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拒绝一束鲜花呢?”近两年,随着“悦己消费”崛起,鲜花不再只是节日礼品,年轻人流行起给自己买花,享受一束鲜花带来的快乐。与此同时,鲜花电商应运而起。在业内人士看来,如果将2015年喻为“鲜花电商元年”,经过几年发展,2021年颇有爆发之势,市场规模已达896.9亿元,第三方平台、垂直电商、生鲜电商等参与者众多。鲜花电商真如看起来那样美丽吗?
重回电商赛场
云南昆明斗南花市作为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日均有2200万枝鲜切花销往各地。对于每月要买3次鲜花的“90后”云南女孩小余来说,“鲜花论斤卖”的斗南花市就像天堂。但她只去过两次,更多的是在线上渠道买花。“斗南花市有些远,花店价格又比较贵,相比之下,线上不仅方便,还能买到稀有品种”。
和小余一样,不少年轻人选择线上买花。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红玲告诉记者,“我们去年的交易总量创近5年来最大涨幅,其中电商需求增幅高达204.39%。这一方面是由于近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电商板块崛起;另一方面是随着鲜花空配、物流冷链全面发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鲜花运输时间长、质量变化快的难题,提高了客户体验”。
早在2015年,鲜花电商就曾迎来一波投资热潮,彼时赛道上以垂直电商为主。然而此后几年,鲜花电商赛道却悄然沉寂。
“最早入局鲜花电商的主体以跨行业者居多,对花卉行业特点及市场运行规律了解不深。”中国花卉协会市场流通分会副会长张力认为,几年前,电商需要承担消费习惯养成、市场培育的庞大成本支出,加之专业物流等配套设施不完善,导致部分鲜花电商长期亏损甚至倒闭。
“近两年,除了配套设施逐渐完善,疫情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鲜花电商的兴起。”中国花卉协会零售业分会副秘书长、深圳市中礼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思波表示,疫情期间,人们宅家时间增加,以鲜花装扮家居环境的需求增多,推动花卉产品消费从集团消费、节庆消费转向大众消费、日常消费。
“疫情期间,直播带货、一件直发发展迅速,快速推动了我国花卉零售市场扩张,带动了花卉产区市场价格持续走高与产能扩大。”张力说。
网购价低有因
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95后”女孩田梦也爱网购鲜花,“通过电商平台买花方便又实惠,价格更透明”。
有调查数据显示,受访消费者在线上购买鲜花时,最关注价格,其次是品质、种类数量。记者打开淘宝等电商平台,以“鲜花”为关键词检索,“15.9十枝包邮到家”“20枝玫瑰九块九,第二件还半价”等促销文字充满页面。如此低的定价,鲜花品质能有保证吗?
云南美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基地生产、线下批发于一体的花卉企业,今年在微店、抖音平台开启了线上销售。“疫情一定程度上放大了线上需求,我们也就经营起了线上平台。”该公司负责人曾益说,“线上销售虽然利润不大,但可以走销量。”
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被称为全国花卉交易价格的风向标,影响着全国花卉市场的价格走势。在云南从事鲜花批发行业的陈女士表示:“鲜花价格随着市场变化实时浮动,不论是线下实体店还是线上电商,都要遵循市场行情定价。”
实际上,从普通消费者角度来看,鲜花的“出厂价”并不高。以行情较低的6月份为例,昆明花拍中心的数据显示,玫瑰类的单枝均价大致在0.5元至0.9元之间。但在鲜花行业,鲜花会根据品质高低被分为A、B、C、D等级别,鲜花等级越高、品相越好,价格越高,C级鲜花一般就可满足家用需求。然而,电商平台大都不会注明鲜花等级,这导致售价参差不齐。
“网上的低价花不全是‘赔本赚吆喝’。因为低等级或销售淡季的鲜花本身就很便宜。但是,低价也有可能会以损耗大、瓶插期短、客户体验差为代价。”张力表示。
鲜花企业该如何避免低价竞争?何思波建议,要充分把握鲜花作为非标化、手工工艺产品的特点,在差异化经营、提供增值服务以及提升客户体验上下功夫。
期待“供应链自由”
鲜花本身价格便宜,为何到了消费者手中就会身价倍增?这与鲜花自身特点有关。鲜花具有易损、保质期短、对温度湿度要求高等特点,在产地、大型交易市场、批发商等层层流转中,鲜花损耗成本均会相应加入售价之中。
“鲜花损耗是世界性难题,目前难以完全解决。”张力表示,减少损耗涉及供应链上每个环节,以物流为例,目前鲜花的干线物流仍难以实现全程冷链,其中涉及车辆、运输、包装标准化等各方面问题。
