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名小吃’奖牌怎么评?”
“评啥啊!2000元一块,交钱拿牌子。”
“李主任”展示的可以花钱买到的证书样品
名小吃、名餐饮、名品牌……如今,一些餐饮店尤其是“网红店”内,经常可以看到金光闪闪的奖牌。记者调查发现,许多奖牌可以通过数千元在颁发机构购买。与此同时,通过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进行查询,这些奖牌的颁奖单位大多无备案信息,注册地址、官方电话等信息亦存在疑问。
调查 奖牌撑门面 “中”字头常见
夜幕降临,京城夜生活按下“开始键”。青年路附近一家“网红”火锅店里人声鼎沸,门口有多位食客排队等位。他们有的互相聊天,不时发出笑声,有的则低头玩着手机。在他们身后的墙上,悬挂着该店面获得的六块金色奖牌,在灯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从内容来看,这些悬挂的牌匾分量个个不轻,时间集中于2019年2月至4月。除了两块内容是授权和加盟的牌匾外,其余四块奖牌的内容分别是“中华餐饮名店”“中华名小吃”“中国绿色餐饮名店”“××节目推荐品牌”。而颁发奖牌的单位中,则有三家“中”字头组织,另外一家是某电视台。
“我是看着有点儿怪怪的。”现场一名食客,盯着一块“中华名小吃”的奖牌表示疑惑,“因为它的落款单位是四川美食大会促进会。”该食客表示,自己在四川待过多年,很喜欢吃火锅,但这个所谓“促进会”的名字还是头回听说,“再说,以这个单位来授奖‘中华名小吃’,总有点儿‘小马拉大车’的感觉,当然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了。”
位于簋街的一家火锅店,门口同样悬挂着九块牌匾。其中一块是授权特许加盟的牌匾,另外几块牌匾则是“十大火锅品牌”“放心餐饮十佳企业”“中华美食名店”等奖牌。而从这些奖牌的颁发单位来看,落款均为“中”字头机构。“这些牌子挂一墙,一般情况下也没人会特别在乎,真真假假的谁知道呢?”有就餐者表示。
据了解,悬挂奖牌的现象不止存在于餐饮行业,在家具建材行业、工程建设、环保产品等领域,同样也有不少商家习惯于悬挂奖牌。“就是为了装点下门面,显示自家店的实力。”商家说。
灰链 几千元一块 奖牌随便买
餐饮店的奖牌从何而来?记者调查发现,有关餐饮店面授权牌、获奖牌等制作售卖的生意,在网络上已形成一条产业链。
在搜索引擎输入“饭店奖牌”四个字,瞬间弹出诸多网址和页面。“饭店奖牌制作”“饭店奖牌批发价格、市场报价、厂家供应”等内容不尽相同。而在一家电商平台上输入“饭店奖牌”,同样弹出不少商家。这些店铺则主打“免费定制”“多种材质和工艺选择”“破损补发”等。页面排名前三个店铺,分别有1073人付款、2115人付款、593人付款。
登录一家网站页面粗糙的“中国品牌调查统计中心”网,记者联系到负责人“李主任”。在简单交流后,李主任发来一张可以办理的奖牌名录。“‘中华名小吃’2000元一块,‘中国特色餐饮名店’2000元一块。”
“李主任”表示,一般办牌流程为提交店面材料时预付一半定金,办好网上查询没问题后,再付尾款,“一周内办好”。而当记者咨询在什么网站查询时,李主任发来一个名为“中国品牌发展促进委员会”的网站。该委员会自称在香港注册,专业从事国际品牌调研、品牌培育发展、品牌认证推广等。
东北某地方美食协会,在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有备案,目前运行状态为“正常”。记者以火锅店老板的身份咨询奖牌事宜,该协会负责人表示协会每年会组织比赛评奖,“一般是团体参赛的形式,全国统一的3800元报名费。我们是正规登记注册的,是全国性协会。”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的评奖活动已于9月份结束。“你实在想要的话就补一个呗,牌子你喜欢叫啥名就叫啥名,一般火锅类的就是‘最佳风味奖’‘最佳风味特色奖’。”当记者对交钱后是否能评上奖项表示迟疑时,该负责人直言不用多操心,“这还评啥啊,就是交钱拿牌子,这年头就这么个事儿……”
起底 机构未备案 身份亦成疑
可以花钱买奖的情况下,一些商家悬挂的奖牌落款单位无疑充满悬疑色彩。以青年路附近的一家火锅店悬挂的奖牌为例,诸如“四川美食大会促进会”“中国绿色品牌统计协会”“中国品牌认证委员会”“四川美食大会评委会”等单位,均未能查询到登记备案记录。
