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奴聚焦单品,细分出品类“毛肚火锅”之后,还引发了两个潮流:一是更名,二是减菜单。
经3年时间,这两个潮流都已经激荡出无数思想的火花。这是行业的进步,值得肯定。
不过,我们不能忽略,改菜单后的成功,其实是一系列动作的共同结果。
◎ 餐饮老板内参 道哥
1
好菜单是规划出来的吗?
▼
好菜单是规划出来的吗?似乎是这样。
其实不然,好菜单是持续升级出来的。这个过程,就是一个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这个蜕变过程,根本上是在众多产品中,筛选出优秀者的过程
> 比如,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巴奴菜单的升级。这个升级的前提,是巴奴的菜品太多了,管控难度大,浪费多,产品不聚焦。所以,才有了减菜单。
> 但是,有做中式快餐的模仿者,却照搬巴奴的玩法,愣是把自己本就为数不多的产品,精减成了单品,结果元气大伤。
> 事实上,菜单升级必须经过由少到多,再由多到精的过程。这就好比骑自行者,屌丝骑自行车是苦逼的生活,土豪骑自行车就成了新的生活方式。
2
菜单规划必须历经“改改改”
▼
那么,到底如何理解菜单规划这件事呢?
我以长沙有间虾铺的三个版本的菜单为例,结合图片来说说。
第一张图,是有间虾铺的第一版菜单。
< class="pgc-img">>这一版菜单,非常普通。主要就是用文字分五大类:大虾、小菜、小串、小炒、小酒。
其中,大虾一类,共有9个产品,9个产品中的爆品,用三颗星做了特别标注,还在名字背后加了特别标注。比如“大锅油焖虾”标注为“江湖头牌”,另一款爆品“一品蒸虾”标注为“女神最爱”。
菜单虽然简陋,却也是用心良苦。并且,这一版菜单已经具有非常明显的“规划”。
不过,这其实是一种假设性规划。因为新店刚开业,谁也不知道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只能通过别人家的菜单为参考,先来假想一个自己的客户模型,然后为这个客户模型规划产品。
但是,在运营一段之后,菜单就需要做调整。
第一版菜单,是用文字做主打,没有任何图片。在第二版菜单中,升级为以图片为主导。
< class="pgc-img">>第二版菜单中,规划更明显。
首先符合大原则,产品中有君臣佐使。左手页,5个主打产品,又形成了上面两个核心主打爆品:大锅油焖虾和大锅油焖蟹。下面三个配角。右手页,则是众多常规产品。
对比两版菜单,第一版中,是没有大锅油焖蟹。只有小龙虾的两种制作方法。但是,在实际的经营中,大虾是有季节性的。因此,在第二版中,形成了两个核心主打爆品,大锅油焖虾和大锅油焖蟹。在大虾短缺的季节,主打螃蟹。
并且在后来升级的菜单中,形成了四个主打产品:大锅油焖蟹、大锅油焖虾、秘制油爆虾和龙虾肉蟹煲。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菜单的升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菜单是市场动态的反馈,而不是老板意志的规划。
3
菜单是品牌的一部分
▼
事实上,观察众多优秀品牌,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的菜单是品牌的延伸,是品牌的互动。
在餐饮的整个品牌思维体系中,首先是品类。大品类里才能产生大品牌。
因此,很多大品类里的小店面,菜单没有规划可言,依然生意红红火火。
其次是名字。
名字是有气质和性格的。比如,药店喜欢用**堂,老牌餐饮喜欢用**楼表达贵气;新餐饮品牌喜欢用网络名字来体现年轻。
而巴奴带动的更名潮,其实就是把上面说到的“意象派”变成简单粗暴的告白式,即品牌名+品类名。这个做法最具竞争力的优势,就是降低了认知成本,看一眼就明白。
然后是门头。
门头是餐厅的第一形象。关键要素有三个,一是名字要符合品牌+品类,除非你是海底捞、西贝、巴奴这样的大牌。二是字体要庄正。因为越是大牌,字体越正。三是门头要用最亮的色彩来提高识别度。
从品类选择、名字命名,再到门头设计,在这三个环节之后,才是菜单发挥力量的时候。所以,一家餐厅盈利能力的强弱,是多种合力的结果。
为了解决菜单背后的问题,找到门店、品牌更多的盈利空间,我们特邀两位实战派老师——来自陕味食族的孙明老师和王武双老师开设了《菜单规划与商业模型实战营》。
12月17日-18日,两位老师将用2天时间带领大家深度进行全面的菜单规划分析和调整指导。
学员大力推荐
>为厨师长、菜品研发部、餐厅老板想要精细管理要懂:成本、售价、毛利,这是每天都必须用到的,但并不一定每个厨师都能计算清楚。以下这份测算表是自动测算楚结果只需用精准刻度秤确认重量就这么简单!让我们来看看这个高效能的成本工具吧!