鲜花电商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鲜花的多层流转。一些垂直电商会直接与花田签约,甚至自己打造完整供应链。“流转中的每个环节都是独立市场主体,会产生运营成本,打造完整的供应链可以让部分成本内部化。”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表示,“生鲜电商卖鲜花的优势是可以共享供应链,垂直赛道的鲜花电商则必须有足够客户群体,并通过销售稀有品种等方式提高客单价,才能摊薄建设供应链的成本。”
然而,除了能够获得资本支持的头部垂直电商,以及有现成供应链的生鲜电商,单个店铺很难搭建鲜花供应链。因此,鲜花行业兴起了一件代发与基地直发模式。一件代发,即花店、网店等商户接单,基地或厂家代为发货;基地直发则是基地或厂家直接面对消费者进行小件交易。两种模式均减少了中间流转环节,拓宽了销售渠道,降低了消费者买花成本。
不过现阶段对于部分花田基地来说,小件交易利润有限。曾益表示:“会有些小店铺找我们做一件代发,但目前我们更多还是面对批发商。”不少从业者也认为,基地在消费者端打出品牌难度较大,更应努力得到大客户的认可。
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业生产是降低鲜花产业成本的有效途径。从供应链源头鲜花种植来看,个体农户是我国花卉产业的生产主体,生产规模小且较为分散。张力认为,应该充分发挥农户精耕细作的优势,成立农民合作组织,统一进行花卉采后处理,通过产品的标准化来实现规模化,形成分散生产、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解决路径。
融合或成趋势
鲜花电商不断发展的同时,实体花店业务却不断收缩。2020年至今,何思波走访了全国100多家花店,总体来看,实体店鲜花消费需求阶段性下降。“实体花店应充分把握互联网带来的发展机会,比如进驻外卖平台就是不错的选择。数据显示,去年饿了么鲜花外卖业务规模翻番。”何思波说。
不过,花店进驻外卖平台仍有问题待解。花店需要适应外卖平台规则,解决节日期间订单集中等问题;外卖平台则需在提升客户体验上发力。饿了么鲜花绿植负责人王倩表示,“外卖平台重点要在服务标准化上发力,比如对商户进行履约管控、进一步提高配送时效等”。
实体花店主动拥抱互联网的同时,鲜花电商也在积极布局线下渠道,一些垂直电商选择了实体店加盟的模式。何思波认为,“垂直电商开展实体门店经营有品牌优势,但也面临多元化经营的挑战,不过总体来看对行业发展是有利的”。
此外,鲜花消费具有情感属性,线下花店可满足有个性化需求的客户。张力说,“我国目前鲜花消费的主力之一是‘90后’‘00后’,几年后,他们的消费理念可能会发生变化。对于鲜花电商而言,未来线上线下之间并不一定界限分明,类似线上下单、线下交付的模式或许更能满足重体验客户的需求。”(经济日报记者 赵心仪)
本文源自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费企业的生长与人生开悟同道:先看山是山,后看山不是山,最后回头看山还是山。
看山是山。面对产品、渠道、营销、管理等等屹立眼前的高山,企业们在摸爬中修为自身。
看山不是山。拨云见日,跳脱矮境后,企业们去凝炼经营理论,去提升产业格局,去精耕存量,去蓄水积能…在山隙间寻求改变,在山巅上统筹全局,用极具韧性的姿态跨越山丘。
看山还是山。践行长期主义的企业们收藏沿途风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回望来时之路,已越过座座山丘。
消费企业们在峰峦之巅呐喊时,群山也早已回唱。
2023年,旅游消费强劲复苏,淄博小城的烧烤在烟熏火燎中爆火,运输人海在五一小长假期里汹涌,圆明园门票在百年以来首次售罄;
2023年,中国出海扬帆振奋,半年度汽车出口量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华为Mate60一机难求,用“中国智造”实力诠释“遥遥领先”。
Z世代群体极具个性化的消费特点成为消费品牌新的攀峰动力。他们会沉着理性消费,也会沉浸购物狂欢;他们会独爱一杯独特的跨界联名美酒咖啡,也会追捧着将泼天富贵浇灌给国货品牌;他们会寻求情绪价值,也会为悦己买单。
越过山丘,才发现前方还是山丘,商业里的勇敢者们依旧向着开满鲜花的山丘挥挥衣袖,想要早日到达繁花锦簇的地方。
攀登之路,勇者不孤。面对消费企业面前的一座座“山丘”,36氪以「未来消费」之名,邀请消费行业的领跑者与创新突破者,共同分享、探讨和展望未来消费行业发展。我们希望与消费行业从业者们共同携手,坚定地走好这条难而正确的路,一起“越过山丘”,为中国2023年的消费行业写下时代的注脚。
11月29日(周三),36氪WISE2023「越过山丘」未来消费大会将于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此次参会企业。
