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面馆取消放假、逍遥汤府扩大营业、小店王改名……
本版撰稿 黄葆青 何慧婷
专做绍兴菜的“小店王”改名“笑典皇”。
逍遥汤府老板娘张迎芸。
菊英面馆创始人颜宝福。
本版撰稿 黄葆青 何慧婷
今年夏天,一部名为《宵夜江湖》的美食纪录片,在杭州吃货圈里激起了不小的水花。因为,在8月集中播出的片子中,陆续出现了不少杭州街头小店的身影——总在排队的“方老大”面馆、24小时营业的“凡老头”砂锅米线、深夜包子铺“小红帽”、路边网红绍兴菜馆“笑点皇”……
事实上,在杭州,有不少这样的传奇小店,因为坚守初心,被吃货们发现、走红、上了电视,有些甚至因为一部纪录片,改变了生存状态。
笑典皇:“小店王”改名搬家
有人循着纪录片里的地址去绍兴买鱼,渔民说,这些是给钟老板留着的……
今年8月初,一家名为“笑典皇”的绍兴小店,上了腾讯美食纪录片《宵夜江湖》。老客们都知道,“笑典皇”其实就是以前在久盛巷里开了17年,专做绍兴菜的“小店王”。
现在搬到了大关路中央绿地广场,记者赶到店里采访老板钟宏达时,他正和员工们一起剥毛豆,钟老板说:“毛豆炒臭豆腐,毛豆一定要现剥,炒起来才好吃呀。”很多饭店都是直接买现成的毛豆肉,大家一起剥豆子的场景,在很多饭店已经难得见到了。
记者说起“笑典皇”上过的纪录片,钟老板问:“你说的是哪一部?”然后一下报出了一大串纪录片的名字。他开玩笑说:“被拍的多了,机位怎么摆,灯光怎么放,都知道得清清楚楚,都快能当导演了。”
说起自己店的变化,钟老板说,店名和环境都变了,但食材和手艺没有变。钟老板十几岁就跟着妈妈学厨,村里有个老学究告诉他,手艺是读不好书的人的第二次机会,从那时他就知道,一定要学好手艺。
钟老板说,新店的环境好了很多,空调给力,也有地方停车,“小店王”的名字因为商标注册的原因不能用了,可仍然有老顾客能找到这里。
钟老板感叹:“有的能变,有的一变就闯祸。”他也很坦诚地告诉记者,店大了,不可能每道菜都自己烧,但菜的味道还是要管牢,只有在店里吃了18年的客人才能吃出些许变化,一般的客人根本不会有感觉。
也有客人不相信纪录片里钟老板到绍兴去买菜的情节,结果他就凭空多了一个带人买菜的业务,已经不知带过多少拨人去绍兴,东关、马山、孙端……跑了个遍。也有不好意思当面说,自己偷偷去的,结果找到了河边的渔民,人家却不卖,刨根问底一番以后,渔民说,是给钟老板留着的。
钟老板说:“我现在虽然是网红,可开的店不能是几个月就关门的网红店。自己的店虽然有名气,但也不会拿大路货冒充好货,每天就这么多食材,店里的菜单还是从老店带过来的那块白板,卖完什么菜就擦掉什么菜,没有压力,卖完拉倒。
菊英面馆:今年将开10家店
“很多人都慕名来吃面。但他们期望值太高了,有的根本吃不惯老杭州爱的‘生’面”……
“我的片儿川一定要用笋片的。”5年前,颜宝福在六部桥的小店里,一边打扫一边接受《舌尖上的中国2》采访的情景,给吃货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此,他和他的菊英面馆在杭州吃货圈子里闯出了名堂。那时候,除了招牌片儿川,同样让颜宝福出名的还有他的任性,每到7月份,老颜雷打不动要给自己放两个月暑假。
事实上,去年夏天,新菊英面馆就已经将假期缩短至20天,而到了今年,菊英终于迎来了首个不放暑假的夏天。
蔡天敏,是菊英现在的副总经理,他坦言不得不考虑成本压力,“10家门店(2家待营业)。百来号人,每个月一家门店的房租成本就高达3万。”不过,曾经的菊英没有空调,冬冷夏热,是“放假”的主要原因,现在新开的门店都配齐空调风扇,面积也够大,夏天吃面、烧面已经很凉快了。
