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ETtoday新闻云》报道,“76高雄观光日”吸引全台韩粉到高雄旅游,高雄观光局估计当天约有20万人涌进港都,许多在地商家纷纷推出优惠吸客,但也有好几间店家直接表态“就是不欢迎韩粉”,甚至还有业者在店里提供“韩国瑜罢免书”、也有人干脆暂停营业3天拒发韩粉财、PO文酸“高雄光光日、店家跑光光”。
高雄观光日吸引全台韩粉到港都朝圣,不少高雄在地店家也祭出优惠,抢赚一波韩流财;但也有一些店家因为政治立场不同,选择不参与这波活动。韩粉们就整理出一系列“不友善韩粉店家”,提醒去高雄旅游的“韩家军”别上门光顾,免得自讨没趣、热脸贴冷屁股。
1.位于旗山的常美冰店,过去曾在脸书PO文“身为台湾高雄乡下的小小店家,现在不想当中国人、以后也不想当中国人”;现在更在店内提供1千份罢免提议书,向客人喊话“高雄人拒绝当市长选举用完就丢的棋子、大家一起做民主台湾的塞子吧!”
2.位于凤山的勇记无敌萝卜糕,宣布5日到7日“配合高雄光光日活动,店家跑光光”,暂停营业3天。
3.位于盐埕区的郭家肉粽,去年韩国瑜刚上任,老板受访时表示“自己其实是挺其迈的”,引来韩粉不满扬言拒吃,后来高雄观光局选到这间店办活动,新闻局长王浅秋也来吃肉粽捧场,让老板的态度也趋于软化,改口“陈其迈和韩国瑜都很优秀”。
4.位于苓雅区的森梵新铁板料理,日前在店门口挂出红布条“说好的发大财呢?还好我们撑过来了”,业者表示去年“大选”结束后,营业额反而掉了一半,“靠竞选口号发大财不如靠自己”,最后也靠着自己的努力让生意变好、顺利撑过一周年。
5.位于盐埕区的广德家,打出高雄观光日这2天,“煎饼原价70元,韩粉发大财特价1000元”,更直接宣布“持罢免书免费送煎饼”,业者在脸书PO出3点声明,坦言自己就是支持罢免韩国瑜。
6.位于鼓山区的钓客食堂,业者在店内提供罢免韩国瑜联署书,强调“我们不是意识形态、我们只是为了未来”,店家更表示这两天就会贴公告在店门口“本店不欢迎中国人及韩粉、因为无法沟通敬请见谅!如果不想消费我们也不会在意!”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近饮品朋友一起逛展聚会,我听说了2个定位独特的新品牌:
一个叫红瓶,锚定“红色杯子”;一个叫吸客乌龙茶,从茶基底出发,都已在当地站稳脚跟。
茶饮竞争激烈,水果赛道不够用了,新品牌怎么做定位、做突围?
我找到6个值得关注的机会。
新茶饮正在“摆脱”细分品类陷阱?
红瓶,是创立于福州一个新品牌,产品包装以红色杯子为特色:
“红瓶”门店空间主打红色风格
>门店空间也主打红色风格,在福建一众茶饮门店中,显得与众不同。
“红瓶”门店空间主打红色风格
>这个品牌在福州有4家直营店,产品以奶茶为主,开业几个月时间,已经成为福州饮品店热门榜第一名。
另一个品牌叫吸客乌龙茶,创始于厦门,目前有约100家店,这个品牌是以茶类为定位的,门店的所有产品基底,使用的都是大红袍、铁观音等乌龙茶,售卖的冰淇淋也是乌龙冰淇淋。
乌龙冰淇淋
>相比于目前新茶饮市场上,抢占水果、小料的细分品类定位,这两个品牌的打法,让我感到欣喜——
新茶饮正在“摆脱”细分品类的陷阱。
一款水果打天下的时代过去了
这两年,在新茶饮红利消散的时刻,相比于在大领域成为第一,在小领域成为唯一的难度系数似乎更低。
无论是刚刚创立的品牌、红利期开出几十家店的老板,还是沉淀了几百家店的品牌,都想有这么个“一招制胜”的方法和机会,去做转型升级,占领一个赛道,引领一种趋势,来一波爆发式增长。
比较典型的水果抢占,是从7分甜开始的。新茶饮发展到今天,芒果、草莓、柠檬、桃子、葡萄等畅销水果,都“有主”了。
连荔枝、车厘子、油柑这样的冷门水果也被开发了,甚至还有老板考虑过榴莲、桑葚、蓝莓等小众水果。
油柑这样的冷门水果也被开发了
>还有从小料入手的。比如烧仙草、汤圆、老红糖珍珠、黑糖珍珠、手作珍珠、麻薯、桃胶等,以一款有品牌特色的小料定位的。
通过细分定位,令品牌成为潜在顾客心智中某一品类的代表,是赢得心智之战的关键。
通过这个方法,的确跑出了大品牌,但如今水果已经被用到极致,很多行业人发现,“一款水果打天下的时代结束了”。
一款水果打天下
>供大于求的现状下,再用某种水果/牛奶/原料做定位,已经没有新鲜感了,这时候新品牌的机会点在哪里?
