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触餐饮以来,认识的餐饮老板基本每半年或一年就都会想着一个事情,那就是做提价。有时候是只调整几个产品,有时候是要调整接近一半的产品的价格。还有一种方式是通过推出一些新产品来进行调价。
< class="pgc-img">>但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数据看,很难做出判断,产品的调价是否是成功的。但有个很明显的数据,就是你不管怎么调,一年平均下来你的人均消费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 class="pgc-img">>首先我们排除餐饮中一种特殊的商圈店,那就是旅游景点、车站和机场的店。这种商圈因天时利地的各种因素,没有哪家餐饮,甚至是便利店,买同样产品的价格是便宜的,就像矿泉水,常规基本是2块钱,景区基本3元起步,有些地方甚至5块或8块。连麦当劳和肯德基景点的价格都要贵出不少。
< class="pgc-img">>回到为什么说提高价格只会让餐饮店倒闭得更快呢?
我们需要回到一个问题,我们作为消费者来说,选一家餐饮店吃饭的时候,除了考虑口味之外,第二个考虑因素是什么?基本上就是价格。海底捞人均消费200你可以接受,但吃个休闲餐人均200,估计没有这个预算吧。
< class="pgc-img">>为什么很多顾客会愿意买团购套餐,即使有些产品不是自己喜欢吃。说到底就是有明确的消费价格和优惠,吃饭前就算好了自己这一顿要吃多少钱。这对于很多有家庭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毕竟每个月的开销都不少。
< class="pgc-img">>而调价会面对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是老顾客的流失。昨天在你这里吃10块能搞定,今天要15块。大概明天就换一家了。而大部分经营得比较久的餐厅,基本50%-70%的收入都来自老顾客。即使你想通过补充新顾客来解决问题,难度也非常大,不仅拉新成本非常高,同时新客也需要一段时间的培养才能陆续转化为自己的老顾客。
人说“定价定江山”,这句话说得有些武断,但也不是全无道理,定价决定了我们的客户是谁,定价决定了我们的利润水平,定价决定了我们服务的水准。定价反映的是我们对自己餐饮品牌的定位?。
但现实生活中,很多老板已对自己的品牌已清楚定位,但对产品如何定价,定价在什么水准,一直没有思路,这篇文章给大家介绍7种方法?,帮助你去给自己的产品定价。
方法一:毛利率定价法
菜品价格=产品成本?(1-毛利率)
?其中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各种食材成本),固定成本(员工工资,水电费,店面租金等)
这种方法简单粗暴,翻译过来就是你想要多少毛利,改变毛利率就可以到推出菜品的价格。至于说毛利率水平,这个要视产品而定,高的要70%,低的也有40%?。超过这个区间,都不太合理。
?方法二:系数定价法
菜品价格=成本*定价系数
?定价系数:一般是参考同行同品类同产品定价,然后确定自己产品的系数。
?举例:凉皮一份成本是4元,同行卖10元,那么该同行的系数是2.5.如果我的产品跟他没有差异,想打价格战,我的系数就定在2?。
所以我的产品价格=4*2=8元
< class="pgc-img">1
>方法三:附加常数
菜品价格=原材料成本*定价系数+附加常数
附加常数?:生产和销售该产品,会用到的固定费用?。(平台费用,燃料费用,店铺租金等)
此公式是在方法一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常规支出。例如我们在平台上销售产品,不是销售多少,就到账多少,而是要扣掉平台的抽佣,而这里面平台抽佣就是附加常数。
< class="pgc-img">2
>?方法四:数字游戏
不足整数?定价法:
这种方法在各行各业用得非常普遍。满大街都可以看到,99元,199元,1999元等等?。这里面实际上用到了心理学原理,人们对于非整数是不敏感的,大家自己体会下,一个产品报价99元,和报价100元,大家下意识的感觉差别好多哦,但实际上两者只相差1元,别小看这1元,对下单转化率影响非常大?。
?奇数定价法:
?心理学做了很多实验证明,奇数给人的感觉更便宜,所以你的产品尽量定价为奇数?。因为顾客要的不是便宜而是便宜的感觉!
< class="pgc-img">3
>方法五?:大众标品亏本法
顾客对于我们的产品有个心理价位的“锚点”,如果我们把此产品(标准化,大众化产品)的价格打下来,那么顾客下意识觉得,我们店所有的产品都比较亲民?。
最著名的例子?:外婆家的麻婆豆腐,麻婆豆腐是家喻户晓的一道菜,大家对于此菜品有自己的心理价位,但是外婆家把此产品的当作特价产品来卖,顾客第一感觉,外婆家所有的产品都是便宜的,实惠的?。
方法六?:特色菜定价法
餐饮行业充分竞争,大家的产品都做得大同小异,我们想脱颖而出一定是要做差异化产品,因为只有有了不一样的产品,我们才能把价格打上去?。
特色菜,我们可以从份量,口味,上菜方式,盛菜的器皿?,原材料等角度去思考不同之处。
一般餐厅的餐品结构应该是,高利润产品占比20%(用于提高利润),中等利润占比70%(用于竞争,满足大众口味),低利润产品占比10%(用于吸引顾客)
< class="pgc-img">4
>?方法七:菜品价格打散排列
餐饮小白在定价时,体现在菜单上就是,菜品安排好分类后,从低价往高价依次排列,实际上这非常不利于餐厅提升营业额。因为?:
(1)容易造成顾客视觉疲劳
(2)顾客极大可能会集中在低价区域点餐,不利于提升门店营业额。
(3)如果顾客不接受此价格,可能直接跳过。
但我们将菜品价格打乱后,顾客会有个大体的感知,知道我们菜品的售价水平,会更早地下单。
< class="pgc-img">5
>以上是菜品定价的7种方法,掌握这7种方法,然后融合起来去使用,让你的定价?更有据可循。
你在平时的工作中,有什么更好的定价方法么??欢迎在?评论区互动!
