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推送了《观音桥惊现“垃圾火锅” 工商:不符合公序良俗,将介入调查》的报道,引起了不小的社会关注,周末记者再次来到江北区嘉陵三村时,发现原本印着“垃圾火锅”的店招已经下架,换成了新的名字。
△此前店名
记者观察,该餐馆的店招依旧是红底黑字。只是“垃圾”二字换成了“怪叔叔”,新的店名仍属于博眼球的风格,相比之下,这个网络用语显然更容易被人接受。由于该店主要在夜间经营,上午记者到达时大门紧闭。记者向该店旁边售卖皮蛋、盐蛋的摊贩询问,摊主介绍,周二(慢新闻报道的第二天)就有工商的人员来过,老板当天就换了招牌。
记者再次联系到火锅店店主王小宏,他介绍了更换店铺招牌的情况。“因为你们那天来采访过了,我随后就一直在网上关注这个事情,发现微博上有很多转载的,没想到第二天江北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执法人员就来了。”王小宏介绍,当天上午9点,相关部门人员就来到火锅店,向他指出了在店招中使用“垃圾”一词的问题,在工商部门的指导下,王小宏当场就让员工将原有的招牌取下,并在下午制作了新的招牌换上。
“既然有关部门给我指出问题,我们肯定积极配合整改,今后我们就用新的名字进行经营了。”王小宏表示,因为店名用了4年了,也受到年轻消费者的喜爱,一直也没在意。当看到媒体报道后网友的意见,加上了解到名字不合规范,这才意识到以“垃圾”为名的不妥。
△更换后的店名
夏天是夜火锅的旺季,虽然把此前颇具噱头的“垃圾火锅”招牌换下,但这家店经营并没受到影响,王小宏用手机向记者展示更名后这几天的生意状况,只有8张桌子的小店每天晚上要翻台三四轮。记者注意到,在他的微信朋友圈上仍在新名字后备注了“垃圾火锅”的名字,王小宏解释:“主要是给老顾客告知一下改名字了,既然我们都决定换名字经营了,肯定也不会在网上用‘垃圾’做宣传了。”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李卓然 文/图
皖新闻讯 5月7日,山东省临清市三和路与温泉路交叉口附近的肥螺叔叔螺丝火锅店发生一起冲突事件。据网传消息,火锅店老板与邻居发生冲突,不幸被捅伤并大量出血。5月8日,火锅店老板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感谢大家关心,并透露自己已脱离生命危险,伤人者已被警方控制。
5月10日上午,大皖新闻记者获取了事发现场的视频和照片。视频中显示,火锅店门前停有一辆特警车辆,而隔壁的“兴隆五交化”店门前则停有一辆120急救车。网传照片则显示,在“兴隆五交化”店内,一名男子倒在血泊中,另一名戴眼镜的男子正在帮助止血,警察已赶到现场处置。
图为事发现场视频截图
记者随后联系了事发地附近的商户,确认该照片为事发现场图片。商户透露,冲突发生在5月7日上午,两家店铺是隔壁邻居,积怨已久。肥螺叔叔螺丝火锅店店主在冲突中受伤,事发地点位于“兴隆五交化”店内。事发后,“兴隆五交化”店老板被公安机关带走。
记者尝试联系肥螺叔叔螺丝火锅店登记的手机号了解情况,但接电话的是一名女子,她表示“打错了”并挂断电话。
5月10日上午10时50分左右,大皖新闻记者联系上临清市公安局。该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案件还在办理中,无法直接告知办案结果。案件处理完毕后,公安机关将发布警情通报。
大皖新闻记者 许佳
编辑 张思平
< class="pgc-img">>冬的南大街,北京老胡同人声鼎沸的热闹劲儿依旧不减。老街深处,藏着一家特殊的火锅店,汤锅热气腾腾,来自内蒙古翁牛特旗的新鲜牛羊肉被涮进汤锅里,满屋飘香。
