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头条号】更多关于制度、流程、体系、岗位、模板、方案、工具、案例、故事、图书、文案、报告、技能、职场等内容,弗布克15年积累免费与您分享!
商务接待礼仪
1.礼仪的分类
在工作过程中,日常交往的礼仪一般可以分为个人礼仪、商务礼仪和涉外交往礼仪,各类礼仪具体包含的内容如图1-7所示。
< class="pgc-img">>图1-7 礼仪的分类示意图
2、仪容仪貌礼仪
仪容是个人仪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头、脸等直接裸露在外的身体表面,个人的仪容却体现素质和修养,具体的仪容要求如表1-8所示。
表1-8 仪容要求说明表
< class="tableWrapper">部位名称 | 仪容的具体要求 | |
发式 | 女士 | 1.女士最好是剪短发,不宜超过肩部 2.如果是长发,可将其挽起,不可梳披肩发 |
男士 | 1.男士前部的头发不要遮住眉毛 2.侧发不要盖住耳朵,不能留过长或过厚的鬓角 3.后面的头发不要长过西装衬衣领子的上部 | |
面容 | 面部 | 1.保持面部干净清爽,无污渍油污等不洁之物 2.脸部应清洁,女士可以化淡妆 |
鼻毛 | 保持鼻腔干净,经常修剪鼻毛 | |
胡须 | 1.男士应每天刮净胡须 2.女士如有因内分泌等原因造成的类似胡须的汗毛也在及时清除 3.有特殊的职业需要、宗教信仰或民族习惯的男士留胡须的除外 | |
口腔 | 1.保持口腔洁净无异味,每天最好早、中、晚刷三次牙,饭后漱口,保持牙齿洁白 2.不要在重要的应酬前刺激性的食物,可以咀嚼口香糖或喷口腔清洁剂除异味 | |
颈部 | 最容易显现年龄的部位,一定要注意保养 | |
手部 | 1.常剪指甲,常洗手 2.适时、适度地进行保护与美化手部是必要的 |
3.服饰礼仪
穿着得体不仅可以增强文秘人员的自信心,也能展示文秘人员的良好的文化修养,对外传播企业的形象,塑造企业的公关形象,具体的服饰礼仪如表1-9所示。
表1-9 服饰礼仪表
< class="tableWrapper">礼仪分项 | 礼仪的具体要求 | ||
着装 | 肤色与色彩的搭配 | 1.白皮肤的人穿任何衣服都比较合适 2.皮肤偏黑的人尽量少穿深色的衣服 3.不能穿太过鲜艳的服饰,不能出现红色配绿色等犯忌讳的搭配 | |
搭配方法 | 统一法 | 1.使用同一色系,根据其明暗、深浅不同来搭配 2.如天然色衬衣配深蓝色或藏青色裤子 | |
调和法 | 1.用相近的颜色搭配,如红与橙、绿与蓝 2.在搭配上,明度、纯度要有所区别,可以一种颜色深一些,也可以一种颜色浅一些 | ||
对比法 | 1.用对比色来搭配 2.如黄与蓝、黑与白 | ||
质料的选择 | 质料与款式 | 1.质料的选择要与服装的穿着用途相适应,与服装的格调品位相适应 2.正装宜选择高档的天然纤维面料 3.日常的服装宜选择中低档纯棉面料或是易洗易干的化学纤维面料 | |
面料的组配 | 1.主要考虑面料的厚薄、质地和加工精度 2.冬季要厚重些、春秋应中厚 3.面料组配应依据厚重与厚重、粗糙与粗糙、光滑与光滑的原则搭配 4.要注意装束的配件,如帽子、围巾、手套、鞋袜质料的整体组配 | ||
着装 礼仪 | 个性化展示 | 1.不要与同伴穿一模一样的衣服,以免引起别人去比较谁好谁差 2.不要与同伴反差太大的衣服 3.与到场的领导和来宾相协调,不可太突出,不可喧宾夺主 4.穿与自己体形相协调的衣服,才能充满自信,充分展示自己的身材 | |
简洁大方 | 简洁的服饰给人明快干练的感觉,有利于人际沟通,不可过于繁琐,被人误认为是“花瓶” | ||
整体和谐 | 1.穿着要适体,不可过紧、过肥或过大、过小,避免高跟鞋过高 2.穿着要入时,冬天的衣服应当厚实保暖性好,春秋的衣服要薄一些 3.穿着要随俗,要体现新时代的新风貌,要体现各民族的习俗和特色,与场合的气氛和特点相符 |
