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夏天,冰杯好像火了。。。
这玩意儿,大概就长下面这个样,简单地说,就是杯子 + 冰块儿,咱可以往里面倒咖啡、果汁、酒等各种产品。
而在炎热的夏日午后,冰杯 + 饮料,那是爽得呱呱叫。
像是微博上,在最近短短一两个月内,冰杯相关的话题就上了好几次热搜。
小红书上,冰杯也成了网友 DIY 各种饮品时,必不可缺的一环。
而且这东西可太方便了,便利店一买就有。午夜烧烤摊一坐,冰杯配酒,越喝越有。。。
小编也翻到了份关于冰杯的报告,说是相比去年,今年社交媒体上关于冰杯的作品数量,涨了 200% 多;网友们的作品互动量,更是涨了 400% 以上。
另外在商家这一方,像是农夫山泉、蜜雪冰城、盒马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也都纷纷推出了自家的冰杯产品。
活脱脱一个新商业风口的模样。
只能说,能和冰杯这热度相抗衡的,只有杭州夏天的温度了吧。
不过,也有挺多网友和小编一样,有着不少的疑问,比如这玩意儿和自家冰箱的冰有啥区别,不就塑料壳子装冰块吗?
另外这小小的冰杯生意,有啥科技含量,真的值得大公司们原地开卷吗?
带着这些疑问,小编查了一圈资料以后才发现,啧啧,这小玩意里边门道可能还真不少。
首先人家卖的这个冰,跟咱家冰箱冻的冰,还真有点不一样。
最关键的不同,其实是生产方式不一样。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他们用的冰块特别透亮、还很不容易化,一个冰杯甚至能搭 2~3 杯饮料。
但咱们自己家冰箱出来冰块不但气泡超多、泛白,丢饮料里也化的超快,总之就是不够持久。
这是因为家用冰箱制冰,是先从外面开始结冰,最后再透到里面,所以冰块的内层温度其实没那么低,水里的气泡也不会排出去。
但工厂里的商业制冰就不一样了,在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 CARR )出版的论文里,小编查到,商业制冰的方法是靠流水缓冻和分层结冰。
把一层一层的水喷洒到结冰板上流动受冻,完了还要层层挤压,逐层冷冻,所以冰块的密度要高很多,而且从里到外都冻的一样透,融化速度也就更慢。
为了保证冰块结晶的纯度,他们甚至不用自来水和矿泉水,而是有专门的设备来生产纯度更高的纯净水。
另外,比起冰块本身,冰杯的杯子则更有科技含量在里面。
甚至说起来你们可能不信,一些冰杯的杯子,咱目前还不太好造。。。大部分得靠进口。
这么说吧,普通饮料杯的塑料,一般用的是 PET 塑料,这种塑料在低温环境下会变脆( 即所谓脆性温度 ),要是用它做冰杯,再加上冰块本身有棱有角的,一来二去就很容易在运输过程中把塑料杯戳烂。
而且冰杯的保质期是 12 个月,这么长时间的低温存贮和多次运输在所难免,一般的塑料材质真不一定顶得住。
至于大家平时看到的冰柜产品,多数包装都采用 PE 或 PET 软包装袋,这些虽然能抗住冻,但顾名思义,太软了,没法拿来做杯子。
所以要想保证又抗冻、支持冷链运输;又比较硬、能拿来当杯子;还要美观透明、让消费者能看见里面装啥东西,这就只能用上科技与狠活了,比如添加增韧剂等改性成分。
这样造出来的改性塑料虽能顶住低温,可又会带来食品安全问题,比如致癌物质双酚 A ( BPA )。也就是说,压根就不能食品用,谁用了你就告它就完了,一罚一个不吱声。
而这个问题也不是无解,解决办法很简单,换新材料呗!
