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倪东方的石雕作品《花好月圆》。
波光里,高楼倒映,仿佛晶莹缤纷的青田印河。在浙江省青田县,两年一度的青田石雕文化节,将隐藏于灵山秀水的美石故事层层打开。山川景物、人间百态,以巧夺天工之精妙,尽现青田一石。
厚重的文化底蕴是青田石雕枝繁叶茂的根脉。侏罗纪晚期,青田一带火山爆发,凝结成天然瑰宝青田石。青田石属叶蜡石,细腻润泽,以青色为基调,有红、黄、蓝、白、黑等,五彩斑斓,花纹奇特。有灿如灯辉的灯光冻、色如幽兰的兰花青、纯正清雅的封门青、黄色艳丽的黄金耀等,据青田石专家统计约有10大类108种。
封门青,产自青田县山口镇封门矿区,犹如春天萌发的嫩叶,微透如灯光冻,润泽细腻,质地极纯,故曰“清”,不坚不燥,篆刻印章,尽得笔意。封门青以清雅见长,隐逸淡泊,被称作“石中君子。”
从崧泽文化时期古拙简练的青田石璜、六朝形态洗练的石雕握猪,至唐五代生动精细的圆雕宗教艺术,青田石雕与时俱进,以实用为主。南宋时期,青田石雕发展较快,以石章、笔筒、水盂等文人雅具及首饰、香炉、佛像等标志着这个时代的精神气质。
明中叶,篆刻家文彭偶遇青田灯光冻,操刀治印,风行印坛。文彭后,文人雅士自篆自刻,所取印材尽用青田灯光冻。清朝青田石雕从实用转向赏玩,器皿、仿古物、人物、动物等品类丰富,艺术趋成熟。清末民初,青田石雕销路大开。山里人家家都会石雕。1915年,山口石雕艺人周芝山的梅鹤大屏、瓜盒、牡丹瓶等12件作品获美国巴拿马博览会银质奖章。
青田石,中国印,中华文明长卷上一方精美的印章。
第八届青田石雕节上,型如古瓶、繁复精致的清代石雕珍品《四季平安》,格外引人注目。瓶盖巧用封门金玉冻俏色雕成孔雀、牡丹,两肩圆环上立鹦鹉,外层精刻四季花卉,3只和平鸽以承瓶身,整件作品富丽堂皇。这是青田籍华侨、深圳东方国石馆管爱军先生从比利时拍卖会上买回来的,他笑称自己是“捡漏”。《四季平安》代表着青田石雕高超的传统技艺。
青田石雕讲究“审石”,因材施艺,依色取俏,层次丰富,细腻精巧,大气奔放,形神兼备,自成流派。有圆雕、镂雕、浮雕、线刻等手法,分相石、开坯、粗雕、细雕、封蜡、润色等工序。青田石雕的雕刻技巧、风格塑造和情趣意境都达到了传统工艺精品相当高的程度。
1957年,青田石雕艺人张仕宽、林如奎、朱正普、吴如乾参加了全国第一次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张仕宽《葡萄山》开创“尖刀戳石”“坑洞密布”“暗刀明脉”新雕法,使葡萄叶脉络凸显,更加生动逼真。林如奎《高粱》开创农作物进入石雕新天地,几株红透壮实的高粱沉甸甸低垂着,淡绿叶子像轻盈飘带拥抱住累累果粒,籽粒青中泛黄、黄里透红,间有金黄小米、娇艳山花,散发着田野的芳香气息。自此,高粱、稻谷、小米、毛芋、南瓜、辣椒、扁豆、白菜、茄子等农作物登上大雅之堂。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青田石雕百花齐放,诞生了周百琦《春》、倪东方《花好月圆》、张爱廷《丰收》等国宝级作品。倪东方的代表作《花好月圆》,薄薄一片灯光冻打磨成一轮满月,纯洁到极致,两旁缀以花鸟,牡丹正艳,双鹂啁啾,枯藤老树底座。构图、造型、雕工、色彩,无一不令人拍案叫绝。
如今93岁的倪东方,声音洪亮,身体结实。他15岁随母学艺,以锯石工身份加入石刻合作社。白天锯石,晚上习艺。当他把雕好的烟灰缸、和平鸽拿到厂里,众人皆惊。
金玉冻“睡美人”很好诠释了倪东方雕与不雕、大璞不雕的艺术哲学。这块金玉冻上有2.5厘米厚黄金耀,下面是5厘米厚封门青,上似黄金,下似白玉,纯净、细腻、温润。倪东方绕石数天,决定不雕,只用水砂纸打磨、抛光、上蜡后摆在陈列室,边上放了3个字“睡美人”。“睡美人”巧在不雕,薄薄轻纱,若隐若现美丽。
82岁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爱廷,须发皆白,笑脸圆润,像他刻刀下那些慈眉善目的老寿星。科班出身、带徒无数的他,最喜欢童子题材创作。他说,孩童是世间最美的景色,是“柔软的力量”。发掘人性深处的纯真与善良,将至柔至软的美带给人们,是他的追求。
青田石雕,人才辈出。小镇山口是青田石雕艺术起源地,常住人口1万人,走出11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现在的青田石雕艺人大多十几岁拜师学艺,后到高等院校深造。徐永丽是青田石雕界省级大师中唯一的女性。1966年出生的她,端庄优雅,很难相信这是一位整天与石头粉尘打交道的石雕女匠人。难怪师傅张爱廷疼惜她,“女孩子搞石雕太不容易了。拉来一车石头,爬上车,拿不动,眼睁睁看着好石头被别人买走。”
火车站旁,是马兵、徐永丽夫妇的点石艺坊。30年前,北京小伙马兵第一次遇到青田石雕就被迷住了,魂牵梦萦,最终他留在了青田。宽大展厅陈列着老人、妇女、儿童系列等几百件作品。徐永丽作品以人物神韵见长,《何处是绿洲》通体土黄色,造型饱满,石头表面原有纹理稍加修饰,恰到好处表现出风吹头巾的动感与思绪;《春的气息》简约现代,舍弃传统的繁复镂雕,只有长发纷垂的少女,双眼微合,风中沉浸。马兵追求意境理趣,《知鱼之乐》将远古哲学思辨场景凝于石上,两位智者嘴角上扬,眼神狡黠;《梅妻鹤子》《钟馗嫁妹》《竹林七贤》,圆雕、半圆雕、浅浮雕、高浮雕、镂雕相结合,虚实相间,意境悠远,粗犷大气。