店内的一面墙上印着:消费帮扶+乡村振兴=生产联动,这是通州区国资委联合晟起农业打造的通州首家乡村振兴火锅店——草原味道,市民可以在这里直接品尝到来自草原的牛羊肉,购买到原汁原味的草原农特产品,以消费助力翁牛特旗当地乡村振兴发展。
,时长00:25
来自翁牛特旗的牛羊肉是特色
走进店内,肉香夹杂着草的清香扑面而来,瞬间馋了味蕾。店内明亮整洁,后厨全透明的大落地窗正对着小料区,顾客在这边调配着小料,那边鲜肉已经开切。“老板!店里的手切羊肉各上一份!再来一份翁牛特旗大片肚!”老马是这里的常客,每隔几天他的身影就会出现在店里,点上几份手切肉和朋友小酌几杯。
“我最喜欢的就是这儿的羊肉,不膻,细品还有一丝甜味儿,我不太会形容,就是好吃!”来自翁牛特旗的鲜牛羊肉是店里的特色,也是每桌必点。
火锅店负责人、内蒙古晟起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忠原介绍,店内的牛肉都来自翁牛特旗当地政府推荐的正规养殖场,草原开放性的饲养方式,肉质更鲜嫩,涮着吃有一股独特的香味。“草饲的牛羊肉富含蛋白质与氨基酸,脂肪与肌肉边界明显,口感更为鲜美、不膻。秋后牛羊肉长了油膘,吃起来更为滋补。”
以品带销带动当地增收是初心
正值晚饭点,店里上了客人,工作人员全都忙碌着,一边招呼客人一边传菜,这其中有两张特殊的面孔。范忠原告诉记者,他们是来自翁牛特旗的本地青年,在通州解决了就业。当初决定开火锅店,除了想让通州百姓品尝来自草原的味道,范忠原更多的是想以品尝带动销售,帮助翁牛特旗当地农牧民增收,带动当地青年就业。
“京蒙协作机制支持下,给两地资源共享提供了便利,火锅店就是发挥中央厨房的作用,在这里,牛羊肉经过排酸、分割,不仅可以现场品尝,还可以购买,北京市民的‘菜篮子’更有品质,翁牛特旗当地村牧民的‘钱袋子’也富了起来。”范忠原说。
多年来资助40余名内蒙古贫困生
京蒙协作发展,范忠原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12月8日,他捐资助学的14名翁牛特旗学生,从校长手中领到了资助款。多年来,范忠原资助的内蒙古贫困学生已经有40余人,年龄最大的已经大学毕业,并成功入职华为。在范忠原的手机里,他加了很多素未谋面的人,但他们却亲切的称他为范叔叔。
“校长跟我说,很多孩子其实品学兼优,但有的因为是留守儿童,有的和老人生活家中没有经济来源,他们以后很有可能辍学走上打工的路,我想我得帮帮他们。”范忠原告诉记者,2000块钱是当地一名初中生一年的生活费,他会一直资助着这些孩子们一直到大学。“他们很多人都跟我微信保持着联系,虽然未曾见面,但看到他们的生活有所改善,我心里也高兴。”
目前在京完成8000多万元农特产品销售
记者了解到,2019年,晟起农业便打造了农特产品品牌,通过农友会在全国建立多家分销渠道,带动翁牛特旗建档立卡百 余户,拉动当地近百人完成就业。2020年,又与北京通州区国资公司联手在翁牛特旗建造了京蒙消费扶贫基地,开发订单式绿色种养殖,整合当地大小合作社120余家,带动当地农牧户17640人增收致富。2021年以来,继续拓展消费帮扶渠道,截至目前,在京已完成农特产品销售8300多万元。
范忠原表示,明年在区国资委的牵头下,晟起农业将继续拓展消费帮扶渠道,带动更多翁牛特旗当地农副产品在京销售,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带动当地增收致富。
草原味道火锅位置:北京市通州区南大街67号
文/北青社区报记者 杨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