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餐厅如何让顾客多掏腰包?这份美食消费报告透露了这些商机...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3
核心提示:央视财经《消费主张》)都说“民以食为天”,随着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吃饱了,而是按照个人的需求

央视财经《消费主张》都说“民以食为天”,随着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吃饱了,而是按照个人的需求要吃好,吃出健康,吃出新体验。那么,在过去的2017年里,什么样口味最受大众喜欢?什么样的菜品最受食客青睐?什么样的新奇餐饮体验最受消费者关注呢?

2017 “90后”“00后”餐饮消费比重占50%

据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2017年度美食消费报告》,在餐饮消费的人群中,年轻一代已成为新的主力,其中“90后”和“00后”贡献了餐饮消费50%左右的订单。加上近年来,随着餐饮行业逐步回归理性、回归市场和回归大众,餐饮市场发展迅速。

北京的张杉和张娜夫妻俩是“80后”,午饭一般各自在单位食堂解决,而晚饭俩人也很少自己动手,除了直接上饭店就餐之外,张杉和张娜更多的是选择外卖。

记者:咱们一年投入到餐饮方面能占到咱们收入,大概一个什么比例?

北京市民 张杉 差不多30%、40%。

跟张杉和张娜类似,很多上班族在餐饮方面的投入都不少。

消费者:每天基本都在外面吃,餐饮方面投入,差不多能占到收入三分之一。

消费者:50%、60%,从来不在家做饭,然后每一餐平均(消费)30元以上,还要请客吃饭什么的。

2017全国餐饮收入预计将超3.9万亿元

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2017年度美食消费报告》显示, 2017年,全国餐饮收入预计将超过3.9万亿元,同比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达到了10.7%左右。2015年全国餐饮收入32310亿元,2016年全国餐饮收入 35799亿元。全国的餐饮收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整个消费市场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作用明显。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 姜俊贤 标志着我们中国餐饮产业,已经回到了一个健康可持续常态下发展速度,按照这样一个发展速度,我们预测在十三五末,将超过五万亿元。

2017消费者选择餐厅最关注——就餐环境

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2017年度美食消费报告》显示,这一年,消费者在选择餐厅时,最关注的因素排在首位的是就餐环境,占19.2%,其次是菜品口味,占17.8%,不断追求优质的消费体验和消费环境。食品安全因素排在第三位,占14.7%,仍是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价格因素仅列在第四位。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 姜俊贤 这样给我们广大餐饮企业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我们优质服务,给消费者提供全面这样一种综合性的体验感,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这是一家老北京风格的中式餐厅,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营造更好的就餐环境,他们在选址和装修上,破费了一番心思,光是改造设计的费用就高达800多万元。

餐饮负责人 曹云涛 有传承下来的几道老菜,加上这个环境,大家来的人越来越多,我们这次所以说投入还是觉得有所值。

当然,光有环境是远远不够的,一家餐厅之所以备受消费者喜欢,菜品的口味依然是核心竞争力。记者走访了几家有着百年历史老字号的饭店,发现无论是高档的菜肴、还是家常的菜品,口味仍然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选择因素。

中国烹饪大师毛春和,当厨师有四十多年,做宫保鸡丁这一道菜,也有二十多年。在他看来,菜品的口味和质量,是他一生所追求的目标。

中国烹饪大师 毛春和 料比较多,15个鸡腿肉组成一盘宫保鸡丁,成本比较高,宫保鸡丁既有胡辣味儿,也得有荔枝口(味),这样才叫宫保鸡丁。

毛师傅做的宫保鸡丁需要提前3天预定,每天限量五份,一份138元,比普通宫保鸡丁贵100元,仍然受到许多消费者的追捧。

消费者:首先口感是特别滑嫩,弹牙,特别好,有五个层次感,首先入口是甜,然后是酸,咸,辣,麻的感觉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物质生活追求的提升,人们对食品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容忍度越来越低。

