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日,酷暑难当。
一杯清凉的茶饮
成了很多人离不开的“退烧药”,
每天都要来上一杯。
随着如今奶茶店的“泛滥”,
不少人发现
曾经动辄二三十元一杯的茶饮
价格真的被打下来了!
奶茶“10元以下”时代来临
95后余杭姑娘小陆是个十足“奶茶控”。
从还在读大学到现在工作,
每天离不开的那一定就是奶茶,
每个月光是买奶茶的账单就得大几百。
< class="pgc-img">>小陆表示,
每天至少要来上一杯奶茶,
而且会换着花样点,
不同品牌上新了新的产品
自己都会第一时间打卡,
自己钟情的奶茶也会重复去点。
为了喝上心仪的奶茶,
即使离得远也会特地到店去买,
什么都阻挡不了她买奶茶的脚步。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小陆的外卖奶茶订单
对奶茶颇有“话语权”的小陆发现,
这两年不少一线奶茶品牌都降价了。
“前些年,有的奶茶品牌刚起步,
价格也定得比较高,
二三十块钱一杯奶茶很常见。
但是现在像喜茶、奈雪这些都降价了,
十几块钱就能买,
再加上一些优惠券,
几块钱就能买到。”
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网友
发表相同的看法,表示已经到了
奶茶“10元以下”时代,
喝奶茶也消费降级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不知不觉间,
“10元以下”成了各大新茶饮品牌
“厮杀”的重点区间。
一直在低价区间深耕的蜜雪冰城,
凭借个位数的定价,
带动其他品牌价格降下来了。
< class="pgc-img">>经过小编查询,外卖平台上,
部分门店的古茗柠檬水
从10元降至4元。
茶百道的酸奶紫米露折扣后
只要2.9元一杯,
喜茶也曾推出限时活动,
“纯绿茶妍后”4元一杯。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不仅价格卷,
新品也是扎堆上市,
还有各种联名系列。
上社交平台一搜,
多的是新品测评。
< class="pgc-img">>有专家指出,
“价格战”迎合了当前消费者
追求性价比的行为习惯。
“现在基本上降价的都是头部企业,
因为供应链已经很完整了,
这一轮降价其实是一个洗牌的过程。”
品牌“卷”下沉、“卷”出海
< class="pgc-img">>巨大的市场潜力刺激着品牌进一步“跑马圈地”。截至今年6月底,蜜雪冰城门店数量为31000多家,排名第二的古茗门店数量超9000家,茶百道有8000家。
“卷”完一线城市,还要“卷”下沉市场。喜茶有约4成门店开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古茗主攻的乡镇市场,占比超过30%。
与此同时,不少品牌纷纷“出海”,追求更广阔的市场。如蜜雪冰城,海外门店数量已近5000家,多数在东南亚。COCO都可和贡茶已进入英国市场。喜茶重点发力欧美市场,已经进入英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家。
< class="pgc-img">>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说,“出海”考验着新茶饮品牌跨国经营的综合实力。“对市场要有精准的分析,还要求品牌有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而且需要不断的转型升级。”
你愿意为茶饮花多少钱?
<>< class="tt_format_content js_underline_content defaultNoSetting " id="js_content" style="">家还记得
曾被曝使用过期原料的茉酸奶吗?
此前
连锁饮料品牌“茉酸奶”涉食安风波
多个相关话题引发热议
食安风波之后,有记者近期发现茉酸奶门店在线点单出现异常,多家店面在系统上均显示“已休息”,无法接单,而实际上这些店面也处于关闭状态。
通过小红书平台搜索发现,一名员工此前发帖告别茉酸奶,她表示,“最近的生意真的是惨不忍睹,茉酸奶塌房真的只是个别门店影响到了整个品牌,让很多良心的老板寒心了。”
在该帖评论区,不少店员现身说法,有人表示,自己所在的门店“去年4月份刚开始试营业的时候,一天1万左右,现在2000不到”,还有人透露,老板开的其中一家门店“天天亏损,从去年试营业第一天开始就一直在亏损,当时试营业第一天取餐号才几十单”。
那么,南京的茉酸奶现状如何呢?牛咔视频记者在点单页面搜索“茉酸奶”在南京的相关门店,其中,南京虹悦城店已经处于点单异常状态,而其门店实际也已经关闭,其余的茉酸奶处于正常营业状态。
牛咔视频记者咨询了南京市某商场内的茉酸奶店员关于该门店的营运情况,店员表示:“目前营业都很正常。”
为进一步了解南京市茉酸奶的营业现状,记者联系到秦淮区一家茉酸奶门店的店员,据该店员阐述,目前茉酸奶的营业额与单量确实有所下滑,但是外卖单量目前还能够支撑店面运营。
然而,记者通过搜索外卖小程序发现,南京市茉酸奶的门店在“饿了么”平台上的平均单量基本维持在600至1000单的水平,而相近或是同一商圈的霸王茶姬,单量达到了2000至3000单以上。相比而言,茉酸奶的单量表现欠佳。
