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导读:这10种面条均是地方风味小吃,样样都好吃,我喜欢的是最后一种
面食是生活里绕不过去的话题,大部分人的主食除了米饭就是面食了。“南粉北面”是对南北人群喜好的一种说法,其实因为人员的频繁流动,各种风味面食已成为我们生活里最常见的食物。
我走动得勤,吃过很多种面食,对面条还是情有独钟,不仅仅是因为东北人的缘故,而是各地的特色面食,有着不一样的风味,口感上也大相径庭。
全国那么多品种的面条吃法,哪里的面条最好吃呢?经过测评,以下这10种地方的面条最为有名,看一看有没有你的家乡风味?
< class="pgc-img">>北京:炸酱面
老北京炸酱面讲究菜码齐全,一般都是八个菜码,最牛气的据说有18种之多。炸酱面的特点是面要足够筋道,还要爽滑利落,面条较南方的宽厚。小碗干炸酱才最为地道,酱稠肉香,炸酱的颜色呈黑褐色,干黄酱的味道发挥到了极致,明晃晃的五花肉丁就在酱里浸润,裹满了酱香。
吃老北京炸酱面需要一点耐心,把炸酱和面条搅拌均匀,然后拌上菜码,芹菜爽脆,青豆脆嫩,青蒜提味,黄瓜清香,心里美鲜艳,然后"忒搂”一口,面的劲道又弹牙的感觉,浓郁低沉的酱香,咸香浓郁,细品之后才能发现它的诱人之处,有点偏爱之嫌。
< class="pgc-img">>湖北:热干面
提到湖北也就联想到武汉,然后就是很有意思的地方习惯“过早'‘。热干面是武汉小吃的佼佼者,也是十大面条之一。
细细的碱水面裹足了浓香的麻酱,色黄而油润。面条滑嫩,夹杂着酸豆角和萝卜干,再来几颗花生米,香辣脆爽。吃一口下去,芝麻酱的香会充盈整个口腔,味道鲜美。喜欢它浓稠的酱汁味道,干香干香的。
< class="pgc-img">>山西:刀削面
据说从元朝就有了刀削面,初始的时候是砍出来的面食。这种面的做法别具一格,需要厨师展示飞刀削面的技巧,面要够硬,技法要娴熟,削出来的面两头纤细,形似柳叶。
刀削面外滑内韧,极具口感,即使煮得够软也不失面粉的特性,不会粘连到一起,越嚼越香。刀削面的好吃也取决于什么样的卤子,西红柿鸡蛋卤、肉炸酱、金针菇木耳卤等等,再甩上几根青菜,是非常接地气的一道小吃。偶尔会吃上一顿,以解饥饿之腹。
< class="pgc-img">>河南:烩面
如果在面馆里听到,“咦说啥嘞”,一定是进了河南烩面的地方。河南烩面是荤素搭配的典范,有肉、有菜还有汤,是中原地区的传统风味小吃。
烩面既要汤鲜浓厚,又要面条筋道,丰富的配菜等于增加了额外的营养。除了里面的羊肉,我对海带和豆腐丝倒是得意,丰富口感的同时也增加了层次感,饱腹的同时,营养也很全面。经常吃吃它还是别有风味的。
< class="pgc-img">>上海:阳春面
上海人爱吃的面食里,面条的种类是非常丰富的,讲究浇头。葱油拌面、鳝丝面、大肠面等,我觉得阳春面比较能代表上海的面食。阳春面也叫清汤面,汤清味鲜,比较清淡爽口。
猪油的香带着浓郁的葱香,在清汤的加持下,鲜到了心里。光面也有红汤阳春面,区别在于是否加酱油。我吃不惯的是红汤阳春面的甜,虽是清甜,但还需要适应。
传统的阳春面用纤细的圆水面,在清汤里排列整齐,飘着猪油和翠绿的小葱花,精致清雅,透着一份矜持和孤芳自赏。
< class="pgc-img">>吉林:冷面
吉林的延吉冷面因为少数民族的原因,使得延吉冷面名声在外。以荞麦冷面最为地道,面条特别有韧性,耐咀嚼,覆着的牛肉、苹果、泡菜、鸡蛋会让你食欲大开。
既然叫冷面,自然会很凉,尤其炎热的夏季,一个铁碗带着冰碴的冷面可以让你神清气爽。冷面的汤汁清爽甘冽,鲜咸酸甜。冷面是我很喜欢的主食,微微的辣味裹挟着辣白菜发酵的酸,带着牛肉的清香,形成了不同层次的味觉感受。
< class="pgc-img">>兰州:牛肉面
很多人对兰州牛肉面的认知是从拉面开始的,尽管兰州人对拉面是不认同的,但并不妨碍我们对它的评价。兰州牛肉面以“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著称。讲究汤清,萝卜白净、辣油红亮、面条黄亮,利落爽滑。