这是一家快餐厅,记者看到,与食客就餐融合在一起的,是360度的阳光厨房,不仅可以近距离的看到菜品的制作过程,还能够知晓所有菜品的最佳食用时间。

为了保证食品安全,还有许多餐厅都安装了厨房多角度的视频直播监控,也能让食客随时看到后厨的工作状态。

更重要的是,我国的食品监管部门也对食品安全加大了监管力度,使得餐饮从业者从思想意识上就具备了高度的安全意识。

餐饮负责人 何娟 特别透明,把电话,包括咱们负责人的照片都是可以公示出来的,这是我们觉得作为食品行业,让客人放心的一个点吧。

一些餐厅还推出了烹饪食材与食客面对面的服务,让你可以零接触生鲜食材,分分钟之内将食材加工成菜品。

--------------------------

2017餐饮业态趋于多元化

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2017年度美食消费报告》显示,中式正餐仍占据强势主导地位,市场份额最高,占到一半以上,占57%。

在大城市,中式正餐占55%。

在中小城市,中式正餐的比例更大,占到了63%。

百度地图大数据研发经理 张红飞 中餐馆仍然是占我们主导地位,一些外国友人,其实也是越来越喜欢我们的中餐。

在中式正餐中,其中最受欢迎的还是火锅。新颖的设计,时尚的店面,台式的风格,惬意的下午茶,2017年,许多新派火锅成为年轻人的首选。

消费者:80后吃火锅,其实对我们来说就是吃些干净的,食材比较实惠,还有就是卫生,看起来环境比较舒服,所有的这些,都是我们选择标准。

消费者:种类很多,像老四川、咖喱的、台式的、番茄味的,我每次来都换一种口味。

2017年轻消费者更喜欢休闲简餐

除了中式正餐之外,休闲简餐的发展迅速,在全国餐饮业态比重中已占到16%。在大城市中,消费者对休闲简餐和各种国际美食的接受和喜爱程度更高,占到了18%。中小城市消费者还是更加偏爱中式正餐,但尽管如此,休闲简餐的比例也占到了13%。

百度地图大数据研发经理 张红飞 70后、80后 、90后,其实都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其实用户对于菜品口味变化,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对于90后,这种多元化表现会更明显,也是青年人个性张扬的一种表现。

餐饮负责人 邹胜利 这是一个时代的需要,有需求,肯定就有发展,在这儿既能尝到中餐,又能尝到其他国家的异域风情,跟其他国的美食,还有咖啡,还有中国茶 一种混搭。

与此同时,西餐、日本料理、韩国料理等国际美食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在全国餐饮的业态比重中,三者也各占有一定的比例。

2017 “90后”对蛋糕甜品的喜爱超过中餐

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2017年度美食消费报告》显示,“70后”消费群体,90%以上的人对传统中餐依然情有独钟,占比达到了92%。

“80后”对于中餐的占比只有68%,而小吃快餐、蛋糕甜品、外国餐厅的占比则分别达到了13%、7%和4%。

而在“90后”的消费比重中,中餐的占比仅仅有19%。

2017年,随着年轻消费群体成为消费主驱动力,注重体验性、享受性、独特性、时尚性与“快”相结合的休闲简餐、咖餐等快时尚餐厅层出不穷,吸引着年轻消费者抱着“拔草”的心态,不断体验“新时尚”带来的满足感。

百度地图大数据研发经理 张红飞 休闲简餐,其实就是我们年轻人比较喜欢的一种咖餐,它有别于快餐,是说它除了追求它的时尚,更追求它的品质。

2017最受欢迎的菜品味道——咸鲜

根据中国烹饪协会的统计数据,2017年,咸鲜口味超越了麻辣口味,排在菜品味道受欢迎程度的首位,达到了23.3%,麻辣占17.2%,甜酸占15.7%。酸辣占10.4%、蒜香占8.1%。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 姜俊贤 我个人认为,恰恰是餐饮回归正常理性消费的一种表现,毕竟是一种口味调剂,总体上看,还是趋向于咸鲜,这样一个常吃常新的口味感觉。