“2023年刚开业的时候,来排队点单的人还是挺多的,主要以牛油果酸奶奶昔为主,因为这是王牌产品,市面上的竞品也比较少。而且当时在各大平台上会有一些团购券、优惠券,价格相对优惠,核销的人也比较多。”该店员说道,“特别是牛油果,真的特别火。”
他透露道,自食品风波爆发以来,店铺的客流量明显减少,曾经熙熙攘攘的排队景象已不复存在。这一变化直接反映在了营收数据上,相比风波前,不少门店的日营业额下滑了超过三成,部分门店甚至面临亏损的困境。
尽管茉酸奶品牌方在面对食安风波后迅速采取了应对措施,包括公开道歉、加强供应链管理、提升食品安全标准等,但消费者信心的恢复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食品安全作为消费者最为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一旦受损,其修复过程往往漫长且充满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食品安全风波虽是影响营收的关键因素,但或许并非唯一原因。
“从茉酸奶在我们南京的商业中心内的表现来看,其实不算特别优秀的,今年以来的营业额下滑确实比较明显,可能有一定(食品安全问题)程度上的原因吧,但是综合商场餐饮的整体表现来看的话,这应该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南京市某商业中心的营运工作人员对记者说道。
“现在商场的餐饮种类非常丰富多样,而且茶饮界的‘顶流’更新换代很快,南京市对于茶饮的招商能力一直不差,本土也有很多很火的茶饮品牌,如果在茉酸奶边上有网红咖啡、茶饮‘顶流’或是本土特色奶茶的存在,那顾客可能就不会去选择茉酸奶了。”
2023年,现制酸奶品牌茉酸奶在一众新茶饮品牌中杀出重围,凭借口感丰富、健康低卡、用料上乘的卖点,成为当之无愧的“顶流”,其招牌产品“原创牛油果酸奶奶昔”更是创造出年销量超过2500万杯的优秀成绩。
然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饮品市场中,消费者口味的变化、新兴品牌的崛起以及消费观念的升级等多重因素也在悄然改变着市场格局。
牛咔视频记者在走访商场餐饮的过程中采访了一位曾经是茉酸奶“狂粉”的市民顾女士,顾女士称自己在茉酸奶刚创立时就关注了该品牌,当时每周喝茉酸奶的频率是3~4杯,然而今年以来“一杯都没有喝过”。
“其实茉酸奶的价格原本挺高的,超过了我对于一杯酸奶奶昔价格的预期,但是我喜欢喝是因为在当时之前没有喝过类似味道或者风格的酸奶产品,而且最早吸引我的是‘健康、天然’的名号,我也愿意为了健康付费,但爆出食品安全问题之后,确实是会在心里有点抵触。”
顾女士还向记者阐述道:“其实这是一个问题,还有就是茉酸奶喝多了就会有点腻,他们没办法做成少少糖或者无糖,因为想健康一点,所以不希望摄入太多糖分。现在的奶茶味道都没有以前那么甜了,喝多了就不太习惯茉酸奶的甜度。而且本来以为茉酸奶是生牛乳基底,但是它之前居然使用的都是植脂末,感觉被欺骗了,所以就算现在有很多优惠团购,我也不是很想买,现在市面上也有似乎更健康的酸奶产品,比如南京前段时间很火的Blueglass,我感觉口感也挺丰富。”
此前,茉酸奶被指使用含有植脂末的冰淇淋原浆作为奶基底。对此茉酸奶官方并未给出正面回应,但于2023年8月4日发文称其全国门店的所有酸奶奶昔产品将升级使用全新版本“无植脂末、无氢化工艺、无人造反式脂肪酸”的奶基底,并宣布旧原料于7月31日全部召回。
顾女士表示,现在类似于霸王茶姬、古茗等奶茶店的奶茶口感都很清新,而且也会标注是否有使用植脂末,喝起来“不会觉得有心理负担”,而且霸王茶姬这一品牌还会标注每一杯产品的卡路里,让她觉得“不会胖”,这也满足了现代消费者对于健康饮食的追求。
另外,南京市“遍地开花”的茶饮品牌也让市民在选择的过程中感觉“眼花缭乱”。在南京就读大学的马小姐告诉记者:“老家的茶饮品牌远不如南京市多样化,一般回老家了就会考虑在喜茶、茉酸奶、霸王茶姬这些连锁品牌里挑选着喝,但是来了南京之后发现南京有那么多奶茶品牌,像茶颜悦色、马伍旺、拾叁茶都是我没喝过的,可能离开南京就没有几个城市有的(品牌),那我为什么还要选择一个到处都能喝到的连锁奶茶呢?更何况,茉酸奶的价格也不便宜。”
除了食品安全风波之外,茉酸奶在定价上也接连“翻车”,该品牌就新品“猫山王榴莲”系列向消费者发布问卷征集价格,并给出68元、88元和108元三档价位选项,引发大众关注;之后又推出“友好杯型”,实际却“大杯变小杯”,被指变相涨价。两次定价争议均引发了较大的网络舆情,对品牌而言也是不容小觑的伤害。
据窄门餐饮显示,2024年年初至6月初,茉酸奶新开门店56家,关店142家,与往年相比来看,2023年新开门店1309家,闭店63家,2022年新开门店280家,闭店4家,2021年新开门店45家,闭店7家,2020年新开门店30家,闭店4家。
今年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茉酸奶的闭店数量已经远超过去四年闭店的数量之和。
对此,网友纷纷表示“并不意外”。
你喝过茉酸奶吗?
