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昼伏夜出”的食客故事里,小龙坎是一座城的记忆。
餐企老板内参 内参君 | 文
小龙坎全球旗舰店重装开业
唤醒千桌排队记忆
10月21日,小龙坎春熙路概念店重装开业,升级为全球旗舰店,小龙坎第三代门店崭新亮相。
开业当日,小龙坎全球旗舰店门口人声鼎沸,火锅界现象级排队场景再现,等待的食客脸上却不见焦虑之色,而是兴致盎然地感受着成都盖碗茶、小吃,以及跟百事可乐联名的主题店系列活动,享受着小龙坎打造的这场成都文化盛宴。
据悉10月21日-23日,小龙坎成都区域到店24554人次,抖音/点评周年庆套餐卖出20237份。
“成都市热辣聚会场”+“成都十二时辰
”让食客浸入式体验成都文化
“来客两位,摆起。”喧笑声中,一句嘹亮的成都方言响起,两位食客就被带入到店内。大红的灯笼、手绘的门神、青砖墙木桌椅......放眼望去仿佛置身成都市井小巷,食客们享受着火红滚热的火锅带来的味觉盛宴,双颊通红和汗流浃背都阻止不了他们对美食的向往。
端着菜品的服务员在桌台间穿梭,如果你足够留意,就会发现每个时间段他们都会端着不同的小吃。随着一声声成都方言的特色报时声响起,有的人选到心仪已久的特色小吃,有的人只能带着“下次再来”的承诺,留下更多的期待。
为了增加成都本土文化特色,向食客呈现出更具烟火市井气息的氛围,让食客浸入式体验成都文化,小龙坎此次的重装动作主要围绕两个方向进行:一是通过软装改造,打造“成都市热辣聚会场”场景;二是打造特色“成都十二时辰”服务,制定分时段菜单和24小时时段报时特色活动。
小龙坎全球旗舰店重装开业,吸引成都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争相前往打卡,唤醒了千桌排队的记忆,让食客在火锅中感受纯正的成都文化,为疫情下的火锅业打了一针强心剂。
七年磨砺,与春熙太古里商圈共前进
从“一家火锅店”变成“一座城的记忆”
成都的火锅行业有多“卷”?
深夜,成都的市井小巷的火锅店里,依然充满烟火气。火锅店里的食客们,有些是附近的居民,穿着睡衣拖鞋就来吃夜宵;有的刚刚下班,即便西装革履也不影响他们追求这份火辣的热情;有的约着三五好友,几瓶啤酒下肚便围着火锅摆起龙门阵。
在成都,一家火锅店想要吸引食客,不仅要有好的味道和服务,更重要的,是要有属于成都人民的烟火气。早在2015年11月,小龙坎全球旗舰店在春熙路口开业,便将火锅文化与成都文化进行了深度的融合,二十四小时不间断营业,让食客深度感知成都烟火气息。
凭借着独特的品牌文化,小龙坎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打出自己的招牌,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
它的独特不仅来源于对食材的极致追求:一把甘肃的花椒,一把贵州的辣椒,再配上来自青海和新疆的牛油,佐以云南的香料,才唤醒属于成都人民味蕾深处的记忆;而且还来源于对成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让食客沉浸式体验成都生活方式。
对于食客们来说,小龙坎已经不仅仅是一家火锅店,它可以归属为一种“成都记忆”。
在小龙坎的火锅里,从来不缺故事,在“七上八下”的默念中,在“行嘛,那就鸳鸯锅”的妥协中,在“下次一定还要来”的承诺中,小龙坎与千千万万个食客产生情感链接。
为了一口鲜嫩的毛肚和鸭肠,小龙坎食客们,常常不惜花费数小时排队,有位小龙坎的忠实食客在讲述自己与小龙坎的故事时提到,“现在基本是只敢每天凌晨三、四点去春熙路吃,有时候还要排队。”
矗立在春熙太古里商圈十字路口的小龙坎,在过去的八年里,见证了成都的发展。在那些“昼伏夜出”的食客故事里,小龙坎记录着食客们对美食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更是记录着成都文化的魅力。
联营托管、标准门店2.0、社区店
三大店型持续探索赛道变革
虽深耕火锅赛道多年,但小龙坎从来却没有放弃过对主业的探索。
比如,在产品创新方面,小龙坎为了打破食客们的审美疲劳,前段时间别出心裁地与金铲铲合作,推出五款黑金系列。黑金苕皮、黑金虾滑、黑金鱼豆花、黑金炒饭、黑金酥肉这五款黑色系的菜品迅速火遍全网,占据着年轻人们社交圈的主页。
小龙坎对年轻群体深刻理解,让它迅速获得年轻群体的好感。黑金系列产品让火锅成为年轻人的社交符号,黑金虾滑被叫做“小煤球”,人们也争相在社交网络上分享者自己对“小煤球”的体验感受。如此跨界出圈、广受年轻人欢迎的背后,是小龙坎强劲的产品研发能力。有数据显示,小龙坎每年持续研发出100多款新产品。