2017热卖菜系排行榜——湘菜、江浙菜上榜

根据百度地图统计,2017年热卖菜系TOP5分别为:川菜、粤菜、江浙菜、湘菜、东北菜。

根据美团点评统计,2017年热卖菜系TOP5分别为:粤菜、湘菜、东北菜、韩国菜、江浙菜。

在两家大数据的统计当中,湘菜、江浙菜和东北菜都有重合。

中国烹饪大师 张景严 尤其湘菜,现在就是改良了一部分,就说咱们用鲜的辣椒,比过去老的干辣椒吃起来更香,味道更适口。

中国烹饪大师张景严做了三十年湘菜,他做的左宗棠鸡一直是餐厅的畅销菜品。

餐饮负责人 马东梅 每年大概销量要在6、7万份左右,它的点击率是在85%,而且价钱也不是很高,一道菜是在39元。

江浙菜,并不在传统的八大菜系之列,但是在两家公司的数据统计中,都位列前五名之内。

2017消费者最喜爱的菜品——小龙虾

排在美团点评前十位的是:小龙虾、牛排、烤鸭、寿司、酸菜鱼、潮汕牛肉火锅、米线、拉面、麻辣香锅和炸鸡。

小龙虾可以说是2017年最为火爆菜品,这一年夏天全国各地宵夜大排档里都有小龙虾的身影。

餐饮负责人 南金刚 现在年轻人特别追捧,吃小龙虾是一种时尚,近几年我们好的时候,一天也能够卖到3000、4000公斤,量还是比较大的。

位于北京簋街的这家餐馆,在餐厅的风格上是老北京的四合院,但是在菜品上却突破了新北京菜的传统,将小龙虾做的有声有色。

2017外卖市场预计突破2000亿元

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2017年度美食消费报告》显示,自2011年以来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外送市场一直保持较高速增长,2016年市场规模达到1662.4亿元,预计2017年突破2000亿元。

冯龙今年30岁,做外卖骑手已经有近一年半了,他原来在一家电子企业工作,中专学的专业是数控,因为企业效益下滑,很多同事都纷纷跳槽,冯龙就选择了骑手这个职业。

骑手 冯龙 后来听说他们送外卖每月挣的钱相当可观,后来说我也来试试,当时很多人,就是我身边的好多朋友或者以前公司的同事,都劝我说 送外卖特别受罪,就是天特别热、冷这样,我当时就是抱了一个试试的心态来干,我当时就跟自己说了,他们能做,我就能做, 没有说什么我做不了,我就来了。

由于收入跟送单量挂钩,冯龙工作也特别卖力。最多的一天他送过60个订单。 网络外卖的出现,不仅给冯龙这样的送货员带来一份满意的工作,也给餐饮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每一个餐饮行业的商家都想在这个巨大的商机中分得一杯羹。

这是一家以烤鸭为主打菜品的饭店,去年一年,在北京的70家分店外卖的流水额就达到了三个亿。

这家店的外卖平台上共推出了76种菜品,其中卖得最好的前十位大都是一些下饭菜,仅去年年底一个月的时间里,这十种菜就外送了近13000份。

记者了解到,2016年,这家店的外卖占到了整个流水的20%,2017年增长到40%。跟外卖的热闹场面相比,堂食的客人显得有些少了,此时正是午餐时间,整个大厅的入座率还不到一半。

同样,一家主要销售饺子的饭店堂食情况也不容乐观,在北京的四十多家分店累积起来,2016年外卖占到了流水的30%,2017年这个比例还在上升。

餐饮负责人 李毅 有些店,个别的店,确实是外卖大于堂食 ,就个别店,远郊的一些店,像门店面积比较小的,那肯定是外卖大于堂食,可能就20、30个座位,那肯定会有,但我这种正规店都是五五开的。

2017非正餐时段外卖订单比重提高

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2017年度美食消费报告》显示,2017年非正餐时段外卖订单比重有所提高。将午餐和晚餐正餐时段的订单比重由76%压缩至72%。

美团外卖运营部 数据分析师 陆旻 就2017年的12月,相对于2016年的12月来看的话,正餐,比如说午餐或者晚餐的话,增速大概是在将近100%左右,那么看这些新时段的单量,比如说早餐或者是下午茶,或者是宵夜的话,这些时段的增速,大概是在200%左右,就是它是显著快于正餐的。

此时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而这里吃饭的客人还有不少,这家店要一直营业到凌晨四点。

记者:今天一个半小时接了多少外卖的单子?

