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VC都在投餐饮,餐饮品牌都在忙着开店,又或是努力上市。
资本提速助推,品牌加足马力,餐饮的新黄金时代在向人招手。
近期,隔壁的草根网红蜜雪冰城拟在A股上市,同为万店品牌的华莱士却又在“爆雷”。
华莱士,这一想要做“下一个肯德基”的中国本土快餐品牌,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成为万店之王,背后的生意经值得说道一番。
1
万店之王是如何炼成的?
华莱士的创始人华怀余、华怀庆生于温州苍南,经过了年少时期的磨砺,温州人骨子里的商人基因不断躁动,两哥俩决意一起经商,闯荡一番。
那是上世纪90年代,彼时的肯德基、麦当劳已进入中国市场,搅动了快餐江湖,惊起一番波澜。
虽然当时这类洋快餐定价不便宜,但人气还是挺旺,看到这一新玩意儿有着占据国人消费心智的苗头,华式两兄弟便动了心思。
小吃快餐类一直是餐饮界的香饽饽,平价、高频次消费这些优势自然吸引人。
为了蹭上洋快餐的热度,两兄弟便给店名取成“华莱士”,说实话,这个名字乍一看确实挺像越洋而来的快餐。
都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华莱士起初便效仿了肯德基、麦当劳,上到菜单,下到内设的儿童乐园,不过这一模式并不奏效,门可罗雀,生意不佳。
看来短期内是学不来人家的供应链、口碑的,作为“新生代”的华莱士只能从价格入手,走性价比风。
相对于快餐巨头们较高的定价,华莱士便推出了“特价123”促销——可乐1元、鸡腿2元、汉堡3元,这一价格着实令消费者惊了。
在雷同的产品面前,便宜就是yyds!
在一波波的低价促销下,华莱士的生机乍现,消费者开始为它打开了自己的钱包。
图片来源:网络
2001年华莱士首家门店在福州师范大学附近成立,在平价的攻势下,不断向三四线渗透,随后一举突破万店,要知道目前全国餐饮连锁品牌突破这一数字的不过才四家(其余为正新鸡排、绝味鸭脖、蜜雪冰城)。
图片来源:网络
更为吸睛的是,所谓的“万店之王”华莱士的门店都采取直营模式。
简单来说,华莱士的扩张是通过“门店众筹、员工合伙”的模式,将股份下放给员工或者外部合作者,进而达成合作,自身提供原料、物流等帮助,保证经营标准的统一。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 2021年上半年底,华莱士的门店数量已超过 1.8万家,甚至超过了肯德基和麦当劳的全国门店数量总和。
2
2020年毛利率仅为4.7%
同为接地气的快餐品牌,蜜雪冰城筹划A股上市,华莱士事实上已经在新三板挂牌。
2016年4月,福建省华莱士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士食品”)在新三板挂牌。
从基本面来看,2016年至2020年,其营收分别为11.08亿元、16.45亿元、23.26亿元、25.50亿元、34.94亿元;归属净利润分别为2154万元、3498万元、5076万元、5460万元、9209万元,保持一定的增长态势。此外,2021年上半年,华士食品实现营收24.22亿,净利润7813万元。
不过,华士食品的毛利率一直较低,甚至在2020年降至4.7%。
华莱士能不能真正闯关A股上市这一问题时常牵动市场的心,目前来看还是观望状态。
不过华莱士自然也没闲着,其供应商南王科技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IPO申请已被受理,保荐机构为申万宏源证券。
图片来源:证监会官网
南王科技的主营业务为纸制品包装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环保纸袋及食品包装,主要终端用户包括特步、 以纯、鸿星尔克、安踏、奥康、优衣库、耐克、阿迪达斯、美团、喜茶、美心、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华莱士、蜜雪冰城等。
报告期内,南王科技前五大客户占比同期营收均超五成,客户集中度较高,其中均有华莱士的身影,占据第二大客户的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查看股东结构,南王科技的第二大股东为惠安华盈投资中心,其执行事务合伙人黄燕飞正是华莱士实控人、董事长华怀余的妻子;南王科技第三大股东惠安创辉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的有限合伙人华鹏程,是华莱士另一实控人华怀庆配偶凌淑冰的儿子,可以说华莱士为公司关联方。
3
后厨危机重重?
