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内参君为您分享的第1086期内容;新朋友点标题下蓝字或搜索微信号cylbnc关注。
“
记者爱自嘲为新闻民工
银行的都已变身金融狗
全民都在哀嚎“感觉身体被掏空”
可是与餐饮人相比
他们都是小巫见大巫
重重压力之下
我们也都在嚷嚷做减法
那么减什么?怎么减?
让我们看看下面7个商业大佬的减法之道
01
减掉过度的苛责
▽
分享人|海底捞董事长 张勇
在新闻上看到有的同行训练服务人员,微笑要露出八颗牙,嘴里夹着根筷子训练。
我觉得并不可取,他们把笑容都标准化了,那是僵硬的笑容,并不是发自内心的。我们从来没有规定员工笑起来要露多少颗牙齿。
激情+满足感=快乐,这两条都满足了,员工自然就会快乐,并把这种情绪带到工作之中。
海底捞对员工很宽容,比如员工不小心摔坏了餐具,我们不会要求赔偿,如果要求赔偿,他们会眼盯着餐具,忽视了顾客。代客泊车,万一划伤了顾客的车,也是公司来补偿。
我们在服务细节上不断做加法,在考核上做减法。考核一个店长或区域经理的标准只有两个——“顾客满意度”和“员工工作积极性”。
海底捞并不依据错误来制定政策,因为错误很多时候都是个案。
海底捞很少开除人,做老总的,能干一两次就差不多了。我这么多年没干过一次。
02
减掉庞杂的卖点
▽
分享人|巴奴毛肚火锅董事长 杜中兵
巴奴2009年杀进郑州,一心想打败郑州市场上的老大海底捞。结果干了三年,连边儿都没沾着。
当时海底捞70元客单价,巴奴50元;海底捞员工一个月拿3000多,巴奴只有2000多;海底捞旺季翻台五六次,巴奴只有三四次……
我有点灰心:我们有信念,凡事努力,产品、味道一点不比海底捞差,而且张勇那些年从不来郑州,我一个老板干不过人家职业经理人,这证明什么?
后来我发现问题不是出在态度,而是出在战略、方法。
怎么办?问顾客,你为什么来巴奴?大都回答一句话:服务你们咋比得了海底捞?我们是冲着你家毛肚、菌汤去的,好吃啊!
一语惊醒梦中人。
后来我总结为一条:定位越窄越有力——业绩上的加法,往往取决于操作上的减法。
既然顾客冲着毛肚来,那就把毛肚做到极致,质量提高,价格也相应上提,虽然单款毛利率基本不变,但翻台率高了,总体盈利能力大大加强。
03
减掉沉重的资产
▽
分享人|外婆家董事长 吴国平
在资产端我做的最多的是减法。
很多餐厅的标准化办法是建立中央厨房,我们以委托加工为主——即使是物流配送,也外包出去,于是车辆和仓库成本都省了。
我做过工厂,工厂最难处理的就是生产能力跟生产量的关系,生产能力不足或者超负荷生产,都很难管理。精力还得放在经营上,干脆像洋快餐那样进行委托加工。
外婆家平均每天用3000只鸡,以往是由三家人工屠宰的供应商供货。我们找到了一家工厂,从养殖到加工,都是流水线生产,一秒钟可以料理两只鸡。我果断换掉了上述三家供应商,从每只鸡上省下4元钱。
以前我们的调料是自己做的,委托给调料厂加工后,每斤成本也降低了1元多。另外,所有可以大宗采购的原料,我们都跳过中间环节,直接向产地订购。凭借规模优势,也在价格上取得了优惠。
04
减掉速成的幻想
▽
分享人|华为集团创始人 任正非
我给华为新员工写过一封公开信,在信中我提醒大家:
希望您丢掉速成的幻想,学习日本人踏踏实实、德国人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现实生活中能把某一项业务精通是十分难的,您不必面面俱到的去努力,那样更难。
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您想提高效益、待遇,只有把精力集中在一个有限的工作面上,不然就很难熟能生巧。
您什么都想会、什么都想做,就意味着什么都不精通,做任何一件事对您都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机会,都不是多余的,努力钻进去兴趣自然在。
05
减掉无谓的管理
▽
分享人|汽车之家创始人 李想
除了触及原则和道德的问题,我很少去管理团队。
因为我是一个懒人,我做的最多的是和团队一起做减法。
我的团队非常努力,经常压给自己很多事情。单独看每个事情都很有价值,但是精力有限,实际执行下去往往事与愿为,越努力,越背道而驰。这时候,我这个懒人李才会出现。
我有三种角度看团队:团队内、团队外、用户。
我会带着团队梳理所有在做的事情(或者是方法),先让他们以团队内的角度把自己在做的事情列出来,再带着他们以团队外和用户的角度来把这些事情按照优先级排列,最后留下三个以内的最重要事情。
选方向也是类似的方法,问自己几个问题:
① 这个市场和需求大不大?