01. 平台方
小红书
小红书2013年在上海创立,以“Inspire Lives 分享和发现世界的精彩”为使命,“真诚分享、友好互动”为价值观,小红书鼓励用户通过短视频、图文、直播等形式记录生活,分享生活方式,并基于兴趣互动形成社区。围绕不断累积的UGC内容资产,小红书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用户的多元生活方式聚集地,和越来越多跨代际人群的生活百科全书。
以此为基础,小红书平台上涌现出内容与商业之间不断流转的良性交互,成长出独具特色的“种草经济”“电商买手”。
历经10年的发展,小红书布局内容社区、品牌营销和电商交易三大业务板块,用户规模快速增长,互动连接更加紧密。截至2022年年底,小红书月活用户数超过2.6亿,其中90后用户占比超过70%,50%用户来自于三线及以下城市。不断繁荣的生活方式数字资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品牌商家。
随着小红书社区与电商的进一步融合,打通了买手直播、店铺直播、商品笔记等各个交易场域。过去一年半时间,小红书电商买手和主理人规模增长27倍,动销商家数增长10倍,购买用户数增长12倍。小红书买手正在成为一种新兴职业,小红书正在成为商家经营的新阵地。
腾讯广告
腾讯广告作为腾讯面向企业统一的商业服务平台,致力成为“企业全域经营伙伴”,汇聚腾讯系万亿级应用场景,以全场景用户连接、全链路经营提效支撑为基础,通过行业化营销服务与服务生态体系支持,助力每一位广告主实现数字化经营与生意增长。
围绕着复杂的广告业务场景,腾讯广告以混元大模型为基础,结合广告应用场景,及文生视频在内的多种智能化广告素材创作能力,切实助力广告主提升创意产能。
在腾讯广告“AI创意工作台”的帮助下,广告主不仅可以体验“所想即所见”的创意制作过程、批量编辑已生成资产、打造专属素材库等能力,更能够与品牌商品库进行对接,大幅提升广告素材的生成效率与效果。
哔哩哔哩
哔哩哔哩是中国年轻世代高度聚集的综合性视频社区,被用户亲切地称为“B站”。
围绕用户、创作者和内容,B站构建了一个源源不断产生优质内容的生态系统。中国优秀的专业创作者聚集在B站创作内容,涵盖生活、游戏、时尚、知识、音乐等数千个品类和圈层,引领着流行文化的风潮,成为中文互联网极其独特的存在。目前,B站95%的视频播放量都来自于专业用户创作的视频(Professional User Generated Video,PUGV)。在此基础之上,B站提供了移动游戏、直播、付费内容、广告、漫画、电商等商业化产品服务,并对电竞、虚拟偶像等前沿领域展开战略布局。
B站多个季度蝉联QuestMobile“Z世代偏爱APP”和“Z世代偏爱泛娱乐APP”两项榜单第一位。公司于2018年3月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并于2021年3月在港交所二次上市。
闲鱼
闲鱼是阿里巴巴推出的C2C闲置交易平台和趣味生活社区,经过9年发展,成为国内头部闲置交易平台。
该平台几乎涵盖了消费品的全部类型,目前用户数已超5亿,其中95后占43%,00后占22%,月度活跃用户达到1.25亿,“年轻化”趋势明显。针对传统二手交易信息不对称的难题,闲鱼不断创新信用机制、提升交易保障,从引入芝麻信用降低用户间信息差,到创新闲鱼小法庭推动大众化的争议解决机制,再到防欺诈的治理体系,闲鱼正稳扎稳打全力治理社区化闲置交易平台的交易环境。
围绕年轻人的热爱和兴趣,闲鱼兴趣达人找到了一种“以玩养玩”的新生活方式;围绕绿色发展的新共识,闲鱼正成为用户参与闲置交易、实现个人碳减排的新阵地;围绕城市生活的新需求,闲鱼重视同城交易、推出同城免费送等进一步加速闲置商品的流通…闲鱼围绕着“交易”和“社区”双轴发展,与用户共建兴趣交易、交流新社区。
墨迹天气
墨迹天气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以“成为全球领先的气象服务企业”为愿景,以“开启世界新气象”为使命的国内头部综合气象服务平台。
现已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7亿用户,月活跃用户1.6亿。最新上线的9.0版本APP,支持全球任意经纬度的天气查询,精确到分钟级、公里级天气预报。全新升级的短时雷达功能,可向用户提供包括降水、风力、温度、气压等气象要素在内的沉浸式交互场景服务。同时,在中长期预报方面,墨迹天气可提供未来40天预报,加强出行、钓鱼、亲子、运势等场景化服务。
除此之外,墨迹天气还可为企业端用户提供定制化气象服务解决方案,服务领域覆盖:航空、高速、车联网、物流、智能家居、农业、保险等20多个分支行业超过200家企业用户,其中包括平安、美团、饿了么、春秋航空、海尔等企业,并签约国家级重要赛事气象服务合作。
AliExpress(全球速卖通)