记者打开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查询系统,分别输入以上四个机构,得到的答案都是“搜索到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共0个,其中民政部登记的共0个。”而在某搜索引擎中输入以上组织名字,可供查阅的信息同样寥寥。在“天眼查”中查询以上机构信息,同样未能找到结果。
其中,“中国品牌认证委员会”拥有自己的官网,然而官网名称是繁体字。记者拨打该官网右下角的客服电话,语音提示该号码是空号,多次拨打预留的联系人手机号码,则一直没有人接听。按照该组织官网预留的地址“按图索骥”,显示为一栋写字楼。记者联系该写字楼方面,租赁部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与租赁部签署租房合约的入驻企业有50多家,“并没有你说的这一家公司或者企业。”
簋街某火锅店内悬挂的奖牌中,一家名为“中华餐饮美食协会”的机构同样身份成疑。记者在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上,未查询到该协会的备案信息。在地方登记的社会组织中,只有一家东北某市开头的“中华餐饮美食协会”,记者联系东北该协会负责人,对方直言称“那是一家假的协会。”
“名称中带有‘中国’字样的各种合法社会团体,必须履行登记、备案手续。”有专家表示,如果没有在民政部门登记备案,大概率上说就是所谓“山寨社团”“离岸社团”。而所谓“离岸社团”,一般是指在登记条件宽松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注册,而后再以办事处、分公司、分会等名义在境内冠以“中国”“全国”等字样,进行经营敛财活动。
警示 山寨奖杯奖牌 涉嫌虚假宣传
调查中记者还发现,线下制作奖牌的成本十分低廉。只要有人敢冒险,完全可以线下制作后自作主张悬挂,而这可能成为可钻的空子。
“可以制作,内容你要自己先想好。”在左家庄一家图文快印店,店员表示可以承接餐饮行业授权牌和奖牌的制作业务。以一块长60厘米、宽40厘米的木质金箔奖牌为例,单块制作费为320元左右。而当记者表示可能需要定做六块奖牌时,店员则慷慨地表示“每块280元”。
“你需要给我提供准备制作的文字、标志,有图案也可以。具体获奖的内容和落款单位,我们包设计,不满意可以修改。”该店员表示,而当询问是否可以随意填写奖项内容时,店家则表示自己对此不负责。“我们就管给你做牌子,后续会不会被查,这个我们可不负责。”
“如果店家制作悬挂的奖牌奖杯是虚假的,甚至是山寨的,就涉嫌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也是欺骗消费者的虚假广告行为。”北京市岳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岳屾山介绍,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广告法》都有清晰的法律规定,评奖活动应该具备相应公信力,“绝对不能花钱买奖、虚假评奖。如果一心想着搭名牌、蹭奖项,则可能构成虚假宣传或不正当竞争行为。”
“企业希望能有个名头装点门面,一旦在权威评选中评不上,可能就会降低要求,寻找其他门路。”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说,山寨组织肯定要坚决清理,但类似奖牌授予单位要完全清理干净难度比较大。“未来还是需要各行业有更多权威标准的评奖,让社会公众形成更广泛的认可。”
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按照现在的法律管理,如果是在境外登记、在境内以社会组织的名义开展活动,需要严格遵守《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相关具体情况归公安部门管;如果是境内组织,未经当地登记和许可,擅自以社会组织开展活动的,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形来看。倘若确实达到非法社会组织的标准,归民政部门管理;如果本身涉嫌违法犯罪的,还是公安部门管。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也有一部分职能管这个,这个事情面临着不同情形,公安、民政和市场监管部门会有一些职能交叉。”该工作人员表示。