小龙坎深耕主业的另一个抓手,则是经营模式创新和门店的打造。先后打造出联营托管、标准门店2.0和社区店三大模型,并跑出数据。其标准门店2.0的装修保留川西文化,同时在软装中凸显潮流、年轻的风格,而且还将门店设计与当地特色结合,赋予每个门店不同的意义。
社区门店则是以城市社区为主场景,像一个火锅“好邻居”,让顾客从家里下楼步行500米内就能吃到好吃的火锅。据介绍,社区店打造人间烟火气的市井文化火锅氛围,是“小龙坎+”互联网下的细分场景解决方案,为餐饮创业伙伴提供了新的经营模式,“建店面积150-200㎡,建店成本50万左右,最快35天即可完成一家门店的开业经营。”除了成本和速度优势,社区店经营者还可以选择自己运营或是交给总部托管运营。
拥有8年的连锁运营管理经验的小龙坎,能为合作伙伴提供长效保障。“我们为四川地区的前50名签约者提供优惠条件,免除所有加盟费和管理费,希望能和合作伙伴一起共同前进,共克时艰。”负责人介绍说。
近几年来,火锅业同时面临着外部压力与业内竞争,小龙坎现象级排队场景背后的经营理念和品牌文化,或为火锅行业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破圈参考”。
月12日,一则网友投诉让“小龙坎老火锅”这家永远在排队,永远被打卡的网红火锅店上了热门…
该网友投诉称,吃完新风路的“小龙坎老火锅”后,同行4人得了急性肠胃炎全进了医院…
正当众多吃瓜群众不明所以围观时,万万没想到,官方认证“成都小龙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微博@小龙坎老火锅 出来打脸了…
随后,不少网友在官方微博中发现一系列“打假公告”…导致所有人陷入了沉思:敢情我以前吃了好多顿假火锅?
本以为拿小本本记下“正宗”火锅店地址,这一次“打假”风波就可以完美落幕,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国内多家公司因抢注小龙坎商标,陷入了商标争夺战,“小龙坎”维护声誉之路困难重重…
网红店接连出状况成都小龙坎称被“仿冒”
在刚刚过去的20天,小龙坎一直在微博上进行着“打假”活动,一连发了10条“澄清”微博…
以下为成都小龙坎部分澄清微博↓
这些“澄清”微博针对近来网友在镇江、成都、富顺等地“小龙坎”火锅店就餐后出现不适情况做出了回应。
事件回顾
7月29日,20多人在江苏镇江“小龙坎”火锅店就餐后出现呕吐腹泻…
8月10日左右,有网友反映在“富顺小龙坎”吃到了疑似变质食物…
8月11日,4位市民在成都市成华区新风路吃完“小龙坎老火锅”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
△网友晒出的医院检验报告单
8月21日,成都小龙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成都小龙坎)再次发布声明:小龙坎老火锅大成都范围仅有10家门店,无任何加盟合作门店。
“高仿店”起串串随手一搜上百家
2014年4月,小龙坎老火锅水碾河店开业,到2015年4月,其在春熙路上已经开了第4家店。
火锅店越做越大,各种“高仿”也随即出现…
2015年下半年,带着各式前缀和后缀的小龙坎老火锅店开始出现。现在仅仅在点评网上随手一搜,就能找到149个店铺…
“许多店不仅从装修到店面都是相似,即便是我们自己人看到都不一定第一眼辨别出来。”成都小龙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媒体公关负责人何小姐认为,自己是最早使用小龙坎老火锅名字的企业。“当时我们只想以‘小龙坎老火锅’名字做一家小火锅,但是没有想到做得这么好。”
何小姐说,为了维权,2015年该公司申请商标注册,但是在公示阶段因为有争议而被驳回申请。
成都街头的各种同款小龙坎火锅
“只要一直有人有异议,我们就一直申请不下来。”何小姐说,因为这种无商标的尴尬,即便公司想维权,只能通过不断在官微、官博和店面上公布声明和10个直营店地址予以回应。“在没有拿到正式法律依据之前,我们说人家假冒或者说自己正宗都不合适,只能做好自身。”
其他小龙坎大呼“冤枉”不该被戴上仿冒的帽子
对于真假“小龙坎火锅”一说,被戴上“假冒”帽子的成都新风路113号谢记小龙坎老火锅营运经理付健大呼“冤枉”。该店同样通过同名注册微博回应表示:本店证照严格按照工商流程办理。