AliExpress(全球速卖通)创立于2010年,是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旗下的B2C跨境零售电商平台。AliExpress服务全球100多个国家的消费者,主要市场包括俄罗斯、西班牙、法国、美国、巴西、韩国、中东等。
AliExpress致力于提升全球消费者体验。目前,韩国消费者在AliExpress购物,基本可以3-5天收货,和本地电商平台的购物体验相当。9月,速卖通联合菜鸟宣布正式上线“全球5日达”国际快线产品,欧洲消费者5天就能收到来自中国的包裹。
去年底,AliExpress面向国内商家推出“全托管”服务,帮助商家简单经营、快速出海。商家只需负责供货,由平台方承担运营、物流和售后等一系列服务,让商家可更专注选品和研发。全托管带动AliExpress订单持续增长,仅3月单量就同比增长50%。
02. 品牌方
未卡
未卡VETRESKA成立于2017年,是全球头部人宠生活方式品牌。
品牌以充满乐趣而实用兼备的设计语言,不断突破想象力和艺术感的边界,旨在重新定义宠物产品的无限可能。未卡致力于从人类生活中汲取美好灵感,通过打造优质宠物产品,探索全新人宠生活方式,实现人宠情感互通。
自品牌创立以来,未卡先后打造了仙人掌系列、樱桃系列、大橘大利系列、花花系列以及Chroma系列等爆款系列宠物产品,被业界誉为“爆款制造机”。2021至2022年6月,未卡共完成三轮融资,其中B3轮融资由海外投资机构Altrui Investment领投,博佳资本跟投;B2轮由老股东Clearvue Partners全部认购,B+轮由老股东博佳资本独家投资。2020年,未卡完成2,000万美元两轮融资,其中,B轮融资由私募股权投资机构 Clearvue Partners 锴明投资领投,年初的A2轮融资由华创资本领投,A+轮投资方SIG海纳亚洲创投基金超份额跟投两轮。此前,未卡还先后获得了伽利略资本、IDG资本与和君资本的青睐。
Oladance
Oladance成立于2019年,信奉“Calm Technology /宁静技术”并努力让穿戴式产品变的更加无感,无形。
Oladance致力于未来穿戴式设备的研发,用超前的洞察力结合最新的硬件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穿戴式设备实现云端的数据接入和互动,进而实现人和人更高效的连接,让人在云端世界里实现多感官、多场景、多体验的交互。
逐本
逐本是专注重唤身心平衡的芳疗护肤品牌。
自2016年公司创立伊始逐本已走过6年独创研发历程,始终坚持东方芳疗护肤理念,遵循肌肤与身心的自然规律,充分融合自然植愈成分、现代前沿的护肤科技、天然的芳香精油能量外养表皮,内调情绪,用心构建肌肤净化、修复、新生的整全解决方案。公司希望帮助消费者唤醒个体内在治愈力,重塑内里平衡与外界自然宇宙的能量连接,探寻身心合一、回归滋养生命本真的东方生活美学。
有棵树
有棵树是创立于2018年的贴身衣物品牌。有棵树以首款自主研发的无痕抗菌女士内裤切入市场,2018年首次参加天猫双11成交额即破千万,不到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2000万+销售额。有棵树以“从大自然借来的舒适”为品牌定位,进行全新品牌升级,在新的品牌战略引领下,成功打造植物肉肉杯、植物暖暖衣、植物停螨衣三款爆品。天猫官方榜单显示,2022-2023年品牌连续两年占据天猫618内衣行业店铺TOP3。
理想销售业绩的背后,是强力的产品支撑。有棵树产品以舒适为根基,同时注重天然面料、植物科技的创新研发,带来更轻的环境负担,更愉悦的穿着体验。和有棵树一起,感受大自然的原态舒适,探索顺应自然的共生方式。
可啦啦
可啦啦成立于2011年,一直以产品为核心,秉持真诚、专业、用心的服务理念,倡导健康眼学,专研彩瞳舒适美,围绕日抛彩瞳为核心,打造覆盖月抛、半年抛、年抛等全周期的彩瞳产品矩阵,以及蒸汽眼罩、润眼液、洗眼液、护理液等眼部护理全周边产品王国。
作为国内第一批崛起和目前体量较大的自主彩瞳和隐形眼镜企业之一,可啦啦已赢得超8000万人次信赖,玻尿酸美瞳累计销售4000万片。 成立12年来,可啦啦实现翻倍增长,获得GMV近10亿。在2023年双十一大促中,全渠道同比增速79.42%,抖音官方榜单显示,可啦啦摘得隐形眼镜行业品牌和店铺双TOP1。 2023年提出“眼神亮晶晶 美瞳可啦啦”概念,打破美瞳既定认知,传递“令眼睛更有神”理念。截至目前,可啦啦已入驻线下药店、眼镜店和精品美妆店1000家以上。
Matchwell益和
Matchwell益和?成立于2012年,专注于宠物食品和用品的研发与创新。
企业产研基地位于江苏宿迁,同时在上海、南京开设了品牌管理公司,员工人数千余人。旗下已建成研发中心、质检中心、食品辐照中心等一体化供应链基地,同时拥有国内及海外占地2万平米大型云仓,日发货量超5万单。
