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蔚来汽车发布公告表示,因个人原因,公司首席财务官谢东萤在10月30日递交离职申请,目前公司已经开始寻找谢东萤的继任者,并承诺将迅速填补这一空缺职位。
该公告发布后,当日(10月28日)晚间,蔚来汽车每股盘前跌幅扩大至8.61%,每股报收1.48美元,下跌1.99%。随后,舆论涌起,业内有声音认为,谢东萤的离职或许与蔚来汽车的融资不顺有关。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在微博直言,“无论最后是王是寇,罗马都不是一日建成的。”汽车行业分析师任万付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谢东萤在此时间点离职,可以说是功成身退。”
遇上“出行教父”
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谢东萤半生戎马已经是“军功卓著”。在加盟蔚来之前,谢东萤曾在摩根大通和香港瑞银资本等工作多年,在财务管理及融资运作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资料显示,自2005年12月起,谢东萤加入了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2006年9月7日助力新东方赴纽交所上市;2014年5月,谢东萤加入京东,2014年5月22日助力京东赴纳斯达克上市;2016年9月,谢东萤加入百盛中国,2016年11月助力百盛中国赴纽交所上市。
无论是新东方、京东还是百盛中国,谢东萤的加盟都明确指着同一个方向——上市。彼时,被称为资本市场热宠的“造车新势力”们都在“融资”的热锅上团团打转,每个造车“新生”都迫切需要一个“谢东萤”。蔚来汽车作为国内首批新势力的佼佼者,其“朋友圈”不仅包括做电商和物流的京东、做智能手机和智能电器的小米,还有做社交的腾讯。
于是,被称为“金手指”的谢东萤与被称为“出行教父”的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一拍即合。2017年5月谢东萤正式加入蔚来汽车,2018年9月12日蔚来赴纽交所成功上市。作为国内首家登陆美国资本市场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在12名蔚来用户敲钟上市之后,蔚来股价当日午盘后持续上涨,收涨5.4%,报收6.6美元,总市值为67.7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63亿元)。
融资“事与愿违”
然而,好景不长。一年后,资本狂欢开始冷却,相较于IPO的股价,蔚来汽车的股价已经下跌了77%。2019年,在经历了“裁员”风波、股价缩水、融资不顺以及高管相继离职之后,压在蔚来汽车身上的“稻草”越来越重。在这种情形下,今年开始蔚来的“思路”是有所变化的,其将融资重点转向国资、地方政府资金。
天眼查信息显示,今年5月份,蔚来汽车与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亦庄国投将对双方将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设立一家新实体公司“蔚来中国”出资人民币100亿元。然而,截至目前,该合作项目仍未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对于此事,谢东萤在蔚来第二季度财报会议上表示,事关机密,具体信息不便透露。今年10月,网传蔚来汽车正在与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洽谈一笔超过50亿元的融资意向。随后不久,吴兴区政府回应,称“洽谈过,但无意向性协议,鉴于评估风险过大,已经停止进一步洽谈。”至此,50亿元融资告吹。而李斌对此的回应是“在跟不少地方政府接触,但没有太多信息可以披露。”
地方政府资金的不肯慷慨解囊,最终逼得李斌自掏腰包。9月5日,为解蔚来的燃眉之急,蔚来宣布其与腾讯控股有限公司的一家附属公司(简称“腾讯”)以及公司董事长兼CEO李斌签订了可转换债券认购协议。根据协议,蔚来将以非公开发行的方式向投资者发行和出售本金总额2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券,可转换债券的配售完成需要满足惯例成交条件,预计在9月底之前完成。其中,腾讯和李斌将各自认购本金1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券,各自认购的债券均等分割为两期。9月13日,李斌创办的易车,传来了或将以16美元每股的价格私有化的消息,大买主是腾讯。业内分析,易车之所以私有化,更多的原因是李斌为了拯救蔚来汽车,而与腾讯所做的交易。
续命“进退两难”
李斌曾说过,他最大的能力就是能在悬崖边上捞回来的能力。据悉,近日的李斌更是各处奔走,以寻找资源稳定股价。11月3日收盘,他的“奔走”是起到了作用,在没有任何利好消息的情况下蔚来汽车上涨20%。然而,行业部分人士则认为,蔚来汽车的股价上涨是治标而不治本的。
如果说,股价大跌只是蔚来汽车一个集中爆发,那么,盈利方式则是其天生的短板。根据财报,2019年一季度,蔚来汽车业务毛利率为-7.2%,第二季度则因为召回事件进一步下跌至-24.1%。即便扣除召回因素的影响,其汽车业务第二季毛利率仍为-4.0%。这意味着,蔚来汽车的毛利率是长期为负的,车卖得越多,亏得越多,资金压力越大。