走进陈小甫石艺馆,他与意大利雕刻家奇罗交谈正欢。身后是持青龙偃月刀、骑枣红马的红脸关公,长长披肩、美髯飘舞、马蹄飞踏,千里雄风,气势恢宏。茄子、杨梅、灵芝、紫山药、地瓜栩栩如生,说明牌上写着:“从小生活在山区,农作物并不高产,唯有地瓜最丰富,是填饱肚子的大功臣。”陈小甫把对土地的深情与敬畏刻进了小小地瓜里。
“风雅之道,粲然可观。”一生精粹镌刻于方寸之间,大江大河奔腾于股掌之上。以自然之道承接文化使命,是青田艺术家的文化自觉。从铁皮桶里放上茶叶、茶叶中间放上石雕、跨出国门闯天下,到“世界玉石,青田成器”完整产业链;从“外交使者”《花瓶》《小象》《群马》、上海世博会192个肖像组章、APEC峰会21方青田篆刻到武汉抗疫天使之痕……世界友好、国家大事都被艺术家巧妙雕刻成璀璨之作,汇入青田石历史长河。
《 人民日报 》( 2021年04月03日 08 版)
周焦点回顾:
新消费赛道,小餐饮预制菜受青睐。本周,新中式预制菜品牌“面朝大海”近日宣布完成Pre-A轮千万级融资,本轮由新创基金独家投资。3月2日,小餐饮加盟连锁孵化企业四川墨比优创已完成亿元级别A轮融资,由天味食品领投,梅花创投、嘉兴品创参投。
硬科技赛道,汽车芯片大额融资不断。 本周,瞻芯电子宣布已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国方创新领投,国中资本、临港新片区基金、金石投资、钟鼎资本、长石资本等众多机构跟投。此外,高性能车规级处理器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芯擎科技正式宣布,已完成总额近5亿元的A+轮融资,参与本轮融资的投资机构包括泰达科投、海尔资本、浦银国际、武汉创新投、桐曦资本;以及现有股东国盛资本、越秀产业基金和嘉御资本等再次加注。
大健康赛道,顶流资本聚集肿瘤创新药。本周,致力于创新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开发公司—原启生物宣布,继在2022年7月完成1.25亿美元B轮融资后,近日完成了4500万美元的B1轮融资。本轮融资由RTW Investments与QIA(卡塔尔投资局)联合领投,现有股东启明创投、建发新兴投资等继续投资。此外,RNA企业嘉晨西海宣布完成近亿美元A+和A++轮融资,投资机构包括国调创新基金、越秀产业基金、高瓴创投等多家机构。
互联网赛道,AIGC投资热还在持续。2月27日,自然语言技术AI服务商竹间智能宣布,继近期完成D2轮融资后,已经正式推出运用「类ChatGPT技术」的成熟AIGC产品,并即将开启新一轮融资。D轮融资由金浦投资、金库资本、江苏文投、隽赐资本等联合投资。此外,专注于企业创新数智化的技术服务公司衔远科技宣布已经完成数亿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启明创投领投,经纬创投跟投。
据投中网不完全统计,投融资详情如下(统计周期02月27日-03月05日):
新消费
杏皮茶品牌“哼夫人”获得天使轮融资
2月27日消息,杏皮茶品牌“哼夫人”已于2021年获得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目前处于A轮融资开放阶段。
「爆爆姐螺蛳粉」获数百万元融资
3月1日,新锐快餐连锁品牌「爆爆姐螺蛳粉」于近日完成数百万级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美味投资。
轻医美连锁品牌「蛋壳肌因」完成3000万元A+轮融资
近日,轻医美连锁品牌「蛋壳肌因」已完成3000万元A+轮融资,由斯凯沃创投领投。
新中式预制菜品牌面朝大海获千万级Pre-A轮融资
3月1日,新中式预制菜品牌“面朝大海”近日宣布完成Pre-A轮千万级融资,本轮由新创基金独家投资。
「Glowe 阁楼」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近日,心理咨询服务平台Glowe 阁楼(简称:阁楼)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此轮融资由峰瑞资本领投。
墨比优创获亿元级别A轮融资
3月2日,小餐饮加盟连锁孵化企业四川墨比品牌优创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墨比优创)已完成亿元级别A轮融资,由天味食品领投,梅花创投、嘉兴品创参投。
宠物电商平台「波什宠物」完成8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
3月2日,「波什宠物」近日获得8000万元A轮融资,由偕悦(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独家投资。
