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厅生意不好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思考是不是该降价,给店铺做做促销活动,或者干脆就换菜品。这些我们经常使用的经营方式,往往无法做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效果,那么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呢?
1
不要想着赚钱,要“舍得”
生意不好的时候,很容易着急赚钱,但是大久保一彦说,生意越不好,越不要着急赚钱。大多数餐饮人都很难做到,如果做到这一点,从心理战略上就胜利了一半!他说,只想着追求经济利益,就容易失去了做餐饮业本质,这是很多餐厅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
生意不好,最容易陷入的循环是:就想着用次等原料代替上好原料,就想着如何把分量最小的菜卖到最高的价钱,就想着如何精简员工、减少服务,这样的做法,确实“节流”,但是直接扼杀了“开源”,恰恰把原来还有希望生还的餐厅,直接推进死亡的境地。
相反,如果想让生意下降的餐厅出现逆转,往往是这个老板具有强大心理承受力:越是下降,越是舍得投入,越是把产品做好、越是讲品质,即使来一位客人,也让他保证下次再想来。这是大久保一彦考察1万家店铺最后得出的终极结论的第一条。
2
要消除“生意不好”的气场
生意越好,顾客越相信你——这是无言的“背书”。生意不好是有气场的,只有彻底消除“生意不好”的气场,餐饮店才能起死回生。什么是“生意不好”的气场?
比如冬天一进门很冷,夏天一进门很热,门前不卫生,服务员无精打采,灯光很暗淡,餐椅不整齐,桌面不干净,厨房脏乱差,服务员和顾客交流冷冰冰……这些,都足以止住顾客进店脚步。另外,最重要的是,与顾客的接触点(菜单、海报、招贴)到处写满促销广告和打折的信息,这些“迫切的想法”越早传递给顾客,顾客的感觉就会越差。
3
不要降价,“提价”才能挽救店铺
生意不好,餐饮老板们最先的选择就是:降价!大久保一彦说:他研究过无数死掉的餐饮店铺,都死在这一条上!相反,起死回生的店铺选择的几乎都是,要么保价、要么提价!很多生意不好的餐饮店,都被毛利率束缚住了,完全是按部就班的竞争,陷入到低价竞争的漩涡之中。
他们出于控制毛利的需要,使得饭菜的质量也无法保证,饭菜质量差导致生意更差,一步一步的进入到恶性循环之中。只有提价才能摆脱低级别的竞争。在提高价格的同时,推出更好品质的产品,这样顾客才会上门,而且让顾客摆脱固有印象而刮目相看。没有什么能比让顾客感觉到菜品的震惊更重要的了。
4
要明确“我要卖什么”
有很多的小馆子,开在路边,看起来又破又旧,价格又贵的要死,但天天排队,这样店才是值得餐饮人学习的目标。现在,越来越多的餐饮店把钱花在装修上,结果导致了人们在付饭钱的时候,感觉好像是在付场地费。因此,对非连锁的个人餐饮店来说,即使资金不足,也可以把弱项变为强项,追求“好吃、高价、破旧”。
现在的连锁餐饮店因为标准化、口味单一等原因,正在逐渐失去顾客的支持,现在正是个体餐饮店获胜的一个大好机会!
5
顾客感动要靠“表演”
顾客选择太多,单纯依靠产品还无法彻底征服顾客,只有经营有方才能表现出自己的不同。餐饮业已经进入“剧院时代”,需要各角色的“协调搭配”,必须想方设法让顾客感动。工作人员、内部装修、各工作的协调配合,都会营造出一种餐厅的气氛。细微的一点点用心,都可以让人感动。
因此,今天的餐饮店,仅仅依靠前厅的“专家”或者后厨的“大师”,已经无法取胜,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导演”,每天带着挑剔的眼光去发现某个部分的缺失或者不完备,让这一台戏上演得更精彩。
6
考虑给顾客带来丰富的体验
业界的很多规格和标准,如标准菜谱、操作手册等等,都只是最低标准的要求,不是为了给顾客带来喜悦和开心而制定的。现在,要想生意变好,就要忘掉业界的标准,为了顾客的满意,制定自己的标准。
把自己当做主角,把个人的价值观、信念、宏伟梦想都将传达给顾客,这些才是“后餐饮普及时代”的关键词!