曾经一天十五六个小时待在店里的颜宝福,目前因为身体原因,基本已经不上灶台烧面了。现在老颜更像菊英的“餐饮总监”,他和他的爱人许菊英,以及老店的3个老师傅,日常工作就是到各门店巡视指导,看看面烧的是否到位,食材、用量有没有达到要求。烧面流程也实现了标准化。蔡天敏告诉杭州吃货,“店里专门定制了量化的容器,按照标准来做,味道是不会有太大差别的。”不过,现在的菊英倒是有意识地减油减味精,“以前老底子的烧法,已经不适应现代人对健康和味道的要求,我们也要顺应变化。”尽管如此,随着大量的节目曝光,名气和人气激增的同时,“差评”也扑面而来。“每年三四月份,差评数量是最多的,那时候是杭州旅游旺季,随着全国游客的涌入,很多游客都慕名来吃这一碗面。”蔡天敏坦言很有压力,“他们期望值太高了,有的甚至根本吃不惯老杭州爱的‘生’面。”年内,菊英面馆杭州10家门店会全部开业,其中包括滨江宝龙城这类全新的商场店。蔡天敏告诉杭州吃货,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开店计划,甚至丰富其他品类,但今年的目标是把这10家店做好。
逍遥汤府:店面扩大一倍多
自从上了《舌尖3》,店里的生意火了。老板娘却说,自己生活的幸福感,一去不复返了……
逍遥汤府是被《舌尖上的中国3》带火的一家小店,节目播出以后,大批吃货深夜驱车赶到城北祥园路,就为喝上一碗店里的胡辣汤。昨天上午,记者再次来到城北,发现现在的逍遥汤府比以前宽敞干净了好多,老板娘张迎芸刚刚忙完早上的一批生意,当她知道不用拍视频,就一边吃着自家的烙饼,一边接受了采访。
记者问起,自打上了《舌尖3》,店里到现在都发生了哪些变化时,张大姐就打开了话匣子。
她说,2018年2月时,纪录片刚播出自己还没看到,就有无数亲戚朋友打电话告诉她,“你上央视啦!”当时,自己真的很开心。紧接着,店里的生意也火了。但是,生意做到现在,自己生活的幸福感,却一去不复返。
逍遥汤府有了名气以后,时常有客人嘀咕,这上了央视的店,怎么这么小。这种话听多了,张大姐觉得别人大老远来吃,总要对得起人家,就有了装修扩大店面的想法,于是,租下了隔壁的店面,面积从56㎡增加到了146㎡,房租也从9万涨到了23万。店里的员工也从7个增加到了12个,再加上租房成本,直言现在的钱赚得太没性价比。
以前,来店里吃饭的很多都是出租车司机,基本都是北方人,店里主要是胡辣汤配馍和煎包,以及简单的凉菜。现在,慕名来吃的人各种各样,她和老公就考虑增加品种,原先没有的鸡蛋饼、切饼、河南小笼包、烧鸡、猪蹄、羊蹄现在都能吃到。
原先来吃饭的人时间很固定,每天夜里10点开门营业,到中午肯定能打烊;而现在变成了24小时营业,她上白班,老公上夜班,比以前辛苦了好多。
虽然逍遥汤府红了,可张大姐两口子对涨价这件事还是很小心,毕竟除了北方人和老乡之外,都是好奇来尝个新鲜的客人,要留住老客,又不能让偶尔来吃的客人觉得店里的招牌胡辣汤简陋,于是,给5元一碗的胡辣汤加了一些料,变成了6元,还推出了8元一碗的“豪华”版本。除了胡辣汤,店里其他吃的都没涨价,毕竟老客户们才是真正喜欢这家店的人。张大姐说,没上电视以前,自己的生活很简单,每天狠狠忙一阵,就能下班回家睡觉,虽然很累,但是没啥压力,心里踏实。现在店大了,要操心的事太多,自己从农村出来,没管过这么大的店和这么多员工,心里总不踏实。
胡辣汤都是按北方口味做的,遇到吃不惯或是觉得不好吃的,还会被投诉写差评。张大姐觉得真的好冤:“胡辣汤只是我老家普普通通的食物,即使上了电视,也不会好吃到天上,成了网红可真不是什么好事。”
<>这么一种说法,当年南宋定都临安,也将大量的北方人口带到了杭州。所以虽然位于江南,杭州人却有着北方人的口味,爱吃面食。
对一个杭州人来说,不知道该吃什么的时候,就去面馆吧,吃碗面最“落胃”。
片儿川、猪肝面、腰花面、爆鳝面、大排面、羊肉面、拌川、牛肉面、酸菜鱼面、黄鱼面、三鲜面......真要数起来,再加上各种浇头,互相搭配一下,每天数面条数着数着就可以睡着了。
去年双11,在这全民被掏空的日子,“上麺”联合杭州11家特色人气面馆,发起了首届“杭州面条节”活动。送出了111碗面条。
今年,第二届杭州面条节,杭州吃货联合每日商报“上麺”,相比去年,直接上十倍,将送出整整1111碗霸王面。在11.11——11.17期间,你可以凭我们发的面券,到参与活动的面家进行核销,如何领取到面券,看下去哦。
