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月30日,由餐饮界新媒体主办,排队网、熊猫设计、微盟承办的“2016餐饮界创新创业高峰论坛”在深圳科兴科学园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600多位餐饮精英齐聚一堂,引爆餐饮创新源动力!
餐饮界新媒体创始人鹤九、云味馆创始人迟焕涛、西少爷联合创始人袁泽陆、蚝门九式创始人陈汉宗(蚝爷)、Kao!烤肉饭创始人吕强、好色派沙拉创始人肖国勋、排队网CE O江浩南、微盟O2O事业部的总经理林缙、大餐饮共生圈创始人/董事长郭丽丽、众一品联创始人欧峰、法商慧创始人何俊锋等10+大咖现场分享了关于餐饮创新的10大维度干货,引爆全场!
今天,参某为大家整理了餐饮界创始人鹤九的分享内容《消费升级下餐饮新思维》。
鹤九 餐饮界新媒体创始人
《互联网+餐饮,一本书读懂餐饮互联网思维》一书作者,《餐饮界》新媒体创始人,哈谷传媒CEO,艾瑞专栏专家,百度百家作者。他擅用互联网方式思考传统行业,专注餐饮互联网新媒体营销研究,分别在新闻营销、事件营销、微营销、娱乐营销等互联网推广方面,拥有极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心得体会。曾参与康师傅、海王星辰、招商银行、电影《催眠医生》等项目的互联网策划与传播。
创新力,决定企业未来的位置
当我们回想2008年时,有两个品牌是行业的翘楚,在业内享有盛誉。一个是俏江南,2008奥运会的指定餐饮服务商;一个是湘鄂情,北京50强企业,并在2009年成功上市!然而,8年过去了,这两个品牌已经不复从前的辉煌。
8年的时间,有的品牌落寞了,有的品牌起来了!8年前,我们无法想象的滴滴打车、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已经成为了我们最熟悉的东西。那么,8年以后,你的企业会发现什么样的变化?
餐饮人做企业,一定要立足于现在,关注于未来。而创新,最终决定一个企业或者品牌未来的位置。可能你现在因为创新付出了成本,你在目前的业态里面并不是站到非常好的位置,生意不是那么旺,我相信只要有创新力,未来几年,甚至不到几年时间,可以站在行业某个位置。
开店潮和关店潮的4大原因
目前餐饮业涌现两股热潮,一个是开店潮,另外一股潮是关店潮。一边火热开店,另外一边是一夜之间消失了。有数据显示,2015年下半年上海平均每天有350家店倒闭。2015年下半年北上广深四个城市开出20多万家店,关闭了16万家店。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状,我总结为以下4个原因:
1跨界资本的介入
互联网的冲击,使得许多传统行业变得举步维艰。而餐饮业因其特殊性,短时间内难以被颠覆,且国内市场前景庞大,因此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关注。
2餐饮小白试水
“跨界掘金”的餐饮小白,因为对餐饮的理解不到位,认识不到实际运作中的困难和挑战,结果纷纷掉进坑里了!
3消费升级
消费习惯、消费人群变了,传统餐饮老板转变不过来,一下子就被淘汰了。
4白热化竞争
开店潮和跨界的资本介入,使得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餐饮市场的5大改变
1消费人群变了
追求个性的80、90,逐渐成为消费的主流。餐企不能迎合主流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属性,将被市场冷落!
同时我们也发现中产阶级崛起,据统计有2亿伪中产阶级崛起。伪中产是什么情况?伪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实际消费水平往往并不高,却要求在性价比足够好的前提下消费一些有特色高逼格的产品,这是伪中产阶级的阶层史无前例的增多。
2沟通方式变了
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变为数字互动式传播。现在,不仅仅是传播的方式变了,传播的内容也产生了变化。消费者成为内容传播者和内容制造者,并诞生出意见领袖,逐渐影响其他消费者。
3营销方式变了
对于消费者来讲,品牌的标签不仅仅是指产品,内容、社群、价值、大数据都要凸现。当然产品是1,后边的社群、价值、大数据都是零。
4长尾理论开始生效
长尾理论是营销学专家克里斯所提出的理论。它指的是,当一个行业变得成熟和规模化的时候,特色消费将比大众消费更受欢迎。
5口红效应成为现实
什么是口红效应?这是发生在美国的一个社会现象。过去,人们发现在经济出现传下话的时候,女性购买口红的消费反而比以前多了。这是因为消费能力虽然减弱,但是人们对于面子的需求可能会更加旺盛!
在经济下行的当下,许多消费者或许没有太多的资金去购买房屋和车子,但是他们愿意花这个钱去吃、去享受当下、享受娱乐。也就是说,对于文化、娱乐各种逼格,它的消费实际上还是很盛行的!