且不管华莱士上市与否,如今它在经营方面还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即便是入华多年的肯德基、麦当劳,面对中国市场都在不断加强本土化攻势,也难免遭遇增长天花板,更何况是因“山寨”走红的华莱士。
从更大的格局上来看,人们对汉堡炸鸡这类垃圾食品的态度很难再有突破,尤其是随着消费升级,健康养生概念风靡,在短期内它们很难再扩容成长空间。
更重要的是,用低价优势赢来的消费者,有朝一日可能会因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而还回去。
在某种程度上,华莱士可以说是食品安全问题上的“差生”了。
近日,北京市、区市场监管局发布了近期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餐饮企业名单,其中,华莱士被通报次数多达17次,排在首位。
图片来源:网络
从被消协点名,再到频上热搜,在所谓的直营模式下,华莱士的后厨问题无法忽视。
图片来源:网络
这或许是加速扩张开店下埋藏的潜在地雷。
虽然扩张是必然途径,利于加强存在感,做大营收,抢占份额,带来品牌估值的想象空间,但轻视管理带来的打击也是致命性的。
低价抢来的市场,最后要是产品质量问题而失去,可谓是遗憾。
而失去的信任往往难以找回,于餐饮店可谓是压死骆驼的那根稻草。
对于以性价比出名的华莱士来说,价格便宜是最大优势,而消费者冲着性价比来,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对产品质量要求的底线,本身品牌价值不够,要是连产品质量都不过关,那么便失去所谓的关注光环了。
曝光之后,门店整改,道歉完了,是下不为例还是下次还敢,值得观望。
而在这一方面,餐饮店可不能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4
结语
VC都在投消费,因为新概念层出不穷,不少项目走出了自己的路子,但同时,VC又想逃离消费圈,毕竟上头过热期后,也会发现好项目并不多,不确定性有,泡沫的高估值更有。
外界不加掩饰的关注和打量,时常为大热的品牌镀上一层金,但最终这些步子迈得越大的品牌更是要直面现实,直面经营中的潜在危机,对华莱士来说,坚持品质至上才是正道,不然何谈构建所谓的竞争护城河呢。
11月财经新势力#
随着大家生活条件的改变,不少人喜欢上了快餐。以前提到快餐品牌,大家想到的都是肯德基、麦当劳这些洋品牌。但是最近几年我们有了自己的快餐品牌华莱士,它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者的喜爱。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认为它其实就是翻版的肯德基。但即便如此也难以阻挡“华莱士大军”在各地的入驻。至今为止,华莱士在国内的门店数量已经超过了肯德基和麦当劳之和。这家山寨快餐品牌究竟是如何做大做强的呢?
1987年,肯德基在中国开第一家店的时候,华莱士的创始人华怀庆还在温州的一个小县城里当会计。1990年,麦当劳在华的第一家门店也开业了,而那个时候华怀庆才刚刚攒下八千块钱的创业基金。那几年很多温州人四处做皮鞋生意发了大财,有的在家里盖了新房,还开上了小轿车,华怀庆看了看自己,辛辛苦苦努力了八年依旧是个普通打工人,小轿车他连想都不敢想,这么一对比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他也动了出去创业的念头。
< class="pgc-img">>20世纪90年代末,华怀庆不顾家人反对辞去了会计的工作,然后叫上了自己的兄弟华怀余,两个人拿着之前攒下的创业基金开了一家店。那个时候特别火热的皮鞋生意、领带生意他都做过,还去路边摆过摊。虽然也赚到了一些小钱,但这距离华怀庆的目标还有很远。挣扎了一段时间之后,生意还是没有什么起色,华怀庆自己都开始泄气了。就在他想要放弃的时候,新的方向出现在了他面前。
一天华怀庆迷茫地走在街上,正为自己的前途发愁。突然一抬头发现路边的肯德基店里坐满了人,他这才意识到原来现在的年轻人都这么爱吃快餐。从那天之后,华怀庆出门的时候会经常关注街边的快餐店,后来他发现无论是肯德基还是麦当劳基本上都分布在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门店数量并不多。难道一线城市之外的年轻人就不喜欢吃快餐了吗?当然不是,只不过这两大品牌的主战场在一线城市而已。那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二三线以及四线城市的开餐市场还有很大的空白区?华怀庆想到这里突然两眼放光,当时脑子里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进军快餐行业,向麦当劳发起挑战,立志超越肯德基。
