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新闻记者 石倩
用竹筒装上奶茶,顶部打上绵密的奶油,奶油铺上坚果碎,就是一杯网红美食“竹筒奶茶”。最近,竹筒奶茶火爆全国,仅在武汉的一条美食街上,就有5家店铺售卖竹筒奶茶。电商平台上,上游产品竹筒杯也销量不俗。
有分析人士指出,竹筒奶茶是奶茶行业的细分品类,具有高颜值和社交属性。但网红美食在追求新奇的同时,还应追求品质和口碑,这样网红才能变长红。
消费者选购竹筒奶茶
一条美食街有五家竹筒奶茶店
4月16日晚,武汉市武昌区粮道街上人头攒动,人群中不少人手捧奶油雪顶的竹筒,这是最近流行的网红美食竹筒奶茶。
在一家竹筒奶茶店内,奶茶分为4种口味,售价为25元一杯。极目新闻记者看到,店员将制好的奶茶倒入竹筒内,挤上奶油雪顶,最后撒上坚果碎,一杯竹筒奶茶就做好了。00后大学生小杨从店员手里接过奶茶,举起手机拍照,发了一个朋友圈:“打卡竹筒奶茶,喝完奶茶杯子洗一洗还能当笔筒。”
在另一家店铺内,竹筒内盛放的是果汁,有榴莲、芒果、草莓、牛油果、摩卡咖啡等5种口味,售价也是25元。在1000米不到的美食街上,记者细数了共有5家店铺售卖竹筒茶,几十米就能看到一家。
竹筒杯在电商平台上销量不俗
随着竹筒奶茶的爆火,上游产品竹筒杯也在电商平台上销售火爆。
在某电商平台上,50个竹筒杯批发价为136.8元,目前已拼单超过10万件。客服介绍,店内支持定制,订单量大的话单价更低。
在另一电商平台的店铺内,不仅有不同规格的竹筒杯,还有手提袋、水果签、路牌等,可以免费设计定制贴纸,为商家打造个性化的奶茶杯。
虽然竹筒奶茶和竹筒杯都火了,但其卫生质量问题也引发不少争议。据媒体报道,一则“奶茶店清洗霉变竹筒准备用来装奶茶”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事发地点位于浙江杭州一家奶茶店背后巷子。据目击者称,当时看见有人在巷子里刷竹筒,“竹筒就装在箱子里都发霉了,洗竹筒的水不是流动的,还特别脏”。
随后,有关部门在官方微博回复称:已迅速开展实地调查,目前已立案,涉事奶茶店已停业,后续调查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也发现,部分竹筒奶茶店铺门口摆放的竹筒杯磨损严重,也引发部分消费者不安,在点单前向店主反复确认卫生问题。
还有店铺售卖竹筒果汁和竹筒咖啡
网红变长红还需追求品质口碑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新生代成为消费市场主力军,很多商品转型、迭代、升级,都是为了满足年轻消费者的需求。竹筒奶茶既可以饮用,又可以拍照打卡,具有高颜值和社交属性,契合新生代的消费需求。
然而奶茶行业竞争激烈,入局者众多。很多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就在细分赛道上发力,竹筒奶茶就是差异化的一个细分品类。在朱丹蓬看来,这属于昙花一现的产品,不具备可持续发展性。
朱丹蓬指出,当竹筒奶茶成为网红美食后,周围会有一些衍生品,比如竹筒冰淇淋、竹筒咖啡、竹筒果汁等等。但是商家做美食,在追求新奇的同时,更应该追求品质、口碑和食品安全,这样才能使网红变长红。
北京社科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科治理中心研究员王鹏也认为,在流媒体时代,一夜爆红的网红美食不少,但任何生意都不是一锤子买卖,要将网红变长红,需要努力的地方不少。
王鹏分析,做餐饮生意,复购率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如果只注重包装吸引眼球,但是没有在服务品质、消费者口味上下功夫,网红难以为继。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温越来越高,“冰品”的生意越来越好。
最近,我观察到冷饮雪花冰有股想要翻红的趋势。
用新鲜水果、雪砖、红豆、巧克力等小料,在一碗碗堆得像雪山一样的冰品上做出百变造型,成了很多门店的流量密码,有的能做到日入1万+。
雪花冰翻红,奶茶店可以跟上这股浪潮吗?
