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餐饮人不幸去世的消息频繁见报,悲痛震惊之余,也为全体餐饮人敲醒了警钟。
餐饮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一边是激情与热血,一边是苦累和危险。每年都有大批人在这里追逐梦想,同时也有大批人在这里倒下。
职业病,成为餐饮人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
2016年5月,四川成都“侧所串串”年仅29岁的的老板猝死在店里,生前每天从中午忙到晚上凌晨一两点,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
2016年11月,年仅34岁的“无名缘米粉”创始人孟祥松去世,曾说“只要能挣钱,让家里的日子能好点,不论多苦多累的事我都愿意去做”。
2017年12月,深圳一名28岁的餐厅经理因过劳猝死,曾在朋友圈写道,“三餐不定,五脏俱损,仍然七点起床,八点出发,晚上十点未返,不知辛苦”。
2018年8月,成都知名餐饮“卞氏菜根香”总经理卞军因病医治无效逝,终年47岁。“太拼了,工作太疯狂了”,是身边人对他的评价。
餐饮业的职业病到底有多可怕?
职业伤害杀人于无形
在餐馆里干了17年厨师的杨师傅,每天都要站十几个小时炒菜,一天下来,两只腿经常又酸又麻。
几年前,他发现小腿有不少青筋凸起,像爬着蚯蚓一样,感觉像灌了铅一样沉重,但是因为不疼不痒,总以为是工作累了,也就没有在意。
有一天,他用手挠痒时不小心抓破了小腿的皮,结果,过了两个多月,抓破的伤口竟然还不见好,有些地方甚至开始溃烂,溃烂面积不断扩大,买了药膏来涂、去医院看了皮肤科,都没治好。
最终,杨师傅被确诊为静脉曲张,且患病已长达6年。患上静脉曲张后,局部血液循环不畅,组织修复能力下降,才让一个蚊子包差点酿成大祸。
杨师傅所患的静脉曲张,便是餐饮人常见的职业病之一。厨师、服务员、收银员等长期久站的餐饮人,都是下肢静脉曲张的高发人群。
调查显示,除静脉曲张外,腰椎间盘突出、静脉炎、颈椎增生、胃病、中风甚至癌症都是餐饮人常见的职业病。
△餐饮常见职业病
不久前,台湾劳动部门发布了一项研究结果。数据显示,餐饮业劳工死亡率,比一般劳工高35%。餐饮业男性劳工癌症发生率,比一般男性劳工高11.3%,多出比例前三高的癌症分别是直肠癌(高出35.7%)、膀胱癌(高出25.9%)以及肺癌(高出15.6%)。
伴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餐饮业与金融业、IT业等一起被纳入高危行业之列,无数餐饮人透支着健康,赚着微薄的血汗钱。
红餐(ID:hongcan18)记者认识的某知名餐饮老板,才三十出头就已饱受酒精肝、脂肪肝和“三高”困扰;另一位厨师朋友,工作时落下了病根,退休后痛风、胃病、高血压多病齐发,如今身体每况愈下,令人叹息。
四大原因夺走餐饮人的健康
1“鸡叫”忙到“鬼叫”, 超时劳动是常态
工作时间长、休息时间少,是餐饮业职业病高发的首要原因。
一份劳动者工作时间调查显示,餐饮服务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均超过50小时,在各类职业人员中工作时间最长。
餐饮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大部分餐饮企业难以完全执行标准的工时制度,全行业普遍劳动时间都比较长。
每天从“鸡叫”忙到“鬼叫”,是大部分餐饮从业者的真实写照。
红餐(ID:hongcan18)记者走访发现,广州地区大部分餐厅员工一般上午9:30—10:30上班,中午除值班人员外2点下班,下午4:30—5:00上班,晚上9:30—10:30下班,值班人员则一直工作到收市。
