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29日,2020“味美四川”川派餐饮汇活动周在成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启动。活动周期间,美团研究院对外发布了《数说四川八味——2020川派餐饮发展报告》,报告显示,川菜在全国绝大多数省份中销量均排名第一,无论是到店餐饮还是外卖订单,占比均超过50%,遥遥领先于其他地方菜系。
开幕式现场,美团与四川省商务厅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餐饮与生活服务业改造提升、品牌消费促进专项活动、消费服务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以及数据合作等方面展开友好合作,挖掘消费需求、提升消费品质,推进四川餐饮等生活服务业提档升级。为进一步激发四川餐饮的火热魅力,美团还积极参与了产销对接会、餐饮企业打折促销信息发布会等活动,通过扎实行动赋能川派餐饮。
大数据说川派餐饮川菜占领“半壁江山”
四川餐饮业魅力与优势得天独厚,受全国人民喜爱。《数说四川八味——2020川派餐饮发展报告》显示,在全国到餐品类销量排行中,川菜订单额仅在广东省、湖南省和浙江省三省排名第二,在其余省份均排名第一;在外卖品类销量排行中,除在广东省、湖南省排名第二外,其余省份川菜订单额也排名第一。
据统计,在八大菜系的到餐和外卖订单中,川菜占比均遥遥领先,分别为53.9%、56.4%。其中,川派快餐占比最多,约为全平台川菜品类中的42%,其次是川味家常菜、特色小吃和四川火锅,川西小吃作为独具特色的门类也受到消费者的广泛欢迎。
全国八大菜系订单占比
数据来源:美团研究院《数说四川八味——2020年川派餐饮发展报告》
川菜在餐饮品质升级与品牌化建设方面同样表现出色。在美团2020年度 “黑珍珠餐厅指南”中,来自全球27座城市的309家餐厅入选,其中成都共有黑珍珠餐厅19家,全球排名第五,仅次于上海、北京、香港和东京。而在公众耳熟能详的“大众点评必吃榜”,根据过去一年2844万用户的1.6亿条真实点评,2020年成都共有58家城市榜上榜商户,11家主题榜上榜商户,是川味小吃品类餐厅入选“必吃榜“最多的城市。
六大服务赋能商户数字化让餐饮经营更轻松
借助大数据、AI、物联网等技术力量,美团通过在需求侧数字化的深度积累,形成了营销、配送、经营、IT、供应链、金融等六大服务体系。此次活动中,美团也对外展示了这6大服务体系。
营销方面,美团除了将继续满足预订、团购等基础需求之外,还可通过大数据获得更精准用户画像,实现更精准营销触达。活动周期间,美团还参与餐饮企业打折促销信息发布会等活动,促进当地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经营及配送方面,美团会通过智能收银设备辅助餐饮企业升级QSC管理流程,助力提升运营管理效率。同时,美团还基于社会餐饮商家普遍的低质量供给现状,推出“智慧厨房”服务,整合内外部资源,致力于打造高性价比的餐饮服务,通过为商户提供优质的餐厨设备,用科技赋能商家后厨,提升整体餐饮业科技水平与服务质量。目前,美团外卖自动打包机、智能取餐柜以及全自动汉堡机等项目正在研发中。
供应链环节,美团“快驴进货”平台通过缩短流通环节,可降低流通成本,协助商户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效的方式获取安全可靠的食材供应。目前,“快驴进货”已为全国超百万商户提供了一站式餐饮供应链服务。同时,美团也推出“菜大全”项目,通过数字化手段改造传统农贸市场,并借助美团配送为用户提供新鲜蔬菜送货上门的服务,使食材需求较少的小餐馆也能享受到餐饮供应链服务。
接下来,美团也将以此六大服务为抓手,用数字化驱动四川餐饮经营管理升级,降本增效。此次在活动期间,美团还在线下参与当地餐饮产销对接会,为进一步打通餐饮上、下供应链奠定了基础。
深化政企合作 为四川生活服务业注入“数字化”活力