我重读《定位》一书发现,围绕一个品牌定位的方法, 除了从原料出发,还有很多更“性感”的角度。
除了水果和小料,茶饮还能这样定位
在新茶饮的寡头时代,在一条街十几家奶茶店成为常态的当下,新品牌想要找到心智空位,必须从大品牌的业务结构里寻找薄弱环节。
1. 尺寸定位:想想还是小的好vs超大杯
当面对一个成熟度越来越高的市场,在产品功能、营销很难出圈的情况下,《定位》中第一个寻找空位的方法,就是从产品尺寸入手。
还有个经典案例:多年前,当底特律的汽车厂商们热衷于加长车身时,大众的甲壳虫,以一句“想想还是小的好”的广告语,凭借短短的车身,竟然畅销至今。
我曾在青海西宁见到一个奶茶品牌“宝葫芦”,它在社交平台上传播最广的是“比脸还大的杯子”,“1.5L超大杯喝到撑”。
类似的操作还有“桶装水果茶”、“1000毫升超大杯”,喜茶和奈雪的mini瓶装奶茶,包括上文提到的红瓶,通过杯子尺寸、形状、材质、颜色、文案等改变,打造出品牌最为鲜明的记忆点,成功抢占消费者心智。
桶装水果茶
>2. 制作流程定位:手作/手挞,体现工艺
新茶饮的制作,泡茶、切水果、煮小料、雪克等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放大成为亮点。
南宁的阿嬷手作,以“手作、天然”为卖点,在门店的珍珠、芋圆、麻薯、芋泥、仙草等小料都是在店里,现搓现熬的,消费者看的明明白白,从南宁开到深圳后,每天依然排队,日均出杯量超过1000杯。
阿嬷手作现搓现熬
>发源于成都的圆真真,也是利用手作珍珠的定位,开出了一百多家店,其在门店设置了一个类似于邮局的“粉圆制造局”,每天在半透明的“粉圆制造局”里,安排了专人揉面,制作珍珠,让消费者肉眼可见。
广州的柠檬茶品牌挞柠,以手挞柠檬茶为卖点,在门店制作时,使用亚克力棒对柠檬片进行捣压,并且根据不同的季节,对捣压的次数、力度、方式都做了详细要求,现在已经开出近400家店,成为柠檬茶品类的头部品牌。
以手挞柠檬茶为卖点
>新茶饮的制作流程中,每一个细节放大,都是一片广阔的空间,关键是看品牌有没有做到极致。
3. 风格定位:营造独特的“情绪期待”
新茶饮行业里,风格定位最为成功的,当属茶颜悦色的中国风,在国风茶饮已经被茶颜悦色牢牢占据的当下,南京的伏见桃山,用日式美学,打造另一个风格定位的成功案例。
伏见桃山
>广州的11miles,就是依靠从产品到空间的蓝色风格,在社交媒体上火起来的。
郑州的眷茶、潮汕的英歌魂、福建的壶见等品牌,都是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作为品牌的风格,从而在当地取得大品牌也无法撼动的位置。
风格定位的关键,就在于营造独特的“情绪期待”。
不论中式、日式,或是工业风、ins风,想将一种文化风格和品牌“绑定”,就要做到每一个产品都有据可考,每一个细节都和美学风格深度对称。如果只做到空间、视觉上的“表面相似”,就不可能成功。
工业风格门店
>4. 性别定位:抓住小姐姐,也别放弃“奶茶男孩”
相比于谁都可以买,为“我”定制的产品,粘性会更高。
新茶饮品牌的消费者,6成以上都是女性,年轻的小姐姐是所有品牌都在极力争取的群体,事实上,男人们也是要喝茶的。
小罐茶在就曾经推出过一款纯茶饮品,以“新年酒桌全新解决方案”为定位,使用威士忌的瓶子作为包装,取名0酒精“味士忌”,吸引了不少男性群体打Call。
小罐茶味士忌
>刚刚完成数千万天使轮融资的纯茶品牌“tea'stone”,以销售纯茶饮品为主,产品单价在38元~68元之间,其空间和产品风格,都给人一种“中年大叔坐下来喝不尴尬”的氛围。
tea'stone产品
>5. 人群定位:老母亲也需要小确幸
性别定位再往下细分,就是人群定位。
在上海的咖啡馆,我常常看到精致的阿姨带着姐妹喝咖啡。在台湾的街头,五六十岁的大爷们,也会在电动车上提溜着一杯奶茶,回家喝。
在深圳品牌芭依珊的店里,甚至设置了温馨的母婴室,让年轻妈妈们毫无负担的出门约会。
南宁品牌煲珠公,在logo、门店、杯子上,都大面积打出了“做女儿也放心喝的珍珠奶茶”,开出了数家外卖外单店。
但市场上,并没有一个为某类人群为定位的品牌。除此之外,还有轻度消费者和重度消费者定位。
纽约有一家啤酒品牌,叫Schaefer,这个品牌成立时,市场上的啤酒品牌已经琳琅满目,这个品牌就定位了一个超细分人群“重度消费者”,提出了“你想多喝几瓶的时候,就喝这种酒”。
新茶饮不乏这样的“重度消费者”,一天3杯不在话下。
在超市的货架上,常常能看到这样的产品:女士奶粉、中老年奶粉、儿童奶粉,在牙膏牙刷区域,会看到分为“1~3岁”、“3~6岁”、“6岁以上”等针对特定人群的产品。
除了古茗提出过“每天一杯喝不腻”的口号外,市场上是否缺乏一个针对重度奶茶消费者或者特定人群的品牌呢?