② 到底是不是刚需?
③ 我们能不能做到第一?
如果三个问题的答案都是YES,那就立即行动。
团队中人都应该具备这两种能力:
做减法——做加法傻子都会
选方向——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06
减掉过剩的功能
▽
分享人|猎豹移动CEO 傅盛
产品的本质不是情怀,是满足需求。
在满足需求的核心点上再去做所谓的情怀。
有一个顺口溜叫“深度不够功能凑”,我们都喜欢不断地加功能讲情怀,但这能帮助你破局吗?
小米当初找到的破局点核心就是性价比,什么都不如便宜来的管用。在360占领了安全卫士这个点后,猎豹的破局点就是杀毒。
我越来越不习惯跟别人去长篇累牍地讨论一件事情,当我们的产品经理跟我讲一个产品,我就要求他用一个词来说服我。
如果找不到这样的词,要么是这个东西特别难,要么是你能力不够。
中国这么复杂,邓小平用三个字母GDP,解决了中国30年的问题。你遇到的事不会比管理一个中国还要复杂吧?
07
减掉花哨的动作
▽
分享人|万达企业文化中心
万达开会从来没有空话、废话,开会是要解决问题的,不是来听你唠叨的。因此,在万达会场上发言和汇报经常被打断,因为你跑题了,或者“这个根本用不着跟我汇报”。
万达开会也用PPT,但都是极简风格,有规范模板,杜绝花里胡哨。
一般开会PPT不许超过10张,给董事长、总裁汇报基本不会超过3张。当然这3张都是筋骨,筋骨后基本上都有超链接,如果领导问细节,后面有更细的。
一家企业要来万达全面取经,涉及到管理、财务、人力、管控、信息化、纪检、企业文化等,万达每个板块的一把手每人讲述一刻钟,每人10张PPT,效率之高、干货之干,令那家企业高管们惊叹不已。
一句话,扯淡的会,万达从来不开。
— 点击下列关键词,获取更多内参干货—
统筹:关雪菁|编辑:王艳艳|视觉:陈晓月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tinachenjiao
转载原创请加微信neicanmishu
<>饮店经营不好
很多餐饮店为了让生意更好,每个月都研发出好几个菜品,只为了满足客户挑剔的嘴!
但是实事是这样吗?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现在生意火爆的餐饮店往往就那几个菜,比如:黄闷鸡、龙虾饭、菜饭骨头汤等。
老王就是做餐饮的,他刚开始卖的是台湾卤肉饭,为了吸引更多顾客光顾,他又增加了很多菜品,可是生意并没有他想象中的好,老王甚是烦恼!
老王店旁边有一家卖面的,只卖3款面,每天生意好的不得了!