硬科技
「赤霄科技」完成A轮融资
2月27日,机器视觉检测创新性科技公司杭州赤霄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赤霄科技)宣布完成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绿洲资本独家投资。
国产雷达厂商木牛科技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
近日,国内毫米波雷达智能系统解决方案头部服务商-木牛科技宣布完成了C轮数亿元融资,微光创投和劲邦资本联合领投,其他投资方还有仓廪投资、君茂资本、渤信资本、国海创新资本和翠湖基金。
维悟光子获得真格基金超千万元的天使轮融资
近日,单目3D视觉感知技术公司维悟光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维悟光子)完成超千万元的天使轮融资,本轮投资方为真格基金。
瞻芯电子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
2月28日,上海瞻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瞻芯电子)继去年12月完成数亿元Pre-B轮融资之后,日前宣布已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国方创新领投,国中资本、临港新片区基金、金石投资、钟鼎资本、长石资本等众多机构跟投,老股东光速中国、临芯投资、广发信德持续追加。
「新声半导体」完成逾3亿元融资
近日,国产滤波器公司「新声半导体」宣布完成A+和A++轮共逾3亿元融资,由华创资本、翼朴资本、中芯聚源领投,智路资本、惠友资本、广大汇通、鲲鹏一创、无限基金、天际资本、苏州高新金控等跟投。
芯擎科技宣布完成近5亿元A+轮融资
近日,高性能车规级处理器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芯擎科技)正式宣布,已于2022年四季度顺利完成总额近5亿元的A+轮融资,这也是公司在2022年度内实现的第三轮融资。参与本轮融资的投资机构包括泰达科投、海尔资本、浦银国际、武汉创新投、桐曦资本;以及现有股东国盛资本、越秀产业基金和嘉御资本等再次加注。
「伯宇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2月28日,专注于数控电致变色材料研发的公司「伯宇科技」完成了数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创新工场、创东方东立为主要投资机构。
安易控动力获4000万元A轮融资
近日,深圳安易控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4000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投资方为盈富泰克创业投资基金,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供应链的建立。据介绍,安易控动力系新能源船舶动力电池及高安全等级储能系统集成方案提供商。
和光新能源完成亿元B轮融资
近日,内蒙古和光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和光新能源)完成了亿元B轮融资,由毅达资本领投,天启投资等机构联合投资、老股东科升创投追加投资。
精控能源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
3月2日消息,全球智慧能源专业提供商精控能源自2020年启动IPO进程以来,频获资本市场广泛关注,并于近日正式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普洛斯隐山资本、中车资本和申能诚毅联合领投,锦沙资本和临港前沿投资等多家产业资本跟投。
大健康
仁景生物获Pre-A+轮融资
2023年2月,仁景生物完成了近亿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著名医药行业投资人德传医疗基金董事长姜广策博士领投,多方制药相关产业资本参与,包括上市企业楚天科技的控股股东—楚天投资集团、颢平咨询等。老股东险峰旗云和长安私人资本持续支持。
嘉晨西海完成两轮近亿美元融资
近日,RNA企业嘉晨西海(Immorna)宣布完成近亿美元A+和A++轮融资,投资机构包括国调创新基金、越秀产业基金、高瓴创投、贞吉资本、建发新兴投资、泰珑资本、泰煜资本及部分医疗产业战略及财务投资机构,老股东华创资本、凯风创投、浙商创投持续追加投资。
中科睿医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近日,中科睿医已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荷塘创投领投,国泰创投跟投。
