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奶茶是一副很火、很流行的样子,起码在30以下年龄段的人,奶茶的市场排序应该是在咖啡和茶的前面,并且还已经风行了一段较长的时间,在我这个不喝奶茶的人的记忆里,好像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光景吧。
我敢说,不管你是年轻与时尚,还是沧桑和人到中老年,只要你在城里生活过一段时间,要不出去真正的旅游过,那么大概率都至少喝过一杯或几杯奶茶吧。也许是主动,也许是被动,至于味道与评说,咱先暂且不说。
想想看,城市无论大小,特别在是旅游观光的景区,好像只要有店铺的存在,就不会缺少奶茶店的招牌与热闹(很少是孤立、寂寞的一个品牌和一家店),并且生意看上去都还是不错的样子,因为在取奶茶的窗口,一般都会三、五个甚至更多的人等候。
< class="pgc-img">>另外,在商业区,在街上,在餐馆、在车站、在机场,等等,我们只要稍稍留意一下,就不难发现并察觉,时时都可能会碰到和看见,那些端着奶茶杯说说笑笑一路擦肩而过的年轻人。
我一直都有一种好奇或者说困惑,奶茶,它凭什么这么火呢,因为从某种意义和程度上来说 ,它既没有传统茶叶的品味、内涵、健康、经典和价值感,也没有咖啡的洋气、气质、时尚、浪漫和优雅,另外,奶茶的售价,也并不比茶叶和咖啡更便宜嘛。
我也曾经问过身边钟情于奶茶的年轻人,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我的两个孩子,无论是在家里点外卖,还是出门在外闲逛或旅游,为什么总是频繁选择奶茶,而轻易不会换一下口味,喝一杯好茶或者一杯咖啡呢?
可他们好像也说不出一个子丑寅卯与所以然,他们时常就给我两个字,那就是“喜欢”。如果继续探讨和咨询下去,那么多半就是感觉很爽呀、味道挺好的啊和这是一种享受哟等等。要不就干脆叹口气说,唉!你这个不喝奶茶的人,又怎么能理解和享受喝奶茶的美味与奇妙呢,我们又怎么跟你说得清楚和明白呢,等等这一类的无奈以至讥讽。
< class="pgc-img">>无论是女儿,还是儿子,我觉得他们对于奶茶,已经是一种近似于执迷与沦陷的嗜好,一个星期要是不喝上两杯甚至更多,那么绝对是心情不爽、情绪不佳和吃饭不香,无论我采取什么样的举措,最后都是以失败而告终,这难免会让我感到困惑、困扰和低落甚至沮丧。
后来仔细想想和好好捉摸,也许正是这种说不清楚、道不明白的味道与意境或者干脆就是直白与坦荡的喜好和执着,加上丰富与任性的风味和品种,还有那种大杯的随意与畅快,这才成就了奶茶不可估量的市场和空间吧。
而偏偏茶叶和咖啡,总是被赋予了太多的内涵、含义、象征和功能等等,味道也相对比较单调。另外,泡茶、冲咖啡和品茶、喝咖啡,终究还是要有一些讲究和技巧,要不就该喝不出那个味道与气场。
< class="pgc-img">>再则,对于消费场景与氛围,茶叶和咖啡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甚至连说笑谈吐都会有一些天然的反应与壁垒。端着一杯茶或咖啡在路上游逛,终究好像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与体验。
如此,茶叶和咖啡,反倒让年轻一代觉得麻烦、繁琐和呆板甚至有点拘束,似乎不像奶茶这般清新、便捷、简单和直白,也无所谓消费场景与背景,当然也不需要什么所谓的品尝与品鉴,更无需一本正经和温文尔雅的样子,只要开心和喜欢就好。
也许年龄、阅历、情境、情感和境况,在某种程度上会左右奶茶、咖啡和茶叶的市场流行与人群定位,但我还是希望有那么一天,一杯真正的健康茶,也能成为街头巷尾的一道风景。
至于奶茶,凭什么这么火,它还要火多久,这个只能交由市场和消费者去解答与选择。
< class="pgc-img">>图片来自头条君,谢谢!