7
最大的对手是自己
我们习惯调查竞争对手,发现竞争对手一些好的方面就开始模仿,结果大家越来越相似,把对手的“好东西”据为已有,自己的餐饮店魅力非但不会增加,相反,还扼杀了自己餐饮店的独特魅力。很多餐饮店生意一不好,立马让厨师换菜,这是万万要不得的。坚持做你最拿手的菜、升级你最招牌的菜、顾客最熟知的菜,这才是根本。
新菜固然带了新客源,但是顾客来你这里,想要的你是本味!模仿对方形式上的东西,是愚蠢的行为!能否得到顾客的欢迎,是自己和自己的战斗,让来店的顾客一直喜欢自己,这也是自己和自己的战斗。不了解这一点,就无法真正让顾客喜欢自己,所以关注别人的店不如关注顾客。
8
不能靠节省来维持收支平衡
据调查,成功的餐饮店和不成功的店主相比,参加学习考察的次数要多一倍以上。钱是如此,时间方面也是一样,成功餐饮店的店主不会太节省,甚至可以说,他们好像在积极“浪费”时间。餐饮店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可以分成两部分:当时的工作需要和未来对顾客的影响。
所有成功店的店主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凡是令顾客喜悦的事情,无论是当时的工作需要还是未来对顾客的影响,都不惜花费金钱和劳力去完成它们。
9
与其固守成规,不如恢复人情味
公司的很多规定、手册和纪律,是为了不断壮大,保证服务的标准化而出现的,这些规章制度曾经很重要,但是如今对待顾客,不能再采取一成不变的格式化服务,因为顾客毕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带有个性的人,他们对服务的要求是不断变化的。
现在,让我们废除各种规定,开展以人为本的经营方式吧!现在已经不是以市场扩大为前提,产品容易畅销的时代,也不是一边依管理制度来控制,一边在全国开设几百家、几千家连锁店的时代。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缘分,这才是商业的“王道”。人情味,一定要坚持保留下去。
10
想尽办法制造小惊喜
生意不好的时候,老板即使一天到晚待在店里也无济于事。大久保一彦建议:生意不好的时候,一定不要去重复之前的做法,而要去寻找如何才能让客户感动。只有不断的提供给顾客小小的惊喜,餐饮店才能恢复活力。
><>< class="pgc-img">>019年03月07日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每天一篇原创文章,这是第【287】篇
尊重规律,顺序别弄反了
——张大宽
降价打折
今天是3月7号,明天就是女神节,同时也是龙抬头的日子了。
想必各位都在琢磨活动怎么做,营销怎么搞吧。
三月春风吹,顾客就不来,年年淡季年年愁,活动怎么做?
自然是降价打折开头阵了。
科特勒他老人家曾经说过,世上没有降价两分钱抵消不了的品牌忠诚
顾客都喜欢便宜,那我就给他便宜好了。
这个操作好像非常在理,首先,科特勒这句话已经被验证无数次了。
降价打折也是按照这句话操作的。
但为啥大多时候,降了价顾客还是没兴趣,还是不愿意来呢?
你先别急,先看看最近挺火的事情。
无处不在的苹果
最近不是有人做了个数据分析,说现在,有钱人大多选择华为、三星手机。中产阶级,则偏向于小米、oppo、vivo。
用苹果的,大多都是月薪买不起一部苹果的“穷屌丝”。
不知道这个规律,在你身边能不能验证。
但,在我看来,这个统计也许不那么准确。
不说其他品牌,就说这个争议最大的苹果,我去看我身边认识的人,从条件好的,身价过亿,到条件一般的,月薪两三千的。
貌似每一个阶层,都有用苹果的,反倒是其他几个品牌,和人群属性比较匹配。
苹果,作为一个“贫富通吃”的品牌,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有人总说,七八千块钱买个手机,简直太浪费了,有啥好的,都是用来“装”的。
能这么说的,我猜大概率现在还达不到“车厘子自由”吧。
贵,不是苹果的缺点,买不起才是。这条定律对任何自己认为的“奢侈品”都适用。
当然,在这不是去评判苹果手机、电脑好不好,值不值。
毕竟这个好坏贵贱,是很主观的评判,是观点。记住,观点无对错。
但不可否认的是,从乔老爷子走了之后,苹果产品的创新速度降低了不少,各种升级也成了挤牙膏式,一个外观用了好几年。
这也是很多果粉们不满的地方。再加上其他厂家不断升级,苹果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小。
2019年的第一财季,iphone销售额同比下降了15%,尤其是中国区的下滑最大。
蒂姆·苹果也很纠结,这可咋弄啊。
如何让销量提高5倍
前一阵,刷新闻的时候看到,咱们最厉害的电商平台,拼夕夕上,苹果销量暴增5倍
< class="pgc-img">>你看,这可是一个月前的新闻,那现在呢?
