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加盟网(ID:tcsdjmw)整理
作者 | 赤壁
编辑 | 木子李
不用说,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奶茶=利润高=挣钱多。传说中高达70%的利润,让不少人眼红,难以抵挡这能挣钱的诱惑。更何况随着喜茶、奈雪的走红,动辄20—30元一杯的饮料都能让大家排队购买,很难不让人不心动。
于是大家伙纷纷将目光投准了奶茶行业。仅2019一年,新增奶茶企业2万多家,全国奶茶店数量达50万,创下了历史新高!
一头扎进茶饮行业的创业者们,等真自己干了之后,才发觉根本不是那回事儿。
那些听闻中很有道理的“开店经验”等到了实际情况也没那么好用,甚至无济于事。下面就为大家盘点一下,那些不再好用的“开店经验”。
< class="pgc-img">>01
70%的毛利润
饮品的毛利润很高,在70%以内。许多奶茶人因此而入行,但这个极具吸引力的说法终究是一个梦想。
等你开了店才知道,70%的毛利润只算了原料的钱,但吸管、杯子、袋子等成本压根没算进去。这要是在前几年,包装的成本确实可以忽略不计。但如今这个“颜值主义”的世界,好看就意味着更吸引人,所以在这方面的成本也就上升了上去。
< class="pgc-img">>一个好看的PE瓶价格就在1元以上,一个纸袋的价格在0.8元左右,再加上杯套、杯贴、杯架等成本,一套包装就将近占了产品成本的15%左右。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奈雪の茶瑞兽系列包装设计
再说说原料的成本。过去用粉、浓缩汁做产品时,一杯饮料的成本也就在1~1.5元左右,但现在不同了,一杯普通的奶茶成本都是2.5元起步,还是那种不加小料的。例如一杯芝士茶,奶盖成本就得2元多,一杯水果茶成本也要在5~6元左右。
< class="pgc-img">>就算你定价一杯15~18元之间,除去打折、外卖平台的抽成,算下来利润也就在40%左右,根本没有以往说的70%的毛利润。
02
最低与最高定价不超过50%
茶饮界流传这样一个定价准则:最高价产品与最低价产品间的差价不得超过50%。也就是说如果你店铺最低产品的价格为10元,那最高产品的定价也只能是20元,价格幅度太大,顾客都不太好接受。
这样的说法看起来很有道理,但到了以下这些品牌身上,似乎就不见得那么灵验了。
1點點的菜单中,价格最便宜的为4款清茶,分别为中杯7元,大杯9元。而价格最高的是可可拿铁,中杯16,大杯21。最低价7元,与最高价21元之间,价格相差14元,差价比为66%。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一点点菜单差价
喜茶最近的菜单中,茶饮中最贵的为“果茶家族”里面的芝芝系列,价格为32元。而最低的则是“纯茶系列”的一款“纯绿妍”,价格13元。差价比为59%。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喜茶菜单差价
这些品牌的定价显然绕过了这个所谓的定价准则,却依旧受消费者欢迎,这就不得不让人思考这其中的奥秘了。
03
不减冰、不去糖 坚持黄金比例
不减冰、不去糖,坚持黄金比例,这句口号来自台湾茶饮品牌“清玉”,这个创造了翡翠柠檬的茶饮品牌,曾用极其夸张的视频,表达着自己的个性。
在不少茶饮老板的眼中,这个黄金比例是口味的命脉,一定要死死坚持住。但无奈的是,现在的消费者口味是多变且复杂的,你觉得奶盖是甜的好喝,但有的人觉得是咸的好喝,彼此谁也说服不了自己。
但这个问题并不是没有解决办法,你看像喜茶、奈雪这样的头部品牌,就懂得尊重消费者,让他们自己选择:多冰、少冰、去冰,多糖、半糖、三分糖等多种选项,给足了选择的空间,立马变成加分项。
< class="pgc-img">>所以,与其死守定理,不如在有底线的情况下,给消费一点选择空间,让他们自己做决定。
04
研究成功经验 不如研究消费需求
一位茶饮连锁老板曾讲述,自己在创业初期,不断的去考察其他优秀的、成功的店铺,希望从中获取经验。甚至还在网上买过不少品牌的sop与运营管理手册。
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发现有太多问题,别人的解决方案无法应对。
就比如说,当有消费者询问可不可以多加小料的时候,其他的品牌的对应话术是:“如果需多加xx,只需加2元。”他也试了,但却被消费者暗讽小气。
< class="pgc-img">>但有的人就会灵活运用,面对相同的问题,另一位老板则选择尊重顾客的需求,当即同意,做到了让消费者满意。
其真相就在于,中国是个讲究“人情世故”的社会,“通融”贯彻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饮料好不好喝就在一念之间,就算你做的可能比隔壁口味好喝一点,因为所谓的“小气”,消费者就转到了别的店。
也就是说,如果你做不到在产品上无与伦比,无可替代,那么在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尽量让消费者满意,也是一种竞争力。
< class="pgc-img">>05
总结
开店前,可能每个人都会在网上或者现实生活中给自己“灌输”一系列有用的经验,这当然没错。只是每个人遇到的情况不一定相同,有的经验在别人身上有用,对自己就不一定有用了。更重要的是,自己要多研究,多琢磨,灵活运用,想方设法让自己的消费者满意,这就没问题了。
奶茶店是现在非常流行的创业项目,因为受到了广大年轻人的喜爱。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奶茶店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那么,开奶茶店的利润究竟有多大呢?