日入1万+,很多人追着打卡
“豪华雪花冰”今年翻红
天气一热,冰品生意就好了起来。我在社交平台上发现,不少冰店都在晒骄人的战绩。
在广东湛江,“冰寮一事”主理人在小红书上记录营业额,根据晒出的数据,可以看到这家店可以做到日入6000+到1万+,很多时候日营业额在1万元以上。
主理人李女士告诉我,这家店开业不到一年,现在一个月可以做到30万的营收。
郑州记忆油化厂创意园新开了一家“寻常冰室”,五一刚刚试营业,50㎡左右的小店,日营收做到5000左右是常态,来打卡的小姐姐们络绎不绝。
我还发现,温州、成都等城市,以雪花冰为主打的专门店不断涌现,成都甚至跑出了一个做刨冰的黑马品牌——“井泽冰甜”,一年四季都招揽年轻人打卡。
一位加盟商告诉我,“井泽冰甜”在全国已开店超百家,她在成都的店开业半个月,营收已超4万+。
“雪花冰”这个品类,今年彻底翻红了?
实际上,雪花冰、刨冰不是新鲜事物,是很多人从小吃到大的一个品类,台式的、日式的、韩式的,都曾经风靡街头。
但我发现,当下这一波火起来的冰店,主打的都是“升级版的雪花冰”,造型好看,分量足,个头大,一个比一个豪华。
而且,客单价都不低,有的一大份48元起,够2~3人享用,有的人均30+元。
这类产品,在网红火锅、烧烤店就已经爆火了两年,楠火锅38一份的“茫茫牛乳冰”,一度在朋友圈刷屏。
今年,更多冰品店开出,也让这个品类持续走红。在小红书上搜索“雪花冰”,可以看到5万+篇笔记,有文章的点赞数甚至超3万。
< class="pgc-img">>每一款都是颜值天花板
爆品机会出现了?
与多位冰店主理人聊了聊,他们普遍认为,当前市场上奶茶、咖啡、冰激凌店都很多,其中有一些同质化严重,缺少特色。
在激烈的竞争下,用“雪花冰”打出差异化,或许是赢得消费者关注的突破口。
深入了解后我发现,雪花冰确实满足了当下年轻消费者的三大刚需;好看出片、口味丰富、健康养生。
1、每一款“冰”,都是颜值天花板
近两年市面上,每一款流行的“雪花冰”,几乎都是颜值天花板。有的用新鲜水果搭配出好看的造型,有的用巧克力、蛋卷、饼干等,做出搞怪的外表、呆萌的大眼睛。
这些冰品,完美发挥了颜值的魅力,容易出片,给人带来了记忆点。
很多漂亮小姐姐涌去店里打卡,也能给冰店带来了更高的传播热度。
2、原料大升级,牛奶打底,覆盖全年龄层
过去的刨冰,主要是以纯水为冰底,打好形状后淋上调试后的炼乳、果浆增加味道,相对单一。
而这两年流行的“豪华版雪花冰”,大多改进了传统刨冰的配方,很多门店都是用纯牛奶打底。
“我们是将秘制纯牛乳倒入韩式雪花冰机,打出来就是呈雪花一样的冰酥,不添加任何色素”,郑州寻常冰室陈寒玉告诉我。
而且,很多门店,为保证食材的新鲜,小料都是每天手工现做,水果现切,实时替换保证新鲜。
近几年,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关注度的逐步提高,纯奶调制的雪花冰,逐渐迎来了爆发期。
3、口感主打一个“绵密酥软”,价值感提升
有别于老式刨冰的冰渣感,现在的雪花冰,口感也大幅提升了。“只有纯牛奶打出来的冰才能做到轻盈蓬松,口感绵密,即使融化也会变成绵密的冰激凌状态,轻轻一抿入口即化。”陈寒玉说。
而且,一碗牛乳雪花冰搭配超多小料,“一碗雪花冰的中心,会加入西米、芋圆等小料,顶部加上特调奶盖,做成各种造型的冰酥”,一勺下去口感丰富,层次分明。
造型、口感、原料的升级迭代,让雪花冰有了更高的价值感。
不过,许多冰店主理人也告诉我,“雪花冰”也有不太容易拿捏之处。
一来,雪花冰对原材料的要求比普通刨冰高,二来,雪花冰容易融化,尽快食用才能有“酥软”的口感,不能做外卖。
因此,它更适合通过创意营销,吸引消费者,提高到店率。
这个夏天,奶茶店要抓住这个风口吗?