Matchwell益和?已成功服务国内200多家经销商及10,000多家零售终端,覆盖三十多个省级行政区,并远销全球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欧洲、澳洲、北美、日韩、东南亚、俄罗斯等海外地区,受到全球千万宠物家庭的信赖。
历经十一年,Matchwell益和?已拥有多个极具特色的消费者品牌,涵盖猫狗主粮、零食、冻干食品、湿粮、调味剂、猫砂等。明星单品战牙?系列磨牙棒,2023年双十一售出过万件,仅此单品年营收超亿元;宠物罐头产量达每日20万罐,年产量超过7200万罐。
泡泡玛特
泡泡玛特国际集团成立于2010年,是中国头部潮流文化娱乐公司。
秉持“创造潮流,传递美好”的品牌理念,POP MART围绕全球艺术家挖掘、IP孵化运营、消费者触达、潮玩文化推广、创新业务孵化与投资五个领域,构建了覆盖潮流玩具全产业链的综合运营平台。随着版图的不断延伸,泡泡玛特POP MART目前已经入驻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新加坡等超过25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全球积累了数千万粉丝。截至2023年上半年,POP MART在全球拥有400多家线下商店和2300多家机器人商店,共有员工4000多名。
公司拥有MOLLY、SKULLPANDA、DIMOO、THE MONSTERS、HIRONO等众多知名IP,推出了许多粉丝喜爱的潮玩产品,凝聚了强大优质的粉丝群体。同时,POP MART还与世界知名品牌合作,为经典IP 形象打造时下年轻消费者喜爱的潮流产品。
本味鲜物
本味鲜物是专注低温肉制品研发的新消费品牌。
主打以西式预制菜为概念的健康无添加纯肉烤肠,发布业内首款零添加、采用最高端雪山黑猪作为肉源的黑猪肉烤肠,品牌上线6个月即斩获天猫烤肠类目销量Top10的成绩。两年内,团队研发了数十款低温烤肠产品,2022年本味鲜物与子品牌全渠道销量达2个多亿,不到3年时间,年收入超过10倍增长。2022年双11期间,本味鲜物的全平台GMV超过2000万。天猫官方榜单显示,本味鲜物成为2022年双11天猫烤肠类目的单日销量冠军。
品牌创始人肖欣是一个连续创业者。创业之前,肖欣曾担任摩根大通投行部高级副总裁,拥有十几年国际知名投行工作经验,多年融资、并购和IPO 经验,主导了近五十家中国企业在美国、香港市场的融资和上市。2014年,肖欣创立了专注于便利店智慧化运营和投资的公司鲜生活,他先后推动了贝塔斯曼、鼎晖入股鲜生活,并于2017年10月主导鲜生活、绿城物业、上海易果成立合资公司,以8400万美金全资收购好邻居。
BeBeBus
BeBeBus创立于2018年,秉承“为孩子创造不同”的品牌使命,坚持原创设计,专注新生儿护脊四大件,为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家庭CFO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打造领先的新生代母婴童时尚生活方式品牌。
一直以来,BeBeBus以消费者需求为设计出发点,融合极具现代感的设计语言,以创意,设计,美学教育需求为本的研发体系,确保BeBeBus品牌整体的产品原创输出能力,目前已形成以婴儿车、婴儿床、儿童安全座椅、儿童餐椅为核心的四大件产品线,以婴儿纸尿裤、湿巾/棉柔巾为核心的纸品产品线,以婴儿背带腰凳、婴童成长枕、婴童睡袋、妈咪包等为核心的纺织品产品线。
BeBeBus相信“安全”是母婴童品牌的根本,并始终坚持用科技守护宝宝的安全与健康,做中国原创设计的高端母婴童品牌。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愿景,品牌也十分注重团队建设——BeBeBus联合创始人兼 CEO 沈凌,有着多年母婴领域的专业从业经历和管理经验;产品研发团队则来自不同行业,研发设计人员可占到近一半且都项目经验丰富,研发能力成熟。
追觅科技
追觅科技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专注智能生活家电的全球化科技公司。
追觅科技起源于清华大学校内规模最大的科技平台之一“天空工场”。早在2015年,以“天空工场”成员为核心的追觅初创团队,开始从0到1攻克智能清洁电器核心的部分——高速数字马达。2017年成立以来,追觅科技在智能生活家电领域持续深耕和创新。
为了满足全球消费者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追觅科技不断探索和优化智能生活细分场景,将诸多创新技术应用到一系列智能清洁领域中,推出了扫地机器人、无线吸尘器、智能洗地机、高速吹风机四大品类,并持续拓新。目前,追觅科技已成为智能生活家电领域多品类立体化布局的全球化科技公司,产品覆盖包括中国、美国、德国、法国、韩国等 120 余个国家和地区。
