一人掉进了海里。中山站一听到消息,全部人马立刻出动。中铁建工的勇士们也自告奋勇,投入搜寻之中。队员们一起一个挨一个的排查附近的避难所。他们穿着特制的巨人服,翻过了雪山、越过了冰悬崖,爬过陡峭的雪壁,整整搜寻了一夜。终于在第二天清晨,在一个避难所找到了那名爬上岸的队员。“后来,韩国总统还特意发来贺电,感谢我们。”队员吴浩笑着说。
从2002年至今,中铁建工的南极勇士们16次参加中国南极科考站的建设工作,为中国南极科考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后勤保障作用,圆满完成了中国南极中山站、长城站改造项目和永久性中山站的建设任务,他们不畏艰难、奋勇拼搏,在强风、暴雪、低温等极恶劣天气的影响,每天完成超过12个小时的工作,被科考队誉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南极勇士”。
然不少小伙伴一直想买花,可是家里光照总不好,这咋办?那不如养几盆既耐阴又能开爆盆的花吧,就算光照不好,也能在家天天赏花!
大岩桐
大岩桐耐阴性朝强,即使放在光照不好的北阳台也能开花,家里光照不好的朋友,绝对不可错过这款花!
图片作者 | 锦绣英伦
养护要点:
大岩桐耐阴,平常放在室内散射光好的地方即可,喜肥,在生长期每周施1次稀薄液肥,比如腐熟的豆饼水等,开花前再施1-2次花多多,就能让它多开花了!
图片作者 | Quincy20151015
扦插步骤:
1、大岩桐主要靠叶片扦插。从大岩桐母株上切下几片叶子,然后再将叶片切成小段,放在阴凉地儿晾干伤口。记得切下来的每段叶子上必须带有叶脉,这样才能更好生根成活。
2、在一次性纸杯或是其他容器里戳几个洞,然后将蛭石或是粗砂装进入,再将大岩桐叶片入土壤中即可。
图片作者 | 手工小木
3、放在散射光好的地方养护,在容器下垫一个托盘,保证托盘中有水,一般1-2个月的时间,就能发现扦插的大岩桐冒出了小芽,挖出来后,可以看到根系部分长满了小土豆。
图片作者:莲呓语
绣球
说起耐阴花,那指定少不了绣球。作为夏天必不可少的一种开花植物,绣球对光照需求不是很高,很适合家里光照不好的伙伴养一盆。
图片作者 | 一条鱼
养护要点:散射光开花
绣球对光照要求不高,一般放在室内散射光好的地方养护,如果家里有院子,可以养在大树下,达到遮阴的目的。
图片作者 | ung花落花开
扦插步骤:
1、从绣球上剪下几根枝条修剪一下,枝条下端斜切45度,叶片剪掉1/3,减少水分蒸腾,最主要的是一定要选择芽点饱满的。
2、准备珍珠岩或蛭石,浇一次透水后,将枝条插入土壤中,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记得每天喷雾保湿。
3、大概只需要1个月的时间,就能看到扦插的绣球冒出白白的小根了!
图片作者 | 1078zylove
丽格海棠&四季海棠
虽然丽格海棠和四季海棠不一样,但是这2种都是海棠品种,只是花色不一样,养护起来其实也是差不多的。
图片作者 | 陶韵飞扬
养护要点:
丽格海棠土壤要求较好的排水性,可以用泥炭土、珍珠岩按照4:1配置,小苗期多施氮肥,开花前多加磷酸二氢钾和花多多,可以让丽格海棠开花更多!
图片作者 | 绛蓝色沉淀
扦插步骤:
1、丽格海棠可以用枝插或叶插的方法繁殖,但是成活率高一些的还是尽量选择枝插。剪个枝条保留1-2片叶子,之后浸泡多菌灵溶液消毒,捞出来晾干伤口。
图片作者 | yyyyy2525
2、准备一个纸杯或是矿泉水瓶,在杯子里加水,然后将丽格海棠枝条放在杯子里,记得枝条下端稍微接触水面即可。
图片作者 | 由春入夏2
3、丽格海棠水插特别容易生根,一般15-20天就能生根。等到根系变长变粗后,再移栽到花盆中,成活率会大大增加!
图片作者:花影伊唯洛
球兰
如果想在室内养一盆耐阴的爬藤花,那首选肯定是球兰了!球兰给点光就能开花,耐阴那也是杠杠的!
