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苑环境优雅。受访者供图
>< class="pgc-img">郑春发佛跳墙在菜品的呈现上进行了创新。受访者供图
>记者昨日获悉,在刚刚公布的2024黑珍珠餐厅指南中,两家以福州菜见长的福州本土精致餐厅首次上榜,荣膺“黑珍珠一钻餐厅”。这标志着福州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初见成效,福州申创“世界美食之都”有了更坚实的基础。
据悉,黑珍珠餐厅是指按照美团黑珍珠餐厅指南美食标准体系进行评审并上榜的餐厅。黑珍珠餐厅分为一钻、二钻、三钻共三个星级。自2018年首份黑珍珠餐厅指南发布以来,其影响力越来越广泛,被业内认为是除了米其林之外,最具“含金量”的评选。
两家餐厅入选“黑珍珠”
如今,为美食赴一城的寻味之旅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遵循着各色“必吃榜”打卡也早已成为当下年轻人的日常。
不过,随着中国精致餐饮市场规模连续多年稳步增长,福州被认为缺少受到广泛认可的精致餐厅,这也是不少从业者和食客的遗憾。
这种局面正在被打破。
1月25日,2024黑珍珠餐厅指南正式发布。福州的两家餐厅包括郑春发佛跳墙(三迪中心店)与宣和苑(华侨新村店),获得“黑珍珠一钻餐厅”称号。这两家餐厅,都非常有特色,不仅环境优雅、口味一流,从菜品到餐具,再到装饰设计,细节中都展示着精致的生活美学。
“严格意义上说,店里只做一道菜,就是佛跳墙。”郑春发佛跳墙品牌创始人章建明说,这一味佛跳墙,一共包含28种食材,相当有文化内涵。而宣和苑则是因为对传统闽菜的传承、出新而闻名。“比如说荔枝肉,我们只取被誉为‘黄金三两’的那块猪颈肉来做。做这道菜我们不染色,也绝对不用味精、鸡精来调味。”宣和苑创始人高峰说。
闽菜不断向“精”发力
黑珍珠餐厅被称为中国精致餐饮的至高荣誉。那么,什么是精致餐饮,对推动餐饮业发展又有什么积极意义呢?
精致餐饮并非豪华餐饮。重视本土食材,选取时令食物,回归不时不食的中国饮食文化,坚持传统美食与现代美学等,是评审黑珍珠餐厅的重要标准。
“精致餐饮,不是高价餐饮。它是指以食客为中心,通过味觉、视觉、触觉、听觉、嗅觉达到情感共鸣,并精益求精服务食客的餐饮体验。过去几年,精致餐饮的增长速度非常快速。”美团高级副总裁张川说。
来自美团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精致餐饮行业保持稳健增长,市场规模由2022年的593亿元增长至665亿元,而这一数据在2020年仅为371亿元。
记者了解到,黑珍珠餐厅的成长与城市发展休戚相关,在国内,上海、北京、深圳精致餐厅数量位列前三。“一个城市的精致餐饮是否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在精致餐饮的标准下能不能选出符合标准的好餐厅,这是一个重要考量。”美团相关人士表示,福州精致餐饮近几年取得了快速发展,达到了黑珍珠开城的标准,最终选出两家上榜餐厅。
“现在的餐饮市场可以分为刚需餐饮和品质餐饮,以中产及商务为代表的品质餐饮市场开始活跃。”福州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会长黄履冰说,闽菜博大精深,希望在黑珍珠新开城上榜餐厅的标杆带动下,更多的福州乃至福建餐厅荣登黑珍珠餐厅榜单,壮大精致餐饮市场。
营造闽菜消费新场景
“20年前,闽菜处于低谷期,不少人觉得闽菜黏黏糊糊、汤汤水水,不够好。从那个时候,我们就提出来,闽菜其实是很高级的菜系。”高峰说,此次餐厅入选黑珍珠餐厅榜单,最积极的意义是,能让更多人了解闽菜“华丽而不艳俗”的一面,推动闽菜格调进一步提高。
“10多年前,我就说要通过佛跳墙把闽菜推向全国、带向全世界,其实本质就是要走精致路线。”章建明说,此次餐厅上榜黑珍珠餐厅榜单,最大的意义就是可以更好地推广闽菜文化。
正因如此,福建省及福州市对餐饮企业参评黑珍珠餐厅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
“这次福州有两家餐厅入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福州市的全力推动。”黄履冰告诉记者,去年9月,在市政府的力推下,美团黑珍珠开城计划在福州启动,之后评委开始来福州各个餐厅走访,“可以说,我市的高度重视,为福州餐厅入围‘黑珍珠’奠定了基础。”
福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前,福州正在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申创“世界美食之都”。作为我省发展新闽菜产业的排头兵,一方面,福州亟需繁荣餐饮产业,发挥高端餐饮品牌在拉动文商旅融合中的重要作用,提高福州的知名度、美誉度;另一方面,福州作为闽菜发源地,引入高端餐饮品牌,有利于提升新闽菜产学研体系建设,推动新闽菜产业发展。为此,福州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积极引进黑珍珠餐厅,并由福州市商务局牵头该工作。
“为进一步扩大新闽菜影响,持续提升新闽菜形象,把新闽菜产业打造成优势特色富民产业,我们推进闽菜产业朝着品牌化、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其中,就包括推动更多闽菜企业入选米其林、黑珍珠等权威美食品牌榜单。”省商务厅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福州餐饮企业入围黑珍珠餐厅榜单,对推动闽菜发展将起到很大作用。
福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福州市将以引进黑珍珠餐厅作为提升餐饮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打造高端餐饮消费新品牌,并以此促进闽菜传承保护,持续推进“有福之州 美食之都”闽菜文化交流,从而营造繁荣闽菜消费新场景,促进餐饮产业高质量发展。
<>京的闽菜馆真是少得可怜
前两天朋友非拉我去吃什么闽菜
可没曾想我竟然对闽菜产生了
一丝好感
光佛跳墙这一土豪菜里
看得见的就有
鱼翅、鲍鱼、海参、花胶......