追觅科技始终坚信“核心技术是一切的根本”。在高速数字马达、流体力学、机器人控制及 SLAM(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等方面拥有一系列授权专利并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其中,“心脏”高速数字马达和“大脑”智能算法是追觅科技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追觅科技产品矩阵迭代拓新的核心驱动力。
杨国福
杨国福品牌创立于2003年,历经20年的发展,成为家喻户晓的中式快餐领导品牌。
杨国福始终将“健康、匠心、美好”的价值观融入品牌和经营中。杨国福通过对中华美食麻辣烫的创新和改良,以及运用统一化、标准化、易拓展的加盟经营模式,实现遍布全国并触达海外的餐厅布局,向世界展示出中华美食麻辣烫的美好。一方面,杨国福丰富、改良了麻辣烫的配方,制备“可以喝的麻辣烫”,创新使用“斤式自选”服务模式及 “单人单锅”烹饪方式等,为麻辣烫赋予了新定义,有效地重塑消费者的体验。另一方面,杨国福构建了一套完善的加盟模式、自建智能超现代工厂以及完善供应链化来保障食品安全、服务质量,旨在保证所有“杨国福麻辣烫”餐厅、产品一致的用餐体验。
03. 投资机构
复星锐正资本
复星锐正资本成立于2013年,是复星旗下专注于新技术、新能源、新出海领域的全球化投资机构。依托复星健康、快乐、富足、智造四大板块生态资源,以“产业资源赋能创新企业全球发展”为使命,旨在成为全球领先的产业投资机构。截至目前,复星锐正基金管理总规模超过百亿元人民币,拥有美元、人民币双币投资能力,已领投百余家优质企业,并在北京、上海、深圳、硅谷、以色列、印度等全球7个地区设有分支机构。
青山资本
青山资本,中国一线天使投资机构,专注于消费领域。青山资本致力于做“美好生活的投资者”,与创业者一同创造有伟大愿景的优秀企业。成立至今,青山资本已投资项目包括:转转、每日黑巧、花点时间、bosie、pidan、COOOOK轻烹烹、鲨鱼菲特、cabana、LEMMO E-Bike、加点滋味、花田萃、ABC CAMPING等,保持着极高的投资成功率,并获得业内多项荣誉。
斯道资本
斯道资本是背靠于富达集团的全球性风险投资机构,投资团队遍及中国、印度、日本、欧洲和美国,资产管理总额超过110亿美元。得益于独特的资本属性,斯道资本能够灵活地运用资金,支持创新型企业颠覆或领跑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斯道资本专注于投资医疗健康和科技行业领域的早期和成长期企业,已投资超过300家高速成长的企业。斯道资本在中国拥有逾25年风险投资经验,在医疗健康和科技创新领域投资公司超过150家,例如阿里巴巴、药明康德、信达生物、亚信科技、天演药业、邦尔骨科、爱博诺德、分贝通、Kyligence、思派集团、镁信健康、小马智行、PingPong等。
04.服务商
SparkXGlobal邑炎科技
SparkXGlobal 邑炎科技是一家新生代跨境品牌全域数字营销科技公司。
专注为客户提供亚马逊、独立站等海外多个平台的一站式整合数字营销解决方案。致力通过多元化的数据、敏锐的营销触觉、全球化的营销经验以及丰富的营销技术与资源,赋能中国企业品牌化出海。
公司成立于2018 年,截至目前团队规模超 400 人,近50%技术研发团队,核心成员均来自亚马逊、Google、微软、百度、字节跳动等全球知名互联网公司。总部设在上海、深圳,同时在杭州、武汉、北京、香港,以及新加披、纽约、首尔、胡志明市等地均有分公司。
Xmars是SparkXGlobal旗下亚马逊 AI 广告优化SaaS,以极致AI驱动商家业务目标全面实现,以极致运营协助用户轻松面对繁杂操作。基于海量数据和丰富算法,精准捕捉增长点,强大的自动化功能,助力企业降本增效。目前 Xmars 在全球已经服务了超 4000+客户,涉及 3C 电子、服饰、运动、家居等多个品类,帮助全球商家高效布局“数智化”商业体系,驱动业务长效增长。
愿景娱乐
愿景娱乐是国内头部直播电商综合服务机构,也是国内较早开启明星直播带货模式的MCN机构。
旗下知名艺人超过40多位,其中朱梓骁、郝劭文、张檬小五夫妇等均缔造过单场GMV破亿的直播纪录,被誉为直播电商界的明星“梦工厂”。愿景娱乐业务覆盖了美妆护肤、生活、食品、服饰、游戏等全品类,通过数字化服务中台,建立了超 2 万 + 国内外品牌入驻的供应链系统,实现了直播流程在线化、数据实时化、选品智能化、分析规模化等多重算法。2023年,愿景娱乐被评选为抖音电商年度影响力MCN机构。
魔珐科技
魔珐科技成立于2018年,是业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3D虚拟人全栈式AIGC能力和顶尖虚拟人美术能力的3D虚拟人科技公司。
