焙门槛低、市场大,作为一项甜蜜的事业,一直是创业者的热门选择。
入局后才发现,门店运营管理、人员培训、后厨体系……各种问题随之而来,怎么办?!
秉承着“活到老、学到老”的古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运营培训营”、“店长培训营”、“品牌培训营”、“门店培训营”的学习之路。
< class="pgc-img">>一些优秀的培训机构,的确为烘焙行业经营者提供了有效的线上线下运营辅导,品牌咨询和整体解决方案落地,对于门店日常的经营管理,甚至对于整个烘焙行业的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推送作用。
不过,市场上总是会有“几颗老鼠屎”,靠着包装出来的“成功”,收割了一批批经营者。
01
高大上的“理论”
难落地
在互联网行业裁员浪潮的冲击下,张玮这个IT男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他曾几何时在大型互联网公司担任程序猿,薪水待遇一度让他自豪不已。
然而,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调整,他开始担心自己的未来。看着身边不少同事、朋友纷纷开展副业,做起了斜杠青年,张玮开始思考自己的出路。
这些年来,张玮在互联网大厂辛辛苦苦地存下了一些小钱钱。虽然数目不算庞大,但足够支撑他开展一家小规模的店。有了这个想法,加上自己平时很喜欢下吃面包,张玮便开始四处考察,学习做烘焙的各种门道。
在一次聚会上,张玮听了一位导师的“用互联网思维做烘焙”的演讲。导师口若悬河地讲述着如何运用O2O、绩效考核、行业闭环与赋能等互联网概念来经营餐饮店。张玮瞬间被折服了,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导师的培训课程。
在培训过程中,张玮学到了很多高大上的理论,如怎么制定营销策略、如何搭建会员体系等。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这些理论似乎并不能直接套用。
面对培训老师制定的营销策划方案,张玮感到很迷茫。虽然方案看起来很完美,但真正实施起来却无从下手。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考察,张玮意识到很多看起来逼格满满的概念其实都是忽悠人的。
餐饮经营是长期动作,很难有所谓的速成秘籍。如果不能将所学知识有效落地,那么一切都是空谈。
回顾自己的创业之路,张玮感慨万千。他深知创业并非易事,需要不断地学习、摸索和调整。
同时,他也意识到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至关重要。很多理论听起来很高级,但并不是适合自己的。
02
低价引流
层层盘剥
楚可可在抖音平台上看到了“1元体验课”,原本只是出于好奇心的驱使,她点进了直播间,被主播的热情和专业所吸引。
在主播的引导下,她加了咨询老师的微信,对方给他发了一个链接,他点击进入后发现是一个课程购买页面。
楚可可被课程介绍所吸引,特别是宣传的全程指导服务和学习资料,她觉得这个投资是值得的。于是,她在冲动之下,决定购买这个课程。他用花呗分期支付了定金300元,然后支付了10200元的课程费用。
然而,购买后不久,楚可可就发现实际的服务与宣传严重不符。她只收到了录播的视频课程,而并没有宣传所说的直播课程。
更让她失望的是,指导她的老师并不是当初报班时所宣传的老师。半个月的学习时间里,只有她自己主动问了三个问题,而老师并没有像宣传那样全程指导。
楚可可要求退费,但客服拒绝了他的请求。她觉得自己遭遇了霸王条款,参加了课程,却没有学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知识,白白花了钱。他希望能够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对于类似的事情,我们在消费时应该保持理智,不要被一时的冲动所左右。
购买课程时,我们应该仔细阅读合同和协议,并确保自己了解所购买的服务内容和质量。
在遇到类似霸王条款时,我们应该勇敢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希望平台和相关机构能够加强对类似行为的监管,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03
真真假假
虚虚实实
王雨经营的烘焙店生意兴隆,却突然间关门大吉。这个消息在朋友圈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每当提起这件事情,王雨就掩饰不住自己的惋惜和懊悔。“生意不好,80%是因为你不懂顾客。”这是一句经常被王雨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一直以来深信不疑的经营信条。
当时,王雨正在寻找一些新的经营思路和方法来提高店铺的营业额。在一次外出考察的过程中,他偶然遇到了一家培训机构,这家机构宣称只要参加他们的培训课程,就可以在“21天内让店铺的营业额翻倍。”
