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行业的两点卖点:
一、是场景
为什么会把场景摆在首要的位置上呢?因为在场景会吸引客户的第一印象,觉得他选择去哪一家吃饭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装修的时候搭配一定要有创新,让客户有好奇心。有进来品尝的欲望同样的餐饮店,谁家装修的好,会选择哪家的概率就会大很多。
< class="pgc-img">楼梯口设计前
>< class="pgc-img">楼梯口软装设计后
>< class="pgc-img">设计前
>< class="pgc-img">设计后
>< class="pgc-img">设计前
>< class="pgc-img">设计后
>< class="pgc-img">设计手稿图
>< class="pgc-img">设计实景图
>< class="pgc-img">楼梯口小景
>< class="pgc-img">小景
>< class="pgc-img">小景
>< class="pgc-img">“竹子”寓意为“步步高升”
>< class="pgc-img">软装小景
>< class="pgc-img">软装小景
>第二个卖点您认为是什么?欢迎评论:
我先来 : 味道
>要的事情说三遍:
餐饮不是暴利行业,
餐饮确实不是暴利行业,
餐饮真的不是暴利行业。
可是民间对于餐饮行业,总有一种“围城”外的想象。某某小吃店老板买了两套房,某某酒楼老板顺风顺水,某某小吃摊也能月入上万。这些亦真亦假的消息,吸引着无数投资者往餐饮的“红海”里纵身一跃,尸骨无存。
去年下半年的时候,我遇到一个火锅店的老板。他说自己上个月做了30来万,利润有10万块钱。他门店所处的商圈我很了解,租金物业人工都很熟悉。我当时心里想了一句话:那大概是因为你有一个“会算账的”好财务吧。
一个月做30来万。就算做35万,这个普通人看起来还不错的收入,他究竟可以赚到多少利润呢?我们不妨来做一个演算。
收入:35万(营业收入),对应他必须支付营业成本和营业费用。
背景交代:五线城市,人口30-40万,经营在商业综合体内,面积320平方,租金加物业85元/月/平方(这个价格在我们这种四五线城市商业体很正常,假如租在万达,租金加物业160元/月/平方)。那么,该店每个月固定支出费用为:
租金+物业,85×320=27200元。
初始投入算150万,按照5年分摊。简单说,按照五年来回本,每个月装修折旧设备是,150万÷5=30万/12个月=25000元。商业体的门店,能做满五年,已经是非常稀有的。
水、电、气、税、算营业额的5%并不过分。也就是35万×5%=17,500元。
人员工资,即便明白节约人力的道理,工资开销大概要占到营业额的17%,即35万×17%=59500元。就算他能加大压榨力度,人员精简,计算方式为:后厨算6个人,人均3500;前厅收银+服务员+传菜+洗碗,一共算9个(还有轮休,人均3500;3500X(6+9)=52500元。实际上经理和后厨主管还不止这个工资水平,各自再加两千就是四千,3500的月薪是什么水平,想必不用多说,五险一金不要想。而实际情况:这种薪资待遇,是招不到人,更招不到长期的年轻人。那么我们姑且就算做每月56500元吧。
另外,还有各项运营杂费:比如宽带费、收银系统费用、美团套餐提点、员工宿舍、员工餐、员工福利、员工团建、健康证、油烟管道清洗、优惠折扣抹零、宴请、日耗品(餐巾纸、器皿破损、台垫纸、宣传物料)、财产保险、员工意外险,七七八八加起来,算个营业额的15%并不过分,35万X15%=是52500元.