典晶生物完成超过4000万美元B轮融资
2023年2月28日,典晶生物医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典晶生物)宣布完成超过4000万美元B轮融资。此轮融资由千骥资本领投,越秀产业基金、本草资本和元禾控股跟投,现有股东继续加持。
原启生物宣布完成4500万美元B1轮融资
2023年2月28日,致力于创新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开发公司——原启生物科技(上海)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原启生物)宣布,继在2022年7月完成1.25亿美元B轮融资后,近日完成了4500万美元的B1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全球知名产业投资者RTW Investments与QIA(Qatar Investment Authority卡塔尔投资局)联合领投,现有股东启明创投、建发新兴投资等继续投资。
生物治疗企业诺安百特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
近日,噬菌体耐药菌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青岛诺安百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诺安百特)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千骥资本领投,晨兴创投跟投,两家老股东旗下基金持续加码。
触觉技术平台「IHS智触」连获两轮千万级融资
近日,智能触觉技术平台「IHS智触」已完成天使+轮、战略投资两轮千万级融资,投资方为徕木股份(603633)、路友创投、元真创投、红秀资本及天使投资人费革胜。
腾迈医药完成3500万美元A轮融资
3月2日消息,重塑药物分子发现平台的科技公司腾迈医药宣布完成3500万美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由启明创投领投,奥博资本、斯道资本、F-Prime Capital跟投。
核欣医药完成超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3月2日,核欣(苏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核欣医药)宣布完成超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同创伟业、山蓝资本联合领投,亦尚汇成等机构跟投。
高新医疗科技公司恩视微完成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3月2日,恩视微(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恩视微)已完成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元明新兆源独家投资。
蓬阳医疗完成B+轮融资
近日,心血管诊断服务平台提供商——北京蓬阳丰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蓬阳医疗),近日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由苏州吴中经开科技创新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苏州吴中经开智能制造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投资。
今是科技完成B+轮融资
3月2日,基因测序企业今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今是科技)宣布完成由广发信德和万原点基金联合投资的B+轮融资。
微流控芯片提供商(CDMO)「霆科生物」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近日,杭州霆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霆科生物)宣布完成由磐霖资本独家投资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
恩泽康泰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3月3日消息,致力于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的创新型高科技公司北京恩泽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恩泽康泰)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博聚力、延瑞投资共同参与,老股东百度风投继续加持。