养护要点:
球兰耐阴,放在室内散射光的地方就行,像是客厅或是东、西阳台上即可。平常给球兰搭个架子或扯根铁丝,让它的藤蔓可以继续向上攀爬。
图片作者 | 勤小持
扦插步骤:
1、从球兰母株上剪个枝条,用消毒后的剪刀修剪一下,每个枝条保留1-2片叶子,然后放在通风比较好的地方晾干伤口。
2、准备疏松透气的土壤,可以用珍珠岩、蛭石、椰糠等当做扦插土壤,然后在一次性纸杯底部打孔,将土壤装进去,浇透水后把枝条插进去就行啦!
3、球兰生根很快,只要你把花盆放在室内通风好的阴凉地方,那么大概2周就能生根了,生根后的球兰直接移栽到花盆中,继续正常养护就行啦!
金鱼吊兰
这两年金鱼吊兰真是越来越火了,开花的时候看到一条条橙色的小金鱼趴在花盆上,光是颜值就让你忍不住抱回家一盆!
图片作者 | 花漫慢小纪
养护要点:
买回家的金鱼吊兰,放在室内散射光好的地方养,不要直射太阳,生长期2周浇一次淘米水或腐熟的豆饼水,可以让它叶片更绿更亮!
图片作者 | 于妈妈粉红丝带
扦插步骤:
1、金鱼吊兰特别容易徒长不开花,这个时候咱们要狠心拿剪刀咔嚓几下,给它狠狠修剪。而修剪下来的枝条,咱们就可以晾干伤口后拿来扦插了!
2、找一块不用的泡沫板,在泡沫板上戳几个洞,然后将需要扦插的金鱼吊兰枝条插进去。再找个干净的杯子装满水,将枝条和泡沫板一起放进去,枝条下端接触水面。
图片作者 | 我是樱桃小叮当
3、将水培的金鱼吊兰放在通风好的地方,保证光线稍微充足,别直射太阳,保证3-5天换1次水,一般2-3周的时间,就能看到水插的金鱼吊兰生根啦,根系又白又壮!
图片作者 | 我是樱桃小叮当
仙客来
作为一款年宵花,仙客来最近已经逐渐退出很多人的视线了,但是你以为这样就万无一失了么!no!入夏之前必须要进行操作才行啦!
图片作者 | 橘色向日葵
养护要点:
仙客来喜欢散射光,放在书桌、餐桌、客厅养护都行,浇水的时候采用浸盆法,不要把水浇到叶子上,偶尔给它浇一点点液肥,就可以让它越长越旺了!
图片作者 | 阳台小盆栽
操作步骤:
1、仙客来最难的就是度夏,稍不留神就容易死,所以在室外温度达到20℃的时候,大家开始修剪仙客来叶片,将那些枯萎的叶片清理掉,去掉叶片1/3,为了防止倒伏,可以用绳子轻轻捆扎起来。
图片作者 | 阿峰谈养花
2、当室外温度持续在25℃的时候,将叶片和花朵修剪掉1/2。
图片作者 | 阿峰谈养花
3、等白天温度达到30℃的时候,将所有花都剪掉,叶片只留下2-3片,其余的也都剪掉,让它进入强制休眠状态。
图片作者 | 阿峰谈养花
4、将修剪后的仙客来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最好是背面阳台或是朝北的通风处,避免淋雨,让仙客来安稳度夏。
图片作者 | 阿峰谈养花
非洲堇
要说能跟大岩桐媲美的花,那肯定还是非洲堇了!同样作为苦苣苔科的一种,非洲堇也是很喜欢散射光的,太阳直射多了很容易长黑斑灼伤叶片!
图片作者 | 还花友
养护要点:
非洲堇耐阴,平常放在室内客厅、书桌等地方就行,摸到盆土表面干透了再浇水,浇水要放用尖嘴水壶或浸盆,因为非洲堇叶片有绒毛,沾到水容易腐烂。
图片作者 | 周莫
扦插步骤:
1、将非洲堇叶片,用消毒后的刀子从植株上切下来,然后放在通风好的地方晾干伤口,防止细菌感染。
图片作者 | 青未了
2、将椰糠和珍珠岩按照6:4的比例配置,浇一次透水后潮土扦插。将叶柄位置插入土壤中,依次排好放置。
图片作者 | 青未了
3、等看到扦插的土面上钻出了小芽,基本上就是扦插成活了!