他这种火锅店,底料是向总部买的,其他原材料自购,人均消费70-80元,成本占比通常40%,当月营业额35万。那么食材成本就是35万×40%=14万,假如货物保管不当、采购价格上涨,40%的生命线未必能达到。
这里也许有人怀疑,那么便宜的青菜,在火锅店是十来块,怎么可能需要40%的成本呢?是不是高估了。我这里算的是所有菜品综合成本。毕竟,咱们去火锅店,都是去涮肉的、吃毛肚的呀。一款毛肚去年下半年,从45元单价涨到60元。就算刨肉类可以用得次一点,客人可都不是傻子,虽然说不出差在哪里,但感觉不对,就没有回头客了。
他这样算下来。假如营业额做35万。它的实际利润是:35万-14万成本-2.72万租金-1.75万水电气-2.5万摊销折旧-人工5.65万-杂费5.25=3.13万,加上他的分摊折旧属于回本。 总共落入到自己手上是3.13+2.5=5.38万。
这就是为什么我咬着筷子想的那句话:假如你真赚了10万块,除非是因为你有一个“好财务”。
这还是在理想状态下,他的利润状况。而实际上我认为,35万的营业额,他的实际利润不超过2.5万。加上摊销折旧,账户可分配金额为5万元已经是撑破天。
近年市场萎靡,消费者的钱包是越来越扁,行业内卷竞争惨烈。常听到人说生意是越来越不好做了。不好做的特点,主要是表现营业额没有提升,而成本在不断上涨,人工房租各项费用开支在上涨。利润空间被压缩的很厉害。
那么餐饮业能不能赚到钱?答案是能赚到钱,但并不是暴击捡钱!如同每一门生意都需要付出相当大的精力。即使有投入有付出。市场法则仍然是20%的人盈利,80%的人不盈利或者亏损。所以各位想要投身到餐饮行业的创业者,一定要做好自己的项目预算,做好自己的沙盘演练。这是一门传统的生意。在当下的行情下,只有细致的管理,才能获得市场的垂青。而取得的回报。也许仅仅是在市场中生存下去。
迎来到奇际,一起思维碰撞,擦出火花。
本文预计阅读时间30分钟
有一天,一个青年找到大师问道:请问大师,人生如何才能致富?
大师眯着眼睛,打量了一会这个青年,徐徐地答道:
最开始下山时,我用身上的全部200块钱买了一筐苹果,然后用这筐苹果做成了果汁。
这些果汁我拿出去卖了400块钱,我用这400块钱买了苹果,再做成果汁,卖了800块钱。
然后我又用这800块钱买了苹果做成果汁,卖了1600块钱……
青年听的两眼发光,兴奋地说道:
我明白了大师,您的意思是让我去创业,用赚到的钱再投入生意之中,如此反复就能鸡生蛋,蛋生鸡,最终致富吧!多谢大师的指点!
还未等大师反应过来,青年扔下钱,高兴的一溜烟跑去创业做果汁了,最后亏光了所有的钱,还欠了一屁股债。
大师不会告诉年轻人的是,他亏钱后灰溜溜地回去,他的金主爸爸心疼的又给了他一个亿。
现在如果有点钱做投资,买三年期的国债,收益率是4%;P2P投资一般不会超过8%;股市中巴菲特多年的平均年化收益也不过才20%。
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说过“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郭主席的肺腑之言一定不会骗我们,由此可见赚钱是很难的,还有没有什么高收益的投资方法呢?
其实是有的。
如果有人告诉你,有一个非常好的创业项目,门槛低,很容易就能学会,市场非常巨大,收益简直是暴利,利润超过超股,能达到100%的利润,运气好的话半年就能回本,你要不要做?
你会问,这个创业项目这么好,到底是做什么呢?
答案是:做餐饮。
那么为什么说做餐饮是创业的首行业呢?
暴利
雪花啤酒,勇闯天涯的那种,进价22块一箱,卖6块一瓶,在店里放一下转手一箱就能赚50块。
2000元的食材买回来加工成菜品,一天能收入8000元,还有什么比这个翻着倍赚的更容易的?
一个月哪怕只有10次承包宴席的生意,一桌300元的成本宴席价格低于800元根本订不到。一次10桌,一个月净赚50000元。
一般的餐厅平均回本时间是一年半左右,生意好的只要10个月。如果你投资1个亿,坚持10年后就能赚1024亿。
市场巨大
人们见面第一句就会问,你吃了吗?中国人个个都是吃货,有不爱吃的吗?
