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国内的餐饮市场,“跟风”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当市场上某一餐饮品类被消费者推崇时,许多人就会一窝蜂涌进市场,造成市场恶性竞争,至而迅速饱和,曾经风靡一时的黄焖鸡、重庆小面等皆属此类情况。
同时,在“互联网+餐饮”的热点推动下,资本市场开始介入餐饮,各类“补贴战“,“烧钱热”,让餐饮市场呈现白热化竞争局面。在这样的竞争格局下,餐厅想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寻求差异化突破口。
参某认为,所谓差异化,就是餐厅与竞争对手最大的不同点,或者说是餐厅最具个性的特色。那么,面临同质化市场竞争,如何让消费者对餐厅的印象更深刻,怎样打造独一无二的标签,塑造餐厅差异化竞争力?接下来,参某将结合几个案例,总结出4大切入点,供各位餐饮老板借鉴。
1、放大某个环节的优势
作为国内最大的餐饮业态,火锅的市场竞争尤其激烈。当很多同行在多个层面展开较量时,海底捞首先打出了“服务特色”这张王牌,让在过往中低端餐饮市场很难体验到的变态服务和尊重,在海底捞得到足够的展现,而且不断地进行强化、再强化。于是,以服务作为差异点的海底捞,逐渐拉开和同行的差距,树立了“服务”差异化标签,奠定了行业老大的地位。
这时候,许多餐饮同行便纷纷跟风、模仿海底捞的“服务特色”,却无一人超越。曾经也推崇服务的巴奴毛肚火锅,比诸多同行更早认识到问题的关键,并开始做出了一些改变。经过摸索和研究,巴奴将“产品特色”作为餐厅差异化进行塑造,并很好地与海底捞“服务”特色进行的区别,打出了“服务不是我们的特色,毛肚和菌汤才是”的口号,从而让毛肚成为了餐厅的招牌。短短几年,巴奴就在河南市场和海底捞形成双雄争霸的局面。
因此,餐厅想要做到差异化,放大餐厅某个环节上的优势是最“简单粗暴”的方法。
2、塑造一个主题
近几年,在海外餐饮品牌的影响下,国内涌现了许多海外主题餐厅。刚开始,一些主打日韩特色、东南亚特色的主题餐厅尝到了差异化的甜头。后来这类海外主题餐厅越发常见,市场竞争力便逐渐减弱,但这丝毫不影响“主题”在塑造餐厅差异化上的价值。
在海外主题餐厅的影响下,各种主题餐厅百花齐放,其中不乏做得非常有特色、市场反应非常好的主题餐厅。例如,以歌后邓丽君作为主题特色的“邓丽君音乐主题餐厅”,旗下“爱君乐队”为客户提供专业的邓丽君歌曲模仿表演,吸引不少慕名而来的客户;以怀旧为主题特色的“70后饭吧”,凭借极具回忆价值的场景,受到消费者的热捧;以动漫形象为主题特色的“LINE FRIENDS CAFE&STORE”,凭借萌点十足的熊和兔子,在年轻消费者中吸粉无数。
因此,打造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主题餐厅,不失为创造餐厅差异化的好方法。
3、混搭跨界元素
目前,“跨界”正备受各行各业推崇,餐饮市场也开始陆续出现诸多跨界的特色餐厅。诸多奢侈品牌在海外餐饮市场进行了跨界尝试,开设了高端的甜品店、西餐厅。品牌特有的高贵气场,配上餐厅特供的精美礼品,很快俘获了一批对生活品质要求较高的客户群体。而国内市场,餐厅也开始尝试融入书店、花店、家居城等跨界元素,获得了许多消费者的认可和追捧。
前不久,中国邮政旗下的熊猫邮局饮品店在成都正式营业。这家邮局不仅能写信、寄信,还捎带卖咖啡饮品。走进店里,你会发现与传统的邮局不同,除了随处可见的萌系熊猫摆件和俏皮可爱的贴画,整间店面的装修风格也透出一股轻松的田园风,木色的桌椅、展柜,还有巨大的落地窗。消费者的文艺情怀就是这样在这一间邮局里得到了满足。
因此,给餐厅注入跨界元素,形成混搭的特色,也是餐厅寻找差异化突破口的重要途径。
4、换个不同的竞争对手
对于大多数的消费者来讲,茶馆是一个非常传统的餐饮品类。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以往古典、优雅、品质的传统茶馆渐行渐远,已经很难吸引到年轻的消费者。这时候,如果你还想开茶馆,不妨跨出传统茶馆的受众人群,换个不同的竞争对手来做定位。
上海的“书香茶香”是一个与传统茶馆相去甚远新式茶馆。茶馆创始人老罗,并没有将传统茶馆作为竞争对手,而是盯上了“星巴克”。老罗认为,茶饮和咖啡尽管是两个不同的类目,以往的消费群体也相差较大。但是,同样作为延伸生活态度的两种饮品,其实有着许多可以互相借鉴的地方。“书香茶香”将“星巴克”看作对手,并积极吸收其在环境和服务流程上的优点。营销学上有句话“星巴克卖的不是咖啡,而是休闲。”同样可以销售“休闲”的茶馆,为什么不能模仿和借鉴呢。经过一番努力,“书香茶香”抓住了星巴克的一部分消费群体,并逐渐在消费者心中形成品牌印象,成为了大受欢迎的新式茶馆。
因此,将不同品类的餐厅作为竞争对手,你的餐厅将在原有品类形成一种差异化。
参某说
参某认为,餐厅考虑差异化策略之前,首先得选择你的竞争对手!
