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都市报6月9日讯(记者周丹)前不久,乐乐茶武汉首店开业,再次引发排队狂潮。加上此前开业的奈雪、喜茶、台盖、鹿角巷等,奶茶界头部品牌在武汉全部集齐,于核心商圈黄金地段贴身厮杀。
不仅是网红茶饮加快进军武汉市场,普通奶茶店也不断更迭,在汉街、江汉路、徐东等繁华商圈,数十家奶茶店密集分布,最多的一条街上甚至开了上百家。奶茶市场为何如此火爆?记者走上街头进行了探访。
繁华商圈近百家奶茶店聚集
近日,在武昌徐东销品茂,记者从负一楼逛到卖场5楼。大大小小的茶饮店,细数下达30多家。特别是在5楼,近10家奶茶店聚集。甚至同一连锁品牌,在1楼开了一家,5楼还有一家。
加上对面中商徐东平价广场、新世界百货,旁边的群星城,记者探访发现,徐东大街这一块商业聚集区,大大小小的奶茶店达上百家。其中既有生意火爆的网红店,也有门庭冷清、呈半歇业状态的店铺,还有的店已经倒闭,有的店正在装修准备开张。
不只是徐东商圈,在汉口江汉路,100多家奶茶店可谓“百花齐放”,以COCO、鹿角巷、一点点等加盟品牌居多,但也不乏以网红装修为卖点的打卡概念茶饮店,价格在6—39元不等,几乎每家店门口都聚集了一些“奶茶控”和等待取餐的外卖小哥。
“现在已经好多了,以前网红奶茶店刚开业的时候,每次取餐最少要等上半个多小时。”前日,外卖小哥李鹏程告诉记者,他送外卖两年多了,见证了网红奶茶店由受到热捧到如今趋于理性的整个过程。
去年11月,喜茶武汉首店入驻汉街。开业当天,下雨也没能阻挡消费者的热情。因排队市民过多,店家不得不单独开辟一块区域,将人分流至一旁的昭君广场排队,这种分流现象持续了一段时间。记者微博搜索发现,当时排队长的超过5小时。
年轻群体是消费主力军
排队这么久,奶茶究竟有何魔力?“朋友圈里好多朋友打卡,我也不能OUT呀!”95后白领张韵盈说,逛街打卡的标配就是网红奶茶,不拿在手里拍张照,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出门了。
业内人士透露,奶茶店高峰期,一天能卖出超过3000杯奶茶,营业额至少是8万多元。
因网红奶茶店的超高人气,已成为各大商业综合体的必争资源。武商广场将黄金地段让给了奈雪;中商广场醒目的临街门面让给了鹿角巷;汉街将以前的薇拉摄影搬迁至第三街区,也将黄金席位给了喜茶。
记者梳理发现,奶茶最早开始出现应是2006年,一杯几元钱,靠粉末冲兑;慢慢地COCO等连锁奶茶品牌开始大批出现;而网红奶茶品牌真正开始风靡,主要集中在2016年,并火到现在。与其他饮品相比,喝奶茶不需要特定的氛围、环境,因此多开在商圈、电影院附近,消费主力军也是以年轻人为主。
阿里口碑一组数据显示,在武汉,80后、90后最爱喝奶茶年轻群体,当仁不让地成为奶茶消费主力军,贡献率达到了85%。
受年轻人欢迎的网红奶茶品牌也受到资本的追捧。去年,喜茶宣布完成B轮融资;奈雪获得天图资本过亿元融资,对外称估值达到60亿元……
连锁品牌门店越开越多
竞争如此激烈,为何奶茶店还越开越多?低至6元、高可至39元,价格差别之大,卖6元的能挣到钱吗?
