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记者 程维 重庆报道
近日,重庆市当地媒体刊发的该市《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3年该市的财政收入总量为7264亿元,其中税收收入为1476亿元,中央补助2569亿元,国有土地出让收益为1695亿,该年度共年收7264亿元。
该年度重庆财报的两大亮点分别是,税收收入增长16%,国有资本运营收入增长88%。
近5年中央对重庆转移支付(补贴)数据变化情况。 本报记者 程维 制图
2023年税收增长16%
《报告》显示,2023年重庆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41亿元,增长16%,完成预算的102.8%。其中,税收收入1476亿元,增长16.1%,增幅较高的原因,主要是上年大规模留抵退税形成低基数,以及经济持续回升带动税收恢复性增长。
非税收入965亿元,增长15.9%。加上中央补助2569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收入826亿元,以及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资金、上年结转等1428亿元后,收入总量为7264亿元。
2023年,该市的财政支出也为7264亿元,收支平衡。其中,税收收入为1476亿元,比中央补助2569亿元低1093亿元。
该《报告》称,2023年重庆市的政府债务为12258亿元,“按财政部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办法测算,预计我市政府债务率为148%,风险总体可控”。
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重庆市的税收收入也为1476亿元,2018年至2022年,分别为1603亿元、1541亿元、1430亿元、1543亿元和1270亿元。其中疫情中的2022年为近7年最低,当年11月,该市曾出现疫情。
《报告》中的一大收入增长亮点是,2023年重庆市的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87亿元,增长88.1%,完成预算的143.6%。增幅较高主要是市级国有企业历年未分配利润专项上缴。加上中央补助1亿元、上年结转6亿元后,收入总量为194亿元。
不过,即使按187亿元的国资利润计算,重庆市现有国资总量为6.6万亿元,其资产净利润率为0.028%。目前没有该市国资的净资产数据,因此暂无法测算其净资产收益率。
重庆前沿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李勇3月1日称,从2023年重庆市财政收入的结构看,税收只有1476亿元,而中央补助(转移支付)却高达2569亿元,比税收高出1000亿元左右,亟须培养自身造血能力。此外,从长远趋势看,中央给重庆的转移支付未来一段时间后将会逐年下降,重庆应在培养税源、发展市场主体上下更大的功夫。
近13年重庆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变化情况。 本报记者 程维 制图
2024年过“紧日子”
重庆市对2024年的财政收入安排是,税收1550亿元,增长5%。加上中央提前下达转移支付、地方政府一般债务收入、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资金、上年结转等3690亿元后,收入总量为6277亿元。
这一收入总量,比2023年的7264亿元低987亿元。即2024年重庆市的财政总收支,将比2023年缩减近1000亿元。
2024年,重庆市共安排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1880亿元。其中,全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700亿元。2023年,该市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1695亿元,增长8.5%。即2024年,该市期望的土地收入,与上年基本持平。
2019年,重庆市土地出让收益为895.25亿元,创下近13年新低。其原因被认为与“三道红线”有关,房地产开发企业全面进入减债之年,因此新购地巨幅减少。来自当地房地产企业的信息称,2019年二季度时,当地土地出让金额不足上年同期的三成。
2024年,重庆市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为134亿元。
目前重庆市正全力推进“三攻坚一盘活”,这一政策主要针对国资、国企及各开发区平台公司,预计2024年年底,该市国有资本的实际收入将高于134亿元。
(编辑:郝成 校对:燕郁霞)
饮企业常常会面临一些财税风险,比如采购、公转私,那么在金税四期监管下,餐饮行业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涉税风险?
< class="pgc-img">>1、采购环节
大家都知道饭店的食材大部分都是通过批发市场或者农贸市场个人采购,大部分还是农贸市场居多,只有上了连锁规模的企业会有专门供应链提供食材,农贸市场个人采购食材的时候,都是微信、支付宝或现金支付,没有合理发票回来。
2、公转私环节
频繁的公转私会引起税务异常,导致企业对公转账受限,因为正常情况下,采购是付现,消费者有的付款也是到老板个人账户,这就导致该进公户的钱没有进。
3、进项环节
因为进项基本没有发票回来,导致很多成本无法在税务账面上体现,没有体现就无法证明这些进项是正常的成本,税务是以票控税来管理企业,没有发票就视同是公司的利润,就会出现大家常说的税负高,交冤枉税。现在重庆有针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可以有效减轻税负压力,最高可以奖励80%。了解详细的政策信息,可以在评论区评论或私信。
4、销项环节
很多餐饮企业销项因为都是个人去消费,付款也是个人,就出现一个现象,消费者不要发票就不开发票,很多老板还玩小聪明,给某单人多开餐饮票报销,殊不知这些触犯税务红线。虚开发票的风险很大的,积少成多,就是在无形中触犯了虚开发票的罪行,面对对高额的罚款、滞纳金,严重的还会判刑。
企业想要降低税务风险,每个环节都要把控好;如果想降低税负,可以寻找相关专业机构合作,提高企业利润,增加现金流。
你觉得是赚100万容易还是省100万容易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源:重庆日报网
重庆日报讯 (记者 吴刚)重庆日报记者2月10日从市税务局获悉,我市将对受疫情影响实际经营额无法达到起征点的双定户(适用“定期定额”征收的个体工商户),运用个体户定额“淡旺季”等调节手段,及时合理调整定额,确保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落到实处。
我市《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二十条政策措施》明确提出,适用“定期定额”征收的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受到影响的,税务机关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定额,或简化停业手续。
市税务局征管科技处处长许皓介绍,根据目前情况来看,餐饮、住宿行业个体户受疫情影响最大,季度销售额很难达到30万元的起征点。重庆税务部门先对其进行定额调整,“据测算,今年一季度,两个行业个体户可享受减免税1100多万元。”他说。
据悉,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市税务局还将个体户的纳税期限统一为“季度”,进一步减少纳税人办税次数。因疫情防控等各种因素停止生产经营的个体户,可电话联系主管税务机关先做停业处理。待疫情管控措施停止后,再完善相关手续。
市税务局提醒,包括个体户在内的全市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期间如有发票需求,都可通过重庆市电子税务局进行网上领取,选择邮政寄递方式在2月底前还可以享受免邮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