< class="pgc-img">>但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个行业的华怀庆来说,迈出第一步还是很难的。思来想去就是没有什么好的创业模式,最后他直接决定照抄肯德基,别人怎么做,他就跟着怎么做。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下一步就是钱的问题了。以华怀庆一个人的实力进军餐饮业有点难度,于是他又喊来了自己的哥哥华怀余。很快,兄弟二人就凑齐了八万块钱。紧接着他们开始找合适的地段,最终瞄准了年轻人密度较高的福州师范大学,在学校门口租下了一家门店。
不过,快餐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卖出去的,得有一个知名度较高的牌子才行,毕竟年轻人追求的都是时尚。就像很少有人会愿意在路边小店随便买一杯咖啡,宁愿跑得远一点去星巴克,因为他们喝的不只是一杯咖啡那么简单,对于快餐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要想把招牌打出去名字也很重要,那个时候快餐在大家心里可是个洋玩意儿,名字太接地气肯定不行。华怀庆脑子一转想到了一个洋气的名字:华莱士。我国本土快餐巨头从此就正式诞生了。
< class="pgc-img">>开业之后,华氏兄弟还真的把肯德基的模式照搬过来了,人家出新品他也跟着出,肯德基今天做活动,华莱士那边立马行动,甚至连价格都直接照抄。不仅如此,华莱士还学肯德基建了儿童乐园。一开始大家看着这家新开的门店兴趣都比较高,有的人就会想进去尝尝,所以那段时间华莱士的生意特别好。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门店人流量开始下降,每天的营业额维持在一两千始终提不上去。华怀庆开始着急了,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这一查才发现,其中的问题大了。兄弟二人光顾着抄肯德基了,却忽视了实际情况,没有学会“因地制宜”。肯德基敢那么定价,那是因为人家门店基本都在一线城市,当地人的整体收入水平、消费能力都是比较高的。既然华莱士准备拿下二三线城市,就必须得考虑当地的经济情况。这些城市的人收入水平整体肯定没一线城市高,消费能力也有限,所以高价注定走不长久。就拿福州来说,当时的人均月收入可能只有600块钱,而汉堡就得八九块一个,可乐要四五块一杯,现在听这些价格大家可能觉得不贵,但在那个时候这对于很多人来说都算是高消费了,普通打工人谁敢天天这么吃。
< class="pgc-img">>无奈之下,华怀庆兄弟二人开始改变发展策略,对门店产品进行了重新定价。低价效应很快就显现了,不少顾客蜂拥而至,华莱士的营业额又恢复到了刚开业的时候。一味的低价的确让华莱士拿下了不少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但同时也给自己惹了不少麻烦。在同行眼中,低价就是在破坏行业规则,一直降价只会压缩大家的利润空间。当时不少同行都呼吁华莱士别再降价了,汉堡该什么价就什么价,希望大家都一样。但是华莱士正沉侵在低价带来的喜悦之中,这些话不可能听进去。
虽然小品牌治不了它,但大公司可以。在华莱士成立七个月之后,德克士门店直接开在了它对面,一切看起来像是巧合,却又像是早有预谋。果然,德克士新店一开业,大家都跑过去了,对面的华莱士再度陷入困局。其实当时的德克士已经挤走了不少新生品牌,华莱士在它的压迫之下似乎也要走到尽头了。好在兄弟二人不愿意放弃,他们一直在想办法扳回这一局。反正坐以待毙也是死,不如直接拼死一搏,说不定还有希望。最后他们采取了老办法:降价。
没过多久大家就看到华莱士门店推出了“特价123”的新活动。凡是参与活动的顾客,只需要六块钱就可以买到炸鸡、可乐和汉堡。这样的价格,顾客看了都得吓一跳,这俩人是真准备把低价进行到底了,按照华怀庆当时的说法就是要把美国的汉堡做成中国的沙县,要让大家都吃得起。不过这招还真的很有效,活动推出三天之内,对面德克士的顾客差不多都被吸引过来了,还有一些从来不舍得吃快餐的人在华莱士这吃上了人生的第一顿,门外每天都有很多人排队等候。很快,门店的销售额开始直线式增长。第一天的营业额还只有4000,第二天就涨到了6000,第三天直接飙到了8000,这一搏没想到还真的让门店起死回生了。
经历了这件事之后华怀庆兄弟俩也想明白了,不能总是照搬人家的套路,要想卷赢对手那就得有自己的特色。于是他们根据当地的经济水平制定了很多套餐,东西不比肯德基的少,但价格可能只有肯德基的一半。就比如打开某平台,一个香辣鸡腿堡在肯德基售价16.5元,但点开华莱士的门店,一个同样的汉堡可能只需要八块钱就行了。