图片作者 | 千里草42
蟹爪兰
虽然冬天的时候可以把蟹爪兰放在太阳直射的地方,但是其实它是短日照花卉,也算是喜欢散射光,稍微耐阴的花。
图片作者 | PYW9699
养护要点:
蟹爪兰喜欢短日照,每天保证4个小时充足的额散射光,其他时候用黑色塑料袋套住,能够让它尽快开花;春天浇水别浇太多,5-7天浇1次就足够了。
图片作者 | 敬宝宝2007
扦插步骤:
1、最近正好赶上蟹爪兰开败,咱们一定要舍得修剪,将残花和残花下2对叶子摘下来,防止养分消耗,而摘下来的叶子就可以拿来扦插了!
2、找个一次性饭盒,在盒子底部戳几个洞,然后把蛭石装在饭盒了,浇一次透水后,将蟹爪兰枝条插入蛭石中。
图片作者 | 蛊之优者
3、将饭盒放在室内通风好、散射光足的地方,看到盆土干透了就浇1次水,一般20天左右就可以生根了!
这8种耐阴花
大家知道怎么操作了么?
不如赶紧试一试吧!
来源:养花大全(ID:yanghua98),作者:花花
本期编辑:胡程远、蒋川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肉植物名字多,有时明明都是植物界的,却非要叫个动物名字;明明是一棵草,却非要装美人。软萌可爱的多肉,有趣的名字更是让人不得不爱,好想马上带几盆回家!
1 熊童子
被子多肉植物,开红色小花。绿色叶片上有白色的小绒毛,叶子顶端呈齿形,很像小熊爪子,所以叫做“熊童子”。熊童子喜欢阳光,在阳光充足时,叶端会变成红褐色,但若是温度太高会休眠。忌寒冷和潮湿,浇水过多根部会腐烂。
2 月兔耳
叶子尖圆形,长满细细的灰白色绒毛,因其形像兔子的耳朵而得名。月兔耳容易分支,也容易长高,喜欢温暖的环境,阳光充足时叶尖或叶子边缘会出现褐色的斑点或花纹,十分俏皮可爱。注意夏季尽量不要直晒。
3 黑法师
听上去是不是有点暗黑色彩?看它紫黑色的叶片,就知道是名符其实。叶子像莲花一样层叠,犹如盛开的花朵,给人一种神秘感,真是一款很特别的肉肉!黑法师喜温暖干燥,耐干旱不耐寒,日照过少时叶片会变绿。
4 不死鸟
厉害了我的多肉!看名字就知道生命力非常顽强。墙角屋檐下都能生存的景天科多肉,给点阳光就灿烂,一点点土就能繁衍生息。家族成员很多,形态各异,颜值都美到爆,也很容易养,喜欢的不要错过哦。
5 观音莲
又名长生草、佛座莲。细长绿色叶片,形似盛开的莲花,花为粉红色,适合观赏。如光照充足,观音莲叶顶端会呈紫红色,风格十分独特。观音莲喜温润、半阴,但不耐热,夏季会休眠,应避免阳光直射,控制水分以免根部腐烂。
6 佛塔
多肉界的长相真是多姿多彩,看这货,叶片整齐排列得活似一座小宝塔,名叫佛塔,红红的颜色令人赏心悦目,精致玲珑,又称“茜之塔”。其叶子日常情况下为绿色,当处于温差较大或阳光充足的环境中,叶子会变成红褐色。
7 耳坠草
看这一粒粒小小的叶子,像不像戴在耳朵上的小耳坠?耳坠草喜温暖,尤其不怕日晒,叶片呈长椭圆形或卵形,越晒越红,如光照不足时顶端会呈现红色,其他部分为绿色,红绿相间,十分鲜艳,所以又叫“虹之玉”。花朵为淡黄色,耐寒,能在温差较大的情况下生存。
8 杨贵妃
没错,它就是杨贵妃!是不是有种风中凌乱的赶脚?不过细细端详,人家通体淡绿,叶子尖端的一抹淡淡的红晕,颇有贵妃醉酒的风韵,被粉丝们称之为“杨贵妃”也不为过嘛。它还叫吉娃莲,景天科拟石莲花属,很多人叫它为“吉娃娃”,叶缘带红晕,特别有青春气息。
9 白鸟
表面长满了又短又软的细密小刺,是乳突球属中著名的小型品种,如一层白纱笼住了绿色的球体,一种朦胧美。洁白可爱的小小一株,开淡红色的小花,也有白色花。
10 灯泡
最后出场的小怪物,我好想说,回家做你的植物好不好?非要躲在这里装灯泡。这个看上去亮晶晶的半球形,酷似灯泡,别名“富士山”,一般是单头无茎,通常呈亮绿色,花淡紫红,非常好看。
□王巍(媒体人)图源 资料图片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