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走进这4名押运兵的生活,聆听他们成长中的酸甜苦辣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3
核心提示:行千里铁轨纵横交错,蜿蜒伸向远方。在风雨兼程的征途中,年轻的押运兵肩负沉甸甸的使命与责任,一次次圆满完成任务,也一次次感

行千里

铁轨纵横交错,蜿蜒伸向远方。在风雨兼程的征途中,年轻的押运兵肩负沉甸甸的使命与责任,一次次圆满完成任务,也一次次感受着别样的风景、寂寞与坚守。

本期“士兵面孔”,我们聚焦来自不同单位的4名押运兵,品味他们兵行千里的默默付出,聆听他们成长中的酸甜苦辣。

除夕烟花

■高明俊 张督都

【人物名片】李善亮,火箭军某团四级军士长,荣立三等功1次。

很多年过去,那片旷野上空绽放的烟花还是时不时浮现在李善亮脑海中。

那是一次特殊的押运任务,军列在祖国腹地来回穿行,从仲夏出征一直到年终岁末,李善亮在铁轨上漂了好几个月。有一段时间恰逢春运,铁路线异常繁忙,押运列车何时出发、几时抵达,很难有精确的时刻表。

列车一路走走停停,最终停在华中某地的一个无名小站。一大早,附近村庄传来“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将李善亮从睡梦中惊醒,一看日历,又到除夕了。

出生在甘肃兰州的李善亮是典型的西北大汉,一米八的个头,天生一双大脚,乡邻都说大脚走四方。这话真没错,入伍14年,他的足迹遍布南国密林、黄土高原、荒漠戈壁,常年战斗在漫漫铁道线上。

别看押运车威武雄壮,可李善亮和战友的日常活动范围却不足8平方米。这么狭窄的空间还被分为两部分:一半为设备间;另一半是生活间,有两张上下铺,一张小桌,对面是一组装备仪器柜,剩余的空间,放上一张板凳都困难。

李善亮入伍前就是体育健将,上学时课间休息都会跑去打篮球。在这8平方米的世界里“千锤百炼”,这个“80后”小伙已颇能耐得住寂寞。他说:“押运看的不是风景,而是心情。”

新年要有新气象。那天一大早,李善亮和战友就忙碌起来,给车厢来了场大扫除。被子叠得方正,床单平整舒展,狭小的生活间被擦得一尘不染。一对“福”字贴在车窗上,与朝阳相互辉映,为车厢平添了几分过年的气息。

清冷的小站,军列静卧,等待出发。李善亮和战友们一丝不苟地按程序检查车辆装备,时间在忙碌中悄然逝去。

天色擦黑,四周村庄里传来的鞭炮声越来越密,浓浓的年味开始在空气中弥漫。列车上,年夜饭也上了桌——热气腾腾的羊肉火锅、一盘炒青菜、一碟花生米。长期生活在铁轨上,不少押运兵都练就了一手不错的厨艺。每次单位会餐,大家总能端上一两盘拿手好菜。

滚沸的火锅发出“扑哧扑哧”的声音。倒上饮料,李善亮举杯:“尝尝我做的火锅,要是我妈做的,一定更好吃!”

“来来来,一起举杯,敬我们的父母!”车厢里热闹起来。

“快看,那边在放烟花。”吃着年夜饭,李善亮突然指向车窗外。夜空中一朵朵绚丽的烟花尽情绽放,映红了半边天,也映红了李善亮思乡的脸。

旷野空寂,烟花烂漫。那一刻,不知有多少战友在战位上与寂静为伴,与责任同行。李善亮眺望远方,眼前阖家团圆的和谐宁静,火树银花的不夜美景,正是他心中最美的图画……

青春诗集

■刘敏强 邓 鑫

【人物名片】刘金磊,武警湖南总队某部上士,荣立三等功1次,2020年被总队评为“优秀士兵理论骨干”。

“条条铁龙呼啸蜿蜒,载着希望和重托,我们驰骋在神州大地。”车厢昏暗的灯光下,刘金磊翻开手中的诗集,轻声诵读着其中一首诗。诵读声与火车车轮发出的“哐当”声交织在一起,悠悠地飘荡在战士们心头。