饭店工作人员:今天,加刚刚那一单是14单。

记者:那这个数量跟平时比,如果比周末来说,是要少很多?

饭店工作人员:元旦那天晚上,不计12点钟之前的,光12点钟之后,是60多单,小70单。

2017 超过六成的消费者习惯吃宵夜

调查显示,仅有20%的消费者从无吃宵夜的习惯,超过六成的消费者每周至少吃1到2次宵夜。

一些餐饮饭店敏锐地看到了人们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这种改变,另辟蹊径,不设堂食,专门做起了夜宵的外卖业务。这家公司目前已经在全国十个城市中发展了50家外卖门店。

餐饮负责人 李哲 从2014年到现在的话, 累积业绩是增长了将近50倍。

前两年,外卖行业野蛮增长,一些外卖平台对从事餐饮的单位和个人的资质审核不严,促使一些脏乱差的黑作坊,无证人员混杂在外卖平台中,廉价的外卖食品,卫生无法达标,质量和安全更无从保证,严重的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2017年,外卖外送是餐饮业变化最大的部分,消费者对于外卖外送的选择开始从价格导向往品牌导向转移。人们叫外卖更愿意首选这些知名的品牌店。

消费者:我一般都是看一些品牌店呀,或者是喜欢吃的才去看。

消费者:一般会选品牌店,因为质量相对来说有保证。

行业人士认为,2018年,消费者对餐饮消费的需求仍将不断升级,品质和服务将会是人们对餐饮行业最为专注焦点。

美团点评研究院负责人 赵大威 未来餐饮消费趋势来看,我们发现其中消费者,其实是对餐饮有了更高的要求,举个例子来说,比如说他会更加希望高品质消费而非费高价格消费。

而对于餐饮企业来说,也要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向品质化、精细化和体验化方向发展。此外,文化底蕴是传统餐饮服务业发展之魂,现代餐饮服务业更是要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华饮食文化。人们在各地品尝特色美食的同时,也希望了解当地的饮食文化。很多城市都有美食街区,而这些街区里往往饱含着当地的特色美食和传统饮食文化。这些地方在2018年会更加受到食客们的关注。

1月12日19:28央视财经频道CCTV2《消费主张》播出《2017消费报告:美食篇》,次日10:12重播,敬请关注!

(本文编辑:实习杨茵茵)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面看起来,好像所有人都是餐饮的目标消费者,事实却并非如此。从有效性来看,餐饮的主力消费军只有两类人群。毫不夸张地说,餐饮行业的总营收里,有超过70%都是这两类人群贡献的!

< class="pgc-img">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蒋毅。

回顾餐饮前面十年的发展,一共经历了两次大的转折点。

第一次转折,是因为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传播效率的提升,为此催生出大量的新兴餐饮品牌,在很短时间内就超越了很多传统餐饮品牌多年的积累。

第二次转折,也就是在当下!

如果说第一次转折,是互联网平台带来的传播效率提升,带来了餐饮行业野蛮生长的接近十年。那么,当下第二次转折,就是在原有基础上,叠加了资本的力量,加上供应链和数字化技术的逐步成熟,餐饮即将迎来更加可期的未来十年!

基于这个大前提和大前景,餐饮行业就变成了香饽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必将迎来各方力量的角逐,现在谈谁能胜出还言之过早,但有一点是现在就可以得出结论的,那就是各行各业都老生常谈的话:得用户者得天下!

< class="pgc-img">

△图片来源:摄图网

餐饮行业的用户是谁?表面看起来,除了吃母乳和奶粉的婴幼儿之外,好像人人都是餐饮的目标用户,但为什么现实中餐饮经营如此艰难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个全新的概念,那就是餐饮消费主力军!

尽管,除了婴幼儿,其他人都会在外就餐,但背后涉及到很多要素,比如消费喜好、消费意愿、消费能力、消费时间、消费周期、消费频次等,这些要素决定了“目标消费者”需要细分到人群,而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

而消费人群的分类,又有很多标准,比如学生群体、母孕群体、上班族群体、旅游群体等。要把每个群体讨论清楚是一项大工程,今天,我们就围绕“复购频次”这一个指标,以年龄段为标准,讨论餐饮消费的两个主力军!