看下图
< class="pgc-img">>这是今天我看到的,还热乎着呢
从这两次的竞价套路来看,提升的销量可是结结实实的。
之前不是那么多人喊,抵制苹果,支持华为吗?
前一天还意气风发的“爱国爱到死”,转天一看降价,马上就是“真香”。
是不是又一次验证了科特勒他老人家说的那句话?
至于苹果的销量,到底提高了几倍,我没有数据,但我觉得,一个月之前提升了5倍,这一个月,再干原来的5倍,应该是妥妥的了。
看到这,你是不是也觉得,不就是降价起作用了吗?不就是顾客都爱便宜吗?
为啥你做活动,降价促销,效果就不咋样呢?
问题可能不在价格,在产品
虽说,这个苹果手机,和餐饮相距太远,一个是电子消费品,一个是日常刚需。
一个能拿出去“装”,另一个只能往里面“装”。
但我希望你再往深看一层,而不是纠结在表象。
苹果的产品好不好,我不评判,人家能在全球获得追捧,就已经证明了实力。
我想,你心里一定也有一些个心心想念的东西,暂时没买,可能只是因为价格还有点贵,要是能再便宜一点,落到你的心理价位空间内,马上就会出手的。
而苹果,可能对潜在顾客来说,就是这个概念。
当然,我并不是说你买不起,这里不带任何贫富歧视。只是你觉得,如果能再便宜点买,心里更舒服。
如果刚才这段话,又勾起你心里喜欢的东西,那就太好了,请你现在就。。。。。
冷静一下,暂停一下,思考一下。
是不是你觉得,这个产品在你眼里很不错,很喜欢,而且也确实够好。
划重点了,产品好,能被人喜欢,这才是重点。
那么对于做餐饮的你来说,你家的菜,是否做到了让顾客心心想念,一想到就流口水?
也许你会说,这要求太高了。
没事,咱们降一个等级,能否做到让顾客觉得,确实不错,虽然稍微贵了一点,但值!
第一个如果是100份的标准,我想第二个可能只是70份的要求吧。
现在,你再看看你店里的菜品,有没有达到70份的要求?
既然今天说手机,我就再给你举一个手机的例子,董小姐推出的格力手机,新款已经上架销售了。
硬件配置大概是2年前的高端机水平,到现在也只算得上一个中低端机。卖3600元。
< class="pgc-img">>我猜,如果你没有信仰式的品牌忠诚,大概率不会买吧,毕竟有大把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临门一脚,不是后场一脚
之前的文章里说过,打折促销是顾客在犹豫时的临门一脚。
如果你在后场就开这一脚,明显就是战术上的“乱来”。
苹果之所以能够在降价后销量大增,前提是产品做的不错,阻碍顾客的只是价格这一个因素。
换句话说,就像过五关斩六将,最后只有价格这一道屏障了,只需要破这一个局就成了。
而你看到别人只捅破了价格这个屏障,销量就起来了,却没曾想,前面那五关六将,你都闯过来了吗?
