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6日北京恢复堂食,至此已50天。发放餐饮消费券、开通商家“线上绿色通道”、发放“外卖管家服务”名额、培训外卖运营师、商场延长营业时间、举办夏日市集……各方凝聚合力,餐饮烟火气重燃。新京报联合北京烹饪协会发起的调查显示,130多家餐企中超过八成的餐饮企业恢复正常营业时间,超过六成餐企客流恢复至正常水平一半以上。
在餐饮业的复苏中,大厨们也逐渐忙碌起来。美食带来的快乐与满足不仅属于品尝者,也属于创造者。精挑细选食材,精准掌握每一道菜的火候。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煎炒烹炸、焖溜熬炖,大厨们随着每一道菜肴工序的完美呈现而露出自信的眼神,也随着美食的出炉而满意地展露笑颜。
< class="pgc-img">陶陶居(太古里店)厨师长施江种手中的“百年烧鹅”是食客必点的招牌菜。
>提督TIDU品牌总厨梁伟国用如意形状的盘子盛放招牌烤鸭。
>萃华楼行政总厨刘红星带来国宴名菜“芙蓉鸡片”。
>森隆饭庄厨师长张广志手中的招牌菜“响油鳝糊”香气四溢。
>村上一屋(合生汇店)行政总厨韩志平端上美味诱人的招牌菜。
>北京簋街胡大饭馆(三店)行政总厨郭飞端上小龙虾,红红火火。
>街边儿牛肉串烧烤师李金泽背插扇子、手拿烤串。
>天兴居(鲜鱼口店)非遗传承人郑建华介绍炒肝制作工艺。
>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编辑 郑明珠
校对 柳宝庆
面新闻记者 王清 实习生 钟馨怡
2022年,成都市商务局拟制《成都市建设国际美食之都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征求意见稿)》,不仅提到成都要打造川菜文化传承创新基地,更是鼓励外地风味菜系来蓉发展。政策扶持给予行业信心,玉林菜市场的贵州糯米饭、山东淄博烧烤、甘肃天水麻辣烫等多种美食在成都炒出过热度,丰富外出聚会餐饮选择,也使蓉城消费者“足不出户”吃遍中国味道。近两年也有不少外省美食进入成都,你吃过几种呢?
海南美食—海南糟粕醋火锅
海南糟粕醋火锅是由二次发酵后的米酒酒糟加入灯笼椒、蒜熬制而成。汤底制作过程中不加油,不明火炒制,故而味道酸辣清爽,具有独特的发酵风味。
糟粕醋火锅适合搭配各种海鲜、肉类和蔬菜,煮出来的食材原汁原味,熬出来的汤底也更加鲜甜浓郁。最后再煮个面饼,制成一碗糟粕醋海鲜面,也是很多“饕鬄客”的吃法。
推荐店铺:
龙楼符记椰子鸡·糟粕醋 地址:锦江区东大路577号环贸1CD商场4层412
岐余食堂·中华料理 地址:锦江区下东大街段66号
新疆甜品—巴克拉瓦
巴克拉瓦原词在阿拉伯语中是“坚果”,是一道土耳其甜品,也是新疆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糕点之一。整体呈层状,是由黄油刷过的薄酥皮层层包裹着核桃、开心果等切碎的坚果烤制而成,成品色泽金黄,口感酥松香脆,有黄油和蜜糖的清香。配上一杯红茶,中和掉巴克拉瓦的甜,可谓是下午茶的经典搭配。
新疆糕点很多都含坚果,甜味也比较明显。加满果仁干果的巴哈利、酷似白色版拿破仑的娜帕里勇、香味浓郁的奶皮酥也都很值得探索。
推荐店铺:
小塔礼物 地址:成华区双桥子街道
新疆伊人之坊清真蛋糕店 地址:金牛区金府路88号附24号
山东经典—山东菜煎饼
圆如望月,大如铜钲,薄似剡溪之纸,色似黄鹤之翎,此煎饼之定制也。人们对煎饼的喜爱可不是现在才开始,蒲松龄就曾写过《煎饼赋》表达他的喜爱。传统的山东大煎饼非常朴素,其实就是一张大大圆圆如薄纸般的面张,菜煎饼便是煎饼延伸出来的做法。
菜煎饼起源于山东滕州,最特别的做法就是先把煎饼摊在鏊子上,然后把用调料拌好的菜均匀地铺在煎饼上,之后在菜的上面再盖一张煎饼,两张煎饼上下交替地烙烤,最后折叠切开,硬脆有嚼劲的饼皮加上丰富鲜嫩的菜丝,吃起来更加清爽无负担,与煎饼果子完全是两种口感。
推荐店铺:
山东菜煎饼 地址:高新区银泰城13栋1层附31
本帮菜—红烧肉
“本帮”是本地的意思,而本帮菜就是上海菜的别称。本帮菜中的不少菜式,大都重油重糖,比如上海红烧肉口味就咸中带有明显甜味,与其他地区的做法差别很大。因此有这么一说:上海人做红烧肉的时候,“一手酱油瓶,一手糖罐头”。
用肥瘦相间的带皮五花肉,加入酒、酱油、糖和其他少少量调味品,靠火候做出来的红烧肉,甜而不沾、肥而不腻,充分地展现了本帮菜浓油赤酱的特点。连皮带肉送入口中,那叫一个入口即化、油香十足,剩余的汤汁就是拌饭神器,即使没有配菜也能吃上一大碗。
