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的风土人情及特色文化
1、许多人都想得到一个香港身份,的确,拥有香港身份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一人拥有,全家受益,包括医疗、教育、经济、出行等各方面,这并不影响同时拥有内陆身份和香港身份,子女可以申请内地的国际学校,并且可以参加港澳台华侨生联考,低分考入港八大,低分考内地985,香港护照可以免签出行168个国家,享受全民医保。
2、香港是没有五险一金的说法的,但香港的养老制度却很健全,香港人养老主要靠的是“强积金(MPF)”,年满18周岁就可以缴纳,最晚持续缴纳至65周岁,强积金的缴纳是雇员和公司的共同行为,一般是雇员月收入的5%,2020年,香港人在退休之后,领取强积金的平均值是34万港币。
3、香港的教育水平居于世界前列,国际学校除了每天一节中文课外,基本都是英语教学,每个班级的同学出身分配均衡,来自于欧美、日韩、印巴、本地的学生基本都是10%左右,香港父母重视子女教育,与普通人的育儿观完全不同,他们更在意培养社交能力、重视体育竞技、重视财商教育、重视家庭陪伴,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能得到均衡发展,香港有八所公立大学,其中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相当于清北复交,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岭南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教育大学相当于内陆的985名校!
4、香港的生活节奏很快,香港人走路很快,尤其是出入地铁站的时候,但说话声很小,懂得遵守公共秩序,在外吃饭时,遇到繁忙的饭口,吃完就走,不会长时间占着位置,人与人相处有着明显的边界感!
5、香港商场、地铁的冷气十足,常年维持在18-22度,建议带着薄外套去逛街。
6、香港的文化是自由且包容的,在这里能看到各个国家、各种肤色的人,他们并不会因为是外国人就一直盯着看,不论怎样的穿着打扮都觉得很正常,不管是中性、性感、干练都可以,多么怪异的打扮在这里都是正常的!
7、香港对残障人士的关怀是十分到位的,在平时逛街时总能看到残障人士出现,就是因为这里的公共设施对残障人士很友好,较大程度的方便了他们的日常出行,无论是地铁、公交车、商场,都能看到有工作人员在帮助他们,甚至公交车上有专门放轮椅的地方,还有专门的爱心专座。
8、内陆人需要办理港澳通行证来到香港,日常出门要随身携带港澳通行证,被查到没带会被罚款。
9、香港的冷饮通常要比热饮贵,在餐厅消费一般要加10%的服务费,俗称“加一”。
10、香港街头的药店有日用品售卖,比如洗衣液、卫生纸。
11、香港虽然是发达地区,但许多商铺、出租车、大排档还只是收取港币现金的,所以要多带一些二十、一百的面值。
12、在香港,90平米以上的房子就可以被乘坐“豪宅”,因为这里的房屋计量单位是平方英呎,大略估计100呎=9平方米,所以,千呎豪宅指的就是9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
13、香港的称重计量单位是磅,大约1磅=454克,这里的一斤等于16两,也就是半斤八两。
14、香港人坐扶梯的时候都会自觉在右边站立,左边是留给着急赶路的人。
15、香港全面禁止电子烟,进入香港最多携带9支香烟,吸烟一定要到指定区域。
16、香港有许多菲佣和印佣,这些都是有钱人家雇佣的,中小学放学的时候,能看到许多私家车和菲佣前来接送孩子,她们一周工作六天,周日休息一天,平时住在雇主家,有单独的房间,每个月能赚到几千甚至上万的收入。
17、香港有许多有趣的街道名字,比如:砵典乍街、轩尼诗道、遮打道、鸦兰街、洗衣街、红棉路、船街、干诺道、京士柏道、告士打道、坚尼地道、摩星岭道、德辅道中、卑路乍街、金马伦道等等。
18、香港人AA制是大家在一起吃饭娱乐的潜规则,所以不要争着抢着去买单。
19、香港人日常沟通用粤语和英语,写字是繁体字。
20、香港人有吃早茶的习惯,一般都是“一盅两件”,但游客却会点许多种类,茶餐厅被香港人认为是休闲、放松、消磨时间的好去处,而不仅仅是为了吃饭。