作为3D虚拟人赛道引领者,魔珐科技以打造有形象,会表达,够专业的超写实3D虚拟人为目标。2020年5月,魔珐科技打造的顶流虚拟偶像翎__Ling,开创了3D虚拟人1.0时代。2023年初,通过自研的AIGC实时直播技术,魔珐科技国风虚拟偶像令颜欢以百万次场观和千万次互动,给出了2.0时代的最佳模版。2023年5月,魔珐科技推出了首个“超写实3D虚拟人智能体”镜JING,引领3D虚拟人赛道迈入3.0时代。
魔珐科技锚定3D虚拟人赛道,在3D虚拟人AIGC造人、AIGC三维动画、AIGC声音和文本等3D虚拟人AIGC技术领域实现了3D虚拟人赛道从0到1的突破。魔珐科技打造了全球首个端对端的超写实3D虚拟人工业化产线,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3D虚拟人的AIGC平台——星云平台”,和三款终端产品“魔珐有言”虚拟人视频AIGC平台、“魔珐有光”虚拟人直播AIGC平台,“魔珐有灵”虚拟人服务AIGC平台,打造了赋能千行百业的超写实3D虚拟人产品矩阵。
作为3D虚拟人赛道开创者,魔珐科技前瞻性的搭建了从超写实3D虚拟人工业化产线、3D虚拟人的AIGC平台到终端应用及行业解决方案的全链路产业架构。魔珐科技致力于为各行各业提供高质量、高效率、低门槛、规模化的超写实3D虚拟人技术、产品和服务,以“3D虚拟人+X”重塑千行百业。
银色大地
银色大地是一家专注内容、达人、品牌孵化的短视频MCN机构。
我们专注用产品思维创作短视频内容,我们擅长精准捕捉用户洞察,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专业的内容营销公司。目前全网粉丝1亿+,旗下达人10余人,合作品牌超千个。团队深耕于抖音短剧、剧情短视频等领域;全年制作亿级影响短剧数十个,致力于将内容用户化。我们敬畏内容,敬畏爆款,敬畏用户。
银色大地,用内容治愈世界。
奥创光年
奥创光年「Mogic AI」 是国内头部AI智能营销科技服务商。
结合行业领先的多模态算法模型自建了多种内容营销算法模型,通过独特的智能营销平台包括:动态内容管理平台「DAM」、AI智能内容生产平台、AI智能内容数据洞察平台,着力为品牌增长提供营销产品和营销服务。目前已经成功地服务了超过一百家头部品牌集团公司以及平台,包括阿里巴巴集团,宝洁集团、百事集团、欧莱雅集团、联合利华集团等。
在这个内容生成数量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时代,Mogic Copilot 提供基于内容策略和AI技术的内容规模化自动化制作,包括文案、图片和视频的生成,能帮助品牌更有效地推广产品,提高营销效率和客户转化率。
奥创联合创始人分别为前字节跳动副总裁&飞书负责人及前雅诗兰黛副总裁&品牌总经理,专业资深的团队致力于深入了解每个品牌的需求和目标,为品牌提供营销策略和服务。
inDare 格外设计
inDare 格外成立于2015 年,是一家用爆款说话的产品全案公司。公司坐标深圳,由两岸三地及留学归国人才等多位创意精英共同创立,现拥有海内外创新人才150+。公司成立至今,已涵盖[品牌创新]、[产品创新]、[空间创新]、[产品广告创新]四大业务板块。我们致力为世界500强及新消费头部品牌提供创新、专业、高价值的系统设计解决方案,基于消费研究与市场洞察,为客户找到精准的市场机会,帮助客户实现商业价值。
inDare为众多新消费品牌提供产品方案及品牌全案服务,助力国家品牌输出战略,创造商业创新价值和设计文化价值,成功孵化口腔护理国货第一品牌 usmile、情趣用品国货第一品牌大人糖;与国民3C 第一品牌baseus、头部知名品牌高露洁深度合作。
截至目前,inDare已成功斩获 310+ 项全球知名大奖,连续 5 年入选德国红点设计排名 TOP 榜单前 4,2020年排名位列第 2。此外,inDare连续 6年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广东省最年轻的工业设计中心之一,深圳十佳工业设计公司。以设计经营为理念,用中国设计为人类创造美好的生活体验。
片来源:隅田川
国内咖啡品牌再现融资。
3月27日,咖啡零售品牌隅田川咖啡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由沂景资本、建德国控联合领投,不二资本、启明创投跟投。最近的两笔融资还是在2021年3月和2020年8月。隅田川咖啡表示,本轮资金引入后,隅田川将持续升级产品研发和线下多渠道拓展,加强品牌营销与团队建设。
据了解,隅田川咖啡主打“口粮咖啡”和性价比路线,产品类型分为咖啡液、冻干咖啡类的便捷、功能型产品,和以挂耳咖啡为代表的现磨享受型产品,后者是其核心主打产品。截至2022年年底全网累计咖啡销量达10亿杯。目前已覆盖线上和酒店商超、便利店等线下渠道,在天猫平台上咖啡液类目和挂耳咖啡类目连续三年销量第一、天猫咖啡粉单品销售第一。
实际上,今年以来,在隅田川咖啡之外,“Ao Tiger 虎闻咖啡”、小咖主、四叶咖等多家初创咖啡品牌已相继获得资本关注。伴随着资本加速布局,国内咖啡行业或将开启新一轮战事。
