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不穷的网红山寨店
近年来,随着鹿角巷、喜茶、奈雪、茶颜悦色和一点点等网红奶茶店的迅速崛起,奶茶已经成为了年轻人热捧的生活饮品。然而,在这些网红店风靡之时,冒牌山寨店也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大街小巷。
比如鹿角巷,它在南京的正牌门店仅有2家,但其他同样打着“鹿角巷”旗号营业的山寨奶茶店居然高达108家,真假店比例为1:54。
< class="pgc-img">>再比如,因抖音而爆红的“答案茶”网红店,全国落地仅有500家,但同样以它的名义卖茶的山寨店竟然有三千多家,足足是“正规军”的五倍之多。
除此以外,这些山寨奶茶店的门店装修、品牌logo和产品包装对于正品的模仿,相似度也惊人的高,一般人根本看不出来。
简单地举个例子。(以“一点点”为例)
< class="pgc-img">(图:左假、右真)
>你看,正品的一点点的“点”字,它四点底的位置,和汉字的“點”是不一样的,而山寨店直接copy繁体“點”字来用。
< class="pgc-img">(图:左假、右真)
>还有,正品的商标,四周是没有任何加注文字的,而旁边有文字加注的无疑统统都是假货。(P.S.怎么感觉在给"一点点"免费打广告啊!!)
也就是说,如果对正品奶茶没有足够的熟悉度,一般人根本辨别不出孰真孰假。而且作为消费者,大部分人只是单纯想喝杯奶茶而已,哪有那么多闲工夫还要去当个侦探辨个真假啊……
所以,在山寨店横行的世界里,你顶着大太阳、耐着性子、足足排了一个多小时才能拿到手的奶茶,没准就是杯“山寨货”。
< class="pgc-img">>我太难了……
< class="pgc-img">>我也是………
< class="pgc-img">>如蚂蟥般的山寨店
直言“太难了”的不单是消费者,还有众多新兴的餐饮品牌。
因为像星巴克、肯德基这类品牌的形象和影响力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深入人心,它们的山寨店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了,但新兴的餐饮品牌由于刚进入市场,真假辨析度实在太低了。如此以来,山寨就像吸人血的蚂蟥,在一点一点地损害品牌的寿命。
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损坏原品牌口碑和形象。
一直默默做糕点的鲍才胜没有想到,自己的店也会有蹿升为网红店并且门前排起了长龙的这一天。然而,他更没想到的是,这蹿红也把自己推上了舆论批评的风口浪尖。
原来,在鲍师傅店走红的时候,无数山寨店蜂拥而起,为了打响自己的招牌,他们不惜使用下三滥的手段——雇人排队,刷人气。后来,这件事情还被捅穿了。
但网络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鲍师傅”这个品牌,这逼得鲍才胜不得不开新闻发布会,亲自下场做解释。
< class="pgc-img">>其次,逼得品牌店要改名“避难”。
比“鲍师傅”还惨的是喜茶,它改名前叫“皇茶”。由于没有及时注册商标,当这款饮品迅速走红的时候,它的模仿者也迅速泛滥,单是深圳一个地方就出现了两千多家皇茶山寨店。逼于无奈的“皇茶”后来改名了“喜茶”。
还有,拖垮原品牌发展。
鹿角巷本来是茶饮界的佼佼者,吸引了不少消费者慕名打卡,但在它火起来的时候,盗版的“鹿角巷”也蜂拥而上。一时间,品牌与品牌战斗,正品和山寨战斗,陷入乱战的鹿角巷备受打击,原本十拿九稳的准上市公司,估值数十亿元,一夜之间,被山寨店拖垮了。
< class="pgc-img">>然而,更为气人的是,在原品牌店被逼进死角的时候,这些山寨店只需简单地换个招牌就可以继续做下去、继续挣钱,丝毫不受影响。
这简直是要把原品牌商给逼疯啊……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连法律也难以震慑
被山寨逼得近乎发疯的品牌商当然不会就此罢休,他们纷纷拿起了法律的武器,大有和山寨军团拼个你死我活的架势。
在今年八月,被传“山寨逼死原版”的鹿角巷一次性将合肥的24家山寨奶茶店告上了法庭。法院判定,要求山寨店停止侵权,并且每家赔偿16000-20000元不等。
紧接着,网红奶茶“一点点”也在广州把山寨店“一点点甜不甜”告上了法庭,并且大获全胜。
< class="pgc-img">>由此,茶饮界的两位先锋带起了一股“山寨打假风”,大灭山寨军团的威风。
然而,现实依旧是很难。如果深入了解打假过程的话,你会发现,无论你怎么监管、上诉、山寨店依然屡打不绝。
为什么呢?