从此以后
养生再也不用枸杞保温杯了!
NO.1——福州会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他家开在写字楼里,没有显眼的招牌,得一个个问,卫生蛮干净的,环境就是普通的国营餐厅风格,说说菜吧,上汤苋菜虽然不像其他的店里的有皮蛋咸蛋啊什么的,但是我却吃过最鲜的苋菜。海蛎煎,我吃过其他家的基本都是油腻腻的,但他家的这道菜一点都不油腻,周边一圈黄灿灿的鸡蛋真的太好看了!
人均:130元
地址:西直门内前半壁街甲30号
NO.2——蔡记蒲仙小吃福建闵菜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蔡记蒲仙小吃,老板是莆田的,特色荔枝肉名字听着很诱人,猪肉外面裹上一层肉,然后再过油炸,可以吃出来,肉质比较新鲜,腌制处理很嫩,油炸的时间也不长,酸菜猪肚汤,喝第一口的时候就后悔没要一碗米饭,绝对下饭!
人均:38元
地址:望京东路望京街9号国际商业中心E座
NO.3——沁旺达餐厅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藏在院子里的馆子,第一次接触他家还是从点外卖开始,有两点令我意外,一是没想到味道这么好,二是没想到菜量居然还大,炒螺丝,厨师的调味水平非常厉害,甜、辣、鲜、香的味道融合的很好,适合下酒。所有海鲜都是福建本地酱油水的做法,保留了海鲜原本的鲜味,还有拔丝香芋要点赞,喜欢甜食的必须推荐给你们!
人均:86元
地址:马莲道街甲2号森源大厦1楼 (近家乐福)
NO.4——八闽食府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他家在福建大厦里,位置好找,环境很好,点了土笋冻、八宝芋泥、闽式海蛎煎等,比我在福建本地吃过的小吃做工更精细一些,值得去尝一尝。
人均:135元
地址: 北三环樱花西街18号贵州大厦2楼
NO.5——厝味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自打去年夏天从厦门回来,就对那里的美食念念不忘。点了他家的面线,味道不错,但是没有吃出面线的口感,更像是在喝汤,食材很新鲜。还有萝卜饭、小银鱼都很讨喜。
人均:55元
地址:通惠河北路建外SOHO东区5号别墅0104E
NO.6——莆田餐厅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位于颐堤港二层,喜欢他家的黄花鱼,100秒就可以出锅,而且肉质鲜美,小馄饨里搭配着紫菜,味道清香,不愧是米其林一星。
人均:128元
地址: 酒仙桥路18号颐堤港二层(将台地铁站)
NO.7——厦门大厦好清香餐厅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在厦门驻京办的楼里,进去后一楼就有服务员,他家也是老国营的风格,白灼章鱼新鲜、口感Q弹爽脆,沙茶面的味道,厦门的朋友吃过后,也没有过于挑剔,可以解馋。
人均:82元
地址:知春路46号厦门大厦1楼
NO.8——满满海佛跳墙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这家店从环境到服务到菜品都是一流的,菜品里的佛跳墙不错,里边的食材丰富,鲍鱼、花胶鱼翅,营养丰富,汤味鲜浓,酥皮虾做的皮酥虾嫩,味道不错,不过我觉得更适合商务宴请。
人均:760元
地址:光华路甲18号
NO.9——潘记干蒸鸡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他家是专门做蒸鸡系列的菜,我一个人去吃的时候,老板推荐了一整只小鸡和一份鸡汤娃娃菜,味道很赞,价钱也很便宜,才50元,另外,蒸菜相对于油炸煎炒的做法来说,很健康了,很多孕妇也去吃。
人均:49元
地址:景华北街SOHO尚都北塔二层2211
NO.10——福建渔家村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他家经营福鼎家常菜和海鲜,并且食材很新鲜,味道也不错,红烧大黄鱼感觉和葱油的吃起来没什么差别,但是依旧好吃,韭菜炒八爪鱼也比较清香,八爪鱼又脆又韧,吃起来口感不错!