消费回归,资本加速布局
在咖啡产业中,两大主流赛道是以星巴克、Costa为代表的商业连锁咖啡品牌,主打线下咖啡店铺,和以隅田川、永璞、时萃为代表的零售赛道,其次是精品咖啡和便利店、餐饮咖啡等。在新消费火热的2021年,这一赛道出现了密集融资甚至是高估值泡沫。
到2022年,新消费领域在一级市场一度遇冷,咖啡算的上是业绩为数不多能够逆势上扬的品类,但去年在资本市场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企查查数据显示,2022年共有31起咖啡相关的融资事件,和2021年融资数量不相上下,部分品牌,例如Seesaw Coffee、花田萃等还是上一年上一轮资本眼中的热门投资项目。但由于资本谨慎,整体融资金额还是同比出现了跌幅。
制图/钛媒体消研所
今年以来,投资机构的热情在看到当前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后持续回归。仅2月份一个月,现磨手作咖啡品牌雷力咖啡宣布完成3000万元A轮融资;咖啡连锁品牌“Ao Tiger 虎闻咖啡”完成天使轮融资,而投资方为梅花创投;新式咖啡品牌幸猫咖啡宣布获1500万元A轮融资;功能性咖啡品牌“奢啡”也完成了新一轮数千万元融资。
3月以来,一些地域特色品牌获得关注:咖啡连锁品牌小咖主完成1亿元A轮融资,该品牌以非洲咖啡豆为特色,以长沙为中心,辐射华东、华南、华中多地,在过去一年多间已开出20余家门店;云南咖啡“有品类无品牌”的尴尬争相有人想要打破:以云南咖啡为特色的嗨罐咖啡完成天使轮融资,同样以云南咖啡为特色的精品咖啡连锁品牌CLOVES COFFEE四叶咖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天图资本和内向基金联合投资;
头部茶饮品牌再现入股咖啡赛道,奈雪的茶投资“怪物困了”咖啡;主打“咖啡+盲盒+礼物”潮流模式的咖啡连锁品牌DEAR BOX盲盒咖啡宣布完成A+轮融资,采用了类似游戏机的外观设计,门头只保留一个展示盲盒的机器和一个点单窗口,打破传统咖啡店布局……
在咖啡品牌外,资本的关注度也在逐渐向咖啡的上下游延伸。近日,奶茶店自动化制作设备研发商咖爷科技宣布完成融资,并计划重点开拓咖啡馆场景。实际上,在过去一年,已有智能咖啡机、咖啡餐饮服务商、咖啡网购软件平台等品牌获得投资,例如,包括已完成1亿元融资的智能咖啡机品牌咖啡之翼。
新一轮混战是否开始?
资本加速布局的背后,新一轮混战是否即将开始?从事咖啡行业的业内人士对钛媒体APP表示,对初创品牌来说,今年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现状。
国内部分头部品牌已走到了加速开店、供应链逐步完善和推进盈利的阶段。星巴克宣布大力加码中国市场,三年内开设3000家门店,将会加速抢夺区域市场核心位置的门店资源。瑞幸最新财报显示,2022年全年瑞幸营业利润首次扭亏为盈,截至年末,门店数量达8214家,已接近万店目标。在咖啡产业链和供应链布局上,瑞幸、隅田川等多家品牌已在投资建设自己的咖啡生产工厂和签署独家产地的咖啡豆协议,以降低生产成本。
与此同时,咖啡品牌们都在开拓新思路,寻找自己的增长空间。
部分品牌看好国内咖啡市场的消费人群和地域重心持续下沉的趋势。
瑞幸咖啡今年已将联营门店布局伸向了非一线城市。此前,有媒体报道,目前产品均价可以卖到9.9元的库迪咖啡开业门店数量已达903家,并在部分下沉市场,部分瑞幸咖啡加盟商开始转投库迪。而据窄门餐眼显示,蜜雪冰城旗下的平价咖啡品牌幸运咖现有门店已达1900家,大部分在三线城市,而在2021年底这个数字还在500徘徊。挪瓦咖啡在今年春节期间开了110家门店,新开门店主要分布在三四线甚至五六线城市。
从创新层面来看,更多户外与空间场景也在被咖啡品牌关注,并持续加码。去年M stand开设出全国首家环湖露营主题门店。没有选择下沉市场,MANNER选择的是到雪山、音乐节和露营场景中去,同时与户外生活方式品牌CHUMS开设了露营主题快闪店。
今年年初,MANNER直接将门店开到了吉林松花湖滑雪场,成为全国首家雪场咖啡品牌店,随后又在崇礼阿那亚开出第二家MANNER雪场店。星巴克最近则推出了“沿街取”服务,类似于结合国内市场特点的“汽车咖啡店”,以拓展更多消费场景。
国内咖啡市场留给新锐咖啡品牌的空间还有多大?整个市场早已百舸争流,一片红海,但好在还存在一定增长规模。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达3817亿元,2022年达4856亿元,并预计2025年将达万亿规模。
伴随着资本加速布局,国内咖啡行业今年有待打破平静,开启一轮新混战。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 | 柳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