段时间,云南的“罐罐奶茶”火遍了全网。
在丽江街头,放几个陶瓷罐子,倒上牛奶,撒上茶叶、玫瑰花和枸杞,美景配美食,满足了无数网友对云南的向往。
(图源网络)
记者在抖音搜索“云南罐罐奶茶”,出现了多条点赞几十万的视频,截止10月13日,最高的一条视频#在云南偶遇玫瑰罐罐奶茶#配合了慢节奏“诗与远方”风格的BGM,点赞数量达到了76.6万,很多网友都在底下评论“好喝吗?”“看起来对皮肤很好”。而抖音热榜#谁还没喝到罐罐奶茶#的话题在看数量也达到了543.2万。
据了解,罐罐奶茶的具体做法是在陶瓷罐子中加入茶叶烤制,再加入牛奶,煮到一定程度,加入云南可食用玫瑰花、黄冰糖、红枣片、枸杞等材料。据短视频中的云南摊主介绍,罐罐奶茶大多10元-15元/杯,云南本地人每天早上也会自己烤一杯喝。
罐罐奶茶为何如此火爆,到底有何特色?
首先,用料纯粹,没有“科技与狠活”,满足了当下人们追求“自然、健康”的心理。其次,“罐罐奶茶”具有云南当地特色:云南普洱茶、可食用干玫瑰,大理的欧亚纯奶,把本土风味发挥得淋漓尽致。除此之外,还有当下年轻人对于“仪式感”的追求,喝惯了快销奶茶店的奶茶,“现场手作”的形式更吸引人。由此可见,云南的“罐罐奶茶”,无疑为中式茶饮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题思路”。
看到这里,有不少人会觉得烤茶的形式和前段时间大火的“围炉煮茶”十分相似。
去年,一波“新中式”品茶风悄然兴起,茶馆成了新的出片打卡地;在去年冬天,还有不少年轻人在街头烧铁锅,卖起了滚烫的水果热红酒,吸引了无数人购买和加入;今年上半年,又火出圈了云遮雾绕的“围炉冰茶”,自带专属夏季的氛围感,再次狠狠戳中了年轻人的心。
其实,这几种先后出圈的产品形式,都仿照了一种民间传统喝茶形式——“罐罐茶”。
(图源网络)
罐罐茶是甘肃、陕西等地区的品茗风俗。喝罐罐茶的时候,罐罐里倒上水在炉子上烧,同时在炉边烤上枣,等到水开了以后将茶叶和烤好的枣,以及捏破壳的桂圆放到罐罐里,等茶叶被烧开的水溢出好几次,也就是枣和桂圆以及茶叶的味道入到水里后,将烧开的水倒进杯子,边烧边喝,很是一种享受。特别是逢年过节的时候,他们更是把品饮罐罐茶看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如今,罐罐奶茶火出了云南,“摆摊儿热”也在全国流行起来。在小红书搜索相关关键词,常州、苏州、北京、上海等城市的街头都出现了这个爆款饮品,不少消费者表示非常喜欢这种新颖的茶饮方式,认为它是一种很有仪式感和情调的饮品。有些消费者还会自己动手制作瓦罐奶茶,在网上分享自己的心得和经验。此外,还有一些创业者看中了罐罐奶茶的市场潜力,纷纷加盟或开设罐罐奶茶的店铺,希望能够借助这一热门饮品赚取收益。
为此,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也采访到了一位在济南“摆摊儿”卖罐罐奶茶的张女士。
张女士称,今年9月中旬开始就在济南经四路摆了“后备箱摊位”卖罐罐奶茶,用自己私家车,配合简单的工具和招牌,一个摊位就“支棱”起来了。
(图源:张女士)
“我自己是开茶店的,对茶叶还是比较了解。”张女士告诉记者,卖罐罐奶茶更多是因为本身就从事茶行业,在网上看到了这个奶茶很火,成本也比较低,于是就选择了尝试一番。“我每天下午5点到晚上10点出摊。”张女士表示,来经四路逛的年轻人比较多,各种各样的流动摊位也很多,和她一样的摊主们多数是下班或业余时间出来摆摊。
编辑:周小涵
(来源:上观新闻、大象新闻、姑苏晚报)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源:【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记者 贾小亿 日照报道
今日立秋,“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再度冲上热搜。
自2020年“秋天第一杯奶茶”在社交媒体爆火后,立秋节气,连续三年成为饮品消费需求爆发的节点,这个时间点,也成为奶茶饮品店的“双十一”。线下店排起长队,线上订单暴涨,各大奶茶店扎堆推出“新品”,立秋当日,飞驰在路上的外卖小哥中,80%的“外卖箱”里,会有一杯“秋天的奶茶”。
