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完奶茶才发现那个扁扁的咖啡色三孔管不是搅拌棒而是吸管……”最近,不少太原“奶茶爱好者”发现许多品牌不约而同地把吸管换成了三品管。1月16日,记者采访时发现,对这个小举动,市民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有的说“原来用三品管喝奶茶真的更香!”有的则表示“吸得腮帮子疼”。
最近,奶茶圈又在搞事情了:奈雪、霸王茶姬、沪上阿姨等茶饮连锁品牌,在搭配鲜奶茶时,集体在用一种叫做“三品管”的吸管,这种吸管一管三孔,每个孔都较小。1月16日,记者在中正天街的霸王茶姬门店内看到,门店点单的醒目区域提示,“三品管是原叶鲜奶茶系列专用吸管,一品茶香,二品茶味,三品茶韵。”附近一家喜茶店店长也表示,店里的轻乳茶出杯,一般都配备“三品管+(小料配备)粗管”,外卖也是如此。“(三品管)在门店消耗的速度和其他吸管差不多。”
茶饮店的吸管变化,看似很小,却在社交平台掀起了一波大讨论。采访中,有的市民认为三品管能够实现“小口慢饮”,避免“囫囵吞枣”,更容易突出奶茶中的奶香。有的表示“难吸”,一顿下去腮帮子都得肿一圈。
尽管市民们像发现了“新大陆”,但三品管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有网友还挖掘出肯德基、麦当劳使用吸管式搅拌棒的时间更早,品牌还科普过“小吸管有大科学”的秘密:“空气流动会降低热饮的温度”。把吸管做得更细,奶茶或咖啡就会变得更好喝吗?瑞幸咖啡星悦茂店工作人员表示,同一杯饮品,用不同的吸管喝,会体现出不同的口感。“口径越小的吸管,越能使饮用者感受到更细致的饮品风味。”
记者购买了霸王茶姬的大杯“伯牙绝弦”奶茶和茶百道的大杯“茉香奶绿”,发现用普通粗管喝,没喝几口就见底了,如果用三品管确实从“吨吨吨”的大口喝茶变成“啜一口”的细斟慢酌。加价不加量,能从心理上让消费者感觉更实惠更耐喝。
综上所述,如果消费者平时就喜欢细嚼慢咽,不疾不徐,用心品尝的话,那么这种三品管就很适合;可如果消费者平时习惯了大口喝奶茶吃小料,那还是传统吸管更适合你。但并非所有奶茶都适合用三品管,一般是纯茶或轻乳茶比较匹配,而且探访中,奶茶店都还是很人性化,消费者开口想要换吸管的话一般都会更换。那么,你喜欢三品管还是普通吸管呢?
太原晚报 记者 陈珊 文/摄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第 3662 期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余从
“按照这个关店速度,
明年品牌可能就要消失了”
壹览商业对比过去三个月品牌开店数发现:
CoCo都可、1點點、黑泷堂等我们熟悉的初代网红奶茶品牌,门店数量正在持续性逆增长,现存门店以每个月减少50-100家的速度持续收缩。
其中,黑泷堂已经亮起“濒危”预警。
据壹览商业报道:黑泷堂7月份现存门店数为737家,到10月下旬,这个数字已经将将500出头。如果按照这个关店速度,黑泷堂明年也许就会和大家告别。
从品牌社交媒体账号信息来看,黑泷堂还在努力,做了门店形象升级、也在陆陆续续地推出新品。
黑泷堂成立于2008年。那时候,新茶饮还没有成为红海,黑泷堂凭借差异化的“黑系奶茶”定位,一马当先,靠直营模式一口气开了200来家店。
在那个年代,黑泷堂是进军茶饮行业学习的标杆之一。据品牌官方数据,黑泷堂高峰期门店数达到2400多家,并已经出海到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
这是什么水平?黑泷堂巅峰时期的门店数量和出海情况,和今天的喜茶、霸王茶姬差不多。
遥遥领先其他茶饮品牌好几年的黑泷堂,为什么走到今天的局面?