刘金磊手上的诗集,包裹着白色封皮,纸张光滑又干净,封面上用大号黑体字印刷着书名《诗与远方》。在刘金磊印象里,第一次见到这本诗集还是在首次执行押运任务的时候。

那年寒冬,列车一路向北。车厢里,还是新兵的刘金磊裹紧大衣缩在角落里。这时,一阵说笑声传入耳中。他睁眼打量着昏暗的车厢,只见战友们打着手电筒围在一起,好像在翻看着什么。

刘金磊好奇地凑过去,原来是一本陈旧的册子,页脚早已卷了边,泛黄的纸张上随处可见黑黑的手指印。“这都是咱们中队战士写的诗!”一名老兵笑着对刘金磊眨眨眼睛,语气中透着一股自豪。接过草稿本,刘金磊翻了几页——诗句有长有短,字迹不一,但都写得工工整整。

“班长,这都是咱们中队战士写的吗?”身边一名新兵探过头来,刘金磊的思绪被拉了回来,他点点头:“对,这都是咱们押运兵的诗。”

刘金磊曾抱着“历练两年就回家”的想法来到部队,没想到一待就是10多年。他积极工作、认真训练,先后执行过70多次押运任务。在这期间,这本越写越厚的诗集,既见证了刘金磊和战友们的付出和成长,也陪伴他们走过一段段孤单的旅程。

刘金磊至今都清楚地记得自己写第一首诗的场景。那天,列车停靠在某地的一处编组站,刘金磊下车警戒,却发现眼前的风景无比熟悉,原来自己的家就在这座山的后面。刘金磊沉默地望着山脚下袅袅升起的炊烟。由于押运任务全程保密,他不得不努力压抑着想给家里打电话的冲动。

正打算返回车厢,一转身,他发现班长也站在自己身后眺望着远处,眼圈微微泛红。刘金磊知道,班长家就在隔壁村里,他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接到任务前,正计划回家休假。

那一刻,刘金磊似乎读懂了坚守的含义,在颠簸的车厢里,刘金磊写下自己的第一首诗:“……最美的青春是什么?我不清楚。但我知道,坚守,是军人青春中最美的样子。”

一茬又一茬的士兵默默奉献又默默离开,留下的诗歌越来越多。刘金磊手上的这本诗集已经多次“升级换代”,从草稿本变成笔记本又成了印刷本,但“诗与远方”的名字一直没有变。刘金磊说:“小小的车厢里有战士们的诗,诗里承载着军人的青春和浪漫的远方。”

“大家快看!”刘金磊顺着战友指的方向,透过车厢的缝隙看到远处不断闪现的亮光,那点点斑斓正是万家灯火。多么令人欣慰的画面呀!刘金磊想起在这些温暖的灯光下,也有自己的亲人。他的思绪又开始飞扬起来:“列车拉响汽笛,城市的灯光渐远。我们带着家人的期盼,没入原野的寒夜……”

不期而遇

■吴绍健 王 晓

【人物名片】陈文进,武警云南总队某部上等兵。

清晨,列车穿过山洞,在群山之间绕行。路基两旁的白杨树渐次向后掠去,远处的山头上,笼罩着淡淡的白雾。

陈文进起身仔细检查押运货物加固情况。太阳升起之前,是一天中最凉爽的时刻。从车门吹进的新鲜空气,令人心旷神怡。

陈文进的父亲是一名铁路工人,他从小就生活在火车站附近。每当汽笛声响起,火车“哐当哐当”驶过铁轨,他就感觉自己的心也被带到了远方。刚入伍时,听说单位选拔押运兵,陈文进一下子来了兴趣,憧憬着可以乘着列车南来北往,走遍祖国大好河山。

想当押运兵,必须经过严苛的选拔和高强度的训练,不仅政治素质要强,单兵作战能力的要求更不亚于特种兵。陈文进下定决心,暗暗使劲,最终以优异成绩通过考核,如愿进入押运队伍。

湛蓝的天空、葱郁的树林、潺潺流淌的小河,列车驶过原野,第一次执行押运任务的陈文进简直着了迷。然而,这种愉悦感很快就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单调和寂寞。车厢内,战士们能够活动的空间很小,冬冷夏热,粉尘飞舞。

那天傍晚时,奔驰了一天的列车,缓缓驶入陈文进父亲工作的火车站。透过车门狭窄的缝隙,陈文进望着熟悉的站台,感受着熟悉的气息,心怦怦直跳。

“下车警戒!”班长急促的口令在耳边响起。容不得多想,陈文进快步切入自己的战位。由于保密要求,陈文进并没有告诉父亲自己在执行押运任务。此刻,他的视线快速环顾整个站台,查看有无异常情况。