这参与1111碗霸王面活动的面馆中,有大家熟知的网红面馆—菊英面馆、奎元馆、大碗面,也有开在商场内的新杭州面—弄面,还有更多你所不熟知的、却是很多人心目中那碗面的地方。(并且名单还在增补中,来拿属于你的那碗面吧)
菊英面馆
菊英面店可以说是杭州最有名的面馆之一了,每天来吃面的人都是络绎不绝。今年,菊英搬了新家,新店更加宽敞、环境也更好了,但是片儿川的口味还是没变,每天都吸引了无数慕名而来的食客。
地址
杭州市中山南路368号
营业时间
6:30-13:30 16:00-20:00
英英面馆
英英面馆,名字很亲切,做的也都是老底子的杭帮面:片儿川、肉丝拌川、大排面、猪肝面、腰花面、虾爆鳝面,都是老杭州的最爱。老董夫妻俩在杭州做了30多年餐饮,现在3家面馆生意都非常红火,秘诀就两个字:“认真”,认真把每一碗面烧好,便不愁没生意。
地址
杭州市环城北路76号
杭州市麒麟街28号
杭州市建国北路3号
营业时间
8:00-20:00
方老大面馆
方老大面馆在杭州面条界的名气可是响当当的。现在掌勺的是“小方老大”方榕汉,虽然年仅27,但烧面却已经烧了整整9个年头。不久前,方老大面馆江城路店也开张了,不仅延长了营业时间,而且继续和老店一道,坚持真材实料,地道的杭帮味自然赢得了广大顾客的青睐。
地址
杭州市江城路629号
杭州市抚宁巷50号
营业时间
8:00-20:00(江城路店)
6:00-14:30(抚宁巷店)
大碗面
大碗面是一家开了不到一年的新店,但是店里的片儿川、腰花面、猪肝面、爆鳝面等都是最接地气的老杭州味道。老板马坤山筹备半年多,四处取经,又不断练习、调试,才有了这碗面好、料好、汤好的面条。
地址
杭州市长寿路长寿横路口
营业时间
9:30-14:00
16:30-20:00
平乐面馆
平乐面馆无疑是杭州老牌面馆,是杭州面业之老江湖,“钱塘面王,平乐人家”这句广告语真实反映了这家面馆在杭州面业所处地位。店里的片儿川、虾爆鳝面等都是好吃又实惠的代表。
地址
杭州市望江路118号
营业时间
24小时营业
天天小排面馆
天天小排面馆成立于2000年,17年来,在掌勺人李阿姨的苦心经营下,面馆的生意天天都这么红火。店里的特色小排,秘制配方,尤为香酥入味,堪称杭城一绝。
地址
杭州市秋涛路68号
营业时间
5:00-14:00
16:30-00:00
流芳面馆
以“传承杭州面食文化”为宗旨,以老望江门为核心,陆续在杭州开出中山店、莫衙营店、浣纱路店等多家直营门店,在周边居民和上班族之间有很高的口碑。
地址
杭州市中山北路190号
杭州市莫衙营124号
杭州市浣纱路116号
营业时间
8:30-14:00 16:30-20:00(中山北路店、莫衙营店)
8:30-21:00(浣纱路店)
方传面馆
方传面馆由方氏家族在民国年间创立,在继承祖传手艺的同时,不断在工艺和口味上创新,是杭州连锁化经营最成功的面馆之一。面的品质始终如一,成功征服了杭州人的味蕾。
地址
杭州市万寿亭路29号
杭州市凤起路273号
杭州市秋涛北路272号
营业时间
6:00-20:00
奎元馆
创始于1867年的百年老字号面馆,以历史长、规模大、特色鲜明而饮誉国内外;“三碗二碗碗碗如意、万条千条条条顺心”,奎元馆不仅具有深厚的底蕴,特色的片儿川和虾爆鳝亦是极负盛名。
地址
杭州市解放路154号
营业时间
6:30-21:00
弄面
以“专弄杭州面”为主旨,围绕杭州面核心,在杭州专注沉淀两年多,去年还在杭州大厦501城市广场开出了第二家门店,目前已拥有较高口碑的产品和良好的社会影响。
地址
杭州市白傅路星远里3弄10号
营业时间
9:00-14:30
16:30-20:30
巴士驿151餐厅
这是杭城首家公交主题餐厅,也是面馆届冉冉升起的新星,主营杭帮面及商务套餐,做的都是老底子的杭帮面:片儿川、肉丝拌川、大排面、猪肝面、腰花面、酸菜鱼片面、虾爆鳝面,都是老杭州的最爱。
地址
杭州市武林路488号
营业时间
10:30-20:30
大川先生
