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16日,央视财经报道“网红奶茶花1个亿打假7000家山寨店”,受到多方关注,一度冲上热搜第一。
2月17日,报道中提到的奶茶品牌“鹿角巷”在其官方微博发布声明,表示“对商标注册细则不详,让假店钻了法律空档”,对此深表歉意。
赵羽喜欢喝奶茶,同时梦想开一家自己的奶茶店。2018年9月的一天,她点击了一个品牌加盟的弹窗,留下了联系方式,立刻有客服人员联系她。随后,赵羽先是交了30多万元的加盟费,然后又投资了60多万元,开了一家奶茶店。但奶茶的口味却被很多顾客质疑。
某奶茶加盟店店主 赵羽:好多粉丝来了之后在店里喝,会问口味怎么不一样呢?很多粉丝就不再来了。每天都是在煎熬当中边赔钱边做,当时房租每月28000元,再加上水电费每月大概是4000元,一直坚持到2019年12月份,大概赔了得有一百三四十万元。
开店一年多后,赵羽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
某奶茶加盟店店主 赵羽:在2019年12月底收到了这个电话,他说您开的是一家假店,我当时都懵了,怎么可能是假店?受骗的加盟商还有很多,当时有7000多家跟我一样被骗的。后来正规品牌方把我叫到了公司,首先有商标注册证,等我尝了产品以后我才确定这才是真的。
随后,赵羽更换了设备和原材料,店铺的经营也扭亏为盈。
这家茶饮品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2017年初开了第一家店后,品牌方在当年的9月份开始申请注册餐饮服务类商标。在这期间,山寨门店的开店速度远远大于正版店铺。
某奶茶品牌首席执行官 赵越超:最夸张的时候我们全国只有114家直营店,假的店有7000多家。当取得商标以后,进行一个打假和拆除招牌的行动。经济成本的话,就达到了一个亿左右。
据了解,商标共有45大类,需要分类别进行注册和保护。这家茶饮品牌企业介绍,一开始,他们只注册了第43类餐饮服务商标,而忽略了第30类方便食品与第32类啤酒饮料的注册。在清理了7000多家山寨门店后,市场上却又出现了大量的山寨冲泡类奶茶。
某奶茶品牌法务部经理金文博:这些冲泡类的产品一般都在超市里面,维权的过程跟门店类其实是相似的。诉讼维权的时间周期基本上是在半年到一年之间。
业内专家表示,商标的注册与保护,直接关系到连锁品牌的健康发展。而大量假冒的山寨版品牌加盟,也需要仔细去辨别。
转自:央视财经
来源: 哈尔滨日报
木兰
哈尔滨,一下雪就美得像童话世界的城市,如迪士尼乐园承载了许许多多成年人内心保有的童话梦想,如动画片《冰雪奇缘》里冰雪世界的冰雪大世界乐园,出现频率最高的漂亮且透露出些许神秘感城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结冰的江面上滑冰、玩耍的孩童。没感受过冬季的哈尔滨,旅程一定是不完整的。
冰雪大世界
动画片美就美在构筑了一个个妙趣横生的世界,点燃对生活的热情。毫无疑问,近年来最受大小朋友欢迎的动画片必有《冰雪奇缘》。片中那座晶莹剔透,闪闪发光的冰雪城堡令多少人向往,冰雪大世界就是让你相信,依然有童话般的浪漫存在。
今年的冰雪大世界将集合并展示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希腊等十七国的人文风情及哈尔滨城市特色。穿梭于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俄罗斯莫斯科驿站、爱沙尼亚之门、拉脱维亚圣彼得教堂、希腊雅典剧场等来自中东欧国家的经典建筑,在冰雪大世界,过一天童话般的生活。冰雪大世界预计在12月25日开园。
太阳岛
冬日的太阳岛充溢着白色的浪漫氛围,岛上遍布俄式别墅建筑。上个世纪,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与苏联十月革命的成功,大量的俄国和欧洲侨民涌入哈尔滨,他们在太阳岛上修建房屋,建造度假的别墅餐厅,并在这里狩猎、钓鱼、野餐、野浴,这些充满异国情调的建筑成为了太阳岛上独特的人文景观。
