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烧烤食材超市发展迅速,同时食材价格十分亲民,受到大众喜爱,在餐饮市场上的地位不断地提升,因而选择烧烤食材加盟投资创业开店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多。但投资开火锅烧烤食材店经营,首先就要有一个明确的经营定位,那么选择火锅烧烤食材项目投资要如何做定位?
< class="pgc-img">>1、品牌定位
火锅烧烤食材项目逐渐从拼产品、拼服务、拼装修,到现在的拼品牌。这就要求我们的餐饮经营者把注意力转向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烧烤食材店的品牌形象,这是一场高水平的竞争,也是未来餐饮竞争大方向。
2、产品定位
无论餐饮行业竞争多么激烈,最根本的一定的产品。所以说要从产品取胜,那必须要做到精准定位,首先就是打造自己的拳头产品,一定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经营理念。这个口号可以不提,但是这个标准要时时装在心里。
3、客群定位
客群可以按年龄段来分,不同年龄段的客群特征也不同。当然也可以按收入水平来分,或者按地域特点来分……其实,客群划分的原则,就是挑选出最喜欢、最常到火锅烧烤食材店的那些人群。
对于现今众多的创业投资者们来说,经营一家火锅烧烤食材店并不是一件十分轻松的事情,自主开店经营难以在市场上获得长久的发展,投资开烧烤食材店要想能够在市场上经营获利,这就得选择加盟投资一个有实力的品牌。有了总部的加盟扶持和指导,才可以让加盟店轻松经营获利。
点击上方“餐饮O2O”关注我们
如果让同学们将餐饮管理的各个领域按重要性做个排序,相信“定位”一定会名列前三。因为,好的定位使餐厅具备了先天性的市场优势,好的定位,就是成功的一半。
但是,到底什么是“好的定位”?有哪些衡量标准?餐厅的定位到底要“定”哪些要素?“定位”和经营管理是什么样的关系?这些问题却一直没有人能说清。
昨天的文章已经介绍了两大陷阱,创业开餐厅,如何完美躲开定位陷阱?(上)今天我们将介绍剩下的几大陷阱!
1
陷阱三:定位品类和人群,忽略场景
定位品类(吃什么)和人群(给谁吃)是典型的快消定位思维,这点前文已经说过了。
餐厅定位不要定人群,人群定窄了自断后路(例如儿童主题餐厅),定宽泛了又失去了细分的意义(例如每家餐厅都想把客群定在“25-45岁对生活品质有追求的年轻人”)。
相反,定位场景,既具备一定的广度,不同场景之间又有显著的区分,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消费场景细分
相对于品类(这家店是吃什么的),消费场景是一种隐形的定位——我在什么场合下去这家店吃饭。
场景的选择很少被顾客表达出来,但它深深的印在顾客的潜意识中,并主导着顾客的消费决策行为。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假如你要约女朋友吃饭,很可能会发生以下对话:
女友表面上在挑选食物,实际上在挑选适合约会场景的餐厅。
消费场景,按照人均消费的高低和消费目的性的强弱,可以大致分为5种类型,每种类型下面还可以继续细分。
这5种消费类型,顾客的平均就餐时间也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消费场景分析的意义在于,同样的顾客,在不同的消费场景中,核心需求是不一样的。
例如快餐场景下,顾客最看重的是快速而实惠,三分钟上菜,吃饱不贵;
但在朋友聚会场景下,顾客看重的则是特色和气氛,卧草牛逼,好多拍照点,今天很嗨!
对消费场景进行定位,有利于指导餐厅选择竞争优势。
消费场景分析模型
餐饮品牌的定位案例中,最常被提及的是西贝的三次定位,市面上现有的对西贝案例的分析都是隔靴搔痒,顶多算是新闻报道,并没有从科学的角度触及西贝定位的实质。
西贝三次更名,表面上是在选择产品定位,但实质上是在对消费场景进行探索和转型。
从西贝莜面村到西贝西北菜,西贝在尝试从一家家常菜馆向综合性酒楼转型。
“莜面村”乡土气息过于浓厚,不适合高大上的宴请,而酒楼的主力消费是宴请。
为了满足宴请需求,西贝选择以西北菜系(而不是莜面)为根基,兼容高档菜品,抛弃家常特色的定位。
西贝OS:
你才爱吃面呢!你全家都爱吃面!