< class="pgc-img">>一系列变革之后,华莱士迈入了高度发展时期。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华怀庆产生了扩张的想法。既然走的是低价市场,那扩张也得继续按照这个路子走。所以华怀庆选择了国内的二三线城市,不过他并没有把门店开到最繁华的市区,而是选择了便宜的社区和县城。原因也很简单,为了节约成本。除了门店位置之外,采购、设计、装修都是围绕低成本展开的。哪怕是门店开业之后,华氏兄弟也要把低成本贯彻到底。店里的员工能少招一个就少招一个,这导致很多员工必须身兼数职,从收银到炸鸡、制作汉堡、清洗餐盘甚至打扫卫生都是一个人干。不难看出,低价背后的成本压力还是很大的。
后来随着门店越来越多,华氏兄弟为了提升销量也开始学别人搞起了营销,华莱士打出的标签就是平价、薄利多销。经过三年的探索之后,华怀庆惊奇地发现原来低价市场更适合中国消费者,这给了他更多扩张的信心。到2005年,华莱士已经在福州当地开了一百家门店。同年,华怀庆制定了一个“十年百城”的发展目标,他的扩张之路正在加速前进。在福州之后,他们又转战都了长江、珠三角等地区。到2014年,华莱士在国内的门店数量已经突破了4800个,成功坐上了国产快餐第一的位置。2015年,华莱士的年营收已经突破了5亿。此时的它已经不再是一家随随便便就能被排挤的小品牌了,以它的实力甚至可以和肯德基、麦当劳这些大佬一较高下。
< class="pgc-img">>在华莱士快速发展的那几年,华氏兄弟尝尽了各种甜头。2016年公司成功上市,他们二人更是受益颇丰。但人的欲望和野心都是没有上限的,上市之后他们转身就决定开始做连锁加盟,想通过这种方式把品牌做大做强,华怀庆甚至还定下了开两万家门店的小目标。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华莱士的门店数量涨得非常快,到2019年门店数量已经增长到了12224家,遍及全国30个省份,这个数字是肯德基的两倍之多。值得一提的是,华莱士在三四线的渗透率高达43%,目前还准备继续往乡镇甚至村里渗透。现如今的华莱士已经是一个坐拥数十万员工,年收入数十亿的大品牌了。
这两年因为各种因素大家都赚不到钱,这钱包越来越瘪了,不得已之下只能给自己的消费降级,如此一来,人均十几块钱的华莱士在快餐市场就更受欢迎了。毕竟在这种情况下,便宜才是硬道理。据了解,在某外卖平台华莱士经常霸榜,其中炸鸡销量多年稳居第一,这足以说明它的火热程度。
< class="pgc-img">>如此庞大的门店数量,华莱士是怎么管理的呢?在管理模式上,华怀庆采取了总部和地区分公司相结合的模式。这些分公司负责制定流程、制度以及其他程序。商业模式就是前边提到的加盟。在供应链方面,华莱士拥有庞大的仓储配送系统。早在2012年的时候,华怀庆就决定在全国建立配送公司,这支撑起了全国上万家门店的货物运输。
华氏兄弟可能怎么也没想到自己靠山寨起步的品牌竟然能发展到今天这种规模。这也恰恰证明了兄弟二人的远见和市场洞察力。能把山寨运用到这种境界的,恐怕找不到第二个品牌了,这倒也算是一种本事。
< class="pgc-img">>但规模大有时候弊端也多,就比如这几年爆出来最多的就是华莱士门店的卫生不达标问题。有段时间网上还流传了一个段子,说华莱士有专门的窜稀套餐。在相关人员上门调查的时候也确实发现了一些问题。就比如店里蟑螂满地没人管,油长期不更换,食材被老鼠啃过等等。今年年中的时候还有新闻爆出华莱士做出了“生肉汉堡”。这些事情的背后暴露出来的就是各种监管不到位的问题,究其根源在于品牌这几年扩张速度过快,审核制度不够严格,加盟商素质参差不齐。希望这个在艰难中崛起的本土快餐品牌能够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加大监管力度,改正这些错误。比起那些洋品牌,相信大家还是更愿意选择我们的民族品牌的,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华莱士要能保障最基本的食品安全。
美食江湖上,流传着一个传说:吃了华莱士,就会变成喷射战士
在餐饮美食江湖上,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只要吃了华莱士,那么你就会变成喷射战士!”最初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有点懵圈,搞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
华莱士不是做汉堡炸鸡的吗?为何会被称为喷射战士呢?