衣食住行,一日三餐,吃始终是少不了的,做餐饮就是接盘刚需市场,任何时候都有生意,你还怕卖不出去?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恩格尔系数是28.2%,意味着中国人每天赚100块钱,就要拿出28块花在吃上,13亿人一天就是364亿的市场,如此大的市场规模还容不下你发展的空间?
餐饮花样繁多,中国四大菜系再加上火锅烧烤,永远不会过时,再不济做一些早点蛋糕快餐盒饭之类的,总有人喜欢吃。
门槛低
很多人炒菜都很好吃,做餐厅自己就可以当厨师,既能节省人力成本,又能直接控制菜品质量,最小成本投入何乐而不为?
就算自己不会做,从厨师到店员都可以花钱请人做,人才很多,不怕请不到人。如果要省钱还可以把七大姑八大姨拉来帮忙。
请厨师省心不说,一个厨师一个口味,还可以换厨师改变菜品风味,让顾客久吃不腻。
如果仍然觉得麻烦,还有各种快餐小吃,连锁餐厅可以加盟,从选址到物流配送,再到人员培训,收账,一条龙保姆式服务,包你省心。
大投资开大餐厅,小投资开小餐馆,人总要吃的嘛,餐馆开起来就能直接赚钱,赚钱的多少取决于你投资多少,没有天花板。
国内著名的餐饮品牌俏江南,其创始人张兰用打工攒的2万钱开了一家小餐厅不久就发财了,她又用赚的钱在亚运村开了一家海鲜大酒楼,单日营业额50万,年营业额2亿。
到2008年奥运会,俏江南成为奥运会指定中餐馆,这时不知道张兰的餐厅到底有多赚钱了,只知道她2009年登上了胡润餐馆富豪榜的第三名。
国内的火锅连锁品牌海底捞,不满拿着93块5元工资的张勇最开始凑了8000块,支了4张火锅桌子就把火锅店弄起来了。
因为他根本不会做火锅,自然谈不上味道,他就给顾客送小米粥,帮顾客擦鞋,靠服务将生意越做越大,到现在开了超过363家店,上市后其财富超过1200亿。
餐饮界的这些大神们可谓是日进斗金,他们的成功我们很可能无法复制,但即使是这样,我们也可以先从开一家规模小一点的餐厅开始,认真的做好每一道菜,服务好每个顾客总归是可以的吧。
在开餐厅前,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一下:
顾客来餐厅吃饭,到底消费的是什么?
同样一顿饭,10块钱的盒饭就能解决问题,为什么他们也愿意掏几百块?
为什么明明知道在家炒个青菜也就花两三块钱,他们还是愿意在餐厅花二十块吃同样的菜?
在所有的生意中,餐厅的成本是最透明的,明明2块钱一瓶的啤酒,你还能卖5块钱,他们为什么知道你多赚了3块还愿意买单?
现在让我们站在顾客的角度先试想一下,我们去餐厅吃饭到底是为了什么?
假设你是一个正在热恋中的帅哥,下午五点你接到女朋友的来电,说她晚上难得不加班,想出去吃点好的。
你一口就答应下来了,问女朋友吃什么好。经过讨论,你们决定一起去吃点海鲜。你会先点开美团,找离自己比较近的地方,如果去过好多次的就不去了。
找到一家新开的餐厅后,你会从图片,评论里最终做决定要不要到这家餐厅吃。
你和女朋友到了餐厅,发现这家餐厅的装修很有个性,里面像一个实景的花园,墙上挂满了鲜花,你们坐在一个大摇篮里,桌子是做旧过的木桌,灯光不是那么的亮,气氛恰到好处,旁边还有一个超大的LED屏幕放着MTV。
女朋友夸你很会选,这个地方很有格调,感觉不错。
打开菜单,你发现原本46元6个的香草烤虾这里卖82元,虾还只有4只,一份三文鱼刺身这里卖126元,份量也不太多,你会安慰自己,贵有贵的好处,这里环境好,吃饭心情就好。
最终这顿饭花了六百多元,买单时服务员微笑着对你说:先生,您在我们这里如果充值1000就送您200元,今天就可以抵扣。