为了积极把握后疫情时代发展走向,激发市场活力,此次活动中,美团与四川省商务厅达成深度合作。通过此次合作,美团将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助力四川省餐饮企业利用美团开展网络订餐、外卖服务,扩大服务半径,实现销售模式多样化、渠道多元化、服务精细化,同时利用美团数字化软、硬件设施改善提升餐饮企业经营效率和数字化管理水平,真正推进四川餐饮等生活服务业提档升级、繁荣发展。
图:美团与四川省商务厅达成深度合作
据了解,此次合作还涉及人才培养、推进创业就业、扶贫等多方面。比如通过美团大学开展餐饮、家政等生活服务领域人才能力培训,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推进产教融合,助力服务品质提升;通过美团“新起点计划”扶贫就业计划,为四川贫困地区、异地搬迁安置点等提供骑手岗位和各类生活服务业就业岗位,助力打赢扶贫攻坚战。
本次2020“味美四川”川派餐饮汇活动周由四川省商务厅主办,四川20个市(州)商务主管部门协办,吸引金融机构、品牌酒企、电商平台等到场支持。活动以“舌香味美飘香蜀地、川派餐饮享誉天下”为主题,将从9月29日-10月2日连续举办4天。(一鸣)
网红“成都墙”打卡,穿上汉服参加一场唐风夜宴,去潮牌小店挑选心仪的衣服和包包……今年暑期消费收入超过1亿元,客流量同比增长51%,亮眼数据见证了成都东郊记忆园区的火爆。
从工业“锈带”到时尚“秀带”,成都东郊记忆园区通过充分进行老旧城区改造和工业遗存开发利用,让文化创意激发消费活力——
依托独具特色的工业遗址,集聚国潮品牌和消费,嵌入历史故事、民俗风情等文化记忆,园区的老厂房、火车头、烟囱、管廊架曾见证成都现代工业文明的辉煌,如今又化身独具特色的风景线,工业遗址的斑驳锈迹与艺术时尚的斑斓色彩交相辉映。
沉浸式文化体验,汇聚创意、充满包容的园区氛围,连续不断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艺术展览和新国潮内容,东郊记忆园区以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文化内涵,为城市增添无限生机与魅力,打造出全新的文化创意产业名片。
2024“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联合采访调研行成员在东郊记忆园区参观采访。人民网记者 伊霄摄
在原成都国营红光电子管厂旧址上改建而成的东郊记忆园区南大门。大门既保留了老工业区的风貌,又融入了现代审美和创意,成为了园区一大亮点。资料图片
东郊记忆园区“成都墙”以巨大的“成都”字样和独特的艺术设计成为园区的网红打卡地,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市民前来参观。资料图片
东郊记忆园区西大门。大门周边保留了许多红光电子管厂的老旧工业设施,如铁锈的圆形高炉、高大的烟囱等。这些元素与现代化的设计相结合,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资料图片
北街美食区是东郊记忆园区集美食、文化与休闲于一体的特色区域,为游客和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餐饮选择。资料图片
东郊记忆园区工业横街完整地保留了园区的工业元素,如工业烟囱、动力管廊架和水塔等,形成了园区独特的工业风景线。资料图片
东郊记忆园区内以蜀地文化为创作背景,溯源中国传统宴饮仪礼打造的全景沉浸式汉文化主题餐秀。成都传媒集团供图
夜幕下的东郊记忆园区人流如织,热度不减。资料图片
统筹:李 舫
策划:史鹏飞
审核:熊 建
图片:伊 霄
文字:黄敬惟
月2日中午,成都市成华区一商场负一楼的乡村基餐馆内,成华区市场监管局制止餐饮浪费专班工作人员正在调研。 吴冰清摄
封面新闻记者 吴冰清
“原材料成品率提高后,现在空盘率怎么样了?”6月2日中午12点40分,成都市成华区一商场负一楼的一家乡村基餐馆内,成华区市场监管局主要领导带领制止餐饮浪费专班工作人员,正开展关于制止食品浪费的现场调研。