我是西北菜懂么,只知道吃面的屌丝走开!
从西贝西北菜到烹羊专家,则是西贝对“国八条”的应对。
国八条后,商务宴请市场受到巨大的冲击,西贝坐拥大面积的酒楼,只有向家庭聚餐和朋友聚餐的消费场景转型。
不同于宴请时期对档次的极致追求,鲜明的特色菜是聚会的消费诉求。
小众的“西北菜”并不能让顾客清晰的感知菜品特色,“莜面”又不符合潮流特性,所以西贝选择了“烹羊专家”这一定位。
西贝OS:
谁说我是高档餐厅啊?西北菜你四不四听不懂?
好吧,其实我就是一个卖羊肉的啦!
从烹羊专家回归莜面村,是西贝向购物中心店转型的结果。
随着商业地产的发展,西贝意识到要快速扩张必须抓住购物中心餐饮这一机会,而购物中心最旺盛的餐饮消费,不是多人聚会,而是品质便餐,尤其是家庭品质便餐。
相比过于昂贵的羊肉产品,强调主食和健康的“莜面”正好切合了品质便餐的诉求:高性价比、口味、营养健康。于是,“莜面村”再次获得了西贝的青睐。
西贝OS:
对呀我就是莜面!好吃,不贵!
但我是走进联合国的莜面哦!
为什么说西贝实际上不是在选择品类定位?证据不能再充足了——因为西贝的产品线只是增增减减,但基本一直没变过啊!
西贝OS:没错呀,我就是心机婊,怎么样?
西贝给我们的第一个启示,是定位是随企业发展不断变化的,不可一蹴而就;第二个启示,则是餐饮定位的两大要素除了品类,还有场景。
品类是公开的定位,场景则是隐藏的定位。这两者要相互适应、匹配和一致。
2
结语:餐饮定位是科学的系统工程
很多时候我们在定位上产生了纠结、痛苦甚至嫉妒:为什么我不能找到好的定位呢?
餐饮创业者需要凝视自己的内心,认清现实:餐饮创业没有立竿见影的法宝,好的定位,也并不是夺取最终胜利的预言。
我们面前暂时的困难,究竟是定位的问题,还是源于我们自身的恐惧、贪婪和懒惰?
和任何行业一样,企业家精神、勤奋的思考和勤奋的执行,才是创业成功的关键。
- END -
来源 | 餐饮MBA院长
整编 | 餐饮O2O-小贝
合作/投稿/咨询等,欢迎骚扰O2O君!
电话/微信号:13332662349
<>< class="pgc-img">>为餐厅的总负责人,餐饮老板们必须关注好6个数据点和4个成本警戒线:
6个数据点
1.餐厅的每日销售收入
每日销售收入的高低,决定了餐厅每日收入效益的好坏,也决定了全年收入的分布状况。
2.每日现金流量必须要盯牢
牢牢盯住每日现金入账情况,做到“储银于仓,心中不慌”,只要真金白银在手,不怕各种经营困难,不怕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
3.每日成本支出,严控支出
有严格的成本意识,清楚知道餐厅每日经营成本是多少,如每日人事费用、水电气能耗等,管理好成本支出,降低经营成本。
4.盘点每日应收账款,避免死账
了解每日、每月、每季经营回款问题,应收账款的催收问题。及时催收回款工作,不要让欠款长时间地滞留在餐厅之外,占用餐厅流动资金。
5.查清应付账款,避免收支不平衡
餐饮创业者的每日应付款项,一定要注意轻、重、缓、急,在保持门店正常经营的情况下,不要造成现金与资金紧张,更不要出现发不出工资,支付不出水电费,交不起税金的尴尬局面。
6.关注当日利润,随时调整
只有每日完成好了,每月完成了,每季达标了,才能确保每年利润指标的完成。一旦出现拖欠,接下来的利润指标完成就十分困难。
四个成本警戒线
1、租金成本:不超过预估销售额的10%
犟骨头排骨饭创始人王艺伟表示在考虑租金成本时,要将租金成本控制在营业额的10%以内。
< class="pgc-img">>“为什么不是定一个额度,而是定一个比例呢?因为租金具体多少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营业额能够达到多少,好地段的商铺租金肯定会高,但是相对的营业额也会比较高。”王艺伟说。