女朋友体贴地小声说,这里的东西这么贵,我们下次还是不来了,换别的地方吃吧。你也觉得很对,反正馆子这么多,下次再去没去过的馆子吃。
好了,这个餐厅做了你第一笔生意后你就消失了,从餐厅的角度,大部人的忠诚度都很低,尽管你做的很完美,但是没有几个人是你的忠实顾客。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个餐厅选址时选在高档的商圈里面,是一个人气很高的综合体。装修方案是请专业做餐厅设计的公司出的,风格市面上绝对没有第二家。
菜品也是老板反复跑断腿做过市调后结合本地市场给出的经典菜系,口味由花大价钱请来有三年以上经验的厨师保证,搞不好还是你费力从别的地方挖过来的。
为了服务体验良好,餐厅不仅在招聘时就先预支了当月的工资,还请培训师给所有人做了一个星期的培训。
在财务点餐系统上餐厅引进了最先进的ERP管理系统,从菜品材料采购到入库,从点单到人员资金计算都可以做详细的管理。
此外餐厅还非常重视外卖平台,和美团签约了独家外卖协议,又花钱抢占了前三的曝光位置。
老板还对员工进行了有效地激励和一套合理的奖惩制度,保证他们从顾客到店后就不会冷遇,中间有什么问题第一时间响应,直到顾客走后马上翻台。
做了如此多的大量的工作,所有想到的都能考虑过后,餐厅老板觉得功夫都下足了。刚开业的那一个月,生意的确异常火爆,晚上每一个桌子都占满了,外面还有N多取号排队的吃货,所有人忙得不可开交,顾客还是坐在那里等了半个小时菜才慢吞吞的上上来。
可是慢慢地老板发现,生意也就是头三个月好。通过ERP分析发现,在周一到周五的时候到店的顾客少得可怜,甚至一天的到店数不到2位数,只有周末时才好一点,但人数始终没有再超过开业时的火爆人数。
餐厅不得不大搞活动,平日菜品一律七折,吃完送优惠券,充值500送200。可是优惠券都送出去2000张了,到店消费的还是少得可怜。
老板还发现,员工根本就没有责任心。尽管有考核机制,但是大厨老是睡到十点才来,还把烟灰弹在了菜里引起顾客的投诉,老板不得不站在那里挨了半天骂,然后给顾客免单。
回头发现还没办法收拾那孙子,你如果胆敢狠狠的骂他考核他,他就会一撂挑子跑路。他最多亏点工资,而你影响的就不只那几千块钱了,因为餐厅一天都不能关,每天一睁眼就是工资成本和租金,你只得忍气吞声的哄着他,他却压根不买你的账。
还有那些服务员,经常为了一些权责不清的事互相推诿,都说不是自己的事,不愿意做。如果你费尽脑细胞把责任再划分得清楚一点你会发现这招也行不通,导致的结果就是忙的忙死,闲的站在旁边根本不去帮忙,最后闲的也会抱怨,忙得也觉得你根本不会管理,太不公平。
慢慢的你发现原本梦想躺赚的成的只是个梦想,只要你一天不在餐厅,什么丢餐具,收银对不上账,杯子没有洗干净,顾客遇冷脸等等什么样的破事都会发生。
更要命的是一点小小的事情他们都不管,宁可坐着那里看着,等着你,你还不能批评他们,每个人都觉得很无辜,压根不能指望他们站在你的角度去主动承担责任。
这时你才发现当老板不仅真心累,还要当孙子,尽管是你给他们开工资,但每个员工都是大爷,你只要说他们不对,他们总有各种理由应付你。
这家餐厅每天都在亏损,老板咬牙一再坚持想做好质量和口碑,最后找遍了朋友借完最后一笔钱,生意还是始终没有起色。坚持了一年,投资的300万血本无归,家里老婆气的直哭,孩子每天都见不到爸爸,所有人都没错,错的只是老板自己。
在透支了家人的信任和信用卡最后一笔钱后,老板最后不得不关门大吉,店铺迅速被另一个老板接手,紧锣密鼓的忙着装修。
餐饮业是一个暴富和暴亏同时存在的重灾区,这里最容易产生神话和成功的幻觉。