人均:72元
地址:马连道街南口茶园茶城内(近新年华购物中心)
>日,不少福州人路过五四路荣誉酒店门口时,都能看到这醒目的告示——“旧设备大甩卖”。这是要关门了么?!
没错!经过相关负责人的确认:这家位于繁华地段的老牌连锁酒店,在元宵节过后就已经不再营业了。原因是租赁到期了。
最近,同样位于五四路的天福酒店也贴出了“酒店设备大甩卖”的红纸。
what?
天福!
这天福大酒店可是福州一代人的记忆啊。当年只要能在天福的旋转餐厅吃上一顿饭,那都是超级洋气的事!
90年代天福旋转餐厅 真正的高大上
旋转餐厅有多牛?
1992年9月,福州天福餐厅开始对外营业了。
当时的定位是三星级酒店。三星级酒店很牛么?现在连旅行团的标配都是四星酒店了。但那是90年代的福州城,25层楼高的天福酒店,迅速地成为了当时的地标建筑。而更为重要的是,在它的顶楼,拥有当时福州市唯一的旋转餐厅!
提起旋转餐厅,许多老福州依然记忆犹新,当年天福旋转餐厅给人的印象就是:高逼格的上流社会去处。洁白的餐桌,训练有素的服务员,需要给小费才点歌的餐厅乐队,尽收眼底的福州城……无不显示着高大上!能去一次,简直就是过节。
光鲜背后诸多艰难
在1992年开业之初,旋转餐厅的定位是“旅游观光、商贸洽谈的高级餐饮场所”。因其稀有,曾经一度宾客盈门,但这样的盛况没坚持多久。
1997年,各类餐厅涌入福州,市场竞争变得激烈。原先高大上的定位明显不适合市场走势了。天福大酒店旋转餐厅的经营陷入困境,并几度更换经营者,最后,将其重新进行定位为“朋友聚会、企事业单位宴请的特色餐饮场所”。
后来的后来,甚至不知道旋转餐厅什么时候就悄然关门了。
网传10几年前,因为附近高楼的建设,导致天福大酒店那幢楼倾斜,所以旋转餐厅没办法继续旋转了。小编想着,五四路高楼迭起,旋转餐厅如果继续营业,大概也环看不了福州城了吧。
1984年,某次台风过后的五四路。
天福大厦已经存在了。周围一片空旷。(@福州那点事)
外界再多的猜测,也无法改变它已经关门的事实。这个曾经象征着身份地位的至高餐厅,只能存留在那一代福州人的记忆中了。
@陆整:记得小时候和爸妈去过天福的旋转餐厅,一家人都特意穿了过年的新衣去。可惜现在妈妈已经不在了。想一起吃顿饭都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冥想的诗:当年在上面吃饭可以环看整个福州城,我去的时候餐厅里还有外国人在用餐,印象特别深。
@jason老熊:很小的时候去天福吃过旋餐厅,那时觉得又新鲜又奇妙。
坎坷外包路 老牌酒店的转变契机
旋转餐厅虽然已经停业十余年了,但天福大酒店却还一直对外营业着。这次的甩卖旧设备,只是为了外包做准备,并不是要停业。
天福大酒店一名邱姓负责人表示,酒店并非外界盛传的关门,只是将客房部外包给别人。不再由酒店统一经营,但产权还是不变,目前只是将客房的陈旧设备卖出去。外包团队3月1日进来,酒店将进行内部装修。装修阶段,中餐厅仍然正常营业。
而这,已经不是天福首次走上外包之路了。
天福一直在努力
天福大酒店原属福建省商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曾被评为“福建省三百大企业”。但早在2004年,天福就已经转包给浙商了。
2004年,北京和浙江两地组成的浙商投资团队以7280万元的转让价,从国家手中接过天福大酒店,成为新东家。在签下合同后,他们成立福建天福大酒店有限公司,进行天福的运作。
2005年和2006年,因消防总体未达标,福建天福大酒店曾连续两年被要求限期整改。
即便如此,天福大酒店这几年来还是很努力的。2015年青运会期间,天福大酒店还成功入选福州赛区接待饭店,同样入选的酒店全市有52家。
外包成老牌酒店转变之路
这些年,福州不少带着洋味的四、五星酒店拔地而起。新式的管理、完善的服务、洋气的外装修……把不少老牌酒店都比了下去。提起福州老牌酒店,光光五四路上,就有曾被传要改建的闽江饭店(后饭店方辟谣)和已经被夷成平地的温泉大饭店。
天福大酒店再次决定将客房部外包,也是激烈市场竞争下的无奈之举。
如今的天福被众多高楼大厦所包围
其实在不少福州人的心里,还是希望这些老牌酒店再次迎来辉煌的。一座城市的记忆,需要有底蕴、有气质的酒店来支撑。如果能通过外包之路,将这些承载着一代福州人记忆的老牌酒店重新变得洋气起来,那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希望假以时日,我们能够看到曾经高大上的旋转餐厅再次转动起来……
本文整合:朱梦妮
综合自各网络公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