突然,50米外一个身穿黄褐色马甲的熟悉身影映入眼帘。“是爸爸!” 陈文进心里一惊,这是他当兵1年多以来第一次见到父亲。红褐色安全帽下,是一张黝黑干瘦的脸,脖子被太阳晒得通红,汗湿的工作服紧贴着皮肤。

与此同时,父亲也从“橄榄绿”中瞥见了陈文进。他惊喜万分地挥着手,快步向车厢跑来。

“怎么不提前告诉我一声呢?”当看清儿子手握钢枪,神情机警地伫立在战位时,父亲停下脚步,站在原地不再说话。很快,他像想起什么似的,转身朝站台外侧的值班室跑去,消失在陈文进的视线中。几分钟后,当父亲拎着一大袋水果匆匆赶来时,火车已鸣响汽笛,准备开动。

“在部队好好干!”车厢大门缓缓合上,父亲急促的声音带着浓浓的鼻音。陈文进接过扔来的袋子,也不由得鼻子发酸。他望着父亲,拼命地点头。

车轮碾过铁轨,夕阳给大地镀了一层金红的外衣。列车轰隆,转了一道又一道弯,弯道旁满是摇曳的白杨。它们一株连着一株,排成长长一列,构成幻影、光线和思念。

握在手中的钢枪传来一股热量,陈文进的思绪从逐渐远去的家乡拉回,腰板挺得更直。

远方牵挂

■於娅娅

【人物名片】陈刚,陆军某部四级军士长,先后5次被表彰为“优秀士官”。

车轮与铁轨碰撞发出沉闷的声响,顺着狭窄的车门向外望出去,郁郁葱葱的树木逐渐倒退连成一片,一段旅程又一次开启。

绿皮车一路轻晃,穿过黑夜白昼,从一马平川到山峦起伏,从阳光和煦到寒风刺骨,少则几天、多则半月,陈刚随着火车穿越山海、感受四季。

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这是陈刚和战友们苦中作乐的自我开解。他望着昏暗的车厢,装备堆垛距离车顶只有不到1米,够宽敞却不平整,这是晚上战士们休息的地方。一大袋干粮、几大瓶水、一个保温杯和一本书,几乎是他全部的随行物品。

夏天车身滚烫,人在车厢内汗如雨下;冬天寒风从车厢的每一处缝隙钻进骨子里,让人无处躲藏。

不能喝太多、不能吃太饱,这是陈刚执行押运任务多年来总结的经验。由于火车只在特定站点停靠,他必须严格控制摄入的食物和水。这期间,一碗暖胃的汤饭、一次酣畅的洗漱都成了格外奢侈的事。

陈刚记得,一次火车行驶到河南某个站点,由于需要重新编组,他和战友在车厢内耐心等待。到了饭点,车站一位工作人员给他们送来工作餐。交谈中,陈刚了解到这位工作人员原来是一名退伍老兵。“懂你们的辛苦,这顿饭是我能为你们做的仅有的一点事。”那顿饭,陈刚吃得格外香。

路途的辛苦,陈刚从未向家中提起。因为无法经常陪伴家人,他把思念化作一个个包裹源源不断地寄到妻子手中。任务地点多变,他利用出发前的些许自由支配时间,精心挑选当地特产,宣威火腿、东北大米、海鲜干货……几乎都是吃的,来自五湖四海。妻子收到后,调侃他不浪漫,这些东西没法留下当个念想,最终都化作了舌尖上的美味。不善言语的陈刚把对儿子的爱也藏在礼物里。那年妻子生产在即,特意嘱咐他回来时给即将出世的孩子准备一份心意。任务返程前,他在首饰店挑花了眼,一个小巧精致的长命锁最终跟着他一路颠簸回到家中,挂到孩子的脖子上。

转眼,儿子已经6岁。陈刚留在家中的一套旧迷彩服成了小家伙的最爱,他经常念叨要像爸爸一样成为解放军战士。视频时,儿子喜欢把偌大的迷彩服穿上,端着玩具冲锋枪,大声唱着歌。视频两头,陈刚和妻子经常被逗得捧腹大笑。