比如早已用在化妆品包装上的 PCTG/PETG 塑料,也被叫做水晶塑料。
这东西能在零下 40 ℃到 80 ℃之间保持稳定,主打一个耐高低温,可塑性强,韧性好,经常玩 3D 打印的估计都知道,简直就一个纯纯的天选冰杯圣体,但问题是:
PETG 材料的生产技术早在 1982 年,就被美国伊士曼公司给垄断了,卡了全世界的 “ 脖子 ” 。
不过,这其中也不是没机会突围, 2002 年韩国 SK 公司凭借另一套技术手段也成功量产了 PETG 。
然而不出意外, SK 同样进行了技术封锁,从此全世界的 PETG 市场几乎都被这两家瓜分。
小编就翻到了一份名叫《 2024-2029 年中国 PETG 行业深度分析与投资研究咨询报告 》的报告,里面的数据就表示,国内市场超过 85% 的 PETG ,都得进口伊士曼和 SK 的。
当然我们国家也一直没放弃钻研这方面技术,只是起步时间确实晚了些,这些年来也有不少突破。
比如我国辽阳石化 2012 年就实现了 10 万吨级的 PETG 工业生产技术,是国内首家拥有 PETG 专利的企业;近年来江苏伊尔曼等公司,也宣称掌握了比较成熟的生产路线。
不过,研报里也提到,一些下游工厂会认为国产 PETG 的质量还有提升空间。当然一些地方企业也成功实现了小批量的高质量 PETG 生产,但规模还是不够大。
一句话,黎明前夜,还得继续努力。
不过最后,话又说回来,为啥冰杯这两年能够流行,甚至蜜雪冰城,农夫山泉这些饮料巨头都下场,小编觉得也有商业和消费习惯上的因素。
冰杯这个概念最先是在日韩爆火的,根据前瞻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日本一年冰杯的销量就高达 25.7 亿杯,比瓶装水卖得都好。
韩国的冰杯也比冰淇淋卖的好得多,一家连锁便利店一天的全国总销量就达到 100 万杯,人气高得离谱,韩国年轻人甚至放出话, “ 冻死都要喝冰美式 ” 。。。
放到国内,近几年年轻人对冰品的消费习惯也培养起来了,像咖啡、奶茶、酒水冷饮这些都是用冰大户;另一方面,国内冷链运输也日趋发达,这就使得冰杯消费的产生恰逢其时。
按《 2023 即时零售冰品冰饮消费趋势白皮书 》的预测, 2026 年我国冰品冰饮的市场有望突破 630 亿,这个规模的概念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天然矿泉水的市场规模也就 690 亿。
撰文: 纳西
编辑: 江江 & 面线
美编: 焕妍
来源:差评
编辑:悦悦
转载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中科院物理所立场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
新社成都8月6日电 (记者 贺劭清)“加入3毫升40度泸州老窖白酒的‘醉步上道’奶茶上个月上线,现在已成为我们店除杨枝甘露外最火爆的饮品。”6日上午,成都一家“茶百道”奶茶店店员王琳在便利贴写下“饮酒请勿开车”的提示后,连同数杯“醉步上道”奶茶一同递给排队等候的外卖员。
白酒跨界奶茶是当前中国白酒企业加速拥抱年轻一代的缩影。作为中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液态符号,拥有数千年酿造史的白酒因消费主力人群年龄偏大,常引发“消费断层”争议。随着“90后”消费群体逐步进入市场,中国白酒正用跨界、新零售、小瓶白酒等多种方式“碰撞青春”。
“之前看到身边有朋友在网络发自己喝白酒奶茶的照片,出于猎奇心态来尝试下,但如果长期购买的话还是会买普通奶茶,毕竟白天喝酒精饮料会为生活带来不便。”在正购买“醉步上道”奶茶的四川大学商学院研究生张岳看来,白酒和奶茶的跨界是商家的一种营销方式,当前不少跨界产品常昙花一现,只有带来真正的价值的产品才能吸引消费者长期回购。
泸州老窖百调酒业副总经理袁海松介绍,该公司曾推出过鸡尾酒白酒、星座预调白酒,但市场反响不如预期。目前该公司正调整战略,避免为了做白酒而做年轻化白酒。此次与奶茶企业合作推出“醉步上道”奶茶,是希望探索一种和年轻消费者互动的新方式,减少白酒和年轻消费者的“距离感”。