互联网/企业服务
竹间智能完成D2轮融资
2月27日,自然语言技术AI服务商竹间智能宣布,继近期完成D2轮融资后,已经正式推出运用「类ChatGPT技术」的成熟AIGC产品,并即将开启新一轮融资。D轮融资由金浦投资、金库资本、江苏文投、隽赐资本等联合投资。
「蓝星光域」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2月27日消息,激光通信厂商蓝星光域(上海)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蓝星光域)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小苗朗程领投,启赋资本、深圳高新投、邦明资本跟投。
「未来速度」获耀途资本数百万美元天使轮融资
2月28日,「未来速度」日前完成数百万美元天使轮融资,由耀途资本独家投资。
AIGC 公司「Tiamat」完成近千万美元 A 轮融资
2月28日,Tiamat 已于日前完成近千万美元 A 轮融资,由DCM和绿洲资本联合领投。
中灿科技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
近日,宁波市中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灿科技)宣布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投资方为兴产逐鹿(湖州)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安吉亿立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衔远科技天使轮融资数亿元
近日,专注于企业创新数智化的技术服务公司衔远科技宣布已经完成数亿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启明创投领投,经纬创投跟投。
VR厂商「小派科技」完成2亿元C1轮融资
3月1日消息,国内VR硬件厂商「小派科技」近期顺利完成2亿元C1轮融资,由端木资本领投,青岛海发集团、余杭国投、汇龙投资等机构跟投。
云原生软件厂商「智研汇」获千万级天使轮投资
3月2日,云原生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和QMS(质量管理)软件开发商智研汇(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智研汇)宣布完成人民币千万元级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险峰长青K2VC领投,华汯投资跟投。
天懋信息获数千万元B+轮融资
3月2日,专网安全企业广州天懋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懋信息)正式宣布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由磊垚资本独家投资。
AI第三感技术方案商「钛方科技」获超亿元战略轮融资
近日,北京钛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钛方科技)宣布完成新一轮超亿元战略轮融资,投资方为联想创投、海康威视和北斗星通。
港澳大湾区新青年新特征洞察报告 下篇
南都民调中心近日发布《粤港澳大湾区新青年新特征洞察报告》,报告上篇呈现了大湾区青年在事业上积极进取、敢拼敢闯的特质。他们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他们的情感世界又是怎么的?本篇为报告下篇,将从社会交往、情感家庭、休闲生活、消费理财等方面,为大湾区青年群体画像,为读者呈现大湾区青年的“B面”。
报告显示:在社会交往方面,三成半受访者认为自己是社交达人,三观相符、人品性格、兴趣相投是交友最看重的三大因素。在情感家庭方面,四成半受访者认为家庭与工作同等重要,性情相投、人品性格、志趣相合是择偶最看重的三大因素。在休闲生活方面,半数受访者通过看书提升自我,就业创业话题备受关注。在消费理财方面,四成半受访者认为自己能理性消费;在生活日用、饮食方面开销最多;九成受访者有存钱和理财习惯,其中以稳健型、保守型投资为主。未来,超八成受访者愿意留在大湾区发展,开放、包容的环境最吸引。
社会交往:
三成半受访者自称社交达人,男性受访者更具“社牛”特质
在惠州市惠城区的一家茶餐厅,有顾客进门就喊:“水哥,唔该一杯热奶茶。”(粤语,意为请给一杯热奶茶。)
