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标准
1.动态等级
餐饮服务单位动态等级评定,由监督人员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动态等级评定表》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并评分。评定总分除以检查项目数的所得,为动态等级评定分数。检查项目和检查内容可合理缺项。
评定分数在9.0分以上(含9.0分),为优秀;评定分数在8.9分至7.5分(含7.5分),为良好;评定分数在7.4分至6.0分(含6.0分),为一般。评定分数在6.0分以下的,或2项以上(含2项)关键项不符合要求的,不评定动态等级。
2.年度等级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年度等级评定,由监督人员根据餐饮服务单位过去12个月期间的动态等级评定和现场核查结果进行综合判定。
年度平均分在9.0分以上(含9.0分)且经现场核查结果合格,为优秀;年度平均分在8.9分至7.5分(含7.5分)且经现场核查结果合格,为良好;年度平均分在7.4分至6.0分(含6.0分),为一般。
3.不予评级情形
对新办《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餐饮服务单位,在《餐饮服务许可证》颁发之日起3个月内,不给予动态等级评定,并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公示牌“本次检查动态等级”标识处标示“待评定”;在《餐饮服务许可证》颁发之日起4个月内,完成动态等级评定。
对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餐饮服务单位,要求其限期整改,并依法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6个月内不给予动态等级评定,并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公示牌“本次检查动态等级”标识处标示“整改,不予评级”,同时,监管部门加大对其监督检查频次,6个月期满后方可根据实际情况评定动态等级。
动态等级评定过程中,发现餐饮服务单位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需要给予警告以外行政处罚的,2个月内不给予动态等级评定,并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公示牌“本次检查动态等级”标识处标示“整改,不予评级”,同时,监管部门加大对其监督检查频次,2个月期满后方可根据实际情况评定动态等级。
对动态等级评定达不到一般的餐饮服务单位,要求其限期整改,1个月内不给予动态等级评定,并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公示牌“本次检查动态等级”标识处标示“整改,不予评级”,同时,监管部门加大对其监督检查频次,1个月期满后方可根据实际情况评定动态等级。
对中断等级评定的餐饮服务单位,其年度等级的评定应当从重新开始动态等级评定满12个月后予以评定。
↓↓汉中的样子
到餐厅的菜品的呈现方式,大家最头疼的就是如何找到餐厅销量好,利润高的产品,并且如何与其它产品互相搭配,让整个菜单结构更立体,让菜单中每一个菜品都可以找到正确的位置,相互搭配,为餐厅的营收提供“隐形力量”。
为什么是“隐形力量”?因为很多餐厅并不重视菜单的规划,菜品的调整。以为只要味道好,顾客自然会点,但事实上,顾客的选择那么多,他能来店的几率有多少?进店后又刚好点到招牌产品的机率又有多少?
< class="pgc-img">>其实菜单规划就是“隐形力量”,而菜单规划中必不可少的一点在于菜品的分析,在菜品分析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波士顿矩阵以及ABC菜品分析法,其实两者的意思都相同,但是ABC分析法会更细致。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分享ABC菜品分析,以及ABC分析法背后的优势与劣势,最终实现扬长避短,合理规划。
1、什么是ABC菜品分析法?
ABC分析法,是将菜品以营业额为横坐标、利润额为纵坐标切分,以60%为ABC的分割点,营业额、利润额高于60%为A类菜品。营业额、利润额等于60%为B类菜品,而营业额、利润额低于60%为C类菜品。
如此一定义,我们就得出餐厅中的菜品可以分为九类:AA AB AC BA BB BC CA CB CC 。而最有代表性的是以下四类。
AA类菜品:营业额高、利润高的菜品,这是餐厅的明星产品,也是餐厅的招牌产品,可以好好包装,它会为餐厅引来更多的流量与口碑。
AC类菜品:营业额高,但是利润低的菜品,这款菜品可能是餐厅的现金牛菜品。这类菜品要分析它的用处,如果是引流品,可以通过活动推广,引流到餐厅,前端流量品,后端推销利润产品。
或者根据菜品的重新定位也包装,将利润率提长,成为AA类菜品。
< class="pgc-img">>CA类菜品:营业额低,但利润高的菜品。这样的菜品,可以通过营销方法,打造价值感,将销量提起来。
CC类菜品:营业额、利润额双低的菜品,这样的菜品,你是不是觉得直接删了就行?其实不是这样的,CC类菜品虽然看起来营业额、利润额都不高,点单量肯定也不大。但有时候可能因为有意义而被留了下来。
比如说,公益类的菜品,儿童专用菜品。这类菜品点单量是不高,但是少了它,可能有孩子的家庭聚会就放弃选择我们餐厅了。
2、如何使用ABC菜品分析法?