推荐店铺:
十斗九·鲜吃食堂 地址:锦江区东安南路25号
郇厨·Mansion XUN 地址:高新区交子大道33号华商金融中心
吃的朋友都关注过一些美食探店的达人,从萌芽期为大家客观推荐美食,到抵不住商家的诱惑,收取费用胡说八道,再到后期相对专业人员介入,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当下,食客对探店达人褒贬不一。有些人称为“线上要饭”,有些人称为“美食明灯”。今天我们将从三个时期聊聊探店达人的当下与未来。
< class="pgc-img">>第一,美食探店达人的萌芽期。
对于爱吃,喜欢吃的人来说,去哪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不希望吃饭踩坑,关注探店达人是必选题之一。
在这个行业最开始的时候,是一些爱吃懂吃的老饕干的事情,他们有钱有闲,探索餐饮行业中的美食是一种生活情趣与爱好,渐渐的这行被重视,越来越多爱吃的年轻人加入这个行业。
一些带着文艺范儿的小文,配着几张有着食欲的照片,让爱吃的食客纷纷关注。
在市场中,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财富。随着粉丝量的增多,便有商家动起了脑筋,开始联系美食探店达人,让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转变一点点,稍微带一点利润。
这个时期,美食探店达人依旧保持初心,以自己的主观味蕾,客观评判着哪里好吃,哪里不好吃。
至于那些老饕前辈,几乎脱离了这个圈层,有着更高级的玩法,而一些对美食没有了解,又想赚票子的人开始蠢蠢欲动。
< class="pgc-img">>第二,美食探店达人的发展期。
每个行业的发展期,都是最乱的,对于美食探店达人的行业亦是如此。有胡说八道的,有吃死的,有吃饭不给钱的,当然还有一大批保持初心的朋友。
想赚快钱的美食探店达人,只要商家给钱什么话都敢说,为了搏流量内容越奇葩越好,甚至开启“探店胸+”模式,把“食色性也”拿捏得死死的。胸是主,探店次要,流量高商家就认为有效果,大家皆大欢喜,实际真的效果如何?
< class="pgc-img">>我市调过许多餐饮从业者,能持平就不错,多数回不了本。最大的痛点就是持久性差,食客来捡便宜,探店达人赚费用,赔的是餐饮。其实,这里有一套玩法,可以平衡,只是餐饮行业的从业人员认知还未到位,有待发展。
< class="pgc-img">>第三,美食探店达人的瓶颈期与未来。
当市场供大于求,便到了美食探店达人的瓶颈期。群魔乱舞依然存在,食客的认知在提高,慢慢倾向于专业的探店达人,他们懂得食材哪里来,如何烹饪,背后的文化也能聊出几分。这类探店达人未来还会增长,毕竟有文化底蕴,而这类探店达人数量有限,因为前期的知识储备需要积累,除非一些人又开始抄袭盗版。
此类探店达人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一个人不可能了解所有地域的美食,跨区域探美食会出现认知上的尴尬,说出的内容框架对,但是许多细节与地域文化不符。
还有一些是MCN批量探店,根据甲方要求招募美食探店达人,然后对接筛选,美食探店达人按需求供稿,MCN机构统一审稿,然后投放。这种模式一般会有通稿参考,甲方也有实力,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出太大问题。(MCN可以理解为群头)
< class="pgc-img">>未来餐饮探店达人的发展应该是以上两种主流,对于一些没有组织没有团队的美食探店达人,也许只能当做爱好,赚点闲钱。
美食探店的事情我以前也做过,而且被某知名媒体邀约作为培训导师写一些让美食探店深度化的文章。这个事情站在达人的角度,会有一些矛盾心理,站在商家的角度,是一种商业逻辑,站在食客的角度,是一种生活需求。
如果让我总结一下,美食探店达人就像“一颗幸福的子弹”,而餐饮企业多数可以花高价找到子弹,却没有合适的枪。对于食客来说,关注了不靠谱的美食探店达人,相当于自己中了弹……
餐饮企业如何有枪又有弹,还不能乱放枪?这需要一套执行标准与体系,我的客户有一家连锁餐饮,他们一年服务150万的客户,却请了一个小美食探店达人为他们打广告,看着正常,细思极恐,餐饮企业实际不缺探店达人与渠道,缺的是内容。
如果您也从事餐饮行业,如果您看懂了我的文字,我们可以聊聊如何创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