4.交谈礼仪
文秘人员必须强化语言方面的修养和学习,并掌握运用好交谈礼仪,具体的交谈礼仪如表1-10如示。
表1-10 交谈礼仪分解表
< class="tableWrapper">礼仪分项 | 礼仪的具体要求 | |
交谈的态度 | 表情要自然 | 1.要目光专注,视线与对方相平注视对方,不可漫不经心或斜视 2.运用表情上的变化,给对方以明确的态度,对对方所言表示赞同、理解或惊讶,从而表明自己的专注之情 3.表情要和交谈的内容相配合 |
举止要得体 | 适度的动作是必要的,但要避免过分多余的动作 | |
遵守惯例 | 1.注意倾听对方的陈述 2.谨慎地插话,发表自己的看法 3.礼貌进退 4.掌握交流的尺度,促进互动式交流 | |
交谈的语言 | 文明礼貌 | 1.把握交谈的气氛 2.切忌意气用事、对他人冷嘲热讽 3.尽量避免使用不文雅的语句和说法 4.使用约定俗成的礼貌用语 |
简洁明确 | 1.简洁明快,言简意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发音标准,吐字清晰,讲普通话 3.说话含义明确,不可产生歧义,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 |
交谈的内容 | 1.选择适合谈话的时间、地点、场合,符合谈话者的身份 2.选择高雅的谈话内容,营造轻松活跃的现场气氛 3.选择自己擅长的内容,回避交谈者忌讳的内容 |
5.举止礼仪
举止礼仪分为坐姿、站姿和走姿,具体的礼仪如表1-11如示。
表1-11 举止礼仪分解表
< class="tableWrapper">礼仪分项 | 礼仪的具体要求 | |
坐姿 | 常用的坐姿 | 1.标准式 2.侧点式 3.屈直式 4.重叠式 5.交叉式 |
正确的坐姿 | 1.无论哪种坐姿,都是不能弯腰驼背 2.女士坐下不可叉开双腿,起立时可一只脚向后收半步而后站起 | |
避免的坐姿 | 1.双手置于膝上或椅腿上 2.把脚藏在座椅下,勾住椅腿或双腿分开伸得老远 3.“4”字型叠腿,并用双手扣腿,晃脚尖 4.猛起猛坐,桌椅有响动或上身不直,左右晃动 | |
站姿 | 头正 | 两眼平视前方,嘴微闭,收颌梗颈,精神饱满,面带笑容 |
肩平 | 两望平正,微微放松,稍向后下沉 | |
臂垂 | 1.两肩自然下垂,手指自然弯曲。肘部略向外张 2.男性必要时可以单手或双手背于背后 3.两肩平整,两臂自然下垂,中指对准裤缝 | |
直立 | 挺胸、抬头、收腹、略微收臀 | |
躯挺 | 胸部挺起,腹部往里收,腰部正直,臀部向内向上收紧 | |
腿并 | 1.两腿要直,膝盖放松,大腿稍收紧上提,身体重心落于前脚掌,两脚夹角呈60度 2.男士站立时,双脚可微微张开,但不过肩 3.女士站立时,脚呈“V”字型,膝盖和脚后跟应靠紧,身体重心尽量提高 | |
走姿 | 目光、表情 | 两眼平视、挺胸收腹、表情平和、精神饱满、面带微笑 |
双肩、双臂 双手 | 1.两肩平稳,防止上下前后摇摆。双臂前后自然摆动,摆幅在30—40度,两手自然弯曲,在摆动中离开双腿不超过一拳的距离 2.两臂自然下垂,前后自然协调摆动,前摆稍向里折,手臂与身体的夹角一般在10—15度 | |
步伐、步幅 步速 | 1.步伐稳健,步履自然,要有节奏感 2.步幅适当,两脚之间相距约一只脚或一只半脚的距离 3.步速平稳 4.迈步时避免“内八字”或“外八字” | |
其他 | 1.上下楼梯时脚步要轻 2.遇到尊者,主动将避让,将扶手让给尊者 3.遇到领导、贵宾、女士时,主动礼让,站立一旁,以手示意,请其先行 |
#弗布克#新文秘#接待#流程#礼仪#
领取本资料的Word、PDF版完整内容方法:
1.本资源编号:2937
2.关注+评论+转发,然后私信“资料