首先,奶茶店的利润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是店铺的地理位置,选择在繁华的商业区或者学校附近开店,客流量会比较大,利润也会相对较高。其次是店铺的装修和设备投入,如果店铺装修精美,设备齐全,吸引顾客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再者是产品的质量和口味,好喝的奶茶能够留住顾客,增加回头客的数量,从而提高利润。
其次,奶茶店的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租金成本等。原材料成本是奶茶店的主要成本之一,包括奶茶粉、奶茶杯、吸管等,要根据市场行情和销售情况灵活调整采购数量,控制成本。人工成本是指员工的工资和福利,要根据店铺的规模和销售情况合理安排员工数量,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租金成本是指店铺的租金和水电费等,要选择合适的店铺位置,控制租金成本。
最后,奶茶店的利润率一般在20%~40%之间,具体数值取决于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情况。如果经营管理得当,市场需求旺盛,奶茶店的利润会比较可观。但是,要注意市场竞争激烈,要不断创新,提高服务质量,吸引更多顾客,保持竞争力。
总的来说,开奶茶店的利润是有一定的潜力的,但是也需要经营者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洞察力,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稳定的盈利。希望有志于开奶茶店的创业者能够认真考虑这些因素,做好充分的准备,开创属于自己的奶茶店事业。
奈雪的茶上市,蜜雪冰城、茶百道递交上市申请之后,今年古茗、沪上阿姨、霸王茶姬、新时沏、甜啦啦等都传出准备港股或美股IPO的消息,同时,一批新茶饮品牌纷纷宣布冲刺超一万家门店。在这些消息的背后,能看到多家品牌斥巨资大力自建供应链:
3月,古茗宣布投资10亿元在浙江诸暨建设其最大的原料生产基地,该项目将同时建设服务杭州周边区域的供应链体系。
6月,蜜雪冰城投资50亿元,在成都青白江建设的智能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及亚洲总部项目正式开园。
6月,茶百道宣布完成首次9.7亿元融资,此次融资将聚焦智能生产加工基地和供应链基地等上游建设,以及数智化系统的搭建完善。
7月,蜜雪冰城投资1500万元,在江苏、河南成立了两家送冰冰供应链公司。
9月,茶颜悦色在湖南长沙望城经开区的研发及生产基地开工建设,总投资5.2亿元,茶颜悦色表示这是一项重大投资决策,“实话说,茶颜这些年经营的利润都没赚到这么多钱”。
11月,茶百道与霸王茶姬合资成立新材料科技公司,被认为是在供应链层面的强强联手。
12月,库迪咖啡推出新茶饮品牌“茶猫”,将于2024年1月正式上市,此举被业内认为库迪咖啡是想走蜜雪冰城的供应链模式,靠供应链赚钱。
……
前几年有个热门话题是:“新茶饮身处水深火热,背后的供应商却赚得盆满钵满、排队IPO”。如今,新茶饮品牌大力补强供应链,努力把上游原料环节紧握在手中,自己做供应商。尽管布局供应链需要花费大量资金,但可以帮助新茶饮进一步控制成本和质量,提升品牌价值,尤其是除了省钱,供应链还可以帮忙赚钱。
手握供应链,做供应商比卖奶茶更赚钱
蜜雪冰城被称为“披着奶茶外衣的供应链公司”,在全球拥有超3.2万家门店,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连锁快餐店。蜜雪冰城拥有奶茶产品研发、生产、物流、销售等完整的产业链,这几万家加盟门店就如同蜜雪冰城的B端客户,加盟门店越多,蜜雪冰城的营业收入就越高。
2021年,蜜雪冰城103.5亿元的营收中,超93%是通过售卖给加盟商的食材、包装材料、设备设施贡献的,直营门店卖饮品和冰淇淋的收入占比不到1%。蜜雪冰城也因此拿到了高达19.1亿元的归母净利润。
比如,2021年蜜雪冰城0.3元一个的杯子销售了10.6亿元,0.1元一根的吸管销售了3.1亿元,固体饮料(如奶茶粉、焙炒咖啡粉等)销售了22.3亿元;而蜜雪冰城采购杯子的单价是0.18元一个,采购吸管的单价是0.08元一根,在2021年超35亿个杯子、超30亿根吸管的销售数量下,仅这两个小项蜜雪冰城就能赚到巨额利润。
2021年毛利率方面,食材为32.59%,包装材料为31.87%,设备设施为18.76%,直营门店产品只有10.24%,充分证明“做供应商比卖奶茶更赚钱”。