火车一路蜿蜒前进,钻出山洞。突然的亮光让陈刚不禁向外看去,车门外一排黄澄澄的橘子树几乎触手可及。再抬眼,满山的橘子点缀在崇山峻岭间,竟是从未见过的风景。

穿越山海,最美的风景或许在路上,但最深的牵挂始终在远方。

来源: 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

过蛋糕,喝过奶茶,但是就是没有尝过蛋糕奶茶。有人说,它是奶茶界的一股清流。

乌煎道黑龙茶是国内“小而美”时尚美食品牌。致力于打造全球鲜饮美食,汇聚世界各地美食艺术,地道口感,融合中国风,形成特色蜜逗风味。每一款都是值得大家去拔草的。

据观察,每一杯乌煎道黑龙茶都是现做现卖的,店员介绍说原材料保存觉不会超过24小时,制作出来的味道是非常的美好。

首先,百通不得不安利一下他家的金桔柠檬茶。百通喝过很多家的金桔柠檬茶,他们的金桔总是有种特别涩的口感。第一次喝乌煎道的金桔柠檬茶,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

前调是金桔的甜味配以柠檬的酸味,后调还有茉莉绿茶的馨香味,口感甚是奇妙。感觉之前喝过的都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真的很好喝,一点都不夸张哦。

他家还有很多比较有特色的茶饮,比如:招牌蛋糕奶茶、芝士奶霜、柠檬薄荷苏打......几乎每一款都是值得大家去拔草的,百通就不在这儿一一给大家介绍了。

接下来百通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开一家成功的奶茶店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1、品质要有保障

现如今,市面上最不缺少的就是奶茶店,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有时候200米不到的美食街道就有几家奶茶店。

奶茶要吸引人,首先要好喝。现在很多奶茶店都是采取现做现卖的形式,要想保证奶茶味醇正,首先就要保证原材料的新鲜度,这就需要经营者注意存活等方面的问题。采购各种奶茶原材料的时候,应以卖光用完为原则,不用质量不好的奶茶原材料制作奶茶给顾客。

2、服务态度要好

一点点为什么做的好,品质是一方面,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服务态度。不管是奶茶本身经营者,还是服务员都要对奶茶有相当专业程度的了解。因此员工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提高服务质量,有些店铺采取考核的方式,做的好的就有奖励,做的不好的就要处罚。

3、环境营销很重要

不要以为奶茶店环境不重要,奶茶店不仅仅是人们买奶茶的地方,同样是店主和客人心灵交流互动的好地方。奶茶店可以通过灯光设计和背景音乐,营造一种温馨、时尚的购物环境。这样做不仅仅可以博得许多客人的喜爱,也可以给常年处于压力沉重的现代人,心灵上得到更多的释放和舒缓。

4、活动营销有创意

现今奶茶店经营产品相当多元化,有各式冷热饮以及各种奶茶等饮品上百种。经营一家奶茶店要想收获更大的效益,唯有通过一些活动营销来带动消费。

活动营销可以结合新品上市,满减折扣、套餐优惠等,可能这些活动看起来有点老套,还是有一定效果的。至于活动创意就要看你自己的想法了,百通就不在这儿和大家介绍了,后面我们会给大家专门介绍一篇类似的文章,敬请关注。

关注微信公众号:创业小百通(chuangyeydt)获取更多信息。

源:解放军报

原标题:“小机枪骡”的故事

我是1950年第一批进藏的老战士,回首往事时常常想起一匹军骡。这匹军骡从淮海战役到进军西藏、驻防察隅边防,一直跟随着部队,是当时我所在部队中唯一一匹退役后享有军粮配给的骡子。

1950年3月,我所在的14军42师126团1营进驻云南鹤庆逢密村休整、训练,为进军西藏做准备。5月上旬,我和战友王长奇奉命从1连调到营机炮连炮排,担任迫击炮炮手,与这匹功勋卓著的军骡有了接触的机会。

有天早晨,炮排到村外训练,几名战士赶着一群骡马走进训练场。这群骡马的任务就是驮重武器和弹药,是部队的得力助手。其中一匹黑色的小军骡,在副班长的催赶下很不情愿地迈着碎步。小军骡肚皮鼓鼓的,样子很难受,我们便围上前观看。