<>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在接待中,使用得体的接待用语通常要做到“四有”:
有分寸
这是保证语言得体、有礼貌的根本所在。具体而言,就是不与来客聊健康状况、宗教信仰、东西价钱、过时新闻、玩笑闲话等话题。
有礼节
日常生活中,我们有五个最常见的礼节词语,它表达了人们交际中的问候、致谢、致歉、告别、回敬这五种礼貌。问候是“您好”,告别是“再见”,致谢是“谢谢”,致歉是“对不起”。回敬是对致谢、致歉的回答,如“没关系”、“不要紧”、“不碍事”之类。
有教养
尊重和谅解别人,是有教养的人的重要表现。比如在接待投诉的客人时,文秘人员不能以一种很不耐烦甚至是厌恶的态度待客,这样只能将矛盾更加尖锐化。文秘人员应该尽量去理解客人的情感,做一个好的倾听者,以周到和热情的服务安抚客人的情绪。
有学识
有学识是建立在知识和涵养的基础上,作为文秘人员,需要尽可能涉猎多领域的知识,并且在待人接物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显示自己的涵养。以接待投诉客人为例,客人的投诉可能是针对公司的产品或服务,文秘人员应该对本公司的业务有充分的了解,以专业的知识为客人提供可能的问题解决方案。
< class="pgc-img">>除了日常生活中的用语之外,文秘人员在接待工作中的常用语如下:如果表示欢迎的时候使用“欢迎光临”;表示承诺时使用“我明白您的意思了”;衷心表达歉意时使用“十分抱歉”;表示过意不去时使用“不好意思”;表示需要对方等待时使用“您能稍微等一下吗”;让对方等候了一段时间时使用“让您久等了”。
对于一些刚刚上岗的新人,在接待工作中用语不当的情况时有发生。除了过于口语化之外,还有其他五种常见的用语不当情况:
一、主客不分
职场用语中有些词语是带有主客关系的,有些只能由来客使用,如“拜访贵公司”、“我有幸拜读”等;有些则只能由文秘人员使用,如“光临敝公司”、“请您过目”等。这些词语用错了容易闹笑话。尤其是作为新任员工,更是容易犯这样的错误,比如,在接待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听到这样的对话,客人询问:“请问您贵姓?”文秘人员不应回答:“贵姓李。”,而应回答“免贵姓李”。如果文秘人员说:“请问您拜访敝公司有何事?”也是不对的,对来客的来访应使用如“莅临”、“光临”这样的字眼,“拜访”应是来客所使用的语言。这种主客不分的情况容易造成一些笑话,更会让来客觉得文秘人员缺乏专业水准。
二、过于随便
有时候,来访的客人可能和文秘人员比较熟悉,为了显示自己与来客亲近之意,有的文秘人员就会显得比较随便,甚至问及一些涉及隐私或者禁忌的事,比如一见面就问对方“跟朋友吹了没有”,或是“现在还吃不吃中药”这类的话语,即使是很熟的客人,听到这种问候也会觉得不快。在公共场合,面对熟悉的客人,要尊重他们,顾念他们的感情。
三、过于郑重
有句话叫过犹不及,在接待工作中这句话也同样适用。对于见过多面的客人,中国乃礼仪之邦,凡事总讲个“礼”字,人们总认为“礼多人不怪”。可是在有的场合中,说话过于郑重却并非好事。尤其是在接待外宾的场合,根据对方的习俗,相应地称呼对方,例如,接待来自美国和欧洲的客人,对方可能更喜欢别人称呼自己的名字,就不必一直郑重其事地称呼对方“XX先生”或“XX女士”。
四,使用公司的专业术语
公司的专业术语经常是一串文字的缩写或是代表特殊技术,比如对来客提到TQ(Total Quality全面质量)、CPU(电脑的中央处理器)、FCA(贸易术语,交至承运人)等等。对来客使用这些用语,除了对方可能听不懂之外,还隐含了强迫对方认同专业的炫耀心理,可能会让对方感到不受尊重。
五、使用口头禅
有些口头禅只属于某些文化族群才懂,比较适合非正式的场合。如“真的假的”“不是吧”“杯具了”等等。作为公司员工,跟客人沟通,要尽量避免这些口头禅出现,以免造成对方尴尬、误会或是满头雾水,从而影响个人形象与公司形象。