当你的对手是海底捞时,你需要避开“服务”寻找差异点;当你的对手是传统餐厅时,你需要塑造特色来制造差异点;当你的对手是书店时,你可以融入跨界元素作为差异点;而当你的对手是不同品类的餐厅时,你就可以将品类作为差异点。
找到了一个正确的对手,包装差异点,并放大它,并在于用户的沟通中,不断强化再强化,如此才能打造出餐厅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原创声明:本文作者鸦青,属餐饮界(微信ID:canyinj)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鸡报晓喜迎春!
过去的2016,各路大咖妙招频出,在餐饮行业斗得天翻地覆。2017鸡年已至,要想做个“会生金蛋”的餐厅,该如何下手?
值新春之际,餐饮界新媒体特地准备了餐饮创业7日小灶,专为餐饮人开小灶充充电,为新一年的奋斗做好准备!
经济环境的下行,引发激烈的市场乱战,大量的抄袭模仿行为让餐饮业堕入同质化的海洋。怎样创造出与竞争对手不同的差异化特色,已成为摆在餐饮企业家面前的一大难题。
所谓差异化,即是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便于人们识别,记忆,加深印象。有了差异,人们才能有区分、对比的标准。那么,餐厅该如何进行差异化创新?
误区:
并不是别人没有才叫差异化
很多人对“创新”的定义,就是独一无二的、别人从来没见过的、没有的,或是稀奇古怪的,只有这样才叫创新。于是,我们看到了便所餐厅、监狱餐厅、比基尼餐厅,最近甚至出现了性虐餐厅,餐具、装饰充满了性元素,甚至是赤裸裸的性器官造型。这些,大概都是追求独一无二和稀奇古怪所导致的。这些特色餐厅最大的特色,是速生速死。起步很轰动,围观很多,但去消费的人少,回头客更少,之后难以为继,便关门大吉。
这些单纯追求特色的餐厅,用这些古怪、出奇的手法,逆向思维的方式打造特色。在开业初期,由于人们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知欲,所以门庭若市,媒体也为了吸引观众而追捧报道。一时间搞怪主题餐厅就如雨后春笋般,一家接一家的出现,一家比一家怪。而经过了很短的一段时间,人们对这样的新奇怪象变得麻木、淡漠的时候,此类的餐厅也开始步入困境。由于没有再可以赖以生存的环境,这类餐厅慢慢地步入消亡的步伐。
不要忘记了餐厅最基本的功能是为了满足顾客口味上的需求,顾客来餐厅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就餐。而如果你的特色背离了这个方向,不分主次,甚至把原本起到辅助作用的维度提高到了主要层面。本末倒置会使餐厅丧失了最基本的就餐功能。
方法论:
塑造差异化的4大维度
餐厅的竞争力涉及多个维度,有菜品风味、服务、环境、文化、主题、定位。这些维度无论哪一项都可以成为我们打造差异化的载体。
1菜品
你们的招牌菜是什么,你们的特色是什么?所谓的招牌菜,我们可以理解为能够代表餐厅形象的主打产品,特色产品,是区别于其他餐厅的差异化产品。换而言之,就是在谈及某道菜品的时候,能够让顾客第一时间想到你的餐厅。
2环境
餐饮的三大要素:产品、环境、服务。这三点之一的“环境”,是所有客人进店的第一感受。在这个吃饭都看脸的时代,餐厅在装修上花的心思直接影响着能否吸引顾客进店用餐。什么样的装修是成功的?最可视化的一点,就是你的消费者愿意主动拿出手机拍拍拍,然后发朋友圈!如果能修炼出一家高颜值的餐厅,那一定会成为“网红”。
3服务