< class="pgc-img">>已经有奶茶店上新
“雪花冰”能成饮品的加分项吗
今年夏天,“雪花冰”火出了圈,不少早早嗅到了机会,加快上新这个品类。
山东菏泽的“what and three”,是一家12㎡的茶饮店,主理人在采访中告诉我,店里主要以售卖奶茶为主,雪花冰是店里新增的品类,但现在单是雪花冰的营收,已经可以占总营业额的30%~35%。
而在郑州寻常冰室,冰酥会搭配气泡水售卖;在湛江“冰寮一事”,各式牛乳刨冰可以搭配小食、甜品、甚至麻辣烫售卖,一些甜品店也在把雪花冰加入产品线。
那么,奶茶店要不要跟上这股风潮?
首先,从原料上来说,奶茶店上雪花冰,并不困难。
在不少业界人士看来,雪花冰与新茶饮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有雪顶奶茶,就可以有雪顶刨冰,本质上都是加料、加水果或是搭配精巧的烘焙品。
对奶茶店而言,原料准备是比较容易的。
其次,添一台韩式雪花机,就是一份雪花冰的开始。
一家奶茶店,冷藏柜、冷冻柜、净水器往往都是现成设备,通常只需额外配置一台雪花冰机即可。
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我发现一台雪花冰机,按照国产和进口大约3000~30000元,区别是压缩机不同、滚轴的长短不同,出冰的速度有区别。
在我采访的冰店主理人中,发现很多冰店用的雪花机在8000元到1.5万元之间,奶茶店可以按需配置。
第三,5分钟出餐,不需要额外配置人手。
陈寒玉告诉我,雪花冰操作相对简单,不需要提前制作冰柱,将调制好的鲜牛乳,导入机器后几秒就可以出冰,出品一份雪花冰大致5分钟。
对于出品速度有很高要求的饮品店来说,雪花冰制作并不复杂,不会影响整个门店的效率,通常情况下也无需增加额外人手。
总的来说,它可以覆盖外带、堂食两个场景,如果门店有外摆区,夏天一份雪花冰,一杯饮品,或许是一次更清凉惬意的下午茶。
这个夏天,雪花冰品类翻红,或许真能成为一个不错的加分项。
<>< class="tt_format_content " id="js_content">近几年
奶茶已成为年轻人难以拒绝的“快乐水”
“我感觉喝奶茶不仅可以给我带来快乐,有时候还能拉近我跟朋友的社交距离,有共同的爱好比较容易亲近。”95后的李女士常常“以奶茶会友”。
然而
近期随着各种成本的提升
不少茶饮品牌有上调饮品价格的动作
接连涨价
1月5日,茶颜悦色曾通过官方公众号对外宣布,将于2022年1月7日涨价。据介绍,涨价主要集中在奶茶产品上,大部分上调1元。其中,栀晓涨价2元,而悠哉悠哉、浮生半日、筝筝纸鸢等暂不涨价。对此,茶颜悦色相关人员表示:“因物料、租金等成本的上涨,我们的产品价格略有上调。如果成本整体大幅度上涨,我们会顺应市场规律。”
无独有偶,在茶颜悦色宣布涨价的前一天,香飘飘也宣布涨价。其涨价公告中显示,因为各主要原材料、人工、运输、能源等成本的持续上涨,香飘飘将对固体冲泡奶茶(含经典系列、好料系列)产品价格进行调整,主要产品提价幅度在2%—8%不等,自2022年2月1日起按新价格执行。
此前,有媒体报道,茶百道、CoCo等多家饮品宣布涨价。茶百道的部分饮品价格上涨幅度在2元左右,比如中杯的杨枝甘露从此前的18元涨至20元,中杯黄金椰椰乌龙从10元涨至12元,CoCo的茉香奶茶、红果小姐姐、百香果双响炮等产品价格也上调了1—3元。
不涨反降
奶茶行业“涨”声一片,喜茶却在1月7日对部分产品进行了降价调整,几款茶饮每杯(份)下调了1—7元不等。喜茶工作人员介绍:“本次下调价格的茶饮品有13种,比如纯牛乳茶从22元/杯下调为15元/杯,纯多肉葡萄从29元/杯下调为25元/杯,茶饮‘纯绿妍茶后’调价后低至9元/杯。”
在这一时期显得独树一帜的喜茶方面回应,降价是正常调整。“我们的主流产品价格长期维持在19—29元/杯之间,为了让顾客能够更加方便、低成本地喝到喜茶,所以有了此次降价,这也是喜茶在自身主流价格带中的正常调整。”喜茶公司介绍。
降价会不会造成饮品质量下降呢?对此,喜茶公司表示:“得益于喜茶的品牌势能、规模优势,以及在供应链上的不断积累和在上游的深耕,喜茶是在产品配方、用料和品质都不改变的前提下,对部分产品的售价进行调整。”
13日下午2点,记者前往喜茶顺城热麦店,发现店内的上述13款饮品确实已经下调了价格,店内顾客络绎不绝,通过手机点单后仍需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取餐。