中央大街
酷似俄罗斯街道的中央大街汇集了众多异域风情的建筑,它也是一条拥有百年历史的商业街。跟随音乐,将马迭尔冰棍、哈尔滨红肠、俄式餐厅等尝个遍。
松花江
中央大街的尽头便是松花江,此时江面早已冰封千里,在这里可以滑冰、玩雪圈、骑冰上摩托车,还可以感受站在松花江上的感觉。相信这是大部分南方孩子不曾有过的体验。
中华巴洛克
旅途中,深入探访当地人的生活圈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老道外是哈尔滨的历史老街区,数十条老弄堂串起20世纪初老哈尔滨人与现代哈尔滨人的生活方式。经过全面维护和改造后的老道外,被称为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保护街区。除此之外,不妨静下心体会这些老建筑的美妙之处。
中华巴洛克
20世纪20年代,民族资本家开始在道外买地置办家业,当时风靡整个世界的巴洛克风正好迎合了他们的需求。而由于道外“前店后厂”的商业模式,传统的中式四合院的“居住和仓储”功能被运用到了巴洛克建筑中,蝙蝠、石榴、金蟾、牡丹等吉祥意义的中式团案用在立面造型上。后来,一位叫西泽泰彦的日本学者将这种建筑风格取名“中华巴洛克”。
雪乡
雪乡
我是在十二月初去的雪乡,当时整个村落已经被皑皑白雪覆盖,夜晚灯火通明时煞是好看。近年来,雪乡因“贵得离谱”、“宰客”等负面新闻登上热搜。其实每个人对价格的敏感度不同,就好比一杯奶茶20元,必定有人觉得贵,有人能够接受。值得注意的是,去雪乡一定要做好攻略,对整个旅程有大致心理准备,以防因价格、住宿环境、景色与想象有落差而玩得不愉快。在交通方面,不建议报当地的低价团,可以选择雪乡直通车。
亚布力滑雪场
去东北自然是不能错过滑雪,更何况,大多自然雪场都聚集在北方,而人工雪场与自然雪场的体验更是天壤之别。
亚布力滑雪场位于尚志市,距离哈尔滨193公里,自哈尔滨出发,可乘火车或汽车到达亚布力滑雪场。亚布力滑雪场清朝时期为皇室及满清贵族的狩猎围场,是国内最大的滑雪场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雪上训练中心,设有初、中、高级滑雪道,以及环形越野雪道,雪上娱乐项目。
滑雪场内有别墅、青年公寓等不同等级住宿环境,山顶、山腰、山下有多处酒吧、快餐店、购物中心等设施。
最后要提醒的是,如果你是第一次去东北,一定不要小看零下十几度的天气。你可以将手放进冰箱的冷冻室感受下,不戴手套在哈尔滨室外行走就是这种感觉。冬季的哈尔滨最低温度可达到零下30℃,而雪乡、亚布力滑雪场的温度则会比哈尔滨低4-5℃。因此,首先要注意服装够保暖,类似厚羽绒服。其次,要保护好手、脸和耳朵,在东北,你可能不觉得冷,当你拿手机拍照时,仅仅按快门那几秒钟,手就冻麻了,不做任何保护措施的脸和耳朵也会冻得受不了。
责任编辑:李淑平
校对:栾梦
日,一段冰城爱心市民凌晨给劳作中的环卫工人送热饮,然后免费送外地游客回酒店的短视频火了。记者多方辗转,联系到了视频中的爱心小哥,还原了冰天雪地的城市中,人与人之间温暖传递的过程。
凌晨三点半,他给环卫工送去热饮
冬日凌晨的中央大街,异常安静,与白天人群川流不息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一位身穿白色冬服、黑色裤子的年轻人,将一杯杯奶茶陆续送给正在街上劳作的环卫工人……他没想到的是,这一过程被一名外地游客用相机记录了下来。
这位送热饮的年轻人叫迟海崴,今年26岁,刚刚走出大学校园两三年。他给环卫工人送奶茶的时间发生在2月2日凌晨三点半左右。那晚他一共买了10杯奶茶,花了大约一百多元钱,“能看到的,在街上干活的环卫工人,都给了一杯。”
迟海崴告诉记者,这段时间哈尔滨冰雪旅游火了,父母在中央大街附近开的店铺生意也很好,他每天很早就到店里帮忙,“每天上班时,看到在街上劳作的环卫工人特别辛苦,就想着给点力所能及的帮助,送上一份温暖”。他提前在网上预订了很多奶茶热饮,跟店家约好凌晨来取。
“自己做的都是小事,根本不算什么”