#香港身份优势;# #移民香港的优势# #香港优才好批吗# #香港留学的优势# #香港自行派位# #连续去香港# #香港过关分享# #来香港要小心# #去过多少次香港#
式的茶餐厅经历了近30年的演变和发展,港式的茶餐厅逐渐呈现出款式多样、价格低廉和方便快捷三大特点。款式多样是港式茶餐厅的第一个特点。既有中式酒楼供应的肉类、海鲜,又有西餐厅售卖的火腿奄列、西多士、沙律、咖啡及奶茶,还有煲仔饭、碟头饭、盅头饭、生滚 粥、粉面、煎炸小食、明炉小炒等本地传统的大排档食品。此外,香港还有 一些独具茶餐厅特色的食品,其中“鸳鸯”可能是“最港式茶餐厅”的饮品。所谓的鸳鸯就是奶茶和咖啡混合,这种中西合璧的茶餐厅独创饮料,最是体现香港融汇东西文化的城市特色。一碗车仔面10多港元,一份盖浇饭不过20来元,若三、五好友小聚,几碟小菜,些许鱼虾,两、三百元就能吃得心满意足。
< class="pgc-img">>一些刚立业的年轻人更把茶餐厅当作食堂,一天在这里就餐一两次。可以说,价格低廉是港式茶餐厅的第二个特点。茶餐厅一般都不收小费,顾客光顾後自行到收银处付费。而且不需要等候,可以搭枱(多位互不相识的客人共用一桌)由点菜至结账都讲求速度。每逢午饭时段,地盘工人、货车司机以至办公室职员都会同时光顾茶餐厅。不同阶层、行业的顾客在茶餐厅内边吃饭、边高谈阔论、阅读马经等,成为茶餐厅的一大特色。因此,方便快捷成了茶餐厅的第三个特点。
< class="pgc-img">>在这个崇尚致富的商业之都,没有奢华之气的茶餐厅,反倒成了香港人偏爱的场所,也成为香港旅游协会向外推介香港的一个卖点。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五成的港人经常光顾茶餐厅。一年多以前,香港举办了“十个最代表香港的设计评选,茶餐厅得票排名第一,成为港人眼中最具香港特色的设计。茶餐厅还大量出现在香港的小说、电视剧以及饮食杂志上。有人说,港人钟爱茶餐厅,是因为它的平民化风格。也有人认为,茶餐厅的特色,体现了香港人的精神取向和价值观——速度快、效率高、配搭多变,价钱实惠,且中西合璧。作为香港文化的一部分,茶餐厅提供的不仅是香港独特的食物,也提供了观察香港的一种角度,让游客在品尝美味的同时,感受香港独特、丰富的饮食文化
前面提到,如今在香港的港式茶餐厅已进入了白热化的竞争,能够存活下来的茶餐厅都其各自的“杀手锏”。
< class="pgc-img">>港式丝袜奶茶
御华麟丝袜奶茶在选茶、拼茶、煮茶、拉茶、撞茶、焗茶、灌茶——七道工序的每个环节都精心对待。数十次的手工摇匀、拉调,使其呈现出“滑、柔、甜、苦”的正宗港味!
菠萝包
御华麟菠萝包的制作严格遵循“搓、酵、片、烤”四个工艺流程。包身松软、面皮酥脆、入口留香、回味无穷!
创/深圳商报记者 林雨尘/文 实习生 徐建杰/图
作为首届“罗湖深港文化月”的主题活动之一,“寻味罗湖”特色餐饮评选已进入全民探店阶段,以老字号、港味及新晋餐饮为代表的127家参评商户,让深港市民大快朵颐的同时,也在引领着深港美食消费新趋势。
连日来,记者对参评商户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餐饮品牌进行了专访,让我们听听他们在罗湖的餐饮故事。
肉质鲜嫩,油光发亮,口感鲜甜……在深圳街头,时常能看到烧腊店,透明的玻璃橱窗后挂着色泽鲜亮、香气扑鼻的烧腊,让人垂涎欲滴。在深圳的众多烧腊店中,香港新发烧腊茶餐厅可谓数一数二。进驻内地的21年来,香港新发烧腊茶餐厅一直坚守自己的初心,致力于将正宗的港式烧腊带给食客。
扎根罗湖21年 将港式文化融入罗湖“烟火气”
香港新发烧腊茶餐厅(凤凰路店)实景
8月16日上午11时,记者来到位于凤凰路的香港烧腊新发茶餐厅第一分店(即凤凰路店),已有不少食客在茶餐厅内用餐,一份份打包好的外卖整装待发,卖菠萝油的对外窗口也已排起了队,可以说生意相当火爆。在与香港新发烧腊茶餐厅创始人郑志伟的交谈中,餐厅在深圳21年的故事长卷缓缓打开。
店内已有不少食客
早在1973年,郑志伟的父亲就在香港创立了新发茶餐厅,始终坚持用高品质的美食满足食客的味蕾。2002年,为了餐厅的多元发展,他们将目光放到了深圳。郑志伟说,来内地考察时他也常吃烧腊,但始终觉得不够正宗对味,因此他和父亲希望,能将自家做了30年的味道带入深圳,带给更多内地食客。
“那时候的罗湖,人潮熙攘,来往旅客众多,具有很大的商业潜力。而且罗湖区是深圳距离香港最近的一个区,罗湖的三个口岸也是我们来内地的重要关口,所以,我们就把第一家店选在了罗湖区。”