我始终觉得牛肉汤和面条里碱味较重,就我个人而言,不是我的最爱。或许这也是它独特的地方吧。
< class="pgc-img">>陕西:裤带面
陕西和山西一样,面食种类非常齐全。陕西的biangbiang面也叫裤带面,是陕西的特色小吃,也是“八大怪“之一,面宽而厚重,是众多面条里吃起来韧性最强的一种。
裤带面通常以油泼的形式出现,需要用酱油、醋、辣椒粉、味精,再以热油激发辣子的香气。一个很夸张的大碗盛着宽厚的面条,颇为豪放,鲜香微辣,挑几根黄豆芽也别有韵味,吃起来比较酣畅。唯一,有一点不足是面条过于筋道,其余的都好。
< class="pgc-img">>四川:担担面
众多面食里,尤以四川面食最为普及和受宠。大家熟知的重庆小面,其实蕴含着担担面的影子(我个人的理解),其实内行人还是能够区别开来的。
担担面选用碱水的细面条,里面放上芽菜、豌豆尖、芝麻酱、油酥花生、红油、肉臊子、花椒面等,鲜香麻辣,比重庆小面稍微清淡一些。
早期的担担面也有汤面,后期多以干拌的形式出现。面条细薄筋滑,咸鲜微辣,突出酸味,刺激味觉,是我最喜欢的面条之一。
< class="pgc-img">>南方的面多半纤细,碱水面居多,绵软爽滑;北方的面比较宽厚,原味面较多,筋道有力。大抵与地域文化和习俗有关,一个追求精致,一个粗犷豪放,透着南北人群性格上的差异。
像岐山臊子面的酸爽,东北打卤面的咸香,大排面的清甜,安徽板面的香辣,都传承着地方的饮食习惯,带着明显的城市烙印,不断地丰富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味觉盛宴。这些面食里面,有你的家乡特色小吃吗?
南的酸浆面,也算是非常有特色的一款面食了,不过看了制作的全过程,我估计自己还是不敢轻易尝试的。
< class="pgc-img">>因为他的酸浆和北京的豆汁儿是一个系统的,可以说就是豆汁煮面的版本。
而豆汁儿这个小吃,我第一次去北京,就尝试了一回,但是就像我这种百无禁忌的吃货,一口下去,居然就吐了出来,之后就完全失去了兴趣,更直白一些的说法,叫做不敢再尝试。
< class="pgc-img">>想想也是因为豆汁儿里既没有咸味,有没有甜味,除了酸臭,基本就是寡淡,所以确实很难下咽。
不过酸浆面,虽然也是用的绿豆发酵的汁来煮面,但是加了好多调味,所以应该还是比豆汁好下咽一些吧。
老规矩,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河南酸浆面的制作过程,再来延伸一下自己的一些小看法。
< class="pgc-img">>标准的酸浆,会选用比较好一些的绿豆作为主材,同时也可以选用豌豆或者淀粉含量比较好的食材。
< class="pgc-img">>绿豆泡24个小时,要泡到那种一捏就碎的程度,证明豆子泡好了。
然后用破壁机,将加了水的绿豆,打成绵密的绿豆汁。
< class="pgc-img">>用细密的漏网,把豆汁过滤出来。
< class="pgc-img">>过滤好的豆汁需要静置三个小时,需要把绿豆淀粉充分的沉淀。
< class="pgc-img">>三小时之后,缓慢的倒出上层液体,保留底层淀粉。
这个淀粉可以用来做凉粉哦!
< class="pgc-img">>再将上层的豆汁,倒入一个桶中,密封发酵两到三天,具体根据当地的气温来定。
< class="pgc-img">>发酵好的酸汁,分层比较明显,上层非常的清澈,下层比较混浊,而且表面会有大量的汽泡。
这个酸汁可以留一部分下来,作为下一次制作酸汁的引子,也是一种菌群繁殖的过程。
< class="pgc-img">>酸汁制作好了,就可以开始制作这一款酸汁面了。
锅里放油,下一点点的大葱花爆香,再加入一些芝麻叶。
这里加入芝麻叶的功能是啥,我还没有找到合理的解释,估计也是为了增香去异的功效吧。
但是为什么用芝麻叶而不用其他的食材,我就更不清楚了。
也不知道也没有哪位大神知道这个小细节的,可以告诉我们哦!
