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答 滴滴答
这是被抖音带火的重庆
这是8D魔幻城市重庆
这是不是你逛重庆or带朋友逛打卡地
< class="pgc-img">>所谓逛吃逛吃 逛完洪崖洞
有个地方 可以吃老火锅
距离洪崖洞只有50米
从洪崖洞顶上出来就能看到
< class="pgc-img">>古色古风的门头和装修
将“老”字用新手法体现了一番
< class="pgc-img">>店内也是木质装修风格
老火锅一般的木桌木凳 间插布置了植物
环境自是舒适干净
< class="pgc-img">>别致的照明灯 灯笼上贴上了菜品名
如果你不知道吃什么 那么望望天
< class="pgc-img">>自助小料台 调料齐全
有银耳汤 红糖杂粮粥 凉拌小菜
< class="pgc-img">>从北京回来就好迷好迷麻酱
每次吃这种自助调料的火锅都要来一碗
重庆传统香油调料+北方麻酱 完美
< class="pgc-img">>锅底选了微辣
特制铜锅端上来
看着红彤彤的一锅 微辣真的不辣
但却咸的让我误以为把醋加成了酱油
< class="pgc-img">>巴掌嫩牛肝
名不副实没有巴掌大的嫩牛肝
上桌后服务员亲手敲了一个蛋蛋进去
新鲜是十足 下锅几秒熟
裹了蛋液的牛肝脆嫩 沾一沾密制辣椒
很有味
< class="pgc-img">>虾滑
看上去不多 卖相也不太好的虾滑
下锅后却给了我惊喜
舀成小块块才发现 蛮扎实的一份
下锅后浮起来就可以入口
是新鲜的爽嫩的虾滑
每个都Q弹Q弹
< class="pgc-img">>梅林午餐肉
总觉得梅林午餐肉是检验品质的标准
肉眼可见的肉质纹理
扎实的口感 不同于淀粉午餐肉
好评 但分量不多
< class="pgc-img">>精品三线肉
以前都不会尝试这样的“肥肉”
第一次试了三线肉
肥瘦相间 如果烫熟后
少了肥肉的油腻 多了胶原蛋白的Q弹
< class="pgc-img">>鲜鸭血
冷锅下 浮起来就可以吃
完美的锁住了鸭血内部的汤汁
轻咬一口 有爆汁
< class="pgc-img">>烫三秒
就是海带苗
小小簸箕装了 分量蛮大
下锅三秒 顺滑入口
若不是锅底太咸 海带苗太入味
想必我会全部下肚
< class="pgc-img">>酥肉
肥瘦相间的猪肉条 裹上蛋液
入锅煎炸 上桌还是烫口的
不同于很多柴硬的酥肉
这份深得我心 不费牙 不油腻
< class="pgc-img">>油醪糟
据说是某区县的名特小吃 闻名已久
第一次见到有火锅店售卖 毅然点一份
口感像是芝麻糊和醪糟汤圆的混合体
加入了花生碎芝麻枸杞红枣等小料
口感层次丰富 甜甜的很解腻
想必热量也不会太低 解馋足以
< class="pgc-img">>看完洪崖洞的美景 顺道过来品一品火锅
大概是大多数外地游客朋友的想法
毕竟 捞锅坝子距离洪崖洞顶只有50米
服务环境也上佳
不太辣的口味想必也是适应更多游客
然 过于咸的重口味确实不太友好
希望 50米的距离能给让你广迎八方宾客
希望 50米的距离能让你不断提升自己
做好火锅的名片 用好网红的福利
>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从新年伊始,来自湖北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渝迅速扩散,而准备新年接待的杨记隆府,开始了一波又一波的订餐取消,从刚开始的一个店每天三桌五桌,到大范围以每日千人为单位的全线取消率,让杨记人明明白白的知道,疫情来了,近距离的来到了我们身边。
一月底,作为业界的知名企业,为积极相应国家疫情管控的号召,重庆杨记味功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开始陆续关停旗下杨记隆府、捞锅坝子老火锅、凯蒂拉菲饭店、海粤龍庭等一线品牌门店,随着门店关停的进展,员工得到悉心安顿,储备的食材让企业陷入焦灼,不能再售,预示着损失即将开始。
杨记人的责任和担当
公司紧急召开紧急会议,董事会及高层很快就达成了一致,将店里部分物资做好妥善的“安顿”。
2020年2月开始,市民出行多有不便,需要更多的帮助,杨记隆府将货品及物资集中打包、分装、消毒后发往指定地点,企业着手走进社区,百万余元的新鲜食材,用了远远低于市场批发价值的价格进行了市民回馈。
重庆杨记味功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在疫情期间,杨记隆府武汉店为抗争在疫情一线的武汉协和医院医护人员,连续一个月,每日免费提供200余份营养健康暖心餐;
公司旗下捞锅坝子火锅品牌为医疗机构赠送了价值488元/套合计50套的火锅套餐;
支助重庆市工商联(总商会)餐饮商会对口支援孝感市新冠肺炎防治工作捐赠5000元。
疫情当前,或许突然的不幸让杨记人焦灼紧张,或许未知的时间让杨记人困顿茫然,但杨记隆府骨子里面有一股韧劲,发源与民间的企业,在这特殊的非常时期,应当有责任、有担当,用切实的行动回馈于市民。
层层严谨把关,确保无接触外卖安全上线
门店关停后,公司没有收入来源,全国几十家门店的房租、物业、几千人的员工工资等都需要支出,企业陷入困难。疫下防控依旧严峻,即便足不出户,企业也应该做点什么?
