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市
美食天堂 各具特色
延吉市的夜市
散布在城区的各个角落
它们地点不同
逛吃的节奏不一
饮食各具特色
满足人们在夜间对美食的一切向往
也有力拉动了
延吉市的夜间消费加速快跑
城东的延北夜市
是延吉最大的露天夜市
烧烤、凉皮、煎饼果子等应有尽有
炸冷面卷臭豆腐等网红特色
变着样地挑战食客的味蕾
延北夜市是新夜市新业态
有约90家业主
经营着近300个摊位
煎炒烹炸、美食丰富
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城南的南山夜市
位于在铁南的一条狭长幽深的胡同里
走着走着
就会看到一处灯火通明之所在
入口处的小摊
有贴手机膜的、有卖儿童玩具的……
夜市里
烧烤串、水煎锅烙、海鲜大排档……
市民伴着繁星点点的彩灯
品尝着各种心仪的美食……
因毗邻中国朝鲜族民俗园
偶尔还会有寻味而来的游客
一边品尝美食
一边对着手机自顾自地拍着……
城西的龙湖夜市
让你深度体验味觉与视觉的碰撞
从夜市的南侧入口往北走
新鲜的水果和美食随处可见
打包一些小吃、水果
到河边坐下来慢慢享用
不失为消暑的最佳方式
或穿过一处绿意盎然的口袋公园
找一处舒适的地方坐下来
看来来往往的人们
或闲庭信步,或疾步夜跑
赏对岸的亮化演绎着时尚的气息
也许刚吃上一口
就会有人上前来问
在夜市哪家买的?
得到答复后
对方就会一头扎进夜市
开启了快乐的寻找
城北的新村夜市就是原北大夜市
已经开办了30来年
是延吉知名度最高的夜市
200多个摊位,场面很是壮观
烤冷面、泰式奶茶
烤海鲜、烧烤串……
各类美食应有尽有
夜市里人来人往
叫卖声、收款声
“滋啦啦”的翻炒声交织在一起
奏响人间烟火里最动听的交响乐
此外
延吉不夜城今年重装启幕
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打卡
来源:延边文旅
月28日8时起,延吉市部分符合疫情防控标准的经营场所有序恢复经营。记者走访发现,已复工的餐饮企业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复工营业,还有部分餐饮企业正在做准备,打算近日复工。
餐饮业有序复工 “烟火气”渐浓
“只能打包、不能堂食”“耐心等候,禁止入内”……记者随机走访了市内已复工的几家餐饮店,发现各门店在门口处专门张贴了“禁止堂食”的通知,告知市民店内不提供堂食,仅提供外卖和到店自取服务。在延吉市水上市场附近的羊不同烤小串直营总店内,工作人员戴着口罩、一次性手套,忙着准备食材。“我们店今天正式复工,疫情防控措施和食品安全保障严格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拒绝堂食,部分离得近的顾客会到店里自取。”该店负责人介绍说。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在延边大学附近的华莱士汉堡店,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手机不停地发出有外卖订单的提示音,门口处设置了取餐台,不时有外卖骑手前来取餐配送。“因疫情影响,好久都没吃汉堡、炸鸡啦,今天多买一些,回家吃过瘾。”拿到盼望已久的美食,一位前来取餐的市民开心不已。
当日中午,记者在位于延吉市东市场附近的金阿迈汤饭馆看到,该店的工作人员在做好个人消毒和工作环境消毒后,正在按美团接单配备食材和原料。“目前订单比较多,主要以牛肉汤饭、温面、特色石板菜为主,我们采取‘无接触’式交接配送,配送餐食加装食品安全一次性封签,保证配送过程食品不受污染。”
据延吉市吉韵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陆军介绍,该公司接到复工通知后,严格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办理复工手续,目前已有2家餐饮门店开门营业,其他的餐饮门店正在准备,近日复工营业。
复工首日 外卖迎来“订单小高峰”
记者在市区内看到,有许多外卖骑手在大街小巷穿梭,他们为足不出户的市民们送去餐饮、蔬菜等生活必需品,让大家安心、开心地“宅”在家里。
在延吉市铁南市场附近的一家麻辣烫店,美团骑手杨凯刚刚送完一单,又忙着前来取餐。“从今天早上复工开始,我基本上没有空闲的时候,因为疫情的影响,大家点外卖的热情都比较高,虽然又开始奔波忙碌了,但心里很踏实。”杨凯笑着说。