市民欣喜
“真的降了吗?我现在就去买一杯。”对于喜茶降价,许多奶茶爱好者感到十分欣喜。“我非常喜欢喝奶茶,有时候一天会喝一两杯,喜茶降价对我来说吸引力挺大的,可能会增加我对这个品牌的好感度,毕竟他们之前的价格还是挺高的,降了价的话,对我们打工人来说真是挺友好的。”白女士说。
魏女士也是“奶茶粉”,对于喜茶降价,魏女士感到很开心。“虽然我喜欢喝的那几款降得不多,但十几二十块钱可以喝到喜茶,我觉得我的快乐又回来了,希望他们再多降点。”
云南本同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蕾:
降价或为开拓下沉市场
“奶茶是现代文化流行元素的一部分,年轻人身处这种文化环境中,自然也就喜欢喝奶茶,加上奶茶所带有的社交属性,让奶茶很受欢迎。”云南本同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蕾说。
对于此次喜茶降价,业内人士认为,该行为是为了更好地开拓下沉市场。“喜茶在此时下调部分产品价格,一方面是因为现在奶茶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另一方面可能是想通过亲民的价格,吸引更多下沉市场的年轻人,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拓展市场规模。通过品牌优势与高‘性价比’的强强联系来吸引消费者。”杨蕾介绍。
奶茶“粥化”明显
商家绞尽脑汁求“出圈”
《2020H1中国新式茶饮行业发展现状与消费趋势调查分析报告》中介绍,中国茶饮行业的发展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粉末时代、街头时代与如今的新式茶饮时代,产品原料也从一开始的人工调味品演变到现在的天然高品质原料。在过去的几年里,由于门槛低、利润高、回报快,茶饮行业十分火热,如今因为竞争激烈,业内“内卷”,茶饮出现小料越来越多,杯量越来越大,“雪顶”越来越高的现象。
在喜茶小程序里,记者看到仅小料目录就有10种选择,从2元的桂花冻到6元的椰椰雪糕,选择很多。
一直以料多为亮点,喊出“半杯都是料”的书亦烧仙草,其加料区更是多达19种选择。
对于加小料的看法,市民观点不一。马女士觉得一杯书亦烧仙草,一半以上都是料,已经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有时候喝一杯奶茶就像喝了一杯八宝粥,中午饭都不用吃了。”
从珍珠芋圆到紫薯芋泥,从红豆布丁到花生麻薯,奶茶的用料不断丰富。有市民觉得纯靠小料来吸引人并不是长久之计,重要的还是奶茶的味道。“有的奶茶茶底搭配了一些小料,口感就会变好,有些则不然,所以也不能一味地求多,有时候放多了味道很杂,奶茶的本味也消失了。”白女士说。
除了在小料上下功夫,茶饮的杯量也成为“内卷”对象。如书亦烧仙草就推出过整整1L的“桶”装水果茶,其定价在18元左右。而大维饮品也推出了自己的巨无霸鲜果桶。西瓜、芒果、柠檬、桃冻被塞进1L的茶桶中。
我是那种比较喜欢大口喝茶的人,以往常规的大杯奶茶我五六分钟就喝完了,但这种大桶水果茶,比普通杯型只贵了几元钱,喝完茶还有满杯的水果小料可以吃,我觉得很划算。”市民魏先生说。
不仅如此,快乐番薯还推出了14块钱的“奶茶吨吨桶”,因为外貌吸睛率高,常常被用来拍照打卡。“我觉得很神奇就买过一次,但是我喝不完,买来主要是为了拍照。”市民王女士说。
当初海盐芝士奶盖俘获了多少人的心,如今茶饮的“雪顶”也越来越高。冰激凌、芝士、奶霜、奥利奥碎、提拉米苏,各式各样的“雪顶”不仅丰富了奶茶的口感,也让奶茶的选择和搭配变得更多,价格也随之涨了上去。如一杯28元的喜茶纯多肉青提在加入了芝士顶后,价格就变成32元了。在这些变化的背后,可以看到在奶茶发展同质化的大背景下,每一个奶茶品牌都在寻求突破创新。奶茶“粥化”也是行业在寻求创新时的产物。
奶茶如此美味
走,下班喝起!
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薛瑞鹃 魏斌
编辑:张曦
编审:沙兰梅
终审:周健军
长期接受来稿,投稿邮箱:zscc812@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