6. 时间段定位:晚上喝了不失眠的奶茶
在餐饮领域,有早餐、早午餐、午餐、晚餐、宵夜等不同的时间段定位,每一个时间段都有相应的头部品牌。
长沙有个叫来杯米饮的品牌,曾经让我眼前一亮。
这个品牌,以米浆代替茶汤作为基底,加上当下流行的各种辅料,变成一杯自带健康属性的“奶茶”。因此这个品牌突破了售卖时间和人群的限制。
“大清早很少有人去买一杯冰冰的水果茶来喝,晚上八九点喝一杯奶茶,也会有失眠压力。”其创始人杨哲说,米饮不管是早上8点,还算晚上9点,都没有压力,而且具有部分代餐功能。
除了上面的方法,《定位》中还提到了,高价定位、低价定位、场景定位、渠道定位等新品牌寻找心智空位的思路。
新茶饮的业务链条很长,从原材料选取,到产品配方研发,从制作流程到产品呈现,从售卖方式到空间体验,从颜色到文案,抓取其中任意一个环节,做出亮点,就有可能脱颖而出。
新网2月23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近期,不少香港市民选择到内地旅游,包括短途的大湾区城市,以及中长途的新疆、四川等,认为美景、山湖等景点有新鲜感,而且高铁出行方便。
有旅行社表示,内地旅行团已占公司销售额七成。玩乐体验预订平台Klook表示,现时港人看重体验式旅游,在网上看到新景点新玩法,先下订景点门票再订飞机票。
展商推“会场限定价”吸客
一连四日的“香港旅游博览会”22日开幕,日本、韩国、泰国、越南等国家及台湾地区的旅游产品及热门景点门票,收费低至一折,各旅行社推出“会场限定价”。有旅行社表示,内地旅行团成为旅客大热之选。
大航假期区域经理萧先生表示,内地中长线会是旅游的大趋势。西藏桃花节、新疆天山河谷、北京花季、河南等地都受到港人喜爱,内地旅行团价格相宜、高铁交通便利,再配合大草原、瀑布等自然景色,自然吸引港人青睐,旅游博览会首日,该旅行社已有逾20名市民报名,大部分以内地目的地为主。
萧先生表示,香港与内地恢复全面通关后,港人纷纷外游,除了热门旅游地点,内地的西藏、新疆等城市的旅行团,报名人数“冲上去”,该公司去年的两至三天广东省短线团生意占整体四成、内地中长线占三成,其余是东南亚等地的旅行团。内地长线旅行团数字已超越疫情前,广东省短线团升幅显著。
西藏、新疆旅行团报名人数上升
复活节是港人传统旅游旺季,萧先生表示,新春过后,报团人数明显上升,主推的西藏林芝桃花节、武汉樱花季旅行团大受欢迎,而4至5月热门点新疆繁花季八天团,亦有不少市民感兴趣。
新疆是近年受欢迎的旅游热点,景点包括有“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之称的赛里木湖,湖水透明度极高,并以变色著名;有“中国油菜花之乡”的昭苏县,万亩油菜花海飘香,连片的油菜花田犹如一条金色花毯;还有薰衣草基地、安集海大峡谷等。
另有旅行社指出,港人到内地旅游的比率较疫情前有上升,旅行社会按照时节推出旅行团,“春季看花、秋季看叶”,除了日韩、东南亚等地外,市民更希望接触更多景色,扩宽眼界。
市民李太表示,去年旅游多以亚洲地区为主,但对新疆繁花、哈尔滨冰雪节等感兴趣,今次来到旅游博览会期望能够物色下一站好去处。
Klook香港区总经理岑皓祺表示,现时港人看重体验式旅游,会在社交网站上留意新打卡点、新景点等,预先购买门票,再慢慢规划出行时间预订机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