“今天公司共有770多名符合复工条件的骑手上岗,截至15时,餐饮订单量2.2万多单,是平时订单量的一倍多,订单主要以麻辣烫、汉堡、奶茶、咖啡等为主。”据美团外卖延吉急时雨公司负责人介绍,复工之后,为了保障疫情防控期间餐饮食品配送的安全,该公司对外卖配送环节做了更严格的要求。
(延边晨报记者 刘瑞霏 孙旸)
来源:延边晨报
编辑:李英
延边晨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一律不准转载。
顺子(左三)制作朝鲜族美食。 柴家权 摄
金顺子(左三)制作朝鲜族美食。 柴家权 摄
中新网吉林安图4月19日电 (柴家权 郭佳)暮春时节,金美灵每天都很忙。作为红旗村的一位年轻舞者,这位27岁的朝鲜族姑娘要向到此观光的海内外游客展示传统的朝鲜族舞蹈。
红旗村是中国朝鲜族聚居村落,被誉为“中国朝鲜族第一村”。该村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是去往长白山的必经之地。
近些年来,红旗村依托地理优势加大投入,改造民俗房屋,建设民俗展览馆、民俗体验馆、演艺厅、百年老宅、稻香园、停车场、特色采摘园等附属设施,积极发展民俗旅游。
随着天气渐暖,游人也会慢慢增多。金美灵平时除了在红旗村朝鲜族民俗演艺中心表演传统舞蹈,也承担着导游职责,引领游客到村中参观。
金美灵现在也会为游客讲解朝鲜族民俗。 柴家权 摄
朝鲜族舞蹈节奏多变,伴奏音乐旋律优美,表演者长于表现潇洒、欢快的情绪。很多时候,游客们也会被热情的朝鲜族舞者所感染,一同载歌载舞。“客人们不单单欣赏舞蹈,还会跟你学习,看到他们对朝鲜族文化有着如此浓厚的兴趣,我们也都觉得很开心。”金美灵说。
2010年之前,自小在红旗村长大的金美灵一直在外地打工,做过餐饮,卖过奶茶,工作很是辛苦。偶然一次机会,她听到家乡正在发展民俗旅游,便毅然回乡,成为一名民族舞蹈表演者。
虽然工作很忙,但金美灵并不觉得辛苦。游客越多,舞者们的收入也就越多,当地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吸引很多向金美灵一样的年轻人返回家乡。“2013年的时候每天为二三百人表演民族舞蹈,去年观看表演的人数日均达到七八百人。”金美灵说。
教授这些年轻舞者舞技的正是村里老一辈的舞蹈表演者。61岁的金顺子回忆说,红旗村在最开始发展旅游时经历了一段艰难时光,那时候村里的年轻人很少,也没有精彩的节目吸引游客,大家都把这里当成了过路的歇脚地,很少长时间停留。
老人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村里的十几个老人因此自发组成了‘老人协会’,每天义务在村子里为游客表演舞蹈,不收一分钱,就是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喜欢这里。”金顺子说。
老人们的努力慢慢获得了回报,精彩的舞蹈搭配精致的朝鲜族美食,游人在不知不觉间就多了起来,红旗村也慢慢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
金美灵(前排中间)表演朝鲜族舞蹈。 柴家权 摄
随着“金顺子们”年事渐高,现在也都无力承担表演任务。让老人们欣慰的是,金美灵等一批年轻生力军加入了进来。“看到她们回来我们很开心,以前我们一直担心跳传统舞蹈的年轻人会越来越少,现在可以放心了。”金顺子说。
如今的红旗村引进了经贸公司,实行公司化运作,发展民俗旅游产业。安图鑫博红旗村朝鲜族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绍科介绍,除了传统口口相传的教授方式,公司还邀请了安图县文化馆的专业舞蹈人员给年轻舞者培训,让她们更系统地学习。
“旺季时的舞蹈表演人员有二十三四个,2018年红旗村朝鲜族民俗演艺中心的收入有140万元。”陈绍科介绍说。
陈绍科表示,红旗村下一步计划与安图县合作,建设一个可以容纳1200人到1500人的剧场,表演“阿里郎”大型歌舞剧,吸引更多的游客。“我们还会打造一个‘非遗’体验馆,将象帽舞、长鼓舞等朝鲜族非遗舞蹈集中在红旗村进行展示,这样不仅能够保护传承非遗文化,还能进一步挖掘红旗村的民俗旅游潜力。”
数据显示,2018年红旗村接待过往游客已经超过40万人次,住宿超两万人次,全村直接经济收入达1000余万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