据统计,中国餐饮业的月倒闭率为10%,年复合倒闭率超过100%,北上广深仅半年就有16万家餐厅关门。2016年到2017年两年间,倒闭的餐厅平均运营周期仅为不到17个月,每年的关店数量是开店数量的91.6%。
这意味着开一家餐厅能撑过两年的概率小于10%。
曾经开奔驰送煎饼、美女老板娘而一炮走红,最高估值达12亿的黄太吉,现在关门数量超过一半。
号称从香港食神戴龙那里花500万买得秘方,一碗牛肉面卖98元的雕爷牛腩,开业前半年试吃需要邀请码,现在高管出走,业绩严重下滑。
还有韩寒的“很高兴遇见你”餐厅涉嫌无证经营,鼠患严重,孟非的“孟非的小面”被曝不新鲜,郭德纲的郭家菜倒了,赵薇的乐活家庭餐厅也关了。
即使是自带流量的明星开餐厅也是九死一生。
开一家餐厅的风险丝毫不亚于一场赌博,你以为开餐厅是低风险高收益,实际上却被别人当了韭菜。
很多人把开餐厅误以为是创业,其实他只是做生意。
如果你的眼光领先他人几步,能够发现市场没有的空间,有把握利用现有的资源将其商业化,这是创业。
如果你做一个大家一头扎进去都在做的东西,你会的别人当然也会,搞不好你的很多技巧还是从别人那里学来,拼吃苦耐劳,成本低价格低,是你唯一的出路。
如果你发现一个行业非常暴利,但你又不是唯一发现它的人,你就要多问一下自己,这个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
餐饮界的定律是:10个人开餐厅,9个倒闭的是厨师。
看似门槛很低的餐厅,单是从前期选址就能弄死一批人。
如果是拿了所有的本钱去投资,又会死一批人。
你永远不会知道,后面还有多少次危机,这一关挺过去了,还会有下一关,下一关还有下下关。
如果你花光了所有的钱,开始借钱,透支信用卡,把房子抵押进去,那么你就离破产不远了,很多人的人生刚有起色,就因为踩在一个大坑中起不来,好多年被折磨的不行。
如果你要创业或者是做生意,为了给自己留条活路,你最多只能拿出一半的积蓄。
开一家餐厅远非会炒菜这么简单,作为老板的你要变成水电、木工、装修、招聘、人事、财务、采购、大厨、打荷、切配、管理、考勤、绩效、市调、策划、运营等全能选手。
餐厅最大的成本不是采购,而是越来越高的人力成本和房租。
你招来的员工如果不天天盯,你会发现他们没有任何积极性,哪怕是得罪了顾客也不在乎。
你高薪招来的大厨也要盯着,稍一松懈他们的菜品就有问题,如果顾客不满意当场把问题闹大会影响到形象,可是大多时候顾客根本不会反馈只会用脚投票一走了之。
如果你把采购权下放,负责采购的人总会搞出自己的小金库,虚报经费,采购回一批品质不过关的食材。
作为老板的你一天的掉以轻心都不行,你不操心,没人会管这些破事,你的压力,又有谁会在乎?
你根本没读过什么MBA,工商管理,商学院,你还要竭尽所能的管理好这家店,管理好这些员工。
最后你会发现,装修的人赚钱了,品牌加盟的赚钱了,收租金的的赚钱了,卖给你一堆餐具桌椅的赚钱了,向你推销管理软件的赚钱了,美团赚钱了。所有人都赚到钱了,你的员工也赚到钱了,你一分钱没赚到,还倒赔了几百万。
2020年的这场疫情,受冲击最严重的就是餐饮业和旅游业,龙头企业西贝莜面村账上现金流扛不过3个月,2万多员工待业。
疫情期间78%的餐饮企业营业收入损失达100%以上,90%的餐饮业手中持有的现金不够支撑3个月。满大街上那些贴着“转让”的大多是各种餐馆,其余的都在摆摊卖菜,送菜到家艰难得咬牙坚持着。
人人都要吃饭,餐饮业是一个永远不会消失的行业。
这个利润超过100%的餐厅,你要不要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