店铺选址、原料选材、招募员工……郑志伟带着团队在罗湖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调研、准备,将香港新发烧腊茶餐厅在深圳的第一家店选在了罗湖区黄贝岭街道的凤凰路,并大胆地采用了全年无休、全天24小时营业的模式。
郑志伟表示,茶餐厅在香港几乎就是港人的“饭堂”,不分年龄、无论阶层,食客在任何时间想吃什么都能在茶餐厅吃到,是香港快节奏下的“港式茶餐厅文化”。所以他们也希望给深圳的居民带来这种就餐体验,“无论是什么时候,只要他们想吃,就能在新发吃到美食。”这一决定无疑是冒险的,在当时,深圳几乎没有全天营业的餐厅,这意味着成本的大量投入,但郑志伟觉得,既然要将港式美味带入内地,自然也要把这份港式文化一并坚持下来。
21年来,香港新发烧腊茶餐厅从未在这件事上有过动摇:无论你什么时候来到新发,只要你想,我们就能为你提供美味的食物。满是烟火气的街巷中,永远亮着的灯牌、整洁的店面、挂在橱窗里油亮的烧腊……新发似乎就在这里,告诉往来的市民:只要你愿意来,我们就在。
在罗湖的这些年,新发好似一个印记,烙在附近居民的心里。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想吃下午茶的时候,大家都会走进香港新发烧腊茶餐厅,和店员们倾偈,和隔壁桌的食客们分享自己的“必点菜”,这家来自香港的茶餐厅,逐渐融入了罗湖“烟火气”,成为罗湖区的一块招牌。
2002年至今,郑志伟在深圳共开设了六家分店,其中有五家都在罗湖。可以说,罗湖既是新发的起点,也是新发的核心点。
脚踏实地 坚守初心 一步一个脚印
香港烧腊包括烧鹅、乳鸽、乳猪、叉烧以及一些卤水菜式。不同的菜品有不同的烹调手法,只有步骤得当、恰到好处,才能呈现完美的菜品。以一份烧腩骨来说,新发创新性地采用整猪烤制的方式,将肉汁完美锁住。首先要用粗盐、香料粉、八角粉等调制研制叉烧所用的香料粉;将混合均匀的香料粉抹在洗净的猪身上,研制至少一小时,接着刷上脆皮水,将整猪放入烤炉焙干,随后送针,再将四肢捆上锡纸送入炉中进行一小时左右的烤制,外皮金黄酥脆、肉质鲜嫩多汁的烧腩骨才算最终出炉。开业初期,为了保证烧腊的口感,郑志伟特意从香港请来了资深大师傅,步步严谨把关,保证高质量的出品。
郑志伟说,在猪、鸭、鹅等原材料的选择上,他们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如果原材料个体体型差距太大的话,食材在烤炉内就会受热不均匀,导致色泽、口感等方面的差异,食客们很可能就没有那么好的饮食体验了。”
刚开业那两年,生意并不算太红火。2004年,内地到香港“自由行”的政策在广东逐渐铺开,越来越多的内地旅客前往香港,接触到了香港的茶餐厅,对于自家门口来自香港的新发茶餐厅产生了好奇,餐厅迎来了“春天”。新发的品质、服务得到了食客们的认可,越来越多的食客走进餐厅,品尝传承了三十年的港式烧腊。
记者在现场看到,每桌客人几乎都会点上一份烧腊,或许是烧鹅,或许是烧腩骨,配上一碗米饭,一杯冻柠茶或港式奶茶,就是一顿简餐了。有的食客可能会点上一个外酥内软的菠萝油,配上一杯冻饮细细品味。“无论喜欢吃什么,你总能在新发找到你想吃的。”郑志伟告诉记者,新发的产品线较丰富,有菠萝油、烧腊、各色冻饮、通粉、焗饭等,能迎合大部分人的口味,这也是新发吸引了许多食客的一大原因。
进驻深圳21年,郑志伟并不急于开疆拓土。每一家分店的开张,都意味着他们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和时间对该分店进行经营。郑志伟坚信,做任何事都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只有将一家分店经营到位了,才能考虑下一家分店。谈及菜品创新,郑志伟坦言,自家就是做烧腊的,也是力求在现有菜品上进行口味的升级,不会考虑太多的创新菜,“术业有专攻,我们就做我们熟悉的菜品,坚守初心。”
郑志伟说,自今年全面通关以来,香港食客的比例有了明显的上升,也有更多香港朋友向他咨询来罗湖创业的各项政策,这让他感到非常欣喜。“罗湖的营商环境和政策都很吸引香港商户,大家对于深港两地的交融合作也充满了期待,相信未来一定会更好的。”郑志伟笑着说。
审读:孙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