首先要解释下何为喷射战士?
其实这句话最早出自一个射击小游戏,后来00后就用这个射击小游戏来表示上厕所拉肚子这件事情,后来在华莱士的外卖评论区经常出现这个词,于是华莱士就被大家称为:喷射战士。
< class="pgc-img">>喷射战士华莱士
如今在各个互联网平台里,大家都可以看到类似的评论和故事,往往都是某个人吃了华莱士,最后肚子不舒服,拉稀了,成为了一名“喷射战士”。
这位网友小新表示:“虽然我早有耳闻华莱士是喷射战士,但是我看到一家华莱士月售4000单,这么大的销量在,食品应该不会放太久,我赌了一波。结果现在是凌晨4点,我输得一败涂地!”
小新晚上吃完汉堡之后,没啥感觉,很正常,一边看电视一边玩游戏,到了晚上12点开始睡觉,没想到凌晨4点,在睡梦中感觉到肚子疼,起身上厕所,蹲在马桶上那一刻,小新成为了一名“喷射战士”。
< class="pgc-img">>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这位网友表示:“亲身经历,曾经吃过一次喷射了,但是换了一家又不拉了。”
< class="pgc-img">>更有网友表示,自己本来是便秘,结果吃了一顿华莱士汉堡后,把老毛病给治好了,不得不说,汉堡炸鸡还真是神秘。
< class="pgc-img">>甚至有不少的网友们还专门做了喷射小游戏和华莱士汉堡相结合的动图,来显示“喷射战士”的威力。
< class="pgc-img">>外卖汉堡销量第一
华莱士可以说是低配版的“肯德基”,以实惠的价格受到了不少人的喜爱,如今在外卖汉堡领域里,华莱士汉堡销量排第一名,跟肯德基一个汉堡20块钱以上不一样,华莱士10块钱就能够买到3个汉堡,经济实惠,成为了很多打工人的选择。
根据餐饮协会统计数据显示,华莱士全国门店近1.3万家,是肯德基的3倍,麦当劳的5倍,依靠着三四线城市和小县城的市场,华莱士在这些下沉市场里站稳了脚步,就跟蜜雪冰城一样,都是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做法来开店。
< class="pgc-img">>肯德基一个汉堡可以在华莱士买到三四个汉堡,价格实惠的同时门店还要有利润才能维持生存,那么自然就只能选择相对价廉的食材。
对于食品安全这块也没那么放在心上,毕竟价格摆在那里,采用更便宜的食材,使用更便宜的原材料去制作,最后就有可能导致做出来的汉堡炸鸡等食物会让部分人吃了之后肠胃不舒服。
< class="pgc-img">>毕竟每个人的体质都是不一样的,成为“喷射战士”的顾客其实还在于少数,如果吃了之后,人人都成为了“喷射战士”,那么肯定没人愿意去吃了。
有些人天天吃10块钱3个的汉堡也没拉稀,而有些人吃一口就成为了“喷射战士”。
< class="pgc-img">>虽然如此,但是食品安全还是非常重要,作为一个美食吃货,如果华莱士能够更加注重食材品质,能够提高门店卫生指标,做到物美价廉品质有保证,减少“喷射战士”的情况出现,那么毫无疑问,吃的顾客会更多,口碑也能够进一步提升。
不然的话,品牌口碑的塌方,只是时间问题。
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你成为了“喷射战士”吗?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点赞点推转发走好运,愿你有始料不及的运气和突如其来的欢喜。
本文由餐饮新纪元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欢迎留言评论,收藏与转发,你的每一条点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餐饮新纪元全网文章阅读量突破5亿,如果你对餐饮业感兴趣,热爱美食,喜欢创业,有想法有梦想,那不妨关注我们,每天带给你不一样的视角解读餐饮创业、分享美食。
有更精彩的观点讨论,欢迎大家私信我,图片来源于网络配图,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