前面我已经给出了ABC菜品分析的表格,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留言获取大图,和厨师、会计一起来计算一下自家的菜品分组。
ABC菜品分析法,不是删除CC类产品,而是发掘每一个菜品背后的数据,为什么销量高、利润低?是原材料采购问题,还是制作成本,还是点单成本?
为什么销售低,但利润率高?是不是菜单的规划不合理,将这类的菜品价值埋没了?那么下一次的菜单规划,可以把这样的菜品价值包装呈现,配上图片与文案,告诉顾客点这道菜的理由。
销售低、利润低的菜品,只要有存在的意义,可以留在菜单的某一角。如果是儿童类的菜品,还可以强化其价值,“专为儿童研发的菜品,像家人一样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这样的广告语,再配上儿童的套餐,也可以吸引一众有需求的客户。
3、一店一策,一事一议
ABC菜品分析法并不是一成不变,数据会随着消费者的消费数据而改变。
因此,作为餐厅老板,每个月都要关注销售报表,分析销售数据背后的原因,关注明星的AA类产品销售与利润的平衡,以及AC和CA类产品是否有销量或者利润额的增长。
很多餐饮老板总希望找到固定不变的AA级菜品,殊不知,消费者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外部的竞争也是动态改变的。
波特五力模型告诉我们,我们需要面对五类竞争对手:供应商、消费者、相关的替代品、行业中的竞争对手、潜在竞争对手。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餐饮老板还固守以往的经营思维,不做出改变,很难跟上时代的脚步,如果我们不学习、不努力适应这个多变的社会,我们很容易成为被市场淘汰的一批人。
< class="pgc-img">>任何营销方案也好、门头菜单规划也罢,都是一企一策、一事一议。每一家店,都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经营数据,餐饮老板们在学习这些分析工具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分析与调整。
最后,希望我的文字,能给你带来启发,祝,餐厅大卖。
<>多企业都减菜单,推爆品,聚焦单品类。其中,有的企业做得比较极端,减菜单减得跟自宫一样,菜没了利润也没了——如果用ABC分析法,效果马上就不一样了。
减菜单
为什么容易减掉利润
其实,减菜单并不是单纯的做减法,这里面有销售额、毛利润、吸引消费者等多种诉求。
做任何减菜单和菜品优化、定位的时候,千万不能盲目。否则,顾客满意度降低,减菜单就相当于减了利润。
内参君曾经报道过一个品牌,菜单基数大,最开始205道菜,砍了一轮;第二轮从120道菜减到75道菜时,该品牌只选了毛利高、操作简单的菜留下,毛利不高、制作比较复杂的菜,即使顾客喜欢,也减掉了。
牵一发而动全身。粗暴砍菜单带来的直接效果是,顾客听说没了喜欢的某道菜,就走了。
于是在第三次减菜单时,特别调整了品类,尽管操作复杂,牛蛙这类顾客喜欢吃的菜品,重新加了上去。
减菜单的情况下,品类越全越好。不能让顾客在点菜时,发现自己想点的品类压根没有,顾客会觉得这家餐厅的菜少、没什么可吃的。
最终,该品牌菜单减到了57道,砍去了2/3还多,毛利率从52.3%提升到了71.1%,营业额同比提高了25%以上。
< class="pgc-img">>
哪些菜应该留下
用ABC三个字母来分析
一般在更新菜单的时,为了弄清楚“既能赚人气也能赚毛利润的产品是什么”、“不受欢迎也赚不到太多利润的产品是什么”等问题,需要对菜单进行分析。