其实,细究初代网红奶茶品牌的门店情况,会发现:和黑泷堂同一时代的“初代奶茶网红”,如CoCo都可、1點點、贡茶等,都已出现品牌老化迹象……
有谁曾经不是被光环围绕
作为奶茶界的初代网红,不仅是黑泷堂有着光鲜的历史故事,CoCo都可、1點點、贡茶等也有着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 CoCo都可
在1997年诞生的CoCo都可,经过了21年的漫长发展,终于在2019年全年新增千余门店后,全球范围门店总数达到了4000+,迎来品牌历史上的高光时刻。
但这一时刻似乎只停留在了2019年,从这一年往后,CoCo都可的新增门店数量连年下降。据DT商业观察统计:直至今年上半年,CoCo新开出250家门店,关停304家门店,开始呈现出负增长趋势。
- 1點點
和CoCo都可有着相似发家历史、相似扩张步伐、相似门店量级的1點點,2018年9月有着1341家门店。截止到2021年12月,1點點官方小程序显示其门店数量为3712家,品牌规模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实现或接近翻倍。
然而,据公开数据显示,从2022年年初至今,1點點共计开出331家新店,门店总数目前为3078家。计算后可知,在这两年时间里,1點點共计闭店965家。
- 贡茶GONGCHA
面临这种困境的还有贡茶GONGCHA。一边开店、一边闭店,开的还没有闭的快,说的可能就是贡茶。根据网络公开数据显示,贡茶从2019年开始,每年基本上维持着新增100+门店数量,但5年后,贡茶总门店数为235家。
以下为初代网红奶茶品牌过去5年新增门店数情况汇总:
◎来源:网络公开数据
>“初代奶茶网红品牌”门店数量的衰减,在购买便利性上有着最直观的体现:
“在线上下单X品牌的奶茶后,拿着券准备到店核销,没想到店家准备关门跑路了,说是给我退款,两天了还没有退掉。”
“最近coco门店越来越少了,原来一条街上有好几家,现在想喝一杯还需要特意去找。每天都有新的茶饮品牌冒出来,coco的分量肉眼可见的低了……”
“一点点你能不能争点气,家门口其他奶茶店都在开,凭什么你家不开了!你可是我心中白月光一般的存在啊!”
……
从网友们或是追忆、或是惋惜的评论中,能感受到这些初代奶茶网红,曾经是许多人的“第一杯”奶茶,为现在的新式茶饮品牌培育了大批量消费者,奠定了消费基础。
也是很多人眼中“白月光”一样的存在。
初代奶茶网红的危机
有着多重诱因
初代奶茶网红式微。
但在这个过程中的故事主角,奶茶品牌自己,也有许多不得已的因素。
初代网红奶茶这些年,遇到了这些挑战:
1、“李鬼”声量大过天,老网红们陷入山寨风波
初代网红奶茶品牌鼎盛时期,消费者品牌意识没有今天这么强,山寨品牌更是极其猖狂。市面上各种五花八门、商标相近的品牌如雨后春笋,数不胜数,拔地而起。
从今天还存在的山寨贡茶品牌数量,可以一窥当年山寨品牌张牙舞爪的气势。
贡茶本身目前还有235家店,“古御贡茶·手抓饼·小吃”有110多家店。此外,市面上还有三品三贡茶、四季奶盖贡茶、御品贡茶、满客贡茶、台湾贡茶等近10个“贡茶变体”,这些“变体”各自也都有小几十家店的规模。
◎贡茶的各种变体 图源:网络
>同样,黑泷堂也是一个因为山寨品牌盛行、一下子从直营转向加盟的品牌。当年,200多家直营店的黑泷堂出现多个模仿者,品牌总部发现,有个模仿者开加盟店,一口气开了400多家店,快到自己两倍的量。于是黑泷堂开放加盟,快步奔跑。
2、品牌定位进入尴尬期,在追求品质和性价比之间反复摇摆
初代网红走红,让所有人看到了新式茶饮的商机。入局者、模仿者涌入,蓝海渐成红海,内卷由此开始。
2017年,以喜茶为首的新式茶饮品牌掀起新茶饮时代,现制芝士水果茶成为茶饮届顶流社交货币。喜茶、奈雪的茶从一开始就把自己立在了高端新式茶饮的定位上,用“鲜果”打天下。面对喜茶、奈雪的茶没有品质优势的老网红们,猛然间发现,自己的价格优势也正在被蜜雪、甜啦啦蚕食。
这时的品牌亟需一个差异化的标签,告诉消费者“我是谁?为什么要选我?”
◎喜茶门店
>3、产品结构相对单一,缺少更多爆品支持
现如今,中部价格区间已然成为了茶饮品牌最为拥挤的赛道,这个价格区间跑出了众多千店品牌,这些品牌高频上新,且创新能力在线,创造出多个大单品,是各个区域的“性价比王者”。
而初代网红品牌,给人的记忆似乎一直比较单一。
许多消费者表示,他们对CoCo都可、1點點的记忆还停留在“百香果双响炮”、“四季奶青”的阶段。虽然品牌后期也和其他茶饮品牌一样,尝试推出新品吸引消费者注意,但离爆品似乎总差那么一步。
初代奶茶网红
会成为时代的眼泪吗?