爱吃川菜的食客对“大川”这个名字肯定不会陌生,那家名叫“川川川”的川菜馆曾是杭州麻辣界的传奇。“大川先生重庆小面”也凭着那份不可复制的麻、辣、咸、鲜、酸,成功俘获了各路面食爱好者的胃。
地址
杭州市信义坊商街1号
营业时间
16:00-24:00
面饭世家
这是一家将广式小吃与杭帮面相结合的店,杭帮面里融入了广式风味,口感更为鲜香,别具一格。多年下来,通过精致的面条、真心的服务,面馆也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地址
杭州市上塘路458号水晶城购物中心5楼506
营业时间
10:30-20:30
江南虾铺之杭帮面馆
这是一家开业近一年的小店,店里的杭帮面主要有酸菜黑鱼面、片儿川、红烧仔排面、虾肚面等。原料新鲜、面条有劲道、高汤醇香,经由10年烧面经验的厨师之手,展现给客人的不愧为一碗好面。
地址
杭州市中山北路52号
营业时间
9:00-20:00
三仁面馆
三仁面馆餐厅以仁义作面为宗旨,精心制作杭州本帮面,在拱墅区专注沉淀五年有余,拥有较高的口碑和社会影响。
地址
杭州市金华路锦昌文华苑80号
营业时间
7:00-20:00
杭州面条节
面券领取方式
第一步
下载浙江24小时app
第二步
注册账号,完善个人信息,获得积分
第三步
在浙江24小时app内,积分商城进行兑换
还有太多太多...
面馆名单持续更新中,
准备好来吃霸王面了吗!!!
另外,“杭州面条节共建联盟”已经启动,
欢迎各家杭州面馆加入哦~
如果你也有好吃的小面店推荐,
记得点击右下角留言告诉我们!
>市快报
作者:记者:戴维 摄影陈中秋 编辑:吴玲珑
喜大普奔
9月1日,杭州人熟悉的菊英面馆
回来了!!!
从7月1日老店歇业,到9月1日新店开张,整整两个月后,杭州人又可以吃到他们家的面了。你是不是迫不及待要去打卡了?
今天,我们去新店看了看,帮大家考察了下打卡环境。以下是来自前方的线报:
前两天,面二代(老板女儿)已经在朋友圈晒出新店第一面(顶配版菜肉面)。
幕后大BOSS变了 面价暂时不变
菊英面馆的新店地址在中河南路368号。说是鼓楼附近,但第一次去有点难找。
幸好,方圆一公里内,菊英的知名度摆在那儿。我找不到路,在胡雪岩故居门口随便问了一个买菜的阿姨,她快速指明了正确方向:在对面马路。
新店环境
看过菊英老店,再来看新店,真的是改天换地。店面非常气派,独占两层,一楼面店,二楼是办公区,400多平米,还是仿古建筑,门前青石板、小河流水。
上午十点,老板颜宝福和许菊英两口子正在新店的厨房忙碌。厨房有两个灶头,一个备用灶,用的是天然气。进门处有洗手池,店里没有厕所,不过隔壁就是公共卫生间。颜宝福说,新店哪里都好,就是门口不能停车这点不好。
玻璃窗上贴着“九月一号开",还是不断有附近居民进来问“开了没有"。到中午边,有几拨游客撞进来,进来就喊:来四碗面。
菊英夫妇已经在店里忙开啦
我数了下,店里有9张长桌,11张方桌,除了靠窗的长条桌,其他都是最简单的桌子板凳,颜宝福想要一种“食堂的感觉"。吃面就怕热,店里装了中央空调,头顶有三个出风口,还有电风扇加持。墙上的织锦画,也特意选的是下雪天的雪景,“我说吃面比较烫的,放一幅雪景比较好"。正对门口的窗户也用一幅织锦画拦了起来,“他们说窗子对门口风水不好,就放了一张钱江潮。"
老板颜宝福穿了双拖鞋,早上6点多就来忙了,“我早上6点多就来了,我就喜欢搞卫生。"新店的窗子是移门玻璃,老颜说纱窗很容易脏,所以没装。他前天刚擦过玻璃,可一下雨又脏了。
厨房烧的是天然气。煤气我拿掉了。他们说煤气容易闯祸,其实要看管的牢管不牢,我每天都在查的。
比如店里看不到一张广告。店里没有一张面条的照片。广告一张不用。我的想法,全靠吃的人给你说,给你传。
“广告我提出一张不要,这四块都空着。有种地方放面条的照片,拍出来蛮好看,我说万一人家不喜欢呢?你还抱歉,我还抱歉。干脆不印。"
看这里,面价暂时没有变
招牌上写的营业时间仍然是早上6点半到中午1点半,节假日营业时间延长半小时,晚上不营业。面价暂时也没变:片儿川22元,肉丝拌川18元,榨菜肉丝面15元,菜肉面12元,拌面6元??