在四川,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重要指示精神,聚焦餐饮浪费突出问题,有力有序推进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形成全民参与、共建共治的“新食尚”。
从源头抓起
辅料多切“几刀”,“光盘”更容易
川菜讲究用料,泡姜、辣椒等辅料经过炒制后,在餐盘里仅仅只是提味的配角,容易造成浪费。3个月前,在一次调研座谈会上,成华区市场监管局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了解到乡村基从源头上减少浪费的尝试:剁碎主辅料,既好吃下饭,又能减少辅料浪费。
这样的尝试效果如何?现场调研中,菜品区的一份泡椒鸡杂引起了专班工作人员的注意。“泡椒去哪儿了呢?”现场,总厨曾照祥解释,这份菜里食用的泡椒二荆条都切成了0.8厘米的小段。“以前是4-5厘米长,看起好看,但要多两倍以上的量才能达到这个味道,现在不仅泡椒剁碎了,辅料蒜薹也从‘条’变成了‘粒’,鸡杂从之前的5厘米长优化为2-2.5厘米,更好入味,更好下饭,也减少了浪费。”
听完介绍,成华区市场监管局餐饮服务监管科负责人从菜品区走到了用餐区,查看消费者用餐的情况。“从用餐后餐盘里的情况来看,确实鸡杂、蒜薹基本都吃完了,剩下几粒泡椒。”
通过实地查看、询问,调研人员对“主辅料优化带来的95%的空盘率”深有体会。“这是个不错的经验,可以在其他川菜馆推行。”成华区市场监管局主要领导说,在接下来的培训以及现场调研中,将加大相关经验的宣传,从源头上减少浪费。
与此同时,成华区市场监管局还通过调研座谈的方式,推广“食物驿站”,让余量食物物尽其用。
创新监管模式
全省整改餐饮浪费问题2357个
从一盘菜到一个行业,从一个餐桌到整个四川,抵制浪费、倡导节约的文明用餐行为越来越普遍,绿色健康餐饮消费理念深入人心。
今年3月以来,省市场监管局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7位分管局领导为副组长、15个处室(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抽调业务骨干组建工作专班。
为精准把脉餐饮浪费症结,各地也在创新监管模式——德阳聚焦部分餐饮企业丢弃“锅巴饭”问题,通过成因分析、指导技术改进、引导创新利用“三步法”助企技改,减少锅巴饭浪费问题。达州探索建立学校及机关事业单位食堂“统采统管统配”模式,全链条把控食材采购、管理、配送、贮存、加工过程,促进节约减损。眉山试点监测餐厨垃圾,评估餐饮浪费情况。
截至6月,全省系统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开展自查自纠10.7万余家,检查餐饮服务单位7.3万余家,发现存在餐饮浪费行为的2778家次,整改问题2357个。
打出标准“组合拳”
一批制止餐饮浪费标准已立项
制止餐饮浪费,标准先行。着眼高标准推动专项行动向纵深推进,四川省市场监管局持续发力,建立健全制止餐饮浪费标准体系,打出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国家标准相结合的“组合拳”。
四川各地开展了以“绿色餐饮标准先行”“3·15标准化在行动”为主题的标准宣贯活动,通过“一图读懂标准”、培训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餐饮分餐制服务指南》《餐饮服务单位节约管理规范》《机关职工食堂管理服务规范》《中小学校食堂建设和管理服务规范》等餐饮相关标准的宣贯工作。此外,《四川省高等学校学生食堂建设和管理服务规范》《机关职工食堂管理服务规范》两项地方标准立项工作已经完成。
用标准体系促进餐饮反浪费行为,随着这些标准的制定、发布与实施,“光盘”将成为常态,“节约”将成为习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