如何分析呢?首先是用ABC分析法,分析出销售额高的产品。
“ABC分析法”指的是,将商品基于某个指标分为A、B、C三类,并对这个三个级别进行分析。通俗说,就是按照高矮胖瘦,进行分类。
一般把销售额作为ABC分析的基准,以3个月为期收集资料为基础,进行分析。其中,A类占总销售额70%的商品,B类是除了A以外的,占销售额排名前20%的商品;C类是剩下的10%。
其次用交叉ABC分析法,筛出毛利润高的产品。
ABC分析法,就像一个末位淘汰制。在这个分析法中,C组都是卖不出去的商品,可以将其作为滞销产品去掉。
事实呢,C组产品中,也有销售额低,但是毛利润高的产品。这意味着,ABC分析有可能淘汰掉不应该淘汰掉的产品。
那怎么办?ABC分析法是半招,餐饮人应该直接学习“交叉ABC分析法”。
< class="pgc-img">>交叉筛选
找出最应该减去的菜品
ABC分析法是以销售额为基础;交叉ABC分析法是以销售额和毛利润,两个指标考核,后者更全面合理。
比如用ABC分析法选男朋友,只是看是不是有车有房;而交叉ABC分析法,除了考核是否有车有房,还考核了人品和潜在能力。这样,就不会错过财富黑马,还提高了幸福指数。
举例来说,“交叉ABC分析法”把产品的考核分成两类,一类是以销售额为基准,分为ABC三级;一类是以毛利润为基准,分为ABC三级。
比如,A类产品中,有的产品销售额A级,毛利润A级的双A产品;像孙悟空,就是AA级产品,能打能贏。
< class="pgc-img">>
也有的产品是销售额A级,但是毛利润是C级。像猪八戒,就是有销量没利润的。
同样,在C类产品中,也会有销售额C级,但是毛利润A级的产品。而这类产品对销售额没有贡献,但是对毛利润有贡献。
这类产品像沙僧,打架不行,做后勤还是很给力的。孙悟空和猪八戒去打妖怪了,这沙僧就来保护唐僧,维护了后院的安稳。
“交叉ABC分析法”的妙处还不只是这一点。
“交叉ABC分析法”,是通过销售额和毛利润的组合,形成了9个组合。即AA、AB、AC、BA、BB、BC, CA、CB、CC。
< class="pgc-img">>分级处理
没利润的菜为什么也要留下
我们来说说最具代表性的四组。
AA级产品。这一类产品对销售额有贡献,对毛利润有贡献。相当于智勇双全的将帅之才。这样的产品既受顾客欢迎,也受店家欢迎。
AC级产品。这一类产品是对销售额有贡献,对毛利润无贡献。这类产品是成本率高,销售量也高的产品。AC对于顾客来说是有价值的产品,但是对于店铺的利润并无贡献。
对于AC这种产品,一般有两种处理方法:
1、去掉没有意义的产品。
2、有意义的产品或者留下,或者提价。
比如,一些餐厅的爆品菜,会不断地持续提价。但是,招揽顾客的产品,以低价吸引消费者,就可以保持价格不变。
上面这两类产品,是稳定基本业绩的。CA和CC两类的产品,才是新的增长点。
CA类产品,是指销售额虽低,但对利润有贡献。也就是说,这类产品很赚钱。
< class="pgc-img">>
既然赚钱的产品销售量,解决方法很简单,就是通过“告之强化”来提升销售。常用的方法,就是包装成为明星产品,向消费者强力推荐,把销量做起来。
最后,再来说说销售额低,又没有毛利润贡献的CC类产品。这类产品,是在删除名单里的,一般都不值得留恋。
但是,这其中也有一些产品,因为“有意义”而被留下来。你可以想像成唐僧,唐僧就是意义所在,如果没有唐僧,取经这个事情就没有意义了。
同样,餐饮业的有些产品,就是要制造出“有意义”。
比如儿童套餐这类产品,就是有意义的产品。因为有儿童套餐,所有家庭就餐客群就会来消费,这就是有意义的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