上一次喝茉酸奶是什么时候呢?
快来评论区分享吧~
源 | 都市现场原创
非经允许请勿转载 如删除来源必究
近几年来,奶茶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追捧。上饶余干县的何先生,最近也加盟了一个奶茶品牌。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奶茶店还没装修完,在同一条街上,又冒出了两个同一品牌的竞争对手。
< class="pgc-img">>今年8月份,何先生加盟古茗奶茶,于是在百度上搜索相关信息。他点进一个排名靠前的网站之后,按照要求填写了个人信息。没过过久,工作人员便联系了他,邀请他去广州洽谈加盟的事情。
加盟商 何先生:“加盟费是8万多,包括原材料的采购,货柜吧台的费用,加在一起,将近18万。”
< class="pgc-img">>何先生回来之后就开始装修店铺了,可才装修到一半,他从朋友那里了解到,在同一条德胜大道上,又有两家古茗奶茶店等着装修。何先生说,加盟店是有区域保护的,他觉得这事很奇怪。
一条街上,挤进了三家同一品牌的奶茶店,感到不可思议的何先生联系了自己加盟的广州市锦瑟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公司运营经理刘先生表示,这两家店不是他们公司的。
< class="pgc-img">>另外两家等着装修的店铺也叫古茗奶茶,那他们又是由什么公司运营的呢?何先生询问另一家古茗店主,对方表示是在广州白云区的一家叫鑫和的企业加盟的。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同一个“古茗”商标的奶茶店,怎么是分别由几家公司在运营呢?何先生又联系了自己加盟的公司。
广州市锦瑟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运营经理 刘先生:“我们不说人家是假的,但是他肯定是没有商标的。”
何先生:“他没有标的就是不合法的啊。”
广州市锦瑟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运营经理 刘先生:“我告诉你,不要纠结,不要说别人真假,我最讨厌这样。”
< class="pgc-img">>古茗奶茶在全国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何先生加盟的广州市锦瑟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自称拥有商标,可当何先生表示希望公司来打假时,对方的态度却难以让人理解和接受。这里面是不是有其他的隐情呢?
在广州市锦瑟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给何先生的授权书中,公司称拥有第43类餐饮的两个古茗商标的所有权。然而记者搜索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的官网发现,授权书上的两个编号,申请人为南京锦之瑟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而且商标申请都还没有得到批准。
< class="pgc-img">>也就是说,广州市锦瑟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把自己并没有掌握的商标授权给了何先生。何先生由此表示希望退款时,却遭到了对方的拒绝。
广州市锦瑟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运营经理 刘先生:“那不可能了,你都培训完了,你怎么退款呢,你告诉我。”
记者搜索发现,第43类的古茗商标权属于杭州原先饮品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法务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了他们公司,其他人或者组织单位在餐饮类使用古茗的商标,都属于侵权。
< class="pgc-img">>这位工作人员还表示,在余干县德胜大道上的三家等待开业的古茗奶茶店,都没有得到公司的授权。
杭州原先饮品科技有限公司法务专员卢勇表示,针对这种已经开业的,但不是通过杭州原先饮品科技有限公司授权开的古茗店,他们已经在搜集这些门店的材料,并且正在向各个地方的工商进行商标侵权的投诉。
< class="pgc-img">>而对于何先生来说,本来是想着打其他门店的假,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门店也是假的,对此他觉得很懊恼。
目前,何先生也向广州市12315消费投诉热线进行了投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