另外,为了防止乱涨房租的现象出现,签订租房合同时,租期是多长、租期内是否会涨房租、会涨多少,都要事先和房东商量好,并在合同上说明,以防后期成本过高再搬店,那就得不偿失了。
2、人力成本:不超过销售额的20%。
鲁班张餐饮公司总经理郑承军表示,人力成本这块,不同业态的餐厅差别很大,低的会占12%~13%,高的甚至会超过20%,但是比较合理的是不要超过20%。
现在,人力成本占餐厅成本的比重越来越高。尤其是中式正餐,一个好的厨师往往薪资不菲,为了留住一些优秀的人才,有时餐企还会采用股份分红等手段。即便如此,人力成本也要尽量控制在销售额的20%以内,否则餐厅的经营将难以为继。
3、采购成本:营业额的30%
关于采购成本,王艺伟、郑承军、拌调子热干面创始人大侠等均给出了相同的数据,即营业额的30%。
< class="pgc-img">>餐饮的本质是是食物,所以食材的质量一定要有保证。营业额的30%这个比例,一方面可以保证食材品质,另一方面又不至于太高而拖垮整个餐厅的经营。
对于采购成本的控制,烤匠创始人冷艳君则给出了更加具化的办法。比如,找到第一手的优质食材供应商,砍掉中间环节;定期对食材的市场价格进行考察,充分掌握食材市场价格信息,等等。
4、装修成本:开业预算的25%~30%
对于装修费用,多位老板均表示,这个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需要根据餐厅的定位和预算进行综合考量。
祖母的厨房西餐厅副总经理张磊表示,不同类型的餐厅对装修成本的要求不一样,正餐类无论中餐还是西餐,对装修的要求都较高。在进行预算时,祖母的厨房西餐厅的装修费用一般占开业预算的25%~30%之间,“我们的人均消费在130元左右,所以装修费用一定不能够太低,必须要让顾客进店以后感觉来得值。”张磊表示。
举个例子
老杨在郑州三环附近开了家面馆,铺子是转让来的,装修较好所以转让费费比较高,但是省去了很多麻烦。面馆大概70平米、12张桌子。菜品上经营山西特色面食、饺子、凉菜、大盘鸡,不经营炒菜。
老杨的小算盘是:做炒菜就需要雇厨师,而面食和凉菜自己就可以做。为了节省开店成本,整个店面只有后厨两个员工是全职。中午忙的时候,老杨会雇两个钟点工来工作。老杨和妻子则身兼数职,收银员、采购员、传菜员、服务员,多个角色自由切换。
本想着到二线城市开店成本能节省不少,能多赚些钱。可是经营了两个月后,老杨发现还是不赚钱。为什么会这样?老杨细细地算了一笔账。先来看看老杨列出的各项成本数据:
< class="pgc-img">>根据每日保本营业额的计算公式:
< class="pgc-img">>
日均营业额4000元,一年营收144万,对于一家70平的面馆来说,似乎还不错。我们按照上面的4个成本警戒线,再来替老杨算一笔账。
< class="pgc-img">>我们可以看出,老杨不做炒菜、夫妇两人身兼数职的策略奏效,人力成本控制的很好。采购成本刚刚及格,如果算上食材损耗成本、运输成本、潜在的涨价因素等,采购成本远未达标。
最重要的是租金成本,超出红线近一倍。其实郑州街边店平均租金在200~300元/平/月之间,对老杨的这间70平小店来说,合理的租金一年应该在16万左右。这也和老杨刚到郑州人生地不熟有关,看来主要是问题出在了店铺成本上……
小结
有一个清晰的餐厅流水,就能根据数据详情迅速的找到问题;即使是正在盈利的、看起来没问题的餐厅,或许也可以冲成本核算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找到提高营收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