被多重挑战重围的初代奶茶网红,绝对不是没有想过应对方法。
觉察到自己似乎难以与新一代消费者发生链接后,初代网红们也在尝试跟上当下餐饮潮流。
比如说,做联名。去年10月,CoCo都可和大热IP库洛米联名,并同步推出众多精心制作的周边产品。
在宣传推广方面,CoCo也十分尽力,和当下主流的几大平台合作,通过直播等多种方式为品牌引流。这次的系列活动,让许多新一代消费者认识到了解到CoCo都可,成为CoCo都可的新顾客。
除了联名,初代网红们也开始借鉴新网红的菜单。去年,瑞幸咖啡生椰拿铁爆红,行业掀起“生椰”风潮,初代网红们也不例外。其中,黑泷堂甚至直接开用新菜单,把老产品全部替换。
初代奶茶网红们,也在努力地想要跟上潮流。同时,也有一批消费者在持续关注初代网红的动态,想要让相伴自己青春的品牌更多机会,走得更远。
但未来最终如何,还要看品牌自身的发展。
饮品牌们在卷完价格、联名、配料表后,现在又开始卷吸管了。
近半年来,茶理宜世、霸王茶姬、奈雪的茶、沪上阿姨等茶饮品牌,相继采用了一种“新吸管”——三品管。
“三品管”顾名思义,由三根细吸管组成。
三品管究竟有什么来头,它能让奶茶更好喝吗?
三品管让茶饮更好喝?
为什么要推出三品管,它有哪些用途,我们先来看看茶饮品牌们都是怎么介绍三品管的。
茶理宜世在点单页面提示,原叶鲜奶茶更推荐使用三孔吸管,使用三孔吸管使茶汤流速变慢,让高扬茶香在口腔内停留时间变长,更能细品优质茶香。
茶颜悦色将三品管定义为“不是用来吸的吸管”,而是“挑棒”“搅棒”,即这根吸管是用来“挑奶油吃”和“搅拌奶茶”的。
霸王茶姬对三品管的用法则有不同解释,在门店的海报上写道:三品管,原叶鲜奶茶系列专用吸管,一品茶香,二品茶味,三品茶韵。
吸管这么不起眼的东西,不写在海报上,大家还真发现不了。
书亦烧仙草则将三品管定义为“鲜香奶茶专属吸管”,对“三品”的解释与霸王茶姬略有分歧,宣称“一品茶香,二品花香,三品奶香”。
古茗对三品管的官方宣传是“一口闷,不如三口香”,将三品管列为轻乳茶的“标配”。
综合下来,茶饮品牌们推出三品管,是因为其能细品茶饮的香气、风味及口感层次。
三品管是怎么做到的?
常用的粗吸管口径大,入口多且快,自然难以喝出茶饮的风味。而三品管够细,能减缓茶汤流速,从而能还原茶饮细腻的层次感。
除了提升口感,三品管还能增加香气,使人觉得饮品更好喝。
三品管的相邻管之间有凹陷缝隙,使嘴唇无法将其完全包裹,在吸入过程中会将部分香气一并吸入口中。而通过三品管吸入的饮品香气,能使人获得更好的饮用体验,因为人的鼻后嗅觉会影响对食物味道的判断。
在古茗官方的介绍中还提到,三品管是由“两孔管”升级而来。
饮品的两孔管曾是肯德基的专属“咖啡吸管”,在肯德基的官方微博介绍中提到:扁扁的咖啡吸管有给饮品降温的功能。
无论是两孔管还是三品管,管与管之间凹陷的部分,增加了吸管外壁的散热面积,有利于降低入口饮料的温度,减少热饮烫嘴的风险。
为何“三品管”在这个秋冬突然引发关注?业内人士认为,这与轻乳茶的大行其道、消费者对体验感的新鲜追求有关。
一方面,低糖、低脂、无小料的原叶先奶茶形成一股风潮,但由于奶和茶的密度不同,较浓郁的部分往往集中在中上层,为了突出轻乳茶的层次,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纤细多孔的“三品管”,让中下层的茶汤流速减慢,最大程度地为消费者还原轻乳茶的细腻清香。
另一方面,体验感已成为消费者购买奶茶的一大衡量标准。除了包装设计、IP联名、食材DIY等形式,耗材创新也是一个突破口,“三品管”让人们从大口“吨吨吨”转为细品“嘬一口”,这种新鲜体验本身就是一种情绪价值,容易在社交媒体上形成讨论,为品牌带来营销热度。因此有网友指出,“这应该是一个营销手段,这样你就可以抱着喝很久,行走的广告牌”。
但,三品管能不能让奶茶更好喝,还要看消费者个人嗅觉味觉的发达程度。
不过能肯定的是,三品管大概率不会让奶茶更难喝。想当年,奶茶界横空出世的纸吸管,才是真的让奶茶难以下咽,以至于网友们吐槽:没什么能让我戒掉奶茶,除了纸吸管。
那些年虐过我们的纸吸管
纸吸管代替一次性塑料吸管,全面占领市场,源自2021年开始实施的史上最严“禁塑令”。
推出后,不少人觉得难用,“剥夺了喝奶茶的快乐”,纸吸管频频被骂上热搜。
长三角消保委联盟于2021年发布的《长三角禁限塑新规消费侧研究报告》显示,56%的受访者不愿意使用纸质吸管。
纸吸管究竟有多难用?