王雨当时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仔细参观了这家培训机构所谓的“样品”店。看到店员们高素质的服务和高效的管理流程,他自愧不如。店主介绍说,他们的店铺一年利润接近百万。这让王雨感到非常震惊,也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
在参加免费的体验课时,王雨还听到了很多学员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他们中有些人一年挣40多万,有些人一年挣50多万,最少的一年也挣了30万多。而这些成功的案例让王雨更加心动不已。
然而,当王雨正式报名参加了这家培训机构的课程后,他发现这些所谓的“干货”并没有在经营中发挥出光和热。尽管他学到了很多关于员工培训、卫生标准、店铺运营等方面的知识,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王雨的烘焙店店最终只支撑了一年多,前后亏损了30多万,还拖欠几名员工两个月工资。最后,王雨不得不掏空了父母的积蓄,还欠下了20万元的银行贷款。
关店后不久,曾经一起参加过同期培训的学员发信息给王雨,称之前培训机构所展示的那些成功店铺实质上和培训机构并无关系。
这些所谓的成功案例只是在培训机构所提供的“样品”店里上演着而已。
王雨最终意识到自己被这些培训机构所欺骗了。他们利用人们想要快速致富的心理,通过夸大宣传和虚假案例来吸引学员,从而达到骗取学费的目的。而王雨则因为轻信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04
找准方向
才能越努力越成功
“门店培训”到底是不是“割韭菜”神器?这个问题一直备受争议。
我们上文列举了很多门店培训的“割韭菜”方式。就细究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媒体的夸张传播
随着自媒体的普及,一些培训机构或企业为了吸引学员或消费者,会采用夸大宣传等手段,使得门店培训的效果被夸张化。
一些培训机构宣称可以快速提升员工技能、提高业绩等,但实际上却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从而让学员或消费者感到受骗。
2、培训内容与自身需求不对等
这也是门店培训被一些人误认为是“割韭菜”神器的原因之一。
一些培训机构提供的门店培训课程往往是大众化的,没有针对学员或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从而导致培训内容与学员或消费者的需求不对等。
这种情况下,学员或消费者可能会觉得培训内容缺乏实用性或针对性,进而产生被欺骗的感觉。
3、培训师门槛低
一些培训机构为了降低成本,会采用一些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或专业背景的人作为培训师,这些人往往缺乏教学经验或者专业素养,从而无法提供高质量的培训服务。
中国的烘焙人真的是最勤奋的人,学技术,学运营,学营销,学内容……
大家的学习精神、钻研精神和执行力绝对是一流的,不过要记得“学什么”比“认真学”更重要。
烘焙人的成长需要时间,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方向。如果你乱来,只会越努力越失败。
多人分不清培训和训练,其实简单理解:
培训=培养+训练
培养人才、训练技能。
培训的主要产出并不是老板,而是能够产生业绩的人才。
举个例子:
肯德基的吸引你的是什么?环境?产品?服务?
可能是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但是好的环境需要人设计、装修、维护;好的产品需要人研发、生产、把控;好的服务需要人来定义、培训、展现。
所以一切的源头,依然是人。
肯德基强大在哪里?强大在上层有人能设计这一个系统,中层有人能培训底层的人按照这一套系统去运营。
现在,回到上次的话题,为什么去上课没有用?
因为大部分上课的是老板,老板上完课不能够把学到的那些通用的知识转换成适合自己企业的内容,并落地追踪。
有些老板让高管去,结果回来更惨。上课心得写的天花乱坠,看起来头头是道。过了一个月,问题还是重复发生,坑又多了一个。
培训,从来就不是上课就能解决的。
培训是一个系统。就像一个产品,需要调研用户需求,设计,开发,测试,迭代。
很多朋友也会说我们有培训部门啊,有内训机制,还是产不出人啊。
培训部门专业吗?有了解过受训者和用人方的需求吗?内训除了上课,考试还有后续吗?你的管理人才有在工作中进行对应的能力练习吗?
工作内容,也是培训系统的一部分。管理层每个阶段负责不同的内容,需要有人进行持续的辅导,需要融入不同的能力练习。
就像上学,每一道题都是对某个知识点的应用;每一次锻炼都是为了提高最终的成绩。
餐饮行业,每一次触达都是一次考试。每位顾客,心中也有自己的打分标准。
优等生每一次都+1分,中等生+1-1在及格线上下波动,差生每次-1到﹣∞
一篇我们说了人力资源的第一个模块。今天,我们来说第二个模块培训!