我问,这小军骡是不是怀崽了?立即招来战士们的笑声。赶骡子的副班长说,这骡子病了,排泄不畅,赶着它走是帮助它消化。

打那时起我就关注起小军骡来。小军骡浑身黑得发亮,个头比普通骡子小,比毛驴稍大,远看像毛驴,近看是骡子。

机炮连有一个饲养班专门管理照顾这群骡马,忙的时候,则从其他班轮流派人协助,我也被抽派去帮过忙。有一次对骡马进行防惊吓训练,连队派给我燃放鞭炮的活。鞭炮响起,有的骡马又蹦又跳的,把牵缰绳的饲养员累得够呛,小军骡表现得很平静。饲养班班长刘安荣给我讲了好多小军骡的故事。

小军骡是1948年征调进部队的,当时它已经有四岁多了,官兵看它个头小、温顺可爱,不驮行李时便骑着它玩耍。无论大家怎么逗它,它都不生气。别看它不起眼,干起活来却一点不比其它骡马差。渡江战役后,部队转战南方,经常在田埂上行军,不时有骡马踩空掉进稻田。遇到这种情况,得将骡马身上的重物卸下,再将骡马拖起来,十分费时,但小军骡从来没踩空过,它对周围的环境判断准确,每一步踩下去又准又稳。大家见它机灵,就试着让它驮捷克重机枪。结果它照样走得稳稳当当的,从不失蹄。行军时,小军骡驮着捷克重机枪跟在刘安荣身后,人慢它慢,人快它快,人跑它跑,人卧它卧,不需要向它发任何口令,它都知道该怎样做。重机枪在战斗中的作用极为重要,每一次步兵发起冲击前,小军骡驮的捷克重机枪总是及时运到,率先打响。

机炮连的骡马都有名字,“花骡”“黑骡”“边花”等。唯有给小军骡取名费了连长和指导员一番神。最后交给战士们讨论,终于有了“小机枪骡”这个名字。“小”表示这头骡子的体形,“机枪”既表示是它的任务,又隐含着“胜利”的意思。

“广西战役中‘小机枪骡’的功劳老大了!”有一次,刘安荣和我聊起那次战役时十分感慨。当时部队连续强行军,步兵连队都吃力,何况是机炮连。一遇敌机轰炸,骡马受惊暴露目标,常招来敌机的再次轰炸。但在每一次爆炸声中,“小机枪骡”出奇安静,跟着刘安荣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夜间,刘安荣视道路情况迈出不同的步伐,“小机枪骡”好像能感觉到一样,也迈出相应的节奏。整个强行军期间,刘安荣带着“小机枪骡”一直紧跟着步兵。步兵只要听到阵地上响起捷克重机枪的枪声,就知道机炮连上来了,军心顿时大振。战斗结束后,上级首长检查部队,摸着“小机枪骡”的脖子说:“你这个鬼精灵,真是老天爷派来帮助我们的啊。”

1950年8月初,14军42师进藏部队在云南丽江誓师,随即分两路向滇藏交界处进发,配合18军解放西藏。“小机枪骡”随部队接受了新的任务。

126团团长高建兴率团直机关一部、1营为一路,经巨甸、维西到贡山县。在高山峡谷中行军异常艰难,翻高黎贡山时遇大雪,因骡马失蹄,一门迫击炮和一挺马克沁重机枪被摔坏。漫天大雪,有些骡马不敢走,眼里满是惊恐。“小机枪骡”却表现得格外镇静,它稳稳地驮着捷克重机枪,紧跟前方的大部队,始终没有掉队。

10月初,昌都战役展开。战斗中,敌军依托坚固的碉堡、地堡,凭借地熟人多,十分猖狂。就在战斗进入胶着状态时,突然响起“哒哒哒”的重机枪枪声。“小机枪骡”驮的捷克重机枪和另一匹大骡子驮的马克沁重机枪打响了,接着迫击炮炮弹又飞向敌阵地。“机炮连上来了!”阵地上士气高涨。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签订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126团团直机关一部、1营奉命从察瓦弄开赴察隅驻防,“小机枪骡”又随部队踏上了新征程。

察瓦弄到察隅之间隔着湍急的怒江和连绵的雪山。1950年8月,这一带发生了大地震,骡马小道几乎被毁。一路上,“小机枪骡”与刘安荣配合默契,艰难地跋涉到了怒江边,当时过河的唯一工具是溜索。溜索悬空飞挂,远看似两根细线,下面则是轰鸣的江水。面对眼前险境,骡马个个眼里充满恐惧。它们不愿被捆绑,又蹦又跳,有一匹驮弹药的骡子竟然挣断绳索跌入江中,战士们奋力将其救起。见此情景,刘安荣说,让“小机枪骡”先来试试。他上前摸了摸它的脖子,鼓劲说:“勇敢些,给其它骡马做个榜样。”刘安荣这样说,其实心里也没底。“小机枪骡”眨巴眨巴眼,乖巧地让人捆绑,然后从溜索上顺利地滑到了对岸。