连续五年热度居高不下,虽然明知是“消费主义陷阱”,仍有不少人愿意为“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买单。“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为何能够持续火爆?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出圈,源于一个聊天记录,2020年入秋后,一位女生晒出了其男友给她转的奶茶钱,刚好是在秋天,由此出现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这一话题。随后,掀起了奶茶行业的一场“营销狂欢”。
细数“奶茶经济”的演变,最早要追溯至上世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奶茶开始传入大陆,逐渐开启了第一轮奶茶新风潮。不少茶餐厅开始售卖珍珠奶茶,有些街头小贩嗅到了商机,推车售卖几毛钱一杯的用粉剂冲泡的奶茶,买的人也不少。
随着消费升级,桶装奶茶进入市场,再后来以高倍原汁水果浓浆、特调红茶等食材为特点的手摇茶出现,对冲粉奶茶、桶装奶茶带来巨大的冲击。
而随着奶茶生意日渐成为人们的日常饮料消费之一,奶茶经济从用料到包装到品牌,开始进一步上行,新茶饮品牌崛起,涌现出了喜茶、奈雪、乐乐茶、茶颜悦色、霸王茶姬等系列品牌。
2017年,喜茶门店一开张,就被爆上百人排队7小时,以及黄牛代排、限购10杯、不接受加盟等消息,引发市场热议,有人质疑喜茶大搞“饥饿营销”,但以喜茶为代表的网红奶茶就此爆红。此后,奶茶经济搭乘着新消费的列车,价格不断走高,有业内人士指出,以04年的一杯比较好的奶茶,平均价格4元为基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价格已经飙升至之前的十几倍。
“奶茶经济”逐年增长,奶茶的社交属性,与当下年轻人的消费价值观有着密切关系。
奶茶,或者说茶饮,被当代年轻人戏称为难以拒绝的“快乐水”,在各大社交媒体上都是“顶流”,无论是在精神层面还是社交层面,奶茶风都在近几年盛行不衰。
作为一种闪亮的社交货币,奶茶早已打入年轻人内部,甚至形成了“奶茶搭子社交圈”。在当代年轻人的圈层文化中,他们在社交平台分享宝藏奶茶,同“奶茶搭子”吐槽新款踩雷奶茶,在职场与同事分享下午茶。从曾经刷爆朋友圈的“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到如今各大奶茶品牌与年轻人喜爱的动漫、游戏、影视剧等IP联名,奶茶早已成为分享欲爆棚的年轻人社交需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另一方面,奶茶的情绪价值,托起了当代年轻人期待的生活底色。年轻人的“奶茶经济学”,便是以一杯奶茶的成本,收获稳定的情绪价值。近年来,“朋克养生”新理念逐渐融入年轻一代的生活,肉桂姜糖、红豆薏米等“中药奶茶”日益流行起来,此外,联名、节日限定、季节限定等层出不穷的新品活动,为年轻人的生活增添了满满的“仪式感”。
而当下奶茶的价格,其价格区间通常在十几元至几十元不等,尚且处于大多数城市居民可接受的“小额消费”范畴。用一杯二三十块的奶茶,为生活加一点甜,为季节增添一点仪式感,成为年轻人索取情绪价值相对“实惠”的方式。
2024年以来,饮品消费呈现两极分化趋势,5至10元产品与20元以上产品销量占比明显上升,在各大奶茶品牌日趋同质化的趋势下,性价比逐渐成为消费者点奶茶时考虑的首要因素。此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请客喝奶茶”当作日常社交方式,奶茶不再只是饮品,已经成为了常见的社交工具。
美团外卖数据显示,消费市场下沉、消费者追求健康、性价比成为今年饮品消费新趋势。此外,三分糖、不另加糖类产品的销量占比显著增加,各品牌也持续推出0卡糖、益生菌粉、胶原蛋白肽等成分小料,以及轻乳茶、泛茶咖等新品类,为消费者提供健康选择。
为“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买单的年轻人,也许并非不知道这背后的“营销手段”和“消费噱头”。但在这个“情绪价值”日益被重视的今天,“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或许是年轻人成本较为低廉的“富养自己”的一种方式。
本文来自【海报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