< class="pgc-img">第一步先输入基础数据
>< class="pgc-img">第二步菜品成本信息:输入重量、价格、出料
>< class="pgc-img">第三步:标准菜品的操作方法备注等信息
>< class="pgc-img">成本核算准备工具精准电子秤一台
>< class="pgc-img">成本测算表格区域介绍
>< class="pgc-img">操作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只有成本算的准才能管好利润与损耗!以上介绍成本测算表格你学会了吗?
以上操作工具私信沟通!
餐饮的经营,菜单就是餐厅的战略规划地图,是员工的行动指南,更是顾客的点餐目录。菜单上有什么菜品,决定了一家餐厅的后厨和前厅的工作重心在哪里,菜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很多餐饮老板并不清楚该上哪些菜品,主推的爆品、客户刚需、以及围绕吃饭相关的饮品和小吃的搭配,这些都没有相应的规化与设计,仅仅是把厨师能做的,当地有的一些菜品名称与价格呈现在菜单上而已。
那么一张完整的菜单菜品,都包含哪些呢?
菜单=爆品+刚需菜品+多巴胺菜品系列+饮品+小吃
1、爆品
爆品是餐厅的招牌产品,销量高、利润高、制作流程标准化。
餐厅有爆品,才能有记忆点, 否则顾客到我们餐厅,吃了哪些味道不错的菜品,都记不住。如果有爆品海报灯箱放门口,那消费者即使忘记了味道,但看到爆品海报,也会记起似乎点了这样的一道菜,味道也不错。
爆品,是菜单中的必备品,需要重点突出打造。
2、刚需菜品
什么是刚需菜品?是就餐必须的菜品,比如中餐必备的蛋汤,下酒必需的花生米、毛豆、皮蛋,儿童爱吃的蛋羹、女人爱喝的养颜汤,这些都是点餐中的刚需产品。
对照菜单,我们有这样的菜品吗?如果没有,思考可以加入哪些刚需菜品,让消费者能点得更多一些。
3、多巴胺菜品
什么是多巴胺菜品?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这种脑内分泌物和人的情欲、感觉有关,它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
多巴胺菜品,可以使人上瘾,勾起消费者的回忆、美好的感受等。
如何寻找多巴胺菜品?这样的菜品,不仅有能让顾客爱上的特质,还要在上菜的过程中增加仪式感。
这样的菜品寻找的过程艰难,一旦找到,对于餐厅提升营业额和利润率都有很大的帮助。它是专属餐厅的口味,让顾客上瘾,才能让顾客来常来。
4、饮品
有菜有汤,也要有饮品,男人们用餐喜欢喝点小酒,而女人们用餐喜欢喝一点饮料、各种口味的鲜榨汁、牛奶,都是餐厅必不可少的饮品。
饮品不求多,要求更精,像雪碧、可乐这样不需要餐厅制作的饮品,可以放上,需要现榨的饮品,要选择顾客点单率高、毛利高的饮品。
5、小吃
对于聚会类偏多的餐厅,小吃是必不可少的选项。聚餐时,越来越注重搭配的合理性,招牌菜、主菜、辅菜、小炒、干锅、营养汤、凉菜、小吃,菜品搭配的种类越全,消费者聚餐的消费也会越高。
中餐大多以外餐为主,所以基本以短平快的套餐为主,而晚上大多是有聚会需求的,所以要全方位考虑顾客需求,增加一些小吃类。
像儿童类小吃:鸡柳、小馒头、玉米烙,大人们喜欢的小吃:红糖糍耙、千张油条等,小吃类的品种很多,选择顾客群体喜欢的放在菜单里就好。
关于菜单中的菜品,就介绍到这里。一张菜单不止是有这些菜品的合理搭配,还有背后的规与设计。菜品如何搭配着卖更多?如何突出爆品?如何在菜单上让客户感受到信任感、亲切感?这些都是菜单规化的内容。
最近有很多粉丝咨询我门头规化与菜单规化的问题,我发现很多餐饮老板还是老眼光看新问题。以为菜单和门头只要设计好看就行,殊不知,在商业世界中,被识别、被记忆、主动吸引,比好看与创意更重要。
就像我写的文章以及微头条、文案、短视频,一直被同行模仿和抄袭,但是同行能抄走的永远只是外表,真正的内核,如果没有真正的理解与深度的思考,只是画皮而已。
同样的,餐饮经营中,门头规化、菜单规化也是如此,我们作为旁观者,有着天然的旁观者视角,能看到餐厅老板看不到的盲区与误区, 因此,这也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我是洪大胆,餐饮门头菜单规化的主理人,餐饮门头菜单规划将持续为您分享关于餐饮门头、菜单相关的战略规划设计知识。专注于餐饮菜单门头战略规划咨询,每天分享餐饮菜单门头知识,用营销思维看餐饮创业,帮助老板少走弯路。
欢迎您将我的文章转发,关注我的小伙伴可以回复后台:菜单模板,我会赠送一套菜单设计模板,帮助你提升菜单颜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