特色服务比起餐厅的标准化就餐服务更重要。服务内容可以不变,但是我们可以换种服务方式,这样更能让顾客记住你的餐厅,也是餐厅能否把顾客变成回头客的重要法宝之一。
在日本,有一家名为“Kayabukiya”的餐馆,看似普通的餐馆深受顾客喜欢,因为那里有两位猴子服务生--雅特(Yat)和福西(Fuku)。12岁的雅特总是穿着工作服迅速地穿梭在各个餐桌间,为顾客们端茶送水,年龄较小的福西则会在顾客们用餐前为他们送上热气腾腾的擦手毛巾。
4营销
新媒体层出不穷,单纯投放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一招打遍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像微信、微博、H5场景等社会化媒体、社交媒体已经成了新品牌营销的主要战场。借助新媒体,餐厅可以进行互动式的营销,建立餐厅的特色标签,并提升消费者的回头率。
趋势:
购物中心餐饮发展3化
目前,进驻购物中心成为许多餐饮品牌的选址首选。要系统性地实现购物中心餐饮的差异化,餐厅还需要重视三个重要发展趋势。
1餐饮轻质化
越来越多的购物中心为提升黏性,将定位从零售购物中心转型为生活化购物中心,更多地强调生活机能。因此,购物中心将在有限的面积里聚集更丰富的商家,以便给消费者更多选择。在这种背景下,那些大面积的单一餐饮商家,将会越来越难找到合适的地方。
此外,中国人午餐时间将会缩短。放眼全球,欧美人向来午餐时间短,即使同在亚洲的日本,人们中餐时间也大幅缩短,通常十五分钟,再长也不过二十五分钟。这种趋势会逐渐在中国显现。
随着消费者对餐饮消费需要的细分,正餐聚会将逐渐走出购物中心,选址在环境更开阔、舒适或拥有特色资源的地点;留在购物中心的将是便利、特色、客单价不高、面积不大的轻餐。背后的逻辑很简单:正餐通常有包间、大厅等设置,同时亦需要大面积的阔绰尺度,但购物中心将面积打散出租之后,他们进入购物中心的选择将越发有限。相比,轻质化的餐饮将在购物中心里找到更多的可能性。
2餐饮细分化
在当前环境下,消费者更喜欢口味特色鲜明的餐饮商家,需要餐饮在菜品及主题定位方面的细分化。因而购物中心需要尽量保证餐饮的细分化,在选择商家上尽可能减少口味重叠。同样,餐饮想要脱颖面出,需要有鲜明的定位。
3餐饮情景化
目前,餐饮面向的消费群体普遍较为年轻,他们是更为感性的人群,更看重体验及食物或产品背后精神外延要素。因而,面对这些消费群体,需要注意餐饮的情景化、主体化,以更好的体验和产品内涵吸引消费者。同时可以考虑餐饮的街头化,打造敞开式的餐饮,让消费者更贴近自然,获得更多的消费体验。
声明:本文由餐饮界(ID:canyinj)策划整编,部分内容整编自简书, 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967年前,香港允许私人燃放烟花。一家酒楼为打响名气,在除夕夜用烟花吸引了大批顾客,一举成名,随后几年同街酒楼争相效仿。
直至一年,一家生意不景气的酒家想突出重围,便没有在零点之时燃放烟花,当人们欣赏完所有的烟花表演后,正欲离去之时,这家酒楼才正式开始烟花表演,也由此引来了人们的关注,生意随之好转并度过危机。
这则简单的故事,值得餐饮老板深思。
有时候你的一个创意吸引了消费者上门,也点燃了同行的模仿热情。那又该如何做才能让看似相同的服务产生差异化呢?
小参某认为可以从3个点进行差异化创新:
1、首创:做别人没有没做的事!
2、创新:同样事通过不同方式做!
3、升级:升级概念,用更精更细的方式去做!
原创声明:本文作者Eddy,属餐饮界(微信ID:canyinj)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