我认为,培训模块在整个餐饮人力资源体系里,具有着主要的地位!因为,决定连锁餐饮有两个决定性因素可以使得企业规模上到一个台阶!其中一个就是人力资源的培训模块!
< class="pgc-img">>培训
我们的培训不光是培训基础的员工,最重要的其实是一个员工到管理层的全部过程和学习的内容。
很多企业觉得,培训就是简单的门店的SOP手册,就连这些很多小型的私企都不是全部具备。更别说管理课程的设置了!
我从事的欧美企业和上市公司,是非常重视培训体系的设置和打造的!我一直都说,中国企业的管理层都是无师自通,无论学历如何,都可以在三个月内无师自通!或者在外面听了几节课就可以做到管理高手!我就想,中国这是有多么强大啊!能把以前学习倒数的学生一下子成为优等生!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学过并不代表掌握,掌握并不代表可以经过作用,更别说一知半解!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常规的培训体系的建立!
首先,第一个模块就是入职培训。入职培训里面包含如下几个重点的模块:
1、员工手册
2、规章制度
3、企业文化
4、绩效考核以及岗位职责
5、薪酬及其福利
6、投诉及其沟通制度
7、实操培训
这里我要重点说一下投诉及其沟通制度!很多新员工进入陌生环境都会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所以,投诉及其沟通的机制要非常的完善。而且沟通是由培训人员主动沟通,而不是被动沟通,这样才可以有效了解员工动态,最主要的是一对一沟通,避免演化成共性问题,形成集体反应!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离职率!
< class="pgc-img">>其次,晋升培训。晋升培训需要根据企业特性和人员素质的高低进行设计!因为,素质不同,接受的东西的快慢也就不同!所以,很多时候需要按照企业的特性进行设计,我接触的有的企业,一个《事件报告单》都不会书写,都要进行培训!所以,这个要根据企业而定!我下面列举一下我设计的课程里面,重点的课程目录希望大家可以进行企业对照!
1、值班管理
2、订货管理
3、排班管理
4、实操培训管理
5、机器设备保养和维护管理
6、基础财务管理
7、安全保全管理
8、人员发展管理
9、半变动成本管理
10、基础营销管理
11、领导力及其沟通力管理
12、绩效管理
13、基础人力资源及其行政管理
14、会议管理
15、突发事件及其客户维护管理
以上是门店管理的基础课程设计,根据人员状况,进行时间长短的设计,这样可以有效地对门店管理人员进行标准化和职业化的打造!形成完善的基础管理架构!
当然,这些管理培训需要按照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和编写这样才可以更贴合企业!我并不希望拿来注意,这样有可能给企业带来硬伤!
基础管理设定完成,下面就要进行中层管理培训的设定!
这里面,除去已经学习的课程外!这些课程就不需要餐厅管理人员全部需要学习。管理课程包括:
1、 区域人员管理
2、区域商圈管理
3、区域人员规划管理
4、员工投诉管理
5、区域开发管理
6、成本核算管理
7、人力资源规划
这些当然只是一个中层管理者的基础课程,这里我要重点说一下,中层管理已经脱离门店管理,这和门店管理有着质的飞跃!所以,不要像有些企业,店长都去学,很多店长由于理解能力不足或者自身水平问题,会错误理解其中的管理逻辑,以偏概全,起到反作用。所以,选择合适人员就需要人力资源的人员评估体系进行评估,确保人员培训的正向性!
最后,我要说一下高层管理培训,这里面就要进行有针对的培养,培养对象包括各部门负责人、大区经理、副总经理等!这些人员往往需要更多的专业课程和更多的市场考察!这里关于他们的培训包括如下几个方向:
1、企业外部培训
2、行业峰会沟通
3、行业考察
这三项我觉得是高层管理者需要定时参加的,了解外部状况和市场发展,避免闭门造车,与市场脱钩!
他以上就是简单的餐饮企业培训体系设置。这里我要着重说一句,所有的培训都需要有理论和业绩的考核!这两点比课程设置更为重要!
培训一定要因人而异,不要拔苗助长,理解不同,操作就会有天壤之别!就像小学生和大学生看史记,得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
谢谢大家,明天我们接着分享人力资源的下一个章节—薪酬。
如果大家觉得有用,希望点赞,转发,收藏,叫更多人可以分享,谢谢!