“在同一商圈,奶茶店相对投资较小、见效快、模式易复制是主因。”中国饮品快报负责人孙雷皓介绍,但这些要建立在强大的品牌保障及营销支撑的基础上,这也是连锁品牌奶茶店越开越多的原因。普通小奶茶店单打独斗,没有后续保障,很容易“关门大吉”。
至于奶茶店挣钱与否,不仅与标价有关,还需要考虑房租、人力成本等因素。“一般来说,一杯售价20多元的奶茶,原料成本大约在30%左右;10元以下的奶茶,原料成本可能只有20%。”孙雷皓称,不过,不同的商圈,租金、人力成本都不一样。“就城市繁华商圈而言,一天最少卖四五百杯奶茶可能才能回本。”
孙雷皓说,除开网红品牌,平均来说,一般的奶茶店日常销量可能在200杯左右,所以普通小奶茶店日子并不好过,往往只能关店止损。寿命短的奶茶店,可能开业三四个月就关门了,真正能存活下来的也就那么几家,“行业进入门槛低,产品竞争激烈和同质化现象严重,是目前新式茶饮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
链接」
目新闻记者 石倩
用竹筒装上奶茶,顶部打上绵密的奶油,奶油铺上坚果碎,就是一杯网红美食“竹筒奶茶”。最近,竹筒奶茶火爆全国,仅在武汉的一条美食街上,就有5家店铺售卖竹筒奶茶。电商平台上,上游产品竹筒杯也销量不俗。
有分析人士指出,竹筒奶茶是奶茶行业的细分品类,具有高颜值和社交属性。但网红美食在追求新奇的同时,还应追求品质和口碑,这样网红才能变长红。
消费者选购竹筒奶茶
一条美食街有五家竹筒奶茶店
4月16日晚,武汉市武昌区粮道街上人头攒动,人群中不少人手捧奶油雪顶的竹筒,这是最近流行的网红美食竹筒奶茶。
在一家竹筒奶茶店内,奶茶分为4种口味,售价为25元一杯。极目新闻记者看到,店员将制好的奶茶倒入竹筒内,挤上奶油雪顶,最后撒上坚果碎,一杯竹筒奶茶就做好了。00后大学生小杨从店员手里接过奶茶,举起手机拍照,发了一个朋友圈:“打卡竹筒奶茶,喝完奶茶杯子洗一洗还能当笔筒。”
在另一家店铺内,竹筒内盛放的是果汁,有榴莲、芒果、草莓、牛油果、摩卡咖啡等5种口味,售价也是25元。在1000米不到的美食街上,记者细数了共有5家店铺售卖竹筒茶,几十米就能看到一家。
竹筒杯在电商平台上销量不俗
随着竹筒奶茶的爆火,上游产品竹筒杯也在电商平台上销售火爆。
在某电商平台上,50个竹筒杯批发价为136.8元,目前已拼单超过10万件。客服介绍,店内支持定制,订单量大的话单价更低。
在另一电商平台的店铺内,不仅有不同规格的竹筒杯,还有手提袋、水果签、路牌等,可以免费设计定制贴纸,为商家打造个性化的奶茶杯。
虽然竹筒奶茶和竹筒杯都火了,但其卫生质量问题也引发不少争议。据媒体报道,一则“奶茶店清洗霉变竹筒准备用来装奶茶”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事发地点位于浙江杭州一家奶茶店背后巷子。据目击者称,当时看见有人在巷子里刷竹筒,“竹筒就装在箱子里都发霉了,洗竹筒的水不是流动的,还特别脏”。
随后,有关部门在官方微博回复称:已迅速开展实地调查,目前已立案,涉事奶茶店已停业,后续调查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也发现,部分竹筒奶茶店铺门口摆放的竹筒杯磨损严重,也引发部分消费者不安,在点单前向店主反复确认卫生问题。
还有店铺售卖竹筒果汁和竹筒咖啡
网红变长红还需追求品质口碑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新生代成为消费市场主力军,很多商品转型、迭代、升级,都是为了满足年轻消费者的需求。竹筒奶茶既可以饮用,又可以拍照打卡,具有高颜值和社交属性,契合新生代的消费需求。
然而奶茶行业竞争激烈,入局者众多。很多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就在细分赛道上发力,竹筒奶茶就是差异化的一个细分品类。在朱丹蓬看来,这属于昙花一现的产品,不具备可持续发展性。
朱丹蓬指出,当竹筒奶茶成为网红美食后,周围会有一些衍生品,比如竹筒冰淇淋、竹筒咖啡、竹筒果汁等等。但是商家做美食,在追求新奇的同时,更应该追求品质、口碑和食品安全,这样才能使网红变长红。
北京社科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科治理中心研究员王鹏也认为,在流媒体时代,一夜爆红的网红美食不少,但任何生意都不是一锤子买卖,要将网红变长红,需要努力的地方不少。
王鹏分析,做餐饮生意,复购率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如果只注重包装吸引眼球,但是没有在服务品质、消费者口味上下功夫,网红难以为继。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