01 餐饮消费第一主力军:22-32岁

22-32岁这个年龄阶段的消费者,是餐饮行业消费频次最高的人群。以月为单位来看的话,他们每个月在外就餐的消费频次高达25次以上,因此,几乎所有餐饮品类的品牌,都需要将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群,作为自家餐厅的主力人群。

< class="pgc-img">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为什么22岁以下的人群不是餐饮消费主力?

这是由其消费能力决定的,22岁以下的年轻人,他们要么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实习生,收入非常有限;要么是在校大学生,要依靠父母给的生活费过日子,收入也很有限!

收入本来已经有限了,但他们的开支却一点不少,男生会把大部分开支花在打游戏、抽烟、耍朋友等“刚需消费”上;女生则会把开支花在时令衣服、化妆品和新奇小玩意等“刚需消费”上。

总而言之,不管男生女生,在这个年龄段,餐饮消费都不是他们的刚性需求!他们解决吃饭,要么是吃食堂,要么是在学校或者工厂周边,随便将就一顿即可,只是偶尔到市区去大快朵颐。因此,从消费频次的角度来看,22岁以前的年轻人,属于“无能力”消费者,不具备成为主力军的能力资格!

< class="pgc-img">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为什么32岁以上的人群不是餐饮消费第一主力?

这是由其消费时间和频率决定的!国内现在普遍晚婚晚育,我们假定大多数年轻人结婚后,都是在32岁左右怀孕和生小孩!如果你认同这个假定,那后面的逻辑就很清晰了!

小两口在外就餐,原本主要决定权在女生那里,在怀孕以前,因为香香嘴,女生可以不管不顾的胡吃海喝,可是一旦怀孕,他们立即就会因为肚子里的宝宝,开始注重餐饮消费的选择,有意识地减少在外就餐的频率。

一方面是因为母爱,她们会为了肚子里的孩子而改变饮食喜好;另一方面是因为具备了在家里吃的条件:条件好的家庭,家里可以请保姆;条件一般的家庭,会有一方的老人,到家里照顾孕妇的饮食起居,帮他们炒菜做饭,不需要自己动手,就能在家解决吃饭的问题,可能不如餐厅美味,但更营养健康!

< class="pgc-img">

△图片来源:摄图网

所以,一个家庭,从怀孕开始,其餐饮消费频次就会严重降低,由原本小两口一个月在外胡吃海喝25次以上,慢慢变成只有周末在外面吃一两顿,改善一下胃口,最后一个月只给社会餐饮贡献4-5次的总消费次数,相当于减少了20次以上!

32岁以上的人群,受限于消费频次和消费时间,很大概率会全面回归家庭饮食,在外就餐的比例将被严重压缩。因此,他们属于“无时间”消费者,也失去了成为餐饮消费第一主力军的资格!

为什么22-32岁的人群是餐饮第一消费主力?

22-32岁中间这十年的人群,他们从走上工作岗位开始,到结婚生子之前,大多数都不会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也不愿意自己动手下厨房,因此,他们晚上的饮食消费,几乎都释放给了社会餐饮,带来超高频次的餐饮消费!

< class="pgc-img">

△图片来源:摄图网

除了消费频次高之外,22-32岁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群还有几个很显著的特点:

其一是猎奇心强。很容易被新鲜的食物所吸引,因此新餐厅和有新花样的餐厅,很容易获得他们的关注和支持。

其二是传播速度快。当他们因为新奇而去,并且没有失望时,就会带着炫耀心态和拔草行为,主动为餐厅做二次传播,让餐厅在相同人群里快速传播,广为人知!

其三则是基于前面两个特点衍生出的缺点,也就是喜新厌旧,容易流失!如果餐厅除了新奇,没有其他特点,那么其最高成就,也就是阶段性的网红餐厅,因为消费者很快就会被其他新奇的东西吸引走了,流失的速度和他们来的速度一样快!