让一部分爱学习的餐饮人先?富起来!
多餐饮老板反映外卖不赚钱,为什么不赚钱?在我们辅导了多家堂食开始做外卖的企业后发现,原来大家都在用堂食的定价方法给外卖定价。
堂食与外卖有什么不同?首先看毛利率(外卖毛利率一般应控制在50%—70%)。
堂食毛利率=(菜品售价-菜品成本)/菜品售价
外卖毛利率=(顾客实付-总成本)/顾客实付
其中:总成本=菜品成本+包装成本
顾客实付=总成本(1-外卖毛利率)
从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外卖和堂食的毛利率是不同的,一是成本不同,二是标价与实付价格不同,另外外卖还存在平台上搜索排名的问题,在平台上需要做活动才容易提高搜索排名,所以所有的菜品价格都要结合活动来计算。
1.不做开业打折
为什么?外卖将店铺的客群范围从500米延伸到了3-5公里,在扩大客群的同时也增加了顾客的选择权。5公里范围内的外卖都可以选,如果做了开业打折活动,就是用低价引来了那部分看重价格的客流,一旦打折结束,由于选择很多,留下来的忠实顾客会很少。因此做活动,就要做好长期做的准备。
2.做好满减
为什么单独讲满减?在平台上浏览一下就可以发现,很少有不做满减的店铺。因为在平台排名规则中,活动折扣力度越大,排名加分越多,这个折扣力度指的是优惠比例,而满减活动能够把优惠比例最大化。在平台上你可以看到满5减5、满10减10这样的100%优惠,其排名自然比较高。有些用户还通过满减资源位搜店铺,这无疑是为店铺多增加了一个流量入口。
为了排名把满减力度做大了,那么如何赚钱呢?
首先了解一下平台的扣点规则,目前全国的扣点不是统一的,有按原价扣点的,有按顾客实付价扣点的,有的有保底,有的没有保底。
下面以美团按顾客实付价扣点15%,保底3元来举例:
首先计算一下保底3元的临界值,3+15%=20元,也就是说顾客实付20元以内的美团扣点3元,20元以上的按15%计算,那么顾客实付20元以内的价格公式如下:
价格=总成本+(1-毛利率)+最低扣点+满减
例如一份总成本(包括包装成本)6元的套餐,想做50%的毛利率,做一个满20减15的活动,带入公式:
价格=6+(1-50%)+3+15=30元
这30元可以设计一部分在打包费里,比如一份套餐打包费1元,那么这份套餐标价29元。
模拟一下订餐过程:顾客点这份套餐,29标价+1打包费-15满减=15元,这是顾客实付,15×15%=2.25元,最低扣点3元,15-3=12元,这是商家得到的钱,毛利率刚好50%。
顾客实付20元以上的价格公式如下:
价格=[成本=(1-毛利率)]=(1-扣点率)+满减
例如一份总成本(包括包装成本)10元的套餐,想做50%的毛利率,做满35减18的活动,带入公式:
价格=[10+(1-50%)]-(1-15%)+18=41.53元
同样一份套餐打包费1元,那么这份套餐标价40.6元。
模拟一下订餐过程:顾客点这份套餐,40.6标价+1打包费-18满减=23.6元,这是顾客实付,23.6×15%=3.54元,23.6-3.54=20.06元,这是商家得到的钱,毛利率刚好50%。
菜品的标价会算了,下面看下如何设计满减梯度。
第一档满减门槛要低一点、优惠比例大一点,让几乎所有顾客都享受到,例如满10减5。后面几档满减就要根据你大部分的菜价来选择了,比如你大部分菜都是18元,那么就可以选择满20减X,这个优惠的X只要比上一档的5元高就可以了。
一旦设置了满20减×,那么你就不能有20—25元的菜品,也不能有0一7元的菜品,20这个门槛顾客必须选择一份18元和一份8—12元的菜品组合才能达成。这时还要注意,你第一档是满10减5,那要么不出现10一12元的菜品,要么就设置一个15或20元的起送价格。
在设计好满减和标价后要把各种菜品组合都计算一遍,防止被钻空子。菜品标价的总和要有技巧地分配给各个菜品,成本透明的菜品定低一些,成本模糊的菜品定高一些,部分价格还可以分配到配送费里。当然,与堂食相同的菜品,标价不能与堂食相差太大。
总听到有餐厅说外卖平台抢走了自家的利润,使得自己做的外卖产品总是挣不到钱,可是放眼看去,怎么有些餐厅的外卖做得风生水起,利润也是滚滚而来。说到底,还是用了心,采用了科学的方法,不再盲目跟风,不去恶性竞争,在把握内在品质之外,把定价公式熟练使用,及时控制成本,时刻把握利润,让自己心中有数,如此才能财源滚滚。
本文摘自《中国好餐饮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