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24日,
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市司法局
开展第二期“查餐厅”阳光执法行动,
来到金湾区高栏商都,
突击检查了两家知名餐厅
——蒙自源、江渔兒。
通过检查,
两家餐厅基本符合
食品安全相关要求,
同时也存在一些小问题。
事不宜迟,一起来看看!
蒙自源
食品与清洁用品混放↓
冰箱保存温度未达到食品保存标准↓
食品未加盖,张贴的标识未注明日期↓
江渔兒
地漏未加盖↓
食品未加盖,张贴的标识未注明日期↓
冷冻室冰箱温度无法显示↓
针对两家餐厅存在的问题,
执法人员要求工作人员立即整改,
并在下次例行检查中
对本次纠正的问题进行“回头看”。
餐饮经营管理者
要认真做好餐饮服务各项工作,
守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来源: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责任编辑:胡洁婷
编辑:吴茵琳
不错过每一条精彩内容
最近微信又改版了
如果不“星标”?
很容易错过我们的推送哦
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日本的回转寿司餐厅近年来可谓“流年不利”,继2023年一名青少年在一家回转寿司店乱舔餐具、给传送带上的食物抹口水的视频疯传网络后,今年年初,又有一名日本男子在社交媒体上上传视频,内容为他在回转寿司餐厅利用系统漏洞吃“霸王餐”。接二连三的事故让餐厅和正常食客都十分困扰。香港《南华早报》24日报道称:“日本的回转寿司餐厅可能已经处于落日时刻。”
日本东京,一家寿司连锁店的传送带上的寿司盘。(视觉中国)
报道称,在新冠疫情期间,回转寿司餐厅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受到一些人质疑,在社交网络上出现有人刻意触摸菜品的视频后,利用传送带送餐的方式变得更加“不可接受”。受到影响的餐厅对这些恶作剧的回应是坚持起诉,相关案件的肇事者被处以罚款,但这弥补不了已经造成的伤害。日本NHK电视台烹饪节目主持人马克·松本对《南华早报》表示,这些事件损害了人们对回转寿司餐厅的信任。
顾客数量减少后,回转寿司餐厅的浪费问题愈发凸显。《南华早报》称,传统的寿司店按照订单来准备和提供菜肴,而回转寿司餐厅的厨师会准备许多盘菜品,并且要在米饭开始变硬、鱼肉失去光泽前将它们送上传送带。一旦这些菜品不新鲜,餐厅就只能将它们从传送带上撤下并扔掉。
面对食品安全和浪费问题,一些回转寿司店已准备抛弃原有的模式。日本《朝日新闻》上周报道称,知名回转寿司连锁店之一“铫子丸”去年10月翻新开业的一家餐厅放弃安装传送带,似乎要“逐步淘汰该系统”。该公司一名管理人员表示,公司的目的是通过直接与顾客交谈,提供具有人情味的服务来提升品牌价值。(严格 文简)
京报讯(记者陈琳)近日,海淀区市场监管局收到多起投诉,“顾客”姚某在海淀区多家餐厅就餐时“吃出”异物,并提起高额索赔。经广泛搜集证据和缜密分析研判,执法人员初步怀疑姚某可能涉嫌敲诈勒索。案件移送至警方后,姚某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执法人员查看监控视频发现,姚某存在疑似投放异物的动作。海淀区市场监管局供图
经查,该顾客于1月28日上午,独自一人在某烤鸭店就餐共花费243元,就餐过程中称在菜品中吃到虫子,随即向店长要求予以十倍赔偿,2430元。2月1日中午,该顾客连续在两家餐厅就餐后,继续以“吃到虫子”为由向店长要求十倍赔偿。
执法人员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姚某短时间内在不同餐厅、不同菜品频繁“吃到”同一种虫子,即面包虫。一般而言,面包虫多被用作鱼类、鸟类动物饲料或钓鱼饵料,其以麦麸、米糠、秸秆、树叶、杂草、精料、各种青菜等为食。若在菜品中出现面包虫,大多数是因附着于蔬菜进入制作环节,然而在熟制菜品中吃出生虫的情况则较为少见。
菜品里的面包虫。海淀区市场监管局供图
姚某投诉内容中,“吃出”的面包虫均无烹饪痕迹。带着诸多疑点,执法人员对相关餐厅进行了食品安全覆盖检查,暂未发现相关问题。
然而,执法人员在查看有关餐厅的店内监控视频时发现,姚某存在疑似投放异物的动作。经广泛搜集证据和缜密分析研判,执法人员初步怀疑姚某可能涉嫌敲诈勒索,经与海淀区人民检察院会商,区市场监管局已将该线索移送至警方处理。
目前,姚某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编辑 唐峥
校对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