董事长杨勇说,“特殊时期让困在家里的人们安心吃、品质吃,是一个餐饮企业的必须具备的担当和责任"!
于是杨记隆府层层严谨把关,确保无接触外卖万无一失,安全上线。
二月中旬,杨记隆府无接触外卖上线,为了确保外卖和菜肴每一个环节的安全,让顾客吃得放心安心,杨记隆府实行全天3小时x3次全面消毒;
严格食材入库查验,加强店内设施设备管理,定期维护食材贮存,加工,清洗消毒;
员工体温检测、保障备餐安全;
外卖配送前洗手消毒,设置安心卡,食材到用餐一目了然;
双层包装,客人提内袋更安全;
加强员工就餐管理,餐前必须严格消毒、体温检测,店内员工用餐必须一人一桌;
外卖交付给客人时再次消毒。
高标准,严要求,让消费者、员工放心,重庆主城免费无接触配送,确保送餐安全,让您吃的放心。
云视频,大厨教你“宅”家秒变美食达人
疫情期间,大部分人在家做菜很局限,渴望美食来安慰。杨记隆府为了大家能在家做出美食,着手开始制作适合家庭烹饪的菜肴视频,并放到各大网站、自媒体及抖音等平台同步播放。
王青云,中国烹饪大师、担任杨记隆府行政总厨,亲自指导操作“麻婆豆腐”、“宫爆鸡丁”、“泡椒兔”等菜品的制作视频开始在网络迅速流传开来。
很庆幸重庆人民非常热情与喜爱,虽然无声,但是看到上线三天多达五十几万的的浏览与转载量,来自网友们的好评如潮般翻涌。
成就云食局,尝江湖百味,品民国风韵
网友“胖妹爱吃”说:“真没想到,不花一分钱就可以有中国烹饪大师教美食,本来无聊至极的“家里蹲”,变得意义无穷”。
网友“大胃王”说:“这次真的赚大发了,在家里就可以免费学厨艺,而且是重庆有名的江湖菜,真的太值了,杨记隆府真大气”。
网友“瘦成一道闪电”说:“一直很喜欢杨记隆府的江湖菜,原来每个星期都要去,该死的疫情让我馋他们菜太久了,现在自己学做,真的太过瘾了”!
路遥知马力、患难见真情,杨记人相信,困难总会过去,春天已经招手,只要有爱就有希望和未来!
在这一个特殊的时期,企业也许会放慢前行的节奏,但永远不能停止杨记人探索的脚步,杨记隆府必定砥砺前行!
共克时艰,携手同行。待疫情结束,春暖花开,我们相约杨记隆府,尝江湖百味,品民国风韵。
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柴雅欣
“减少人员聚集、避免交叉感染”已成为当前特殊时期的社会共识。居家隔离被视作重要的疫情防控手段,如何兼顾疫情防控与日常生活?
在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在线购物、在线外卖等线上服务不打烊,在保障居民生活所需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足不出户装满菜篮
“送菜上门不用愁,还有新鲜的牛羊肉!菜价来啦:大蒜8块8,白萝卜1块8,秋黄瓜6块5……”2月18日早9点,家住北京市丰台区芳城园的董女士又准时收到了“社区买菜群”的消息,一长串清单标明了当日的菜肉价格。
董女士告诉记者,这个微信群是由社区“365生活管家菜店”建起来的,很大程度解决了居民隔离在家买菜难的问题。“为了防疫保险起见,能不出门就不出门,正好邻居把我拉进了这个买菜群,线上跟老板预约,店员送菜到家门口,敲门离开后我再出来拿。”
2月18日傍晚6点半,菜店老板和店员备好了当日的最后一单货。“现在下单的人很多,今天就送了60多单,一直忙到现在。”菜店老板说,受疫情影响,出门买菜的人少了,年后生意有些冷清,“所以2月3日建了群让大家线上下单,我们再根据需求清早去进货,这样菜不愁卖,店里不聚人,大家都安全。”
从菜店到消费者家中是“无接触式”购物,那么蔬菜又是如何从田间地头抵达一家家菜店呢?