这位“水哥”便是陈健荣,是燦记茶档的创始人。“这附近认识我的街坊起码有两三百人吧。以前开过一家茶餐厅叫水滚茶靓,大家就一直叫我‘水哥’。街坊听到会好奇我的名字是否有水字,但其实没有。”他笑笑说,在惠州创业的这几年,因为自己喜欢广交朋友,认识了不少当地的街坊,而幽默是他最大的性格特点。
在本次调查中,大湾区青年有哪些社交特质?结果显示,36.67%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是“社交达人”,其中男性受访者的占比更高,为40.66%。
其次,有25.14%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网上健谈,现实中社恐”;还有19.46%的受访者表示“不擅长社交但渴望交友”,其中女性受访者的比例更高,占23.93%。
来自香港的95后受访者Tiffany表示,自己以前不是很擅长社交,关系好的朋友大概只有5个。她说工作后自己的社交能力和社交圈子都有很大的转变,“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锻炼了沟通能力,可以认识到同学以外的朋友”。
相较而言,从读书时期认识的同学更容易成为朋友。调查中,有80.5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朋友主要来自于同学圈子,占比最高。工作后,也有不少受访者从职场中认识了新朋友,同事的比例占57.57%。此外,兴趣爱好圈子也是认识朋友的渠道之一,表示认同的受访者占49.10%。
33岁的袁倩鹏表示自己身边的好友主要是通过共同爱好——网球而聚集在一起,“在新冠疫情发生前,我拿着网球拍去周边城市,到哪儿都能叫到一群朋友一起来打球,能约出几十个朋友吧。”除了因运动爱好结识的朋友外,袁倩鹏也有不少上学和工作认识的好友,包括大学社团同学、创业后熟络的客户,以及在内地港澳青年学生之家慢慢熟识的朋友。
六成以上受访者交友更看重三观相符、人品性格、兴趣相投
有的人是“社牛”,有的人是“社恐”。不同的社交特质背后,大湾区青年拥有怎样的交友观?调查发现,三观相符、人品性格、兴趣相投是受访者交友时最看重的三个因素,比例依次为67.21%、66.49%、63.78%。
追问发现,希望双方“志趣相投,交流爱好”是受访者最主要的交友初衷,占76.22%;其次是“信息沟通,增长见识”“情感倾诉,互相鼓励”,两者比例相近,分别为58.65%、57.57%;还有50.45%的受访者希望通过认识朋友来“积攒人脉,资源互享”。
值得一提的是,交友初衷会受到年龄影响。00后受访者更希望与朋友情感倾诉,互相鼓励,占63.48%;而95后、90后更希望大家志趣相投,交流爱好,分别占79.17%、74.89%;85后、80后则更看重信息沟通,增长见识,比例分别为71.83%、77.08%。
90后受访者若木很重视与朋友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三观相符等。从上海来到香港读书,后来留下创业。他表示除了同学以外,核心好友主要是通过共同爱好圈子认识的。“我现在喜欢频率比较固定的圈子(如一周见一次面),比如健身、拳击和打篮球。”他说,更喜欢在熟悉的领域中与朋友交流与互动。
情感家庭:
半数以上受访者择偶更看重性情相投、人品性格、志趣相合
在择偶方面,大家更看重婚恋对象的哪些条件?调查数据显示,性情相投(59.91%)、人品性格(57.57%)、志趣相合(50.45%)是受访者最看重的三个方面。相较而言,单身和恋爱中的受访者更看重婚恋对象的人品性格,分别占63.85%、59.05%。
有意思的是,看重对方身材颜值、经济能力的受访者仅占30%。这意味着,相较于外在条件,受访的大湾区青年可能更看重伴侣的内在素养。
受访者叶南晖就是其中之一。正在恋爱中的他表示,自己的择偶观比较传统。“善良、孝顺是我比较看重的两点,其他都是外在因素了。”
目前仍单身的陈健荣则希望另一半与自己的三观一致,孝顺、聪明、活泼一些。“我现在单身,创业算是比较稳定了。感情的事就随缘吧。”他说。
四成半受访者认为家庭与工作同等重要,但创业者目前更看重事业
大湾区青年如何看待家庭与工作之间的关系?调查中,44.59%的受访者认为家庭与工作同等重要;40.81%表示更看重家庭;仅9.82%的受访者更看重工作。
进一步交互分析发现,正在创业的受访者中,看重工作的比例均高于其他受访群体,比例约占20%;而没想过创业的受访者,认为家庭工作同等重要的比例更高,占49.27%。
26岁的受访者杨女士没有创业的打算。她认为家庭与事业同样重要,两者不冲突。“我们还没结婚的打算,觉得目前的相处状态比较舒适。”她说道。
不过对于正在创业的受访者林庸来说,他更希望先立业。“我今年24岁,有女朋友。去年毕业后开始创业,在澳门、珠海两地分别开了公司,目前仍在起步阶段。”他表示,想趁着年轻的时候多去尝试,有更多的试错机会。希望在思想和经济上都成熟稳定了,再考虑成家。
大湾区青年既要创业工作,也要兼顾家庭。大家如何分配时间去陪伴家人?调查结果显示,23.60%的受访者表示“几个月回家1-2次”;22.16%的受访者表示“每周至少回家1次”。相对来说,受访者与父母电话/语音沟通最多,占62.16%;其次是视频通话、见面交流,分别占57.30%、54.19%。