“(工作时间)规定是8小时,但是大部分都会超过8小时。一般一天下来,员工在餐厅的总时间都会超过10个小时。”在一家连锁餐厅担任营运督导的王伟(化名)表示。
这是因为,在午餐和晚餐两个主要工作时间段,员工需要等客人都走完了,把餐厅保洁工作做完才可以下班。客人离开的时间不确定,服务时间也就不固定,中午下班往往比规定时间晚、晚上也常常工作到十一二点。
“我们宿舍几乎没有12点前睡觉的,晚上下班回去,洗漱好爬上床一般都一两点了。”在该餐厅工作的小张(化名)告诉记者。
除了劳动时间长外,餐饮人的休息时间也比其他职业少。
我国自1995年5月1日开始实施双休日制度,加上每年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共计11天法定假日,理论上全年应有115天休息日。然而在餐饮行业,这些假期都是奢望。
担任餐厅经理的孟倩告诉记者,进入餐饮业七年,她已经七个春节没有回家过年了,对家人她感到十分愧疚。
现实中,和她一样的餐饮人比比皆是。
一项调查显示,近90%的餐饮人得不到正常的休息,新生代餐饮从业人员每周工作5天的只有9. 9%,6天的则高达71. 7% ,一周工作7天也有16. 8% 。
△餐饮人每周工作时间
一位业内人士直言,公休日、节假日是餐饮业最忙、最需要人手的时间,因此大部分餐厅都没有按照法定休息日安排员工休息,而是按每周或每月安排,员工一个月只休息2~4天几乎已经成为行业惯例。
2三餐不定,饮食习惯不健康
不良的饮食习惯,也是职业病高发的原因之一。专业人士表示,长期饮食不规律、不均衡非常容易引发胃肠疾病、严重的甚至会诱发癌症。
虽然从事餐饮服务业,但大部分餐饮人并没有形成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混乱,多一餐少一餐的现象非常普遍。
《中国市场》杂志曾发表过一篇报道,专门就餐饮从业者的饮食习惯现状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餐饮人的饮食习惯非常不健康。
50%以上的受访者没有定时用餐,超过 40% 的受访者不食用早餐,有将近 7% 的受访者不吃中饭,14% 的受访者不吃晚饭,超过 53% 的受访者有吃宵夜的习惯。
△受访者一周用餐时间统计表
食无定时,是餐饮业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正常的吃饭时间点,餐饮人往往忙着为客人服务,无暇吃饭,只能提前或者推后。
大部分餐厅员工都是一点半过后才吃午餐,由于后续还有许多收拾打扫的工作,很多人草草吃完就得回去干活。
“饭点前后都可以吃饭,大家一般都不会选择饭点前吃,因为不饿嘛,忙完再吃就是一两点了。”在一家餐厅做服务员的陈香说道,“店里特别忙的时候,也会顾不上吃饭。”
除了吃饭不定时外,荤素搭配不均衡、暴饮暴食、食用水果偏少、饮水不足等现象在餐饮人中也非常普遍。
3压力山大,情绪长期紧绷
适度的压力有利于进步,但超过了承受范围,就会引起一系列疾病。
餐饮人“压力山大”早已是老生常谈。
据统计,餐饮从业者从2013年开始进入千万级,2017年已经达到3000万人。
这3000万人当中,从事服务员、小厨等工作的基层餐饮人占了大多数,他们时常对“活多、钱少、受气”的工作感到迷茫和焦虑。
受气,是基层餐饮人压力的最大来源。 一边是领导,一边是顾客,对基层餐饮人来说,两头受气是常有的事,不少人也因为承受不住而离开了行业。
以受顾客的气为例,由于社会上长期以来形成的刻板印象,干餐饮变成了服侍人的工作,餐饮人的社会地位被认为“低人一等”,不仅不受尊重,还经常遭遇霸凌。
杭州一名服务员因为凌晨三点催结账就被骂“不就是一个打工的”,甚至被逼下跪;黑龙江一顾客因为没有吸管,把一锅热汤泼向了怀孕6个月的服务员;北京一位服务员被客人狂殴6次,只因误操作开了一瓶啤酒......