首先,纸吸管很难戳破奶茶的封口膜。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一项吸管压力测试表明,纸吸管的硬度只有塑料吸管的一半。而奶茶杯的封口膜通常会选用PE、PP、PET等食品级塑料,硬度比纸吸管高得多。在使用纸吸管时,往往需要对准杯盖同一个地方,戳上三四次才可能戳开。
纸吸管不仅强度差,形状也不够尖。纸吸管因回弹性较差,需在不变形的情况下锯断或使用镭射切割,因此切面是圆滑的椭圆,就更难戳破塑封膜。
而纸吸管还可能导致奶茶变味,则是大家最大的槽点。除了纸张自带的味道,纸吸管似乎还有点别的味道。据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的监测结果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黏结物质也存在异味,有些纸吸管还经历过漂白工序,会产生更多有异味的物质。
除了饮料变味,纸吸管还可能导致“堵”管。
纸吸管的吸水性比较强,而小料在液体中浸泡膨胀、表面水分较多;经过吸管内壁时,小料的水分子被吸到纸吸管原材料纤维的内壁中,容易被粘住,出现吸不上来又吹不下去的尴尬。
如果遇到“堵”管,千万别觉得缓一缓就可以吸动了,因为纸吸管在饮料里泡时间长了,存在“散架”的可能。
不少网友反映:纸吸管泡着泡着就“散架”了。
由于纸吸管是通过黏结物质制成管型的,泡久了就会像信封上黏的邮票一样,被水泡开,在热饮这种高温液体中则散得更快
再次,纸吸管的成本也不低。
据AI财经社报道,市场上同一规格的塑料吸管2分钱一个,以针叶浆、阔叶浆为原料的纸吸管则要8分钱一个。
最后,纸吸管还有个最大的问题——“伪环保”。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指出,从砍伐木材原料到生产加工,纸吸管的能耗和排污对环境的影响相较于塑料吸管,并不具有优势。
此外,纸吸管与塑料吸管相比,安全性也不见得更高。
比利时一项研究对餐馆和零售商的39个品牌纸吸管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90%的纸吸管都含有“多氟烷基物质” (PFAS) 的化学物质。PFAS 对人类、动物和环境都有潜在的危害,而且分解速度非常慢,可以在环境中积聚并存在数千年。
看来,纸吸管并不是代替塑料吸管的最优解,而吸管的研发者们也不只有这一种替代产品。
空心意面能当吸管吗?
塑料吸管污染环境,纸吸管又体验感差。“进退两难”之下,人们脑洞大开,比如有网友表示,是不是可以用空心意面当吸管。
意大利面的“空心”,本是为了让面条内部的水分更容易散出、便于长时间保存,而意大利面表面积的增加也能吸收更多酱料,让其口感更佳。
除了“造型”适合当吸管,空心意面泡不烂的特点,也使其具备当吸管的潜质。泡不烂是因为意大利面使用了硬质的小麦品种,高密度、高筋度,这也是有人觉得意大利面硬邦邦的吃不习惯的原因。
但其实,拿意大利面当吸管用,早有人这么干了。
为了减少塑料吸管的使用,英国公司Stroodles早在2019年就已使用意大利面制作吸管。由于吸管的原料为水和小麦,它会自然降解,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用完后可以归入厨余垃圾。
在电商网站上,还能搜索到一种“可食用吸管”——淀粉吸管。它是以小麦等农作物淀粉为原料制作的吸管。
因为可乐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当淀粉吸管或纸吸管插进可乐中,粗糙多孔的表面就会产生很多小气泡。这些小气泡就会成为二氧化碳的凝结核(起凝结核心作用的气溶胶质粒),使二氧化碳快速从可乐中释放,导致可乐喷涌而出。
想要好好享用可乐,还是用塑料吸管保险。但想要捉弄朋友的话......淀粉吸管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话又说回来,茶饮界这一轮又一轮的吸管内卷,是不是商家也在捉弄消费者……
参考文献:
[1]许嘉垅,吴铭洋,汪友路 & 张学斌.(2022).“限塑令”背景下环保吸管的研究综述和展望. 当代化工研究(13),7-9.
[2]陈妍.(2022).小吸管,大问题. 环境教育(05),65.
[3]把科学带回家:最近喝奶茶流行“三品管”?粗、细吸管的味道真的有区别吗?
[4]万能编辑部:不硬、难插、易软的纸吸管,为什么只能选它?
[5]36氪:三品管”火上热搜,古茗、霸王茶姬都在用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新闻
责编 | 李各力
编辑:李各力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