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南妹妹和大家分享了《餐桌礼仪|学习传统文化中式餐桌的若干细节(上)筷子的礼仪!》和《餐桌礼仪|学习传统文化中式餐桌礼仪的若干细节(中)餐具礼仪》,这期,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座次安排及上菜顺序”,希望对您的新年宴客有所帮助。
(一) 何为上座?
『上座』的意思就是:上座又叫上方,就是指客厅里最尊贵的位置!
一般在正北方,神位的下方。那是因为中国大多数房子的朝向都是坐北朝南,北方一般是天子即帝王所在地,是最尊贵的所在。
但是,现在已是新中国,天子不再存在。而且,很多客厅和餐厅已分开布局。如果客厅和餐厅都不是坐北朝南的设计,那么上座都在进门的正对面。
(二) 常见座次安排
(1)长幼有序
『长幼有序』的意思就是:长辈一定要放在上方,辈分越高一定要放在最靠近上方的位置。
如果家中人丁兴旺,族众庞大,在安排座位的时候也要分主桌和次桌哦~
(2)男左女右
『男左女右』的意思是:一般来说,座次的安排都是男左女右的方式安排。
为什么是男左女右而不是女左男右呢?
那是因为,据说中华民族都是盘古的双眼所化,左眼为日(伏羲),右眼为月(女娲)。伏羲和女娲结合繁衍了中华民族,因此男左女右的风俗就沿袭了下来。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女性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和提高,男左女右的习俗在部分地方被当作男尊女卑的陋习废弃了。在这里,南妹妹希望大家能够重拾传统,沿袭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将男左女右的习俗延续下去。让子孙后代知道,我们都是华夏儿女,是开天大神盘古的后代!
(3)小孩怎么安排
南妹妹来自农村,祖上也算是书香门第,参加过抗美援朝的爷爷在解放前还是高小毕业的“文化人”。因此,在南妹妹小时候,在家教森严的大环境下,春节的时候是不能和长辈一起吃团圆饭的。奶奶会专门准备一张小桌子,让南妹妹带着弟弟妹妹们,坐在小板凳上,围在一起吃着玩儿。
(三) 用 餐 后
就餐过后,如果有筷架,就把筷子自然的放在筷架上;如果没有筷架,就把筷子自然的放在饭碗旁边,千万不要放在碗上,更不要插在碗里;然后礼貌的告知一起就餐的同伴自己就餐完毕,方可离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南妹妹收集整理的“《餐桌礼仪》系列”只是窥豹一斑,欢迎大家踊跃留言分享你们家乡的餐桌礼仪,和南妹妹一起弘扬中华文化!
泽南世家
居家生活空间定制服务商
亲近泽南·品味生活!
><>收已过,寒冬未至,秋末冬初这段时间,胶东农村又进入一个婚礼举办的旺季。这组图片就带大家烟台莱阳乡村婚礼上看一看,感受一下当地的传统习俗。
< class="pgc-img">>婚宴虽然算是婚礼上的最后一道环节,但这道环节上美食比较多,大家都感兴趣,这组图片就从婚宴看起。
众所周知,婚宴上菜讲究顺序,胶东地区以“鸡打头,鱼扫尾”的模式比较常见,中间上菜的顺序则各有不同。
< class="pgc-img">>在莱阳境内多数乡村,“一鸡二笋”的顺序是固定的,后面就有不同的组合,比如“一鸡二笋三大肉”和“一鸡二笋三合菜”以及“一鸡三笋三汤四肉”等。这组图片是莱阳婚礼化妆师张静在冯格庄镇拍的,应该是按照“一鸡二笋三汤四肉”的顺序上菜。
< class="pgc-img">>与大酒店里的标准化婚宴不同,乡村里通常会采用流动饭店的形式烹制婚宴,虽然不如前者高大上,但也更有“原汁原味”。
< class="pgc-img">>这是四喜丸子,乡村烹制的四喜丸子,可能味道更正一些。
< class="pgc-img">>鱼虾参鲍这些,如今无论城乡,一般都是有的。
< class="pgc-img">>当地的习俗也是中间上一盘饺子。
< class="pgc-img">>后面再上莲子作为主食。
< class="pgc-img">>婚宴的菜品,胶东各地可能都差不了太多。不过,莱阳婚礼上的“米盒”和“面盒”传统保留的比较完整一些。
< class="pgc-img">>按照传统,新郎迎亲时要把米盒和面盒带到女方家中,由女方揭开盒子,据说先揭开的是米,就寓意生女儿,先解开的是面,就寓意生儿子。揭开盒子之后,女方的父母会把米和面取出来,然后换上自家准备的喜饼和饺子,再由迎亲队伍带回男方家中。喜饼和饺子,寓意就相当于金银元宝了。
>之礼,大可外交,小可社交。中餐的宴席餐桌礼仪更是礼仪秩序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从入座到上餐再到进食,每一个环节都十分的讲究。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平时最不容易注意到的上菜顺序以及它背后包含的文化内涵。
< class="pgc-img">>现在的中餐上菜顺序是经过五千年的时间洗礼之后而形成的,讲究先上凉菜,再上热菜;先上炒菜,后上烧菜,味道较其清淡的先上,味道较重的后上;最后上鱼和水果。
< class="pgc-img">>在中国,大大小小的宴会上最必不可少的的就是酒,吃菜不喝酒,兴致少一半。而这上菜先上凉菜主要是为了下酒,而且更方便主人劝酒,来体现主人的热情好客。
酒喝的差不多了之后接下来就该好好的吃饭了,这个时候再开始上热菜,热菜上菜的顺序是按照先炒后烧来上。刚喝完酒,由味道清淡的菜开始上,更容易使人们的味觉转换过来,慢慢的再上味道重的菜,避免了给味觉带来过大的刺激。
< class="pgc-img">>最后一道菜是鱼,鱼之所以要最后才上,是因为这个时候人们差不多都已经酒足饭饱了,这个时候再吃鱼,鱼一定会剩下,这就应了中国的那句古话年年有余,图的是一个吉祥的彩头。
现在的宴席上大多会在鱼上完了之后,再上水果。主要目的在于让人们解腻,这样人们在吃完饭之后,还有兴致可以聊一会天,交流一下感情。
< class="pgc-img">>不起眼的上菜顺序也体现着中国宴席礼仪的细致与讲究,贯穿这些礼仪、礼节,并非是对进食的束缚,而是人们文化修养的一种表现,更是体现人们饮食生活中仪式美和人情美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