< class="pgc-img">>芝麻叶水分略略炒干,就可以加入酸汁了。
< class="pgc-img">>酸汁烧开,开始下面,商业做法,可以用手擀面,家庭做法,也可以用挂面。
不过用挂面,最好是将其折断成一节节的,这样在吸溜的时候,不会因为面条太长,而卡喉咙。
< class="pgc-img">>面条快好的时候,下入胡萝卜丝和芹菜叶。
两款食材的颜色非常的突出,而且一甜一香,非常巧妙。
< class="pgc-img">>起锅后,最后再加上一点点的煮黄豆,一小勺的花生碎,还有当地的腌制辣椒,一点点的红油,就是最标准的河南酸汁面了。
通过图片不难看出,这样一款面食,还是比较糊汤的,这是因为绿豆汁本身还是含有比较高的绿豆淀粉的,所以酸汁和面的搭配,会更浓稠一些。
不过相对于豆汁的清寡,这样一碗浓郁酸香的酸汁面,还是更具特服的风味吧。
其实说到发酵酸食,也不得不提一下,那个螺蛳粉里的酸笋。
< class="pgc-img">>整个螺蛳粉,没有这个酸酸臭臭的家伙,就真的没有了灵魂。
但是他的制作,其实也和酸汁有些相似,都是极致的简单。
< class="pgc-img">>只需要把新鲜的竹笋,用清水浸泡,自然发酵一个月。
这里的自然发酵,是真的自然,不需要加盐,也不需要加糖,真的是纯净水加笋的自然发酵。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整个腌制的过程中,一定要非常的干净卫生,不能有杂菌,更不能有油。
好了,说了这么多,我们再做一次总结,酸臭的口味,在美食的应用中还是比较有记忆点的。
我们需要如何应用他们,让他在酸臭中还能被认可,才是我们更需要研究的课题,就像螺丝粉里的酸笋,两者可以相互的成就!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
感谢大家的耐心观看,有什么意见建议,欢迎留言,我一定一一回复。
我是三哥,一个敬畏食材,尊敬传统,热爱创新的美食创作者!
气越来越冷了
早上不乐意起来
因为冷
因为懒
因为想睡觉~
可是,如果有一碗热腾腾又美味的面在等着你
是不是就有了动力?
俗话说的好,南粉北面
虽然我们是正儿八经的南方人
可长沙城里有几家超好吃的面馆
我们依旧可以体会一把大西北的味道,
想想那劲道那口感那顺滑……
让我们来看看,长沙这些欲罢不能的面馆吧!
1.大大面馆
大大面馆,招牌油泼臊子面,面皮是纯手工的宽面,厚度均匀适中,口感筋道十足。臊子是土豆丁、黄瓜丁、胡萝卜、肉丁制作的,加上辣子,热油淋上去的时候滋滋作响,煞是带劲。吃起来爽辣,盖码分量好足!
推荐:油泼臊子面、葱油菠菜面
2.宋苏东坡肉面馆
宋苏东坡肉面馆,招牌东坡肉面,肉味道很赞口感细腻,肥肉不油,有5-6片左右,加上青菜中和在一起刚刚好,肥而不腻。汤头是大骨汤熬制,纯手工面现煮,新鲜出炉的东坡肉盖在面上,超级满足。
推荐:招牌东坡面、杂酱面、特色卤干
3.楚国面馆
楚国面馆,招牌秘制炸酱刀削面,面条根根均匀、薄厚刚好,爽滑有嚼头,炸酱码子咸淡适宜。港式生煎包和手工大煎饺是顾客点得最多的点心,内陷除了肉末,还加入了马蹄,吃起来不油腻,口感富有层次。
推荐:炸酱刀削面,招牌炸酱面、港式生煎包
4.皇台西北面馆
皇台西北面馆,招牌焖肉油泼面,焖肉肥而不腻,配菜有青菜、包菜、土豆、豆腐干多种丰富食材,西北辣子加在里面也很符合湖南人的口味。炸酱菠菜面,颜色非常小清新,味道比较有特色,推荐。
推荐:焖肉油泼扯面、炸酱菠菜面
5.高原姑娘·中国兰州拉面
高原姑娘,招牌牛肉拉面选的韭叶型面条,面条宽而扁平,口感顺滑温和,细嚼之下又觉得绵软而有些嚼头,几乎靠近粉的薄顺嚼头,薄面入味,每一口都浸满了汤汁的鲜香浓辣,白萝卜炖得软而不烂有型,清甜本味与牛肉鲜香搭配。
推荐:牛肉拉面、烤羊排、酸奶
6.刘记削面馆
刘记削面馆已经开了十年了,经营者是长沙水风井刘家六个兄弟姐妹,其中刘伟国是招牌上挂着有三十年从业经历的“新华楼老师傅”。他手上捧着两个手臂粗的面团,手臂的高度刚好让削出来的面飞进滚滚白汤。削面码子都是固定的,当天现熬,杂酱双码最受欢迎。
晚上6点开始,局关祠巷口的樟树下就坐满了等面的人。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只有晚餐和夜宵时间营业,最晚营业到次日凌晨2点半。
7.红运炸酱面
店虽小,味道确实非常NICE。每次去都要排队才能吃上!超香的杂酱,配上手工面,口感超群已经不能全力表达了!简直是北方风味与长沙口味完美结合!
所以,各位,早上起来,试试这几家面馆,
说不定,以后你就不再光临门口那家津市牛肉粉店啦
----------END----------
本文由阿里旅行签约自媒体 猫游时光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