不过这都只是暂时的。
老店传出要拆迁后,老颜一度想歇业不干了。有个在他们店里吃了十多年的温州老板出手了。老板姓陈,50多岁,一直在杭州做鞋子生意,赚的都是几千万。颜宝福说,现在店里的法人代表已经换成了陈老板,自己入的是干股。“装修都是温州人投资的,但店基本上都是我管。"
10月要涨价
菊英的女儿掌勺
只隔了一个暑假,菊英9月1日照常开业,却完全换了地方,速度够快的。不过,找房子也有波折,之前说的门牌号码也在中河南路上,“一开始找的店面,因为二房东和房东有点经济纠纷,我们就换了地方。这里房租40万一年,每个月要3万多。"
算了下,摊到每天,光房租的压力就是1000多块。仅靠20多块钱一碗的面,撑得下去吗?
老颜说,新店运行一段时间后,会有几个变化。
“我们面店档次太低,卖500多碗,做鞋子生意的陈先生,他赚钱都是一年几千万的。我也不好意思让他开面店亏本。所以,我准备冬笋上来时准备动一动。十月份片儿川顶好吃。现在鞭笋质量不好,太老。贵不到哪里去,现在片儿川是22元,加一元太少,加两块是24,难听,还是要到三高头(30+)去。你们帮我还解释解释。"
价格会涨上去,但颜宝福保证面品:“我5点多去买菜,菜不多的,雪菜,笋剥好的,青菜,葱,韭芽,时间蛮坦的。卖鞭笋的菜农跟我是老相识,他不会乱来的。"
因为买菜,他现在住在老店里,走过来十分钟。“年底老店拆掉后,我准备边上租个房子住"。
菊英老店,满满都是回忆👆👆👆
口味没区别,因为许菊英的肩周炎,以后掌勺的就是女儿颜美和一个帮工。许菊英说,“我也是很劳心的人,要不是肩周炎受不了,我不肯让人家烧的。他们烧我旁边督牢的。"
老颜的女儿颜美今年37岁,“她十多岁就开始做,初中里就帮帮忙,收收碗盏。后来孩子生出以后来烧面,我们外孙已经13岁的,烧了十多年了。她烧习惯了,老店里就在烧的。"
“都是一个人教出来的,不好徒儿带徒儿,烧不好的。"老颜说。
要做晚上生意
寒暑假不休息
营业时间也变了。现在是只做上午,太可惜了。想把晚上的生意做起来。“以后会两班制,晚上5点烧到10点钟。现在还没开始,今后考虑。现在人数不够。人轮不转来。厨师只有两个。"
以后寒暑假,菊英面馆就不休息了,照常营业。
安徽人小王已经做了20年了,今年生了胖儿子,以后会做收银。刚请了一个姓毛的小伙子,做店长,已经有11年餐饮店经验。
那么,会不会增加品种?甚至变成饭店呢?老颜很肯定地说:“十种面条开一爿店。烧菜不能烧面,两样东西不好一起烧的。"
9月1日6点半正式开张,第一碗面不收钱。这也是店里的老规矩了。每年春节回来的第一碗面也是,但不明说,怕顾客难为情,我又不是为了省一碗面的钞票。
“没什么仪式,鞭炮没有,花篮也没有,我全部不弄。我叫他们不要送。开业那天的第一碗面,免费。这个是老规矩,每年春节回来的第一碗面也是免费。"
6月30日5点50分,菊英老店最后一天的第一碗面(片儿川+蘑菇+笋干+油渣+雪菜+蛋)。图片来自网友"曾咬脐"👆👆👆
3月9日,"曾咬脐"的拌面+蛋+油渣
图片:戴维 陈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