“作为一名哈尔滨人,自己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感受到了城市中太多的温暖,我也想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迟海崴当天送完奶茶后,开车免费将一名山东游客送到了哈尔滨火车站附近的酒店。
“当时一名男士,有点犹豫问‘不是南方小土豆能坐吗?’”迟海崴回忆,“因为自己的车上张贴了免费接送南方游客的标志,所以一般情况下,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并不感到意外。但是,那天是凌晨三四点钟,遇到这样的情况着实有点吃惊!”迟海崴说,当时看到这位游客很友善,于是就邀请他上车了。从中央大街到哈站附近,大约4公里左右的路程,开车10分钟左右就到了。
当天,这名游客让迟海崴在酒店门口稍等,要把迟海崴送奶茶的照片打印出来送他,“之所以没有等,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做的这些都是小事,根本不算什么。”同时,他还着急早点赶回父母的店里上班,于是就直接离开了。
迟海崴说,当时他看到对方一直在拍摄,但真没想到这段视频日后能在网络上传播起来。后来,一个朋友在短视频平台刷到视频,他才知道自己的事被很多网友看到了。
“都想服务好外地游客,群里第一天就有50多台车出动”
今年冰雪季开始后,免费接送游客成了迟海崴生活中的日常。去年12月份,他被一位朋友拉进了一个专门免费接送南方游客的爱心车主群,群里大约有150名冰城车主。这个群发起活动的第一天,就有50多名车主参与免费接送外地游客。“哈尔滨这么火,大家都想着服务好外地游客,为自己的城市做点贡献。”迟海崴说。
迟海崴根据群里的安排,在自己不忙的时候到中央大街、冰雪大世界、中华巴洛克等人流较大的景点附近接送南方游客。由于很多游客住的酒店在江南,而冰雪大世界又是必打卡地,于是迟海崴经常江南江北开车跑。粗略地计算,从进群至今,他一共接送游客50多次,总共有超过百名外地游客坐过他的车。他自费加油的费用也花了上千元。
迟海崴在车身显眼位置贴有大大的免费接送游客的标识,但刚开始,很多人不好意思上车,宁愿等网约车或者打车。面对这种情形,迟海崴会主动询问对方想去哪里,自己的车可以免费捎上他们。后来,哈市越来越多的车主加入了免费接送游客的队伍中,新闻媒体也报道了这件事后,有游客在景区门口看到他车身上的标志后,会主动上来询问是不是可以免费搭乘。
“渐渐地,我们和游客间似乎已经有了一种默契,”迟海崴说,一些游客上车后都会感慨,自己去过很多城市旅游,在哈尔滨感受到的温暖特别多。
这个冰雪季,有无数个“迟海崴”在传递温暖
在迟海崴看来无论是送热饮,还是免费接送游客,都是传递温暖的一种方式。在这个过程中,给别人带来温暖的同时,也是自己享受快乐的过程。
在免费接送游客的过程中,迟海崴经常会跟游客们聊天,“您从哪里来?打算在哈尔滨玩几天?”双方就此打开话匣子。车外冰天雪地,车内这一方小天地里,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与真诚凝聚成别样的温暖,彼此感觉到的是满满的舒适与惬意。“这也许就是,‘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感觉吧!”迟海崴说。
传递温暖的活动,迟海崴从小就开始参与。上初中的时候,他积极参加了不少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长大以后,尤其是经历了抗击新冠疫情,看到很多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舍小家为大家,更被这种无私奉献精神深深感动。于是,把温暖与爱心传递下去,也成了他的一种信仰与习惯。
事实上,这个冰雪季,哈尔滨的街头巷陌早已涌现出无数个“迟海崴”。他们用热情好客的诚意与力所能及的行动,传递着冰城的温暖,也凝结出哈尔滨在冰雪之外的独特城市魅力。
记者:霍亮
来源: 哈尔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