2月13日早,浙江省嘉善县一里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运菜车开到了阿全家庭农场茄子大棚前,采购人员迅速装满800斤的新鲜茄子后,直奔“一里菜市微商城”仓库,在网上售卖,随后配送到城市小区及农村。如今,该公司的线上配送销售额日均接近4万元。
在嘉善,“一里菜市微商城”并非个例。县农业农村局将菜农的大棚和各家的菜篮子“一线牵”,全县57家农企联合建立线上农产品超市,由企业直接向本地农户采购时令农产品,方便市民线上支付购买,企业配送至小区e邮站,村里则送到指定集中点。
青岛、大连、呼和浩特等多地开展生活必需品同城配送和进偏远社区活动。据了解,目前青岛市已有80多家商超、电商、物流配送企业加入到配送服务中,形成了“移动的菜市场”。
电商平台生意红火
1月30日从潍坊老家返京后,在北京某公关咨询公司工作的李俊合按照公司要求居家办公14天。每早起床,李俊合拿起手机打开盒马APP,下单半成品食材、米饭、牛奶和其他一些生活必需品。
“我早上买,下午才能配送,因为人太多了,听说有人等到零点当天预约一开放就下单。有几天配送约满了我都买不到。”李俊合告诉记者。
通过盒马、美团、京东到家等电商平台下单买菜、预约时间配送上门,已成为这段时间不少“宅家人”的生活常态。京东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数据表明,今年春节期间,粮油、方便速食、调味品等商品需求增长明显,生鲜销量环比节前增长超370%,其中蔬菜产品销量同比增长超过9倍、肉禽蛋销售同比增长近7.5倍,水饺、面点等冷藏冷冻食品销售同比增长也超过7倍。此外,一些电商平台在满足消费者线上购物需求的同时,还利用线下蔬果合作基地直采供货、开通爱心助农专区等方式,确保居民生鲜食品买得到、农民滞销果蔬卖得出。
“今晚捞锅坝子火锅,一个电话就能送到家,菜品都很新鲜,可以享受一顿惬意的情人节火锅大餐啦!”2月14日,重庆女孩王小柠网上预订了重庆捞锅坝子老火锅新光天地店的外卖,弥补了特殊时期不能出门吃火锅的遗憾。
民以食为天。线上外卖满足了“宅家人”的口腹之欲,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餐饮业客源下降的危机。疫情防控期间,重庆市火锅协会筛选出35家开展外卖服务的火锅门店,为市民提供安全、卫生、“零接触”的火锅外卖服务。2月13日到16日,短短4天时间,35个火锅品牌外卖火锅点单量超过10000单,总销售额接近300万元。
虽是线上下单,但配送仍是线下,对此,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先后开通“无接触配送”,顾客可以约定到小区门口、公司前台等地点收货,避免直接接触,保障消费者和配送骑手的共同安全。不少商家还随外卖附上“外卖安心卡”,标明厨房生产人员、菜品打包员、外送员等接触食品者的体温、消毒情况等,让人们吃得更安心。
防护用品一键预约
“口罩、消毒水无货”——如今,大街小巷的不少药店、便利店门口都挂上了无货告知牌。家住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同安路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她家楼下的药店从1月27日开始,口罩就一直没有货。“药店工作人员和我说,每天到店询问的人很多,最多一天能有二三十人。”
“戴口罩、勤洗手,不出门、防疫情”,作为防疫生活必需品,口罩、消毒水等防护用品一时热销,供不应求。线下药店超市常常断货,而群众又不宜出门,如何买到防护用品成了难题。
供应防护用品,线上渠道同样发挥大作用。“我和我爸妈昨天都微信预约下单了,正在等邮政配送。”刘女士告诉记者,在“青岛政务网”微信公众号上,每人凭身份证号等信息可以买5只口罩,既可选择到指定门店领取,也可以选择邮政配送。
据了解,广州、杭州、厦门、南昌等地也以线上预约、摇号抽签等形式向市民出售口罩,部分地区还提供免费送货上门服务,沈阳、北海等地多家连锁药店也合作推出线上口罩预约购买服务,避免聚集抢购,并减少不必要的人员聚集和接触,降低病毒感染风险。
电商平台也在持续发力满足群众防护所需。拼多多上线“抗疫情专用频道”,通过百亿补贴实现对防疫相关的医疗卫生用品和药品的全覆盖,为消费者提供低价商品;网易严选自1月22日起先后四次上线防护口罩近20万只,免费专供湖北用户,并调集上线了5万份一次性酒精片、洗手液、免洗净手喷雾等四款防护用品供群众在线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