玩转跨界之外,不少白酒企业开始通过多场景布局新零售拓宽年轻市场。7月31日至8月3日在上海举办的十八届ChinaJoy(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上,舍得酒业与某手游携盲盒白酒亮相。这款白酒消费者只有开箱后才能知道自己购买的是哪款产品,品牌方还邀请了多位游戏Coser在活动期间用直播、短视频等为其宣传造势。
舍得酒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一直以来白酒行业对白酒文化传播重点都聚焦在“历史悠久”的特性上,白酒的广告、包装、文字资料大都在通过“古风”去诉说白酒历史底蕴,在年轻消费者心中白酒就是古老的形象,似乎与他们完全无关。和游戏合作推出盲盒白酒,就是为了加深该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年轻化形象。
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王祎指出,品牌年轻化是一个公司的焦虑,而品类年轻化是整个行业的诉求,除了产品、销售渠道、营销模式方面的创新,中国白酒企业需要从根源上去重新思考和定位白酒。“这其中最大的挑战不见得是战术层面的问题,而是如何平衡成熟市场中稳固的认知和形象以及拥抱新兴市场时的颠覆和探索。”(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幸有大款蜜雪冰城也得有,但是很遗憾,这次联名系谣言,就在今年秋天,第一杯酱香拿铁席卷各大朋友圈之时,有传言蜜雪冰城与五粮液也要联名。根据节目新闻的消息,九月五日,网传的一张海报显示,蜜雪冰城热销柠檬水被做成了与五粮液的联名款,还取名为浓香柠檬水。海报上不仅有两方logo俱全,设计风格也审美在线。最离谱的是连宣传语都被写了出来。年轻人的第一杯五粮液从蜜雪冰城开始,正当网友们在疑惑,这会不会是新一轮的商战时,蜜雪冰城官方客服回应称,暂时没有接到通知。如果有合作,会在官网和公众号公示,果断地澄清了谣言。
谣言虽已澄清,但是奶茶的镜头是白酒的新风潮却刮了起来。不管是已经官宣的酱香拿铁,还是为谣言的浓香,柠檬水背后都反映了企业将白酒年轻化的新尝试,高端的白酒和口味独特的奶茶,从价格、噱头等方面满足了年轻人的需求,实现了现象级的营销,达成了企业间的双赢。然而,对于饮品想要长久生存,味道仍然是关键。
< class="pgc-img">>奶茶作为现代快节奏生活中的一种休闲饮品,已经成为年轻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市场上繁多的奶茶品牌,联名推出新口味成为奶茶品牌之间竞争的一种策略。那么,我们来思考一下,如果要选择最好喝的奶茶联名,将会是怎样的组合呢?
首先,要考虑到品牌之间的契合度。联名应该是具有共同价值和理念的品牌之间的合作,而不仅仅是为了吸引眼球而凑合的商业行为。例如,选择与酸奶品牌联名,可以将奶茶的奶香与酸奶的清新相结合,给消费者带来新颖的口感体验。
< class="pgc-img">>其次,要注重产品创新。新口味的推出需要符合大众的喜好,同时又有创新和亮点。可以选择香草与芒果、抹茶与水蜜桃等不同味道进行搭配,以实现奶茶的多样化口味选择,满足消费者对于新鲜感和独特口味的追求。
最后,注重品质和营养健康。如今,消费者对于饮品的品质和健康价值越来越重视。因此,在联名产品中,应该选择天然食材,避免使用过多的添加剂和糖分。例如,可以选择与农场品牌合作,推出以有机水果为原料的奶茶,既能保持奶茶的口感,又能提供更加健康的饮品选择。
< class="pgc-img">>总的来说,对于最好喝的奶茶联名,需要品牌之间的契合度、产品创新以及品质和营养健康的注意。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到兼顾,才能推出受到消费者喜爱的联名产品,从而满足年轻人对于饮品口感和需求的多样化追求。只有如此,联名奶茶才能在市场上长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