基于上述原因,如果想锁定22-32岁这十年的人群做生意,在选品上,适合做新奇的特色单品,一开业就以足够新奇的亮点吸引目标客群的注意力,让他们到店一探究竟。此外,要考虑保持新奇的可持续性,否则即便是短期内获得爆发式流量,也难逃昙花一现的结局!

< class="pgc-img">

△图片来源:摄图网

在实际经营中,面对这个阶段的消费人群,餐厅的主要责任和方向是营销,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去获得年轻客群的青睐,道理很简单:你能在22岁左右赢得他们的认同和喜欢,理论上你也有机会赚他们接下来十年的消费利润;反之,如果你在30岁才赢得他们的认同,那你很可能就只能赚他们两年的消费利润!

因此,针对餐饮消费的第一主力军,经营重点在于时刻开发“新顾客”,在此基础上,再想办法留住“老顾客”。老顾客会因为他们自身的原因而不停流失,比如怀孕,搬家,换工作等,面对他们的流失,你无能为力,随时盯牢22岁这些新兴消费人群,赢得他们的喜欢,才是王道!

02 餐饮第二主力军:40-50岁

有了前面第一主力军的概念,再来看第二主力军,大家也就更容易理解了。与第一主力军相比,第二主力军的缺点很明显,那就是消费频次有限,无法达到20次以上,但这个人群的优点也非常明显,尤其是对某些品类来说,这个人群才是他们真正的目标消费者!

< class="pgc-img">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为什么32岁-40岁的人群不是餐饮消费主力?

一个家庭从孩子生下来到上小学中间这些年,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下班的第一件事情,一定是赶紧回家带小孩,陪小孩子玩耍。即便是周末,也基本是把时间花在小孩子身上,只能偶尔在外消费一顿!

为什么50岁以上的人群不是餐饮消费主力?

这个年龄以上的人群,不管是上班族,还是赋闲在家,他们对社会餐饮的消费欲望已经降到了非常低,除非有人情往来,否则基本不会单独到外面去餐饮消费,他们更热衷于自己购买好的食材,在家里自己做!

更何况,中国还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传统,那就是带孙子:50岁以上的人群,如果闲在家里,又正好赶上有女儿或儿媳妇怀孕,基本会在家里照顾孕妇的饮食起居,乃至孙子辈出生后的接送上下学,他们也都会参与,所以,这个人群的消费者,单独来看,不是餐饮消费目标人群!

< class="pgc-img">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为什么40-50岁的人群是餐饮第二消费主力?

40-50岁这十年的人群,虽然从消费频次角度来看,他们的价值有限,社会餐饮消费也降低到一个月只有几次,但这个人群拥有几个很显著的特点,也是因为这些特点,让他们得以成为餐饮消费的第二主力军!

其一、是桌均价高。原因除了这类人群的支付能力较强之外,更主要的是其就餐形式要么是拖家带口的家庭聚餐,要么是业务关系的商务宴请,不管哪一类,都比较讲究品质和价格,与小年轻三三两两的闺蜜同事聚餐形式,有很大不同。

其二、是忠诚度高,流失率相对较低。这个年龄段的人群,主要精力在家庭和事业上,吃喝变成了小事,所以不会在这上面额外花费更多精力,不管是家庭聚餐,还是商务宴请,一旦有了中意的地方,他们就会习惯性地经常去,甚至会选择储值,把喜欢的餐厅变成固定消费场所。

其三、触达难度大。因为第二个特点,这个人群有一个缺点,就是对活动的敏感度很低,触达难度非常大,不管是网络活动,还是线下活动,他们基本都敬而远之,很少像年轻消费者一样冲动,也基本不会被各种折扣和优惠券牵着鼻子走!

< class="pgc-img">

△图片来源:摄图网

基于上述原因,如果想锁定40-50岁这十年的人群做生意,在选品、选址和装修上就要有很多不同,比如选品需要考虑多样化,老少皆宜;选址要考虑方便停车,要么距离社区近(家庭宴请),要么距离商业中心近(商务宴请);装修要有大圆桌和包间,需要有部分空间带有私密性等!