食材方面,一部分是蜜雪冰城的生产主体大咖食品生产加工的,一部分是从第三方采购的;包装材料主要是从第三方采购成品;设备设施方面,除了蜜雪冰城的子公司喜慕实业生产了少量的冰淇淋机、果糖机等产品,绝大部分设备设施是从第三方采购成品。
蜜雪冰城并不满足于“做中间商赚差价”,截至2022年3月末,蜜雪冰城已经建立起252亩智能制造产业园,13万平米全自动化生产车间,可以实现现制饮品、现制冰淇淋核心食材的自主生产。蜜雪冰城正在广西、重庆、河南、海南、安徽等地筹建新的生产基地。
蜜雪冰城还喊出了“不止是蜜雪冰城的仓配网”的口号。截至7月30日,蜜雪冰城已在全国范围内拥有26个一级仓,共计29.8万平米仓储面积,辐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门店配送,并在28个省(市、自治区)完成冷链100%全覆盖。目前已实现2%的地区12小时内货物即可送达,48%的地区24小时内可达,20%的地区36小时可达。
今年6月,蜜雪冰城孵化的物流运输品牌——海南送冰冰供应链有限公司与河南卤小哥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合作协议,为广顺兴猪肚鸡餐饮品牌提供物流配送服务,帮助其解决偏远地区配送难的问题。蜜雪冰城表示,送冰冰将以冷链打开蜜雪冰城对外服务的渠道,打造蜜雪冰城冷链名片。
茶百道和蜜雪冰城的情况类似,主打加盟模式,超九成的营收来自于向加盟店销售货品及设备。截至2023年8月8日,茶百道在全国共有7117家门店(超99%为加盟店),2022年营收42.32亿元,净利润9.65亿元。
蜜雪冰城从研发到生产到运输,有自己的柠檬产地,有完善的供应链体系,相比之下,茶百道“中间商”的意味更浓,不过今年也开始加速建设供应链,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拿到9.7亿元融资后建设智能生产加工基地和供应链基地等,与霸王茶姬合资成立新材料科技公司,该公司主要生产可降解包装材料等配套产品。
茶百道通过森冕新材料拥有的制造工厂森冕工厂,主要生产用于茶百道的茶饮及出售给外部采购商的环保包装材料,如可生物降解的吸管及袋子;间接全资子公司四川茶担当物流配送有限公司,提供物流及配送服务;拥有全资子公司四川蜀味茶韵供应链有限公司,提供供应链管理服务。
而对于类似霸王茶姬这样的年轻品牌来说,与经验丰富的同行合作建设供应链,也是很好的选择。
新茶饮走向“供应链为王”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将达3333.8亿元,预计2025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达到3749.3亿元。据预测,2023年至2025年,新茶饮行业的市场规模增速分别为13.4%、6.4%、5.7%,行业增速逐渐下滑。
上文我们提到的新茶饮品牌都是加盟模式,最近一年,“直营三巨头”喜茶、乐乐茶、奈雪的茶也先后开放了加盟。在激烈的竞争中,企业必须要开更多店面,然后形成规模效应,才能更好地赢得竞争。
对于新茶饮而言,完整的供应链包括前段原材料供应、仓储运输,中游的产品研发生产和下游的销售运营。当“加盟时代”来临,稳定而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必不可少,而且只有拥有自己的供应链,才能进一步控制成本和质量。
头部品牌努力打造产业链中上游的供应链,以主导产业链上更多的利润空间。正如业内专家所说,只有头部品牌才有对供应链进行完整布局的能力,而整个供应链的完整度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可持续性。
< class="pgc-img">(新茶饮产业链路长、各环节错综复杂、参与主体众多,图源:弗若斯特沙利文)
>据红餐网消息,被称为“县城版蜜雪冰城”的甜啦啦,如今在蚌埠、沈阳、哈尔滨、长沙、郑州、海口、石家庄等多个城市建立了仓储物流基地,并在湖南、广西、福建、云南等地建立了茶基地。
专注鲜果茶的沪上阿姨,不仅拥有覆盖全球的原料供应链,同时还在全国建设了8大仓库物流基地、6个鲜果冷链大仓、22个冷链前置仓以及4个全国设备仓。
新茶饮品牌从原料供应商的大客户逐渐变成竞争对手这一趋势,从原料供应商的财报中也能看出来,比如2020年至2022年,鲜活饮品中来自古茗的收入从8155.41万元逐步降至5788.51万元;2020年至2022年,佳禾食品的毛利率从24.46%降至12.3%,鲜活饮品的毛利率从42.31%降至25.05%。
作者 | 郭嘉
来源 | 物流沙龙
此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物流沙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