翻山越岭,遇道路狭窄时,“小机枪骡”将头抵在前面刘安荣的背包上,脚下十分小心,慢慢通过,稍有碰刮,它立即停下,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等刘安荣查看处理后,才重新迈步。

察隅风景秀丽,土地肥沃。126团进驻后,立即在驻地开荒种地,烧砖盖房。暂时没有了战斗任务,饲养班带着骡马在下察隅台地拉起犁、运起砖来,“小机枪骡”也在其中。

1952年,42师从云南丽江派电影组到察隅慰问部队,中途因骡马失蹄,摔坏了发电机。领导便专门指示,以后重要运输任务必须由“小机枪骡”担任。“小机枪骡”也争气,在数次往返运输电影发电机、胶片及报纸信件的过程中,从没出现问题。

1954年,126团驻防察隅的部队划归西藏军区昌都警备区领导。1956年,警备区给团里进了一批新骡马,老的一批骡马全部退役,交给地方。“小机枪骡”的去处让官兵牵挂。这件事本来连里就有处理权,但因“小机枪骡”功劳大,不敢擅自作主,便上报到团里。团党委经过慎重研究,决定让“小机枪骡”从连队退役,但作为编外骡马留在团部,口粮供应在团后勤结余经费中解决。

说起“小机枪骡”,153团政委全运常还有一次奇特的经历。有一回,他骑着“小机枪骡”去然乌,再乘车到拉萨开会,返回途中骑在骡背上竟然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走着走着,他恍惚觉得“小机枪骡”不走了,便睁眼一看,当即惊出一身冷汗。原来一棵大树的横枝,正靠在他的胸前。“小机枪骡”一动不动地站着,而树枝外侧就是深不见底的山谷。“小机枪骡”只要轻轻向前迈动半步,后果可想而知。

1957年,153团奉命移防昌都一带,只留一个加强连在下察隅台地驻守,“小机枪骡”随这个连队留了下来。这之后,“小机枪骡”的任务就是给连队拉磨碾豆子,春耕时拉犁翻地。遇连队换防,上一个连队都要向下一个连队郑重移交“小机枪骡”,一茬一茬的官兵都十分喜爱它。

1964年初春,“小机枪骡”随部队来察隅已十三个年头,黑得发亮的毛发已渐渐变得灰白。昌都军分区后勤部部长梁仁仲带队到下察隅台地检查工作,连长卢喜全汇报时提到了“小机枪骡”,抱怨道:“我们的‘小机枪骡’立了那么多功,现在连口粮都没有了。”部长了解情况后,与随行人员商量了一下,当即表态:“‘小机枪骡’是咱们的无言战友!战士退役后有退役金或安排工作,小骡子退役就没了口粮供应,这些年全靠官兵节省口粮给它吃。恢复‘小机枪骡’口粮供应,一直到它终老,手续由153团后勤处与军分区后勤部具体办理。”官兵听到这个消息时心里暖暖的。这不仅仅是解决了一头骡子的口粮问题,更是对它16年来对军队做出贡献的一种肯定。

随后的日子,“小机枪骡”在下察隅台地生活着。它一天中的大半时间都在营区周边悠然地啃草、游玩,天黑前自觉地回到圈舍。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小机枪骡”和附近的一头大山羊成为朋友,它们用鸣叫的方式进行沟通联系。“小机枪骡”每当拉完磨,就欢欢喜喜地撒开蹄子,去找大山羊玩。

1964年盛夏的一天,“小机枪骡”拉完磨又去营区外找大山羊玩。“小机枪骡”寻声跳下台地,准备蹚过河沟,与对面小台地上的大山羊汇合。就在此时,由于上游暴发了山洪,眼看溪谷中的水越来越深,“小机枪骡”仍然如往常那样跳了下去。但这次不幸发生了。连长从放牧的藏民那里得到消息,连忙带领官兵奔向溪谷。官兵怀着沉痛的心情将“小机枪骡”打捞起来,含泪举行了安葬仪式,将它埋在了它想去的那片小台地上。

几十年过去了,我依旧怀念那段战斗的时光,依旧怀念伴随我们多年的小军骡。(王树仁)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