可以说,他们已经看明白了,美国的资本市场基本上已经关闭了对蔚来的融资大门,行业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显然,资本的持续支持是需要符合行业规律的毛利率,以及业务本身相对可控的风险。可惜的是,从毛利率可以看出,带着浓厚互联网基因降生的蔚来,其盈利方式从开始到现在,就没比照着汽车行业的规律来,这也使得华尔街的分析师们不甚客气地给出了“卖出”评级。因此,在这种情形下,试图烧钱换市场以寻求未来利润的蔚来势必要转型,眼下是时候考虑自己是当摩拜还是当ofo了。
新京报记者 刘阳 实习生 汪林 图片来源 企业官网
编辑 张冰 校对 吴兴发
6氪获悉,台积电前研发总裁、共同首席运营官蒋尚义将于近期回归中芯国际。据Digitimes报道,中芯国际联席CEO赵海军、梁孟松都将直接向蒋尚义汇报。36氪对此向中芯国际方面求证,但截至发稿暂未回复。
在台积电期间,蒋尚义牵头了0.25um-16nm关键节点的研发。2016年12月-2019年6月,蒋尚义曾经加入中芯国际任第三类独立非执行董事。
有知情人告诉36氪,蒋尚义此前在中芯国际期间并无实权,也“不敢讲话”,原因是与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达成了口头的君子协议,即蒋尚义在中芯国际期间“不做先进工艺、不可以和台积电起竞争冲突”。
为此,三年期满,中芯国际并未与蒋尚义续签。离开中芯国际之后,2019年7月,蒋尚义曾经加入过武汉弘芯项目任CEO。不过,由于这一项目的大股东并没有从业背景、资金也一直没有到位,今年7月份武汉东西湖区政府爆出该项目存在资金断裂风险。
在消息曝光前,蒋尚义其实已经蒙生退意。11月17日,蒋尚义发布律师信称其已在6月份辞去武汉弘芯董事、总经理以及CEO首席执行官等一切职务,弘芯也已经接受了其辞呈,并且其自7月份之后不再支薪。
蒋尚义此前在多次公开发言中透露了先进封装的重要性。在摩尔定律接近物理极限的当下,半导体创新需要投入的研发成本越来越高,但回报周期也在拉长。目前只有三星、台积电少数的半导体制造厂商在研发5nm及以下的先进制程技术,而其他玩家,包括格罗方德、联电此前已经战略放弃7nm、12nm以下的制程研发。
为了应对产业的变化以电路技术提升的瓶颈,蒋尚义认为,应该通过集成系统提升芯片之间的紧密行,使其性能优于单一芯片,降本增效。
有知情人士称 ,蒋尚义2009年在台积电的时候已经得到授意研发先进封装技术。目前,台积电已经有4座先进的芯片封测工厂,不久前还突破了3D Fabric先进封装技术。该人士称,蒋尚义彼时离开台积电,主要原因还是因其在先进封装上的路线设想与张忠谋产生分歧。
不久前,中芯国际公告称,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中芯控股、国家集成电路基金II和亦庄国投已订立合资合同,以共同成立合资企业中芯京城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总投资额为76亿美元(约500亿人民币)。其中业务范围除了生产12吋集成电路晶圆,还提到了集成电路封装。
可以预见的是,招揽蒋尚义加盟,主要是为了帮助中芯国际在先进制程上实现突破、并且发展先进封装技术。
今早,蒋尚义接受“问芯Voice”采访时表示,“现在中芯国际的先进制程技术已经做到 14nm、N+1、N+2,相信在中芯国际实现我在先进封装和系统整合的梦想,可以比在弘芯快至少 4 - 5 年。”
京报讯(记者 张晓兰)今天(6月24日),新京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印力集团合伙人、北京城市商业公司总经理张媛即将离职,并将于近期加盟融创文旅集团担任高管,负责商业板块业务。不过,该消息并未从融创方面得到证实。
消息人士称,目前张媛还未正式入职融创,印力方面在内部选拔接替张媛的接班人。
据悉,张媛在商业地产领域深耕十余年,曾先后供职于凯德商用中国区、东北区及华北区管理岗位;2015年加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北京商管公司董事总经理;后又担任印力集团合伙人、北京城市商业公司总经理。
在今年4月举办的中国商业地产行业发展论坛2019(第十六届)年会上,张媛在运营主题论坛上表示,商场和商家要打造命运的共同体。在如何打造命运共同体方面,张媛指出,商场和商家联手时,一定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商场要有所输出,包括搭建政府关系,要为商家开发绿色通道,资源整合起来帮助商家。商家的优势是产品、服务的特色和黏性,双方强强联合,一起打造命运的共同体,才有可能成功,这可能不是眼前的短暂的盈利模式,而是长远的商业模式的思考。
官网显示,印力集团(原深国投商置集团)于2003年4月在深圳成立,是中国领先的商业地产投资、开发和运营商。印力投资商业地产项目超过60个,总建筑面积近600万平方米,项目重点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印力旗下的购物中心超过30个,总建筑面积逾300万平方米。
而对于新成立不久的文旅板块,融创寄予厚望,孙宏斌称其为“诗和远方”。收购万达文旅板块后,融创于2018年成立文旅集团,与地产集团分开,独立运营。融创称,这一两年最重要的任务是快速增强文旅板块的运营能力。
新京报记者 张晓兰 编辑 武新 校对 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