给各位餐饮老板们再来捋一下思路
首先,你的菜品要做到70分以上,至少能让顾客觉得就算现在这个价格,也值当。
其次,你的配套服务也要能做到及格线上。
当你将前两项做好之后,最后你就可以拿出“大杀器”价格。
再通过打折促销,就能俘获更多的顾客了。
打折促销是最后的临门一脚,这一脚有效的前提,是你的产品要能让顾客认可,喜欢。
若做不到这一点,再怎么折腾,也是白搭。
>我是大宽,每天一篇原创文章,解决一个餐饮问题。
欢迎你在评论区分享,与大家一起交流。
你有哪位朋友是不是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把今天的内容分享给他,或许你能帮到他。
著作权归张大宽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转载请注明:作者:张大宽 微 信 个人 ID:BG9FBG,头条号:餐谋张大宽。
联社8月28日讯(记者 吴蔚玲)“降价潮”席卷餐饮后,上半年行业多家餐饮龙头利润下降。在行业看来,价格战是造成餐饮业增收不增利的原因之一,但降价也是吸引客流的必要手段。当下,越来越多的品牌正在加入“降价”阵营,如何“科学”的降价渐成关注点。
降价争客流 餐饮H1增收难增利
主动降价的“回旋镖”扎向了餐饮企业利润。
上半年,九毛九(9922.HK)期内利润6797万元,同比下降71.5%;呷哺呷哺(0520.HK)预计上半年净亏损2.6至2.8亿元;味千(中国)(0538.HK)同样由盈转亏,上半年股东应占亏损715.7万元。老牌餐饮方面,西安饮食(000721.SZ)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亏损5964.63万元,同比亏损幅度扩大;广州酒家(603043.SH)上半年归母净利润5573.96万元,同比下降30.37%。
值得一提的是,仍有部分品牌实现了增利。百胜中国(9987.HK)在肯德基、必胜客等多个品牌持续的促销活动后,实现了自分拆上市以来利润最高的第二季度,外卖销售同比增长11%,保持了过去十年来的双位数增长。上半年经营利润同比减少5%,或与去年基本持平,不计及外币换算的影响。管理费用的缩减部分抵消了餐厅利润率降至16.6%的影响,核心经营利润增长5%,达6.71亿美元。海底捞(6862.HK)上半年顾客人均消费降至100元以下,但集团核心经营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同比增长13%。
中国烹饪协会分析称,价格战、同质化竞争和成本压力的不断加剧是造成目前餐饮行业“增收不增利”现象的几大因素。
降价的背后是客流争夺。“搞活动虽然没什么钱赚,但是不会亏,只要有顾客进来就能带动收入,一天的租金、人工成本多少能摊掉一些。”一位餐饮从业者对财联社记者说。
呷哺呷哺也在财报中提到,上半年,公司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高品质、高性价比的消费选择,通过主动降价、推出套餐,以提升客流。
以价换量,伤及利润。九毛九财报显示,在上半年调整菜单结构及菜品价格后,太二及怂火锅顾客人均消费、店铺层面经营利润率均出现了下降。其中,太二店铺层面经营利润率为13.8%,同比下降7.5个百分点;怂火锅店铺层面经营利润率8.6%,同比下降5.1个百分点。
“也算是一个博弈,价格高了就没人来,现在需要让出一部分利润,反馈给消费者。”一位多年从事餐饮行业投资的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说。
与此同时,伴随价格战,行业正在加速出清。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国内餐饮相关企业注销、吊销量达到105.6万家,接近去年全年的135.9万家。
部分连锁品牌扩张也表现谨慎。上半年,海底捞新开餐厅11家,闭店43家;味千(中国)门店净增长仅6家。海底捞表示,为了确保整体餐厅经营效果良好,上半年维持谨慎扩张的原则,随着经营管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预计下半年的拓店数量较上半年会大幅增加。
降价潮仍在持续 “科学”降价成发力点
当下,行业降价潮还在持续。6月,和府捞面发布新菜单,部分产品价格下调32%;7月,连锁潮汕火锅品牌八合里牛肉火锅下调多款肉类价格,宣称“价格回到10年前”;本月初,9.9元的风从茶饮刮向快餐,汉堡王跟上肯德基、麦当劳的步伐,推出“招牌汉堡,周周9.9元”活动。
“目前来看,持续性还不好说,但降价确实是现在很多餐厅采取的手段了。”前述餐饮投资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较之是否降价,他现在更关注降价方式是否“科学”。
“比如食材成本不能降、品质不能降,通过降低其他的成本,来实现价格的降低。”该餐饮投资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补充说。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当下部分品牌更“省”了。肯德基发布“限酱令”,只有薯条和黄金鸡块才配番茄酱,且有了数量规定;海底捞也对部分门店的小料台进行了换新,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称,小料台上新冰粉和辣条后,牛肉粒只能在ipad上点选,且根据人数限量。
供应链建设、营运效率提升等也渐成行业发力点。味千(中国)表示,将继续优化供应链,在世界各地搜罗优质供应商,以稳定价格供应原材料,并加强餐厅经理和区域督导的指导和培训,通过不断提升基层管理水平,提高每家餐厅的营运效率。
百胜中国首席执行官屈翠容表示,集团通过简化菜单和营运流程,并结合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持续提升营运效率,这些措施赋予了在食品上的投入和在性价比方面竞争的灵活性。
另一方面,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部分品牌开店节奏变得更为审慎。如太二在内地市场的全年开店目标,由80至100间降低至80间,怂火锅全年开店目标由35至40间下调至25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