△服务员被逼下跪
除了社会地位低、受气外,晋升难、没有发展空间也逐渐成为基层餐饮人压力来源之一。
倪虎是一名厨师,2012年进入了餐饮行业,如今已经从业6年,仍然没有从小厨成长为主厨。职业发展的压力常常让他夜里辗转难眠。“很多服务员和小厨一辈子都没有晋升的机会,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成为例外”。
基层餐饮人压力大,餐饮老板有过之无不及。
每个餐饮老板都有食不知味、夜不能寐的时刻,正所谓“做企业难,做餐饮企业更难,做餐饮企业的老板难上加难”。
一组数据显示,全国餐饮突破3.5万亿元,但真正赚钱的餐厅只有20%;餐厅的平均寿命只有2年,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平均每个月有10%的餐厅倒闭。
从表面上看,餐饮行业大品牌成功案例无数,其实绝大部分中小企业仍然在激烈的竞争中苦苦挣扎。
4对职业病认知不足,缺少防患和保护
职业伤害杀人于无形,大部分餐饮人对此却并没有意识。
一方面,大多人对工作环境中潜藏的危险没有认知到位,因而也没有做过多的预防和保护措施。
以餐厅后厨为例,煎、炒、烹、炸等烹调方式经常产生大量油烟,散布在狭小的空间内,专业人士表示,油烟多、高温、杂乱的环境非常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大部分在后厨工作的厨师及其他人员,并不清楚这种环境的危害,往往毫无防备,“轻装上阵”,成为职业病高发的第二大群体。
另一方面,餐饮人对职业病也缺乏认知,加上大部分职业病早期的症状往往并不明显,很多人觉得没有不适或者症状轻微,就疏忽治疗。
事实上,这些疾病一旦恶化,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到时再后悔往往已经来不及。
以静脉曲张为例,餐饮人患上静脉曲张后不痛不痒,乍看之下只是影响美观,但是,若放任病情持续发展,轻则引起慢性溃疡病变、血栓性静脉炎,重则会导致皮肤溃烂坏死。
结语
一入餐饮深似海。
长时间从事餐饮业后,再勤劳的人都会感叹,“做餐饮实在是太辛苦了”。
如今,这种辛苦正在转化成潜藏的疾病,慢慢侵蚀餐饮人的身体。
一个又一个的悲剧已经无法挽回,仍然奋斗在一线的餐饮人们,一定要好好爱惜自己。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累了就停下来歇会。
><>< class="pgc-img">>如今诸多年轻人都有创业开店的想法,而对于没有创业经验的人来说,似乎餐饮行业入门较为简单,所以都选择开餐饮店。
但餐饮店真的是谁都能开的吗?并不!餐饮之路看似简单其实困难重重,拥有这些心态的人都不适合干餐饮。
< class="pgc-img">>其中包括你的话,就赶紧调整自己的心态吧!
一、把餐饮业想简单
很多没有干过餐饮行业的人总觉得开餐饮店很简单,但事实上餐饮行业虽门槛低,但同时死亡率高,不是会炒菜、会做饭就能开店的,它还涉及到采购、产品加工、服务等多个经营环节,过程并不简单。
所以把餐饮业想简单的人,最终都会为自己的无知交上一笔“学费”。
二、总想不付出辛苦
懒惰的人是开不了餐厅的,餐饮本就是勤行,经常是起得比鸡都早,睡得比狗还晚,即使是老板也要将餐厅打理的井井有条,要做到面面俱到。
如果你想开了餐厅之后就不想打理全部交给别人,奉劝一句,你还是别做了。
< class="pgc-img">>三、遇到困难不能坚持
如果你是一个遇事就躲的人,奉劝你也不要选择餐饮这个行业。开餐厅会遇到的困难可是多种多样的,诸如菜品的质量问题、员工的流失问题、客户投诉、竞争者打压等等问题。
通常这个问题还没解决下个问题又出现了,如果你遇到困难就不想再坚持了,那么餐厅也只能关门大吉!
四、肚量小不懂包容
肚量小的人同样不适合做餐饮,开餐厅就要面对消费者、面对员工,顾客的刁难、员工之间的摩擦问题都会直接反映给餐厅老板,但作为餐厅老板的你如果没有一颗包容之心,光生气都能气出病来。
做餐饮,如果你没有一颗宽容之心,还是尽早放弃吧!
< class="pgc-img">>五、没有与时俱进的思维
时代发展的速度是飞快的,瞬息万变。昨天流行的东西明天可能就过时了,作为餐厅老板,如果没有与时俱进的思维,很容易被市场淘汰。
六、做事优柔寡断
不仅是餐饮行业,任何行业的领导者都切忌优柔寡断,机会摆在面前不能当机立断的下决定,那一个良好的机会就这么轻易的溜走了。事后你会后悔当时为什么没有早下决断,但那时已经晚了!