自从疫情发生后,若木已经两年多没有回上海探望家人了。他表示,虽然见面的机会少了,但通过线上交流的方式,和父母沟通频率更密切了。“以前每年过年都会回家,但平时和父母的交流不多。”若木说,父母年龄大了,这么久没见会比较担心。“现在除了每周一次视频之外,也会不定期语音交流。”
休闲生活:
半数受访者通过看书提升自我,就业创业话题备受关注
闲暇时间,大湾区青年一般会做什么?调查结果显示,59.73%的受访者刷微博/朋友圈/小红书/豆瓣等,位居首位;其次,陪伴家人/恋人也是受访者比较重视的方面,占43.33%,位居第二;还有32.16%的受访者选择学习充电;追剧/看电影/刷短视频、外出旅游、发展兴趣爱好等比例同样超过三成。
具体了解发现,有55.68%的受访者首选看书来提升自我。叶南晖表示,看书所学的内容可以运用到团队管理当中。“以前看金融投资类的书比较多,现在比较关注心理学、自我管理类的书。”这几方面知识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思维和决策方式。
也有37.57%的受访者利用业余时间考证提升自我。受访者若木目前正在备考CFA(特许金融分析师)证书。若木认为考证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闲暇时间,给自己找点事做,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工作,让相关知识更系统。除了考证之外,若木也在考虑再读一个金融学的硕士,“香港在职教育十分便捷,学历证书和全日制是一样的”。
积极进取的大湾区青年,平时会关注哪些社会话题?调查发现,疫情防控(50.72%)、就业创业(50.54%)是受访者最关注的两个方面。
对于从事餐饮业的陈健荣来说,他更倾向于通过社交平台了解行业资讯,思考如何与实际创业情况相结合。“例如小红书、抖音、微信视频号这些,我会看看同行在做什么、怎么做,留意每个地方餐饮业的调性,研究营销方案。”他认为定期做一些行业分析、行业比较可以给自己和团队带来更多灵感,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而且通过互联网,陈健荣也了解到大湾区城市有不少创业基地,为港澳人士提供创业帮助。今年4月初,他和团队进驻了惠州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在疫情大环境中,创业基地提供的支持为创业团队减轻了不少成本,“例如提供创业津贴、免费办公场地等等。”
可以看出,即使在休闲生活中,大湾区青年仍然不忘提升自我、学习充电,希望将所学运用到工作中。
消费理财:
四成半受访者认为自己能理性消费,生活日用饮食开销最多
消费方面,大湾区青年有哪些特质?45.86%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属于理性消费,看重性价比;其次37.39%的受访者表示享受消费,在经济能力内尽量买更好的商品。
问及每月具体的花费,63.06%的受访者表示花费5000元以下,其中33.69%花费3000-5000元,比例最高;其次,每月花费5000-10000元的受访者占27.57%,9.37%的受访者花费超过10000元。
大家的钱都花在哪些方面?调查数据显示,生活日用、饮食方面占了绝大比重;还有不少受访者花费在服装鞋包、房租/房贷、休闲娱乐方面。
从不同性别来看,男性受访者在运动健身方面的开销比例更高,占29.41%;而女性受访者花费在生活日用、服装鞋包方面的开销比例更高,分别占76.50%、71.35%。
林庸认为自己不是高“物欲”的人,平时在运动健身、饮食方面花钱比较多,“在澳门,每个月花在吃上面大概要3000澳门元。”他说道。
与林庸不同的是,陈健荣认为自己在香港生活时的“物欲”比较高,奢侈品、衣食住行是他开销最大的两方面。“以前会追名牌,比如出了新款手表,喜欢就买。”不过到了惠州生活后,他的消费观念有了很大转变,不再追求奢侈品了。
九成受访青年有存钱和理财习惯,以稳健型保守型投资为主
除了消费支出,大湾区青年存钱和理财的习惯如何?调查结果显示,90.63%的受访者表示有存钱习惯,其中64.05%表示有存钱但存得不多,比例最高;还有近10%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存钱习惯。
交互分析发现,受访的上班族更喜欢存钱,表示能存下不少钱的占了31.89%,高于其他受访群体;而灵活就业者、实习兼职者表示没有存钱习惯的比例更高,均有20%表示赚多少花多少。
在理财方面,91.71%的受访者表示有理财习惯,其中以稳健型、保守型投资为主,分别占43.51%、42.70%;仅8.29%的受访者表示没有理财习惯。
进一步交互分析发现,男性受访者偏向稳健型理财更多,占47.57%;女性受访者更多是保守型理财,占47.28%。此外,月收入越高的受访者,偏向积极型理财的比例越高。