容易陷入3大误区
1神化互联网
受到业内许多“成功”案例的影响,很多餐饮人以为只需要通过炒作和营销的方式,将名声打出去,估值几亿、几十亿,就能将企业运作成功。事实上,餐企的运营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当你将前端运营超过后端系统的承载能力时,餐企将面临巨大压力甚至会因此失败!
2无视互联网
互联网即是很好的工具,也是非常有价值的思维方式。市场的变化,决定了互联网的必要性。餐厅不能走上极端,抛弃了互联网,就相当于抛弃了整个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发现、认识餐饮品牌。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餐饮人一定要积极拥抱互联网。
3创新就是推翻重来
很多餐饮人认为,创新等于推翻重来,从0开始。其实不然,创新是根据市场的变化和企业内部的需求而做出的改变。改变产品配方,提升服务质量,升级品牌文化,都算的上是创新。
5大餐饮创新思维
基于市场的变化,我认为,餐饮人需要拥有5大创新思维!
1社群思维
好产品+真爱社群:从过去单独经营产品,到现在经营用户,让用户帮你传播企业价值。好产品是链接社群的基本。
2新媒体思维
目前的新媒体大概有四块: 微博、微信、视频、直播。
餐饮人一定要有新媒体思维,把餐厅的每个维度,包括人、物这些东西都链接起来,作为媒体运作。媒体最终要塑造一个所谓的意见领袖、IP,让很多粉丝在里面连起来。
3大数据思维
消费者通过大众点评各个平台上,它的好评、用户的各种评价,去选择餐厅,决定要不要去它那里吃,所以说消费者选择餐厅是看数据的。
同时,餐厅也是要看数据做经营,以往没发精准知道每个顾客到底喜欢我们餐厅某个产品,它的口味偏什么,我们的消费人群是属于女性还是男性,什么年龄层,但是现在通过大数据可以清晰知道,这样非常有利于餐厅做出品决策、精准营销,尤其是会员营销。
4产品经理思维
产品思维=好吃+耐看+有故事
我认为产品经理的思维一定是产品本身好吃,也就是传统意义上讲的色香味型意这几个关键因素。回到现在,我觉得就是用高颜值,通过感官呈现引发用户有拍照分享的欲望。走心就是挖掘餐厅的文化、产品的文化、产品的故事。通过这三个维度,可以将产品思维运用到极致。
5重构思维
涉及到两块重构,一个是成本重构,一个是商业重构。
成本重构,通过调整产品的生产、销售的结构,改变产品的成本构成,形成价格上的优势,并将之塑造成品牌的竞争力。比如现在的外卖模式,就是很常见的成本重构案例。
商业重构,指的是多维度的盈利模式。调整餐厅的盈利方式,让餐厅的盈利手段不仅仅是销售菜品,比如胡桃里。
原创声明:本文内容由鹤九先生分享,餐某整理,属餐饮界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餐饮界(ID:canyinj),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击上方篮字 ? 或搜索微信号:cyr811关注我们!
一家专门研究报道火锅,中餐的新媒体!
(【文末】大咖都在看 ??)
餐饮业发展到现在,在装修、概念上有了更丰富的玩法。
做餐厅,味道是保证。但好味道同样需要包装,包装便是附加值。
于是出现了餐厅和时尚、音乐、设计结合的各种形态,
也诞生出各种的玩法。
本文发于微信公众号:餐饮人必读 ID:cyr811
| 全文需3分钟时间阅读
餐厅+博物馆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很早便将博物馆与餐厅结合起来。
只不过博物馆白天是展厅,晚上办餐厅。国际规模的颁奖和典礼都在这里举行。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在晚上变成餐饮、宴会场所
把餐厅开在博物馆里,赚两份钱:一份是点单的客单价;一份是博物馆入场费。
这种餐厅与博物馆结合的形式,让餐厅品牌有了“文化底蕴”提升附加值。
国内,也有这么玩的餐厅:
▲云雅阙博物馆主题餐厅主打陶瓷文化
▲东北历史主题博物馆餐厅,展出的满洲8旗服饰
餐厅+花艺
在美国的生鲜超市中有一个现象:一般来说顾客进门,最先看到的不是鲜鱼鲜肉,而是鲜花。
并不是这家超市在卖花,而是因为“鲜花”本身代表了新鲜。如果顾客看到鲜花不败,就会觉得这家超市卖的商品很新鲜。
餐厅+花艺,一方面给人新鲜自然的感觉,一方面提高颜值让顾客拍照。
▲茉颂法式花艺主题餐厅
▲花开藤蔓
餐厅+IP
IP观念火热,什么都能成为IP从而与餐厅结合起来。
作为APP不怎么火,但是作为IP火了的Line Friends Cafe&Store;将西游记这个IP结合餐饮的嘻游记……
乃至各种动漫主题餐厅,都是用IP嫁接餐厅。
▲嘻游记入口参考“盘丝洞”
▲Line Friends Cafe&Store
餐厅+音乐
+音乐的玩法,多应用于底下小酒馆、咖啡馆这样有音乐氛围的环境。
但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餐厅会把音乐结合起来。