而另一家被投诉的“小龙坎”火锅店位于自贡市富顺县,其为成都云长小龙坎火锅店的加盟店。
对于“仿冒”一说,该负责人表示,总公司在全国多个地方都开有“小龙坎”火锅店,均手续齐全,没有侵权行为。她认为,小龙坎作为一个地名被广泛使用于火锅店名称,这是因为其自身的影响力,不能说成是哪一家专有专用。
数十个“小龙坎”商标申请多个被驳回、不予受理
记者了解到,小龙坎街道是重庆市沙坪坝区的一个街道。
根据重庆沙坪坝微政务的介绍,小龙坎原来叫小门坎,是通往成都的必经之路,从平顶山下来的石梯坎在两石壁前穿过,就像一座座石门,所以叫小门坎。
后来由于成渝公路和渝碚公路在这里会合,小龙坎成为交通要道,逐渐繁华起来。1953年建立街道办事处,曾是沙坪坝区政府机关驻地。
记者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带有“小龙坎餐饮”信息的企业超过50家。
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官网上商标申请查询服务栏中,有49个关于“小龙坎”的商标申请,仅有一家名为“小龙坎电台巷大龙火锅”于2014年12月22日申请,成功注册,专用期限为2016年03月07日 至 2026年03月06日。
而成都小龙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于2015年申请“小龙坎老”商标,在去年12月19日,申请被驳回、不予受理。
国家工商总局设立在成都天府新区办事处的胡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区县级别以上的地名不能注册,而小龙坎作为重庆沙坪坝区的一个小地名,是可以被注册的。“至于为什么没有注册成功,要看每个注册方被驳回的理由。”胡小姐说。
专家:需行业协会统筹达到品牌保护和增值效应
自贡市餐饮美食协会会长刘明权认为,一个餐饮品牌的打造和商标权的保护固然重要,但是类似于“小龙坎”这样一些公共品牌被广泛使用,则并不存在高仿仿冒等侵权行为。
“客人们并不在乎这家店子是谁经营的,只在乎好不好吃,服务好不好。”刘明权说,一家餐饮店的认可度高与低,最终还是需要让顾客的评价。
成都美食文化促进会会长张蛟则认为,在目前商标无归属的情况下,小龙坎火锅要谈产业联合或者做连锁店就存在法律上的隐患。“只要没有人拿到商标,商标没有归属,要做连锁或者加盟都存在很大的隐患。”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市场系主任蒋玉石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果大家都共同维护这个品牌还好,一旦有人违反游戏规则,毁灭将是灾难性的。因为消费者不会那么熟悉,只认准小龙坎三个字”。
做品牌难,做好品牌更难。
对于这次“打假”风波,
你怎么看?
*记者 钟美兰 袁伟*
更多好内容,等你来看↓
▽流量不够用?戳我立即拥有!
月31日下午,成都市食药监局通报称,近日成都市食药监局组织市食品药品稽查总队和相关区(市)县对小龙坎餐饮管理公司及其成都门店、委托生产火锅底料的生产企业进行了突击检查。(相关报道:成都食药监突查小龙坎门店:对违法使用老油绝不姑息!)
通过对“小龙坎老火锅”在蓉12家直营店及其委托生产火锅底料的生产企业的检查,未发现显著违反《食品安全法》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以及使用回收火锅油为原料再次加工的违法行为。对检查中发现个别存在的菜品存放不规范、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已责令其改正。
通报称,全市食药监部门一直以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为重点,打击火锅行业的违法行为,规范行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食药监部门向司法机关移交的多起违法重复使用回收火锅油的涉案当事人已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打击,成都食药监不会手软,也绝不姑息。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李秀明
编辑 刘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