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报讯(记者王萍)11月24日,新京报记者从北京老字号协会获悉,2023年“北京老字号工匠”名单通过公示已经确定,包括聚德华天控股有限公司北京聚德烤肉宛饭庄王刚、北京市爆肚冯饮食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冯云亭、北京萃华楼餐饮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刘红星等在内的20人获“北京老字号工匠”。截至目前,“北京老字号工匠”已经认定100人。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2023年“北京老字号工匠”认定工作于7月27日启动,协会向全体北京老字号(包括中华老字号)企业发出认定申报通知,截至8月31日共收到来自43家企业的推荐材料50份。协会于9月26日邀请相关专家召开初评评审会,经北京老字号工匠认定工作小组专家初评,推荐材料中共有33人作为候选人进入复评,于10月25日参加复评评审会,包括北京市商务局流通发展处、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能力建设处、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等相关领导作为观察员列席了北京老字号工匠认定专家评审会。
经北京老字号工匠认定专家委员会评审打分,最终评选出20名“北京老字号工匠”候选人,平均分数80.76分,其中男18人,女2人;最大年龄71岁,最小年龄38岁,平均年龄51岁,涉及商业、餐饮、食品加工、文化艺术、工业生产、服装制造等各行业。经专家评审合议,建议推荐为2023年“北京老字号工匠”。候选名单在公示期未收到任何异议。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20名新认定的“北京老字号工匠”中,有9人来自北京的老字号餐饮企业。包括聚德华天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峨嵋酒家安源、聚德华天控股有限公司北京聚德烤肉宛饭庄王刚、北京市爆肚冯饮食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冯云亭、北京萃华楼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刘红星、北京烤肉刘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刘加兴、聚德华天控股有限公司北京砂锅居饭庄刘大立、北京聚兴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夏仲联、北京市北京饭店有限责任公司崔征、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李鹏等。
据介绍,“北京老字号工匠”认定工作是根据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北京老字号传承发展的意见》“5年内认定100名北京老字号工匠”的要求,将“认定20名北京老字号工匠”列入老字号传承发展工作要点。此项工作由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等指导,北京老字号协会组织实施,通过制定方案并成立认定工作机构,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后向社会公示的程序,产生“北京老字号工匠”。2019年,北京市认定了首批20名“北京老字号工匠”,截至目前,已经认定“北京老字号工匠”100名。
2023年“北京老字号工匠”名单
1、楼国柱
北京二商京华茶业有限公司
2、王文光
北京市龙顺成中式家具有限公司
3、王勇
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牛栏山酒厂
4、段京良
北京市印章艺术有限责任公司
5、安源
聚德华天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峨嵋酒家
6、王刚
聚德华天控股有限公司北京聚德烤肉宛饭庄
7、冯云亭
北京市爆肚冯饮食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8、刘红星
北京萃华楼餐饮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9、李伟
北京大德和隆庆祥服装有限公司
10、刘加兴
北京烤肉刘餐饮服务有限公司
11、刘大立
聚德华天控股有限公司北京砂锅居饭庄
12、张倩
北京剧装厂有限责任公司
13、夏仲联
北京聚兴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14、王建普
北京市金属工艺品厂有限责任公司
15、崔征
北京市北京饭店有限责任公司
16、宋子军
北京天福号食品有限公司
17、李鹏
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8、张建民
北京灵之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19、武立成
北京懋隆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20、张振
北京砂板糖科技有限公司
编辑王琳
校对 柳宝庆
京报讯(记者王萍)4月23日,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华天饮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今年一季度,北京华天集团直属餐饮板块营收同比增长9.06%,利润增长10.08%。其中,同和居饭店营收同比增长23.76%、利润增长35.63%。
北京华天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春节假期,北京华天老字号迎来开年热销,直属老字号餐厅日均销售额较2023年春节同期增长幅度超过37%。三月是餐饮淡季,但北京华天通过举办“春之味”美食节,上线应季春菜、推出福利优惠,延续了春节期间的良好表现。
该负责人表示,北京华天旗下老字号餐企的线上订单也在不断攀升,直播销售是集团重点拓展的线上渠道之一。2024年一季度,鼓楼马凯餐厅、同和居、惠丰涮肉馆等都通过直播为门店引流,鼓楼马凯餐厅的春笋湘西腊肉等菜品每次直播都能卖出近百份。此外,2023年底,北京华天还推出“彩虹计划”,通过打造“集荟华天”“京宴华天”“寻味华天”三大名片行动,全方位提升餐饮服务品质。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餐饮收入13445亿元,同比增长10.8%;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3551亿元,同比增长9.2%。3月,全国餐饮收入3964亿元,同比增长6.9%;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174亿元,同比增长3.2%。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截至目前在已公布一季报的餐饮上市企业中,多数“成绩单”较为“亮眼”。其中,全聚德第一季度营收约3.58亿元,同比增长11.99%;西安饮食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3.47%。
中国烹饪协会分析认为,一季度餐饮市场实现良好开局,餐饮消费增势较好。“五一”小长假将近,餐饮企业在促消费、创新消费场景的同时,还要重点关注安全生产、食品质量、明码标价、反浪费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共同推动餐饮市场经济运行持续向好,为实现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做贡献。
编辑 王琳
校对 柳宝庆
京商报讯(记者 郭缤璐)5月16日,由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中国经济传媒协会指导,北京商报社和《中外企业文化》杂志社共同主办的2024深蓝媒体智库年度论坛暨高质量发展与品牌创新大会在京举办。
本次论坛以“向新力”为主题,当天,来自产、学、研、媒、政各界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质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探索如何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创新力,分享由新质生产力激发和带动经济新动能、消费新场景、经营新模式的实践案例,为如何利用新质生产力推动品牌发展提供参考。
会上,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会长、北京华天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贾飞跃表示,焕“新”餐饮劳动者、创“新”餐饮劳动资料、革“新”餐饮劳动对象是新质生产力赋能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贾飞跃介绍,在建设“高精尖”骨干队伍上,北京华天推动“领航计划”“攀峰计划”“菁英计划”三项工程,分层分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在全行业率先探索启用“集体师父、集体徒弟”的现代传承培养模式。截至目前,北京华天集团直属企业已拥有68位老字号师傅,共收徒280余名;烹饪、服务等技能人才总量超600人,人才密度超30%。
同时,数智化应用正在助力企业精准决策。例如,AR技术实现食品安全数字化治理。北京华天投资研发“智慧食安”平台,以AR技术为引擎,围绕后厨场景,实现后厨人员行为360度无死角的智能行为分析。在提升效率上,北京华天旗下华天凯丰、庆丰包子铺等品牌先后引入了智能炒锅。
在贾飞跃看来,产业数字化不断深化,数据成为新的“劳动对象”。北京华天近些年持续着手于将数据化升级为数智化,让海量的数据,在销售预测、千人千面个性服务、智慧食安、智能成本卡、智能供应链等领域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