譬如胡桃里音乐酒馆、海上旧梦主题演艺西餐厅,晚上7点开始有现场表演,传统夜上海特色歌舞;
▲胡桃里音乐酒馆
同仁四季音乐主题餐厅,则是在试图做一个音乐社群+餐厅的概念,每晚都会有歌手现场演绎,享受音乐与美食的完美结合。
▲同仁四季音乐主题餐厅,主打live的感觉
餐厅+科技
以最新崛起的VR、机器人、自助点餐为代表的科技,也开始应用于餐厅。
V.R将虚拟现实互动元素,与餐厅结合;SOMA-Dining Lounge将裸眼3D技术与餐厅结合;Eatsa使用自动点餐科技,让餐厅没有了服务员。
▲VR技术应用在餐厅
▲SOMA-Dining Lounge
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黑科技也会与餐厅互相渗透。
餐厅+概念
概念很虚,但是使用得当,能造成差异化。
比如,在黑暗中吃饭的Dans le Noir,用盲人来当餐厅的服务员,菜品只有四种选择:鱼和海鲜类、肉类、素食类、奇葩类。
你就只能选种类,剩下的就交给他们去准备,所以你不知道最后上来的到底是啥,让你有一种神秘和惊喜感。
▲黑暗中用餐,概念很好却容易被模仿
又比如Ultraviolet by Paul Pairet,主打感官餐厅。
▲Ultraviolet by Paul Pairet
结语
餐厅早已脱离原先只是单纯吃饭的语义环境,餐厅与其他各种元素也开始混搭起来。
但餐饮归根结底,还是要归结到用餐感受上。没有餐厅,只是着重后面的+,还是舍本逐末。
反过来说,只着重于餐厅本身,没有附加值,同样很难吸引消费者。
----------------End----------------
推荐阅读
点击下列标题,阅读更多干货
码头故事 | 一把骨 | 香天下 | 海底捞 |
餐企宣传口号没意义| 挖掘餐厅死忠粉 | 西贝的10万+不靠谱
跟风餐企的3大死因 | “单品爆款”理论都是错的!
----------------------------------------
转载,合作请加微信:qingcai5678
综合:赢商网大数据中心 商业地产云智库
>露营地体验火锅,喝杯咖啡的工夫顺手来一次“文物修复”,到各地文创主题饭店打卡……如今,餐饮市场的新玩法越来越多。随着健康、理性、实用等消费理念逐渐成为市场主流,消费者对餐饮的要求也向精致和健康转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26243亿元,同比增长7.9%,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的同比增速,延续了增长态势,展现出较强的发展活力。餐饮业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是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的重要领域。推动形成更多餐饮消费新趋势、新场景,对于促进消费提质升级、更好地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餐饮消费需求发生新变化,供给侧也在尽快跟上节奏。为了顺应餐饮消费新趋势,优化餐饮业发展环境,进一步释放餐饮消费潜力,今年3月份,《关于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从提升餐饮服务品质、创新餐饮消费场景等方面提出22项具体措施。前不久发布的《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则提出发展餐饮消费细分领域,支持餐饮消费智能升级。
消费者更加注重营养搭配、餐饮环境、综合体验感,势必对餐饮从业者提出更高要求。为此,餐饮企业积极挖掘消费新空间,增强消费者体验。发展美食文旅、开设夜间食堂等,众多个性化消费新场景应运而生。只有不断创新菜品样式、服务模式和营销方式,才能赢得消费者的“胃”,抓住消费者的心。
当然,餐饮行业通过创新,适应消费新趋势,并不代表要一味追求标新立异、盲目跟风。在“精致省”等消费趋势得到市场积极反馈的同时,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口味等的要求始终不变,客流量正持续涌向更具质价比、更加绿色低碳的餐饮场景。因此,各类餐饮企业一方面要考虑如何利用新玩法吸引消费者,另一方面也不要忘了品质为王、高性价比。在此基础上,要以增值服务、多元场景满足消费者对美食的新需求。
顺应新的消费趋势,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打开思路,增强餐饮业发展动能,通过培育知名餐饮品牌、发展“数字+餐饮”等方式提升服务能力,助力餐饮企业赢得新市场。同时,应当突出地方特色,打造差异化特色小吃产业等。此外,要着力优化餐饮行业营商环境,时刻关注食品安全、明码标价、餐饮浪费等方面问题,做好放心餐饮,维护行业良性有序发展。(臧梦雅)
来源: 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