(原标题:“名店”“名小吃” 2000元一块)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李松林 文并摄
流程编辑:u022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名小吃”、“名餐饮”、“名品牌”……如今,许多餐饮店的门厅都悬挂着琳琅满目的名店奖牌。然而,据本报调查,在这些耀眼的奖牌背后,却有一条见不得光的灰色产业链。许多奖牌都可以花数千元从颁发机构直接购买。细查这些颁奖单位,虽然名头不乏“中国”、“全国”等字样,但没有备案信息者不在少数,其注册地址、官方电话等信息亦存在疑问。在一些电商平台、图文快印店里,也有这类花钱买奖牌、包制作的小生意。
图文无关 资料图,新华社供图
餐饮店希望获得些许名头装点门面可以理解,但必须通过正当渠道评选争取;花钱买来假名头,走的是歪门邪道,损害的是餐饮业的整体声誉;从法律上说,也涉嫌不正当竞争及欺骗消费者。每块假奖牌,其实都是一块诚信缺失的红牌;对这类假奖牌趋之若鹜的经营者,小心因此砸了自家的经营招牌。颁奖单位没有什么资质,获奖凭据全看肯不肯掏钱;这样的奖牌虽然标价成百上千元,其实毫无含金量可言。
除了欺世盗名,四处买奖牌的餐馆老板,恐怕也没参透经商之道。即便是货真价实的名店奖牌,也不过是店面成绩的一项证明,而不是生意兴隆的长久保障。任何一家餐饮店的口碑,都不是靠挂上高墙的奖牌树起来的,而是从端上饭桌的菜肴里吃出来的。味道好不好、特色浓不浓、环境是否卫生、安全有无保障,全由食客的真实体验说了算。假奖牌只能蒙蔽初次光临的顾客,过硬的品质才能拴住万千食客的味蕾。饭店经营者想要的,到底是一时的客流,还是长久的红火?自以为买个山寨奖牌可以欺骗顾客,其实上当的又何尝不是店家自身?花钱买得来名店假牌,却买不来生意兴隆。与其花钱买假牌,不如用心提升品牌质量。
名店奖牌买卖乱象,也反映出各类协会组织等颁奖单位的鱼龙混杂,暴露出监管层面的疏漏。一方面,业内正规协会机构应该通过严格的评选,打造真正具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奖项,从而填补奖项空白地带,带动行业评奖机制步入正轨;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也要依法清理不合法规的奖牌授予单位,严厉处罚奖牌灰色交易,刹住名店奖牌待价而沽的歪风。
(原标题:买来了“名牌”,丢了诚信“金牌”)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殷呈悦
流程编辑:u006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年春节马上就要到来。坚守在岗位上的餐饮服务行业,是守护“年味”和团圆的重要群体之一。2月2日,腊月二十三,小年。让我们一起走进四川南充市西充县,看看这里的餐饮从业者们,听听他们的新年声音,送上最美好的祝福。
< class="pgc-img">拾山湖 滨水栖居民宿
>老疯杨 治愈小村
>西充大全 贾府私房菜
>西充鹭岛 湖畔酒店
>西充金北湾大酒店
>西充金领莲花大酒店
>西充仁和镇鹏程大酒店
>西充安汉大酒店
>西充巴哥收擀面
>西充建业家园
>西充古楼镇张洪餐饮店
>2月2日上午9时开始,在西充县首届”充国味”名店名菜名小吃(点)评选领导小组安排下,西充县商务和经济信息化局、西充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西充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分别派出工作人员,和南充市烹饪协会一起,走基层,转乡镇,到餐饮服务第一线,访民情,听民声、察民意,宣传商贸企业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并送上首届”充国味”名店名菜名小吃(点)评选的奖牌。鼓励广大餐饮行业从业人员,新年再创佳绩。
西充县商务经信局商贸股工作人员何敏、谢卓作,西充县文化馆馆长何小松,西充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股王成,南充市烹饪协会秘书长谢君宪参加本次走基层调研(慰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