在实际经营中,面对这个阶段的消费人群,餐厅的主要方向就不是营销,而是留存和复购,通过菜品的推陈出新,以及亲情化的服务等,争取让这类人群变成储值用户,进而把其有限的消费频次尽可能地锁定在自家餐厅。

因此,针对餐饮消费的第二主力军,经营重点是要花心思留下“老客人”,在这个基础上,再想办法通过口碑传播的方式,拓宽新客群,这也是这类人群最不排斥的方式:被家人,或者被朋友带着来消费,觉得不错后变成回头客!

< class="pgc-img">

△图片来源:摄图网

总 结

现实中,很多企业看起来都有针对目标消费者做需求分解,各种分析会和研讨会不断,各种应对措施也层出不穷。但遗憾的是,餐饮的高淘汰率一点也没降低,为什么?就是因为源头的客群范围就错了!

不管做什么类型的餐厅,老板首先要想明白,自己到底是做什么客群的生意!“目标消费者”不能是一个笼统的大概念,餐饮老板需要去缩小范围,锁定真正的“小目标”,然后再针对这类客群的需求去做需求拆解,这是减少盲目性投入的有效方法,也是降低创业失败率的有效方法!

未来的餐饮,不管往哪个方向发展,也不管面临什么级别的竞争,本质而言,其实就一个问题,那就是用户争夺战!企业定义目标客群越准确,经营的难度相对就越小,反之,如果连自身企业的客群都定义不清楚,或者只是定义了一个笼统的客群范围,那对不起,不管什么豪华团队:竞争力都有限!

日,中国饭店协会、美团外卖、艾瑞集团共同发布《2020外卖行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2019年我国外卖交易额达到6035亿元,同比增长30.8%,外卖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大,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6500亿元

《报告》显示,2019年快餐简餐业态的外卖订单占总体订单量的23%,其中,快餐简餐依然占据外卖黄金赛道,2019年快餐简餐业态的外卖订单占总体订单量的23%。

疫情期间,网友调侃:火锅、茶饮、烧烤成居家“三件套”,数据也充分证实了快餐小吃品类的刚需,从一线到五线以下城市,一直都占据较大的流量通道。

与此同时,消费者对“甜”类产品的的消费意愿增加明显,奶茶和甜品的消费迅速增长。报告显示,奶茶果汁订单量增速达到了 82.8%,为订单量前 20 位中增速最高的细分品类,随着餐饮与零售的深度融合,奶茶果汁品类依然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此外,近年来西餐“轻食风”掀起“吃草”热,轻食/沙拉这一细分品类强势进入西餐品类订单数量的前三名。

奶茶果汁、西餐甜品外卖业务快速增长,离不开年轻人的“买买买”。

《报告》显示,90 后、00 后外卖群体的占比超过60%,且两个群体贡献的订单数量占比达到了七成以上,其中90后贡献了接近6成的外卖订单。

与70后、80后就餐形式以群体、家庭或多人聚餐不同,在90后、00后的外卖订单中,单人用餐的比例分别是 65.4% 和 73.7%,在“一人食”就餐场景下,年轻消费者对外卖产品的要求为果腹、适当美味、高性价比。

报告指出,这一独立而不孤独的就餐方式与我国独居人口数量的增加紧密相连,“孤独经济”已成气候。

所谓的“孤独经济”,就是针对一个人的消费品、服务等。而其崛起的源头,在于越来越多的人被动,甚至主动地接受、享受一个人独处的时间。根据民政局所发布的数据显示,在我国的成年人当中,单身的人数已经超过两亿,其中独自居住的人数已经超过7000多万。

围绕着这一消费群体,市场上也出现了单人火锅、单身公寓、迷你小型KTV......这些都是在为“一个人”提供着个性化的服务消费。

去年海底捞全方位服务中最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一条,就是当一个人去吃火锅时,服务员会贴心地拿出超大公仔作为一种陪伴和精神上的慰藉。开通这项服务,想必海底捞已经洞察到现在“孤独经济”的悄然流行。

【记者】李劼

【摄影】李劼

【作者】 李劼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