1、山寨店量大,打假成本高。
假店基本遍布全国各地,数量庞大,而且每天都有新开的,今天关1个,明天开2个,屡见不鲜。就算法务部门配一个500人的团队,也不一定能打得完,而且精力都放在打假上,公司还怎么做生意呢?
2、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山寨店擅于钻空子。
比如“垚燚一点点”这个山寨店,在商标上面标的是“垚燚一点点”,但在门店logo设计上却和“一点点”的一摸一样。
等工商局来查的时候,就把早已准备好的“垚燚”二字即时贴在门店上,以此来摆脱侵权的嫌弃。
< class="pgc-img">>等工商局的人一走,他们即时把贴纸撕掉,继续大摇大摆地开张营业。
3、某些网络平台助力山寨店做推广,发展加盟商。
据“一点点”公司透露,被他们打掉的许多山寨店,现在居然还能在某搜索引擎上继续招摇撞骗、发展加盟商,而且还位列在搜索页面的前几位。
而有商标又是正规军的他们,反而被放在了搜索页面的十几页之后……
由此看来,就算是法律的威慑力也不一定就能把这泛滥成灾的山寨店给镇压得住啊。
< class="pgc-img">>结语
其实,茶饮业山寨成风,除了侵权门槛低之外,更多的是因为品牌方商标知识薄弱,不少品牌只申请了一个商标,或者是压根没有申请,所以这才让山寨店钻了空子。
所以说,商标才是问题的源头,也只有从商标关口努力,打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此,大部分企业为了防止被山寨,都会主动地建立自身的防御性商标矩阵。
什么是建立自身的防御性商标矩阵?
简单来说,就是为了防止别人恶意抢注相同、近似商标,企业先在商标注册上“山寨”自己。
所以说,如果不想被山寨、被抄袭,那就要从一开始就得学会自我保护啊。
作者:赵云合
>网红奶茶店花一个亿打假?”究竟有何内情?
知名茶饮料品牌“鹿角巷”开启打假模式,一些假冒商铺闻声而逃。
在青岛街边,尤其是繁华地界,都有“鹿角巷”的身影,青岛保守估计也得有20家,可以想象其全国范围布局有多广泛。
但是该品牌负责人表示,全国只有114家正规直营店,其余散布在全国的店铺,多达7000家都是假店!