餐饮店经营不好
老王就跟他请教,面老板就告诉老王,“我以前也跟你一样,卖很多种面,时间长了,我观察到,顾客喜欢吃的面就那几款,于是,我把其它卖的不好的面全部砍掉,只卖这三款面,同时,我把这三款面口味做的更好,让顾客吃一次就能记住,下次还会来吃!
就这样,把其它面砍掉后,我的成本更低了,生意更好了,越做越轻松!
老王听完面老板的话,似乎悟到了什么?
他回去后,把其它饭都去掉,只卖一款卤肉饭,通过跟其它卖卤肉饭的师傅学习,专注把口味做的更好,慢慢的,他的生意好了起来,做成了特色!
餐饮店经营不好
餐饮店为什么要做减法?
1、首先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爆款,把精力集中到一个产品上,做出自己的差异化;
2、管理更加方便了,因为菜品少了,库存也少了,也不需要太多的厨师,这节约出来的成本,就是老板的利润;
3、原材料进货量上来了,进货成本更低了,你的价格可以比别人更低一些,价格优势明显,如果打价格战,因为你的成本更低,竞争对手坚持不到多长时间,就挂了;
4、有了特色菜品,更能让消费者记住你,想吃这类菜品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
PS.如果你的菜品做不出特色,无法让消费者认可,就不要做“减法”,努力提高你的服务和菜品质量吧!
餐饮店经营不好?销客巴巴(www.xkbaba.com)告诉你!
>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原创稿
近日,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抓好促进餐饮业恢复发展扶持政策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要求从六个方面促进餐饮业恢复发展。
作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有效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通知》释放出的政策性扶持和针对性措施,对餐饮行业来说可谓是“及时雨”。《通知》指向餐饮市场主体面临的难点痛点,深化细化助企纾困措施,力求减轻企业经营压力、降低综合成本,全力帮助餐饮企业和从业者重拾信心、渡过难关。
民以食为天。餐饮业是满足人民饮食和味蕾需求的重要服务行业,也是稳增长、促消费、扩就业的重要领域。2021年我国餐饮市场规模达4.7万亿元,国内餐饮行业的直接从业人员在 2000万人左右,其对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作用显而易见。
但也要看到,受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国内多地餐饮行业不得不按下“暂停键”,餐饮企业生存面临相当挑战。随着疫情缓解,各地区各部门务必全力保复产促复工,助力餐饮企业将损失夺回来。
纵观《通知》要求,蕴含诸多科学严谨的“加法”——加快出台相关补贴措施,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增强融资担保功能,都是为餐饮企业及时“输血”,保障其恢复正常经营。同时,精准稳妥的“减法”也值得关注——2022年对餐饮企业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的餐饮企业,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提高返还比例;阶段性实施缓缴养老保险费等……这一切,更是在努力缓解餐饮企业的资金压力,让后者更多享受政策红利。
《通知》还鼓励餐饮企业自愿购买营业中断类保险,有条件的地方财政部门可对此给予适当补贴,这无疑是进一步分散经营风险,为餐饮企业提供更多保险保障。《通知》更明确,支持老年助餐消费。一方面关注并满足老年人的餐食需求,另一方面选择优质餐饮企业并为其开辟新的供餐路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支持和引导,相关工作用心良苦。
各地也在因地制宜,助力餐饮业恢复“红火炊烟”。有的地方积极为承租国有房屋的餐饮企业减免房租,有地方餐饮协会倡议为承租私有房屋的经营户减免房租,还有地方管理部门允许餐饮企业有条件开展“外摆”服务,更有创业外卖平台为餐饮从业者开辟经营新天地……多层面施策,多角度纾困,确保政策见实效,让从业者见实惠。餐饮业者也在努力克服困难,积极求变求新,使经营服务重回正轨。
确保政策应享尽享,积极提高服务效率,强化落实保障成效,一系列扶持餐饮企业恢复发展的“组合拳”,必将有效惠及餐饮市场主体,为稳增长、促消费、扩就业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