< class="pgc-img">>工作技能库为你助力“团队轻学习”,打造“点-线-面-体”:
点:注意来访接待中的用语
线:来访接待技能
面:行政管理力
体:工作管理
>学几句客套话
客套话,是人际交往中相当普遍的语言现象。交际往来常用的应酬套语,往往就如润滑社交齿轮的油,能减少“摩擦"、噪声"。
请人办事说一声“劳驾",送客临别讲一句“慢走",显示出你礼貌周到、谈吐文雅。
擅长外交的人士,像精通交通规则一般熟谙客套。正如培根所说,得体的客套同美好的仪容一样,是永久的推荐书。
“客套”对服务业来说尤为常用,益显重要。有的外国商店就对使用频率高的最必要的客套用语做了规定,店员能纯熟运用。
顾客买好东西,店员马上会说:“谢谢您经常光顾!"顾客提出某种要求,店员会回答:“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即使店员很快把顾客要的东西递上,也常常打招呼:“让您久等了!"如果店员一时忙得来不及接待,那更是连连致歉:“对不起,对不起!"
不用说,这些彬彬有礼、热情洋溢的话语,一定会使顾客如沐春风,心里暖和。
安慰的方法与技巧
如果你的朋友因某件事情伤心而痛哭,你不要劝他不要哭,而应当让他痛痛快快地哭。
等他心中稍觉平静时,你就可以说几句劝勉的话。这时哪怕是一句,其效果抵得上在此之前的一万句。
所以,对这类人,不要贸然地触及他的伤痛,而要善于等待,抓住最好的时机来安慰他们。
< class="pgc-img">>下面介绍一些安慰的方法与技巧。
1.安慰重病者家属
安慰重病者家属,应从侧面入手,谈些平常的生活小事,让他们放宽心,不要沉浸在痛苦中,做好精神准备。
2.安慰残疾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有严重身体缺陷的残疾人,他们长期坐卧病榻,遭受病魔的折磨,有时会变得十分暴躁,生活枯燥无聊。
所以,安慰他们不能带着怜悯,要维护他们的自尊;要讲些鼓励的话,激励他们对生活的渴望和热忱。
3.安慰失恋者
热恋中卿卿我我的男女突然被对方抛弃,失恋者百思不解,悔恨交加,精神恍惚,肝肠寸断。
想使他们摆脱失恋的阴影,必须从整个人生舞台的角度进行安慰,使他们重新振作,面对现实,追求新的生活。
4.安慰离婚者
离婚是一种难言的悲哀。对任何一方都要劝其豁达一些,重新建立新的生活。
安慰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同情,让他们在品尝痛苦之余,认识到生活中还有美好的一面。
5.安慰死者家属
劝慰失去亲人的家属既要劝其“节哀”、“想开点”;
又不能不让他们哭,因为哭是一种宣泄,只有让他排除心头的忧伤,精神上才会好受些。
另外,生活中还有许多人,如失业者、落榜者等都需要别人的安慰,有人伸出温暖的手使他们摆脱痛苦,一定会使他们感到莫大的安慰。
但是,要使安慰有效果,必须掌握好安慰的方法,否则将会事与愿违。
人的一生摆脱不了痛苦,对不幸,不仅需要自己坚强起来,更需要别人的安慰。
真正的安慰不仅能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温暖,更能给予我们征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形成我们日常接触的简单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中我们总是面对着别人,同时也在被别人面对着,彼此就如同是对方的镜子一般!
< class="pgc-img">>在交际中,如能根据交际的情境、氛围、场合、对象,对自己应扮演的角色迅速及时准确定位,那么,无疑会在纷繁多变、千差万别的交际活动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