< class="pgc-img">>七、做人没品爱占小便宜
做餐饮的人爱占小便宜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一旦将占便宜没够的习惯用在食材的采购、餐品的制作等方面,稍稍的偷工减料都会对餐厅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如果你平时有爱占便宜的毛病,一定要戒掉,或者干脆别开餐厅。
八、不愿意学习,自我感觉良好
我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这在任何方面都是值得肯定的,学习是无止境的,只有不断的学习新鲜的东西,才能做到查漏补缺,才能创新更符合现代人的餐品。但凡是成功的企业家,没有说自己是不需要学习的。如果你觉得自己很好,很有能力,不愿意再去学习新鲜的东西,那迟早是会被这个时代淘汰的!
< class="pgc-img">>九、总抱怨命运不公
有些餐厅老板看到自己的竞争对手生意火爆就会抱怨命运不公,认为自己命不好,上天总不眷顾自己,只是抱怨却从不在经营方式或餐品上找问题,这种也是万万不可取的。
如果遇到问题只想着一味地抱怨,那这个餐厅也没有经营下去的必要了。
< class="pgc-img">>想要开餐厅或是正在经营着餐厅的你,如果包含上述心态,就赶紧调整改正吧!
>.常见风险点
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比如,将金箔作为食品原料添加、使用在菜品中,对外制作售卖含金银箔粉餐食。
2.合规提示
金箔既不是食品的生产原料,也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添加进食品中,早在2001年就被原卫生部明令禁止加入食品中。餐饮服务业不得制作售卖含金银箔粉餐食,不得采购销售含金银箔粉食品。如若在食品中添加了金箔或其他不明物质,应立即停止经营,对于不确定是否为禁用食品的可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确认。
1.常见风险点
未取得“冷食类食品制售”许可,从事冷食类食品制售行为;未取得“生食类食品制售”许可,从事生食类食品制售行为;未取得“自制饮品制售”许可,从事自制饮品制售行为;未取得“糕点类食品制售”许可,从事糕点类食品制售行为;未取得“特殊食品销售”许可,从事特殊食品销售行为。
2.合规提示
取得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是餐饮服务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重要一环。餐饮服务业应确保实际经营的食品类别与许可证的经营项目一致。
1.常见风险点
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吸管;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2.合规提示
自2021年1月1日起,全市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餐饮打包外卖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餐饮服务业经营者应建立健全购销台账,落实进货查验等制度,做到不购进、不销售、不提供、不使用“禁限”塑料制品。
1.常见风险点
饮食养生被重视,但对食补的过度关注,使得餐饮服务业经营者热衷于宣传菜品的各种功效,以期吸引更多消费者光顾。比如,宣传某饮品能够“预防流感”,具有预防、治疗疾病功能。
2.合规提示
餐饮服务业应对其产品合法推广,普通食品不得宣传保健功能或疾病治疗功能。正确对待“饮食养生”,不要过度宣传甚至杜撰养生保健功效,防止法律风险。
1.常见风险点
部分餐饮服务业经营者利用招牌、菜单、广告等方式,以“长江野生鱼”“长江野生江鲜”等营销噱头欺骗和吸引顾客。
2.合规提示
长江禁捕自2021年实施以来,相关部门严厉打击市场销售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违法行为,严禁采购、销售和加工来自禁捕水域的非法捕捞渔获物。严禁餐饮服务业经营“长江野生鱼”“长江野生江鲜”等相关菜品。餐饮服务企业不得以“长江野生鱼”“长江野生江鲜”为噱头进行宣传。
1.常见风险点
通过“雇佣群众演员假扮消费者进行排队消费,营造虚假的销售状况”等方式制造虚假“网红店铺”;通过返现、返券、免单等方式诱导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作出指定评价;通过雇佣“网红”“达人”“博主”等具有传播能力的人士在网络平台作出指定评价等。
2.合规提示
提升守法意识和自身管理水平,引导形成“不夸大、不虚假”的企业经营氛围。加强内部合规管理,梳理掌握所经营商品的基本信息和功效,做到准确宣传,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觉抵制刷单炒信、好评返现等可能快速带来效益但却难以持久的不正当竞争手段,要通过提升产品特色和服务质量,提高产品性价比、丰富宣传形式等正向积极的方式,形成长期的良好经营环境。
在看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