叶南晖表示,自己平时会关注环球经济资讯,同时会做些小投资。“以前大学读的就是金融相关专业,股票投资已经成为个人习惯。我不会单纯地储蓄,更喜欢通过投资获取更多收益。”他分享说,自己偏好中低风险,投资会选择较稳定的行业,可以降低一些风险;其次是看重长期收益。
评价与期待:
超八成受访者愿意留在大湾区发展,包容开放的环境最吸引
纵观本次调查结果,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不仅在事业上积极进取、敢拼敢闯,在日常生活方面也乐于社交、积极向上,呈现出既重视事业也重视家庭的群体特质。
相较于外在条件,他们更愿意与志同道合的人互相交流学习,看重三观相符、人品性格、兴趣相投受访者均占六成以上。他们休闲时也不忘提升自己,半数受访者首选看书,四成受访者重视实践,希望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创业、工作当中。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拼搏上进,善于把握发展机遇,为湾区注入了新活力,推动了经济发展。今年4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提到,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约12.6万亿元,比2017年增长约2.4万亿元;目前在粤纳入就业登记管理的港澳居民超过8.51万人。大湾区吸引了越来越多港澳青年来粤就业创业,链接了国际化专业人才。
未来,大家是否愿意继续留在大湾区发展?超过八成受访者给出了肯定答案,其中正在创业的受访者愿意留下的比例更高达九成半。
追问原因发现,包容、开放是受访者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要印象,均占六成以上;其次,也有不少受访者认为大湾区具有务实、国际化、先进等优势,吸引不少人愿意继续留下来发展。
土生土长的“湾区人”更多地认为大湾区有务实的特质;“湾区新移民”则对湾区的包容特质印象更深刻;在外地工作学习的“湾区人”认为文化多元的比例更高……
无论你来自哪里,在充满发展机遇的粤港澳大湾区,大家不仅能找到创业就业的机会,还可以认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成家立业,孕育出一代又一代的“湾区人”。
调查概述:
南都民调中心于2022年4月18日至4月30日期间开展本项调查,一方面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推广问卷,另一方面联系相关港澳青年组织、青创机构推送问卷,采用滚雪球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与采访。调查共回收1110份有效问卷,调查对象均为粤港澳大湾区居民。居住在广州的受访者比例最高,为43.87%,其次是深圳、佛山与珠海,分别占23.96%、8.02%、7.84%,此外,居住在珠三角其他城市以及港澳的受访者分别占11.72%、1.89%。从受访者的身份来看,上班族占60.54%,学生占25.95%,其次为自主创业、灵活就业以及实习/兼职人员。从受访者当前或打算从事的行业来看,互联网行业占比最高,占22.97%,工业制造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占比较高,均在10%左右。此外,男性受访者占52.79%,女性受访者占47.21%。从年龄分布来看,00后占24.05%,95后占29.19%,90后占30.72%,85后及80后占16.04%。从情感状况来看,单身和恋爱中的受访者分别占35.14%、31.35%,已婚已育者占27.39%,已婚未育者占5.95%。从受教育程度来看,本科学历者占比最高,为61.89%,其次是大专学历者,占18.29%。从受访者月收入来看,5001-10000元占比最高,为41.80%,其次是10001-20000元,占22.61%,5000元以下占17.30%,另有11.17%没有收入。
社会调查与公共舆情研究课题
社会群体与公众心理研究
项目出品:南都民调中心
项目监制:谢斌 张纯
项目主持:文轶然
项目执行:南都研究员 文轶然 麦洁莹 涂长芳 李伟锋
实习生 伍咏欣 黄伊静 蔡浩然 哈马尔古丽
支持平台:南方都市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咩事微信公众号
支持机构(排名不分先后):
珠海大华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
惠州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
内地港澳青年学生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