鹿角巷的商标维权之路异常坎坷,经历了驳回复审、多次商标异议申请等反复流程,最终拿到了关键性商标。但是其维权成本却高达1亿元!花费虽高,但是对于自身品牌的维护是长久利益,通过打假,收获了市场认可,消费者好评。
< class="pgc-img">>目前我国在不同地区针对不同产品,都充斥着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现象。导致原本优秀的产品推广受阻,扎实做技术研发的企业甚至不如投机取巧做包装的企业有“钱”途。
以建筑行业STP真空绝热板为例。
目前市面上假货横行,导致很多应用了STP真空绝热板的建筑,保温效果远远达不到预期设定,质量问题频发,有些企业竟然大肆宣传假冒伪劣产品。最终导致,STP真空绝热板在保温材料市场上的信誉大打折扣。
青岛科瑞集团是STP真空绝热板领域引领企业,其申请的相关专利高达328项。2022年,科瑞集团斥巨资建立科瑞绿色建材打假系统,与全国各地绿色建材相关机构重拳出击,专门针对市面上的相关保温材料进行抽检,并将相关数据录入系统,不定期向有关院所及合作伙伴通报假货名录及相关信息,结合集团法务部开展维权打假活动。
假货次品为赚取高额利润,不惜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一杯奶茶尚且如此;一块真空绝热板,对人民健康财产安全更为重要。
但,任何违法行为,都逃不过天网恢恢。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维权,与造假售假的企业斗争到底,坚决维护品牌形象,保障市场稳定发展。
市场经济稳定发展,还是依托企业诚信经营,遵法守法。越来越多的企业坚持诚信为本经营,合理合法维权,共同打造健康有活力的市场环境。
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喜欢喝奶茶的赵羽,先后投资90万元加盟了一家知名品牌奶茶店,但奶茶的口味却被很多顾客质疑,客流量越来越少。一年多赔了130多万,后来她才知道,自己和7000多个加盟商一样被骗了,开的是“假店”。而该奶茶品牌方表示,自家花了一个亿左右打假。(据2月17日央视财经)
虽然新闻一开始没有明确说明,是哪家奶茶品牌被山寨逼成这样,但让人哑然失笑的是,评论区出现了众多品牌的名字,其中不少都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品牌。有网友说,看到过某个牌子的山寨店,有网友说,喝过某个品牌的假货,最夸张的是,有网友提名一家著名连锁奶茶品牌,在上海街头常常能看到,似乎有一百多家分店,但上官网一查,一家真的都没有。除了原模原样造假的,还有靠“高仿”打擦边球的,可以说,在网红品牌这个领域,山寨造假已经成为市场上非常普遍的现象。
尤其在茶饮领域,类似赵羽遭遇的这种事,一般业内称为“快招陷阱”,就是有一批专门山寨各类品牌的皮包公司,疯狂地到处营销做广告,哄骗想要开奶茶店的人来加盟,收取高额的加盟费然后基本不提供什么服务,一旦钱到手,或是正规品牌开始维权,这些公司立刻卷钱跑路,徒留一地烂摊子,很多加盟者损失惨重,维权更是困难重重。
而山寨品牌不仅仅是坑了加盟商,对于正规品牌的声誉也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山寨品牌往往只能山寨名头,却无法复制口味和质量,所以常常会出现味道难喝、货不对板、服务参差不齐的现象,给正规品牌的声誉带来负面影响。而消费者相当于花了买正版的钱买到了盗版,合法权益也受到了损害。
所以,揭露这里面的套路,对于各方都是很重要的提醒。对于加盟商来说,当然是非常深刻的教训。加盟不是小事,创业不能只靠热情,加盟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相关信息,看清楚对方的相关资质,对自身的经营前景做出详细的规划,三思而后行。仅仅因为爱喝奶茶,或是看到奶茶店排队人多,就觉得一定可以赚钱,激情加盟,还是有些太轻率了。
而对于品牌而言,也是上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一课。报道所涉品牌鹿角巷,就是因为没有及时注册商标,导致假店在短时间内泛滥成灾,品牌还专门发声明道歉,称因为自身的疏忽,导致消费者喝到了假货,并且造成了市场混乱。而这一品牌的遭遇,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都有借鉴意义,品牌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自己,也是对给予支持的消费者负责任。
山寨店充塞市场,说明当下的知识产权保护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比如,山寨店的存在,很多消费者都知道,很明显构成欺骗行为,却没有得到及时查处;再比如,一些无良企业专门抢注崭露头角的新品牌商标,用以开山寨店铺或是敲诈企业,这样抢注行为也没有在源头得到遏制。
打击山寨,维护商誉,企业要长记性,要下成本,各个环节的监管也需要发力,严厉打击恶意注册行为,积极听取消费者的投诉和意见,并且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不要让山寨